发动机缸盖排气面刀痕的解决措施

2023-02-23 06:39薛飞严海桥王康辉陈敏俊王鸣胡堃葛俊张秋平
金属加工(冷加工) 2023年2期
关键词:刀痕缸盖铣刀

薛飞,严海桥,王康辉,陈敏俊,王鸣,胡堃,葛俊,张秋平

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上海 201805

1 序言

铣削加工是应用最广泛的平面加工方式之一。由于铣削属多齿断续加工,存在周期性的冲击,加工条件较为恶劣[1],因此如何保证铣削加工表面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2 问题背景

发动机缸盖排气面(以下简称排气面)是与排气管支架连接的结合面。为了保证发动机做功后高压气体的密封性,排气面表面粗糙度值Rz要求为10μm(近似表面粗糙度值Ra为1.6~3.2μm),平面度要求0.04mm(见图1)。缸盖采用硅铝合金压力铸造,排气面由毛坯厂先进行粗加工,再由缸盖生产线GROB卧式加工中心采用PCD铣刀高速铣削精加工。

图1 缸盖排气面工序示意

装配中零星出现排气面发生泄漏的发动机,拆解后发现排气面存在较明显的接刀痕(见图2),但表面粗糙度和平面度未超差。

图2 缸盖排气面接刀痕

3 问题分析

该工序主要加工进排气面及安装进排气支架的各个凸台面,因此生产线规划时选择了直径50mm的面铣刀。这样做的好处是减少加工时刀库换刀次数,但在铣削排气面时必须接刀完成。仔细观察排气面的接刀痕,对比铣刀环切加工轨迹(见图3),可以发现接刀痕主要是在铣刀轨迹换向点产生的。

图3 铣刀环切加工轨迹

排查产生接刀痕可能的原因如下。

1)工件材质偏软,铣刀在轨迹换向点处有停顿。已加工表面的金属材料回弹,产生刀痕。质保检测该批次缸盖硬度在正常范围,因此排除该项可能。

2)夹具夹紧力不足,铣刀加工至换向点时切削力方向改变,导致缸盖发生移动,铣刀过切产生刀痕。检查夹具液压夹紧压力、夹具定位、夹紧元件均正常。因此排除该项可能。

3)Z轴丝杠副或轴承存在间隙。铣刀在轨迹换向处,对Z轴轴向的切削力变小。Z轴轴向间隙释放产生窜动,引起过切。

4)X轴、Y轴和Z轴导轨副存在间隙,铣刀在轨迹换向时切削力方向改变。主轴滑台产生摆动,导致刀具过切。

5)主轴与加工面不垂直,当刀具换向时拖刀纹方向改变,产生接刀痕。

针对第3)、第4)点,如果机床运动副存在间隙,则会导致设备刚度下降。根据经验,会在铣削表面产生振纹。机床增益参数均为原厂设置值,加工表面除了接刀痕外,未发现明显的振纹。为了进一步确定原因,采用球杆仪对机床检测(见图4)。球杆仪及软件用于检测数控机床的几何误差,以及由控制器和伺服驱动系统引起的运动误差[2]。通过程序让机床运行一段圆弧或整圆,并由传感器测得运动中半径的微小偏移量,再经软件将其采集。如果机床没有任何误差,绘制出的数据将显示出一个真圆。出现任何误差都将使该圆变形。从真圆偏离出的数据揭示出数控系统、驱动伺服及机床各轴的问题和误差。

图4 球杆仪检测

球杆仪检测结果(见图5)显示“反向间隙”“反向跃冲”“直线度”等参数均在合理范围,但Z轴垂直度达-89.9μm/m,超出±30μm/m的正常范围。

图5 球杆仪检测结果

4 解决措施

由于正值疫情封闭生产期间,维修出勤人数较少,产量压力较大。因此我们决定先通过铣削轨迹优化以消除刀痕,维持生产,待封闭生产结束再对机床进行维修。

排气面原铣削采用环切轨迹加工。环切轨迹的优点是铣削长度短,加工效率高。刀具不需要反复切入切出工件,对机床和刀具冲击较小。我们出于加工精度考虑,将铣削轨迹改为单向行切加工轨迹(见图6)。并针对沿着进给方向和垂直于进给方向两种情况,分别消除主轴与加工面不垂直引起的刀痕[3]。

图6 单向行切加工轨迹

针对主轴在进给方向平面内与进给方向不垂直引起的刀痕,当逆着主轴偏转方向进给时,铣刀圆周必须完全铣出工件表面再抬刀,否则会在抬刀位置产生方向不一致的圆弧状刀痕(见图7)。此时铣刀还会对已加工表面二次切削,对刀具寿命不利。当顺着主轴偏转方向进给时,只需铣刀加工出表面就可抬刀,此时加工表面只有顺着加工方向的圆弧状刀痕(见图8)。从质量稳定性角度出发,我们采用铣刀完全切出加工表面后再抬刀的加工方式。

图7 逆着主轴偏转方向进给示意

图8 顺着主轴偏转方向进给示意

主轴在垂直进给方向平面内与加工表面不垂直时,会产生贯穿工件表面的直角状接刀痕(见图9)。这种刀痕肉眼观察和手摸都很明显,对装配面的密封性损害也极大。此时可每次抬刀后,利用卧式加工中心的旋转轴,略微偏转一个很小的角度(本案例偏转0.02°),且每次铣削深度相应地略微退后(本案例铣削0.005mm)。使两次下刀铣出的表面夹角由直角变为一个钝角(见图10)。此时刀痕肉眼观察和手摸都很平滑,表面粗糙度和平面度也完全满足公差要求。当装配排气管支架时,在结合面还安装有衬垫。当接刀痕呈钝角时,衬垫的变形量能完全弥补平面的高低落差。当接刀痕呈直角时,衬垫的变形量不能弥补刀痕产生的缝隙,存在泄漏的风险。

图9 主轴在垂直进给方向平面内直角状接刀痕

图10 主轴在垂直进给方向平面内钝角状接刀痕

需要注意的是,在偏转旋转轴后,如果后一刀的加工深度比前一刀深,则仍会产生锐角状的接刀痕。此时应观察两次行切加工出的刀痕,调整下刀深度,使接刀痕呈钝角。可以观察铣削表面,如果刀痕到对应铣刀直径刀痕的象限点(见图11),那么说明这个面较深,而相邻的面较浅。这里还有一个判断行切相邻两个面高低的经验,手指沿垂直进给方向来回摸接刀痕。从低的面向高的面摸,能感觉到接刀痕,反之不能。

图11 刀痕到对应铣刀直径刀痕的象限点

5 结束语

修改铣刀轨迹后,采用行切法加工的排气面刀痕改善效果明显(见图12)。装配时未再发生排气面泄漏的问题。但采用行切轨迹后铣削距离为561.85mm,原环切轨迹长度为418.45mm。修改后加工距离增加了143.4mm,同时增加了3次抬刀的辅助运动,对生产节拍有一定的影响。针对刀痕,虽满足产品的表面粗糙度要求,但仍会产生排气面泄漏的问题,应该在产品要求上增加最大高度的评价指标,来评价由接刀痕产生的轮廓峰顶线和轮廓谷底线之间的距离。

图12 行切法加工的排气面

20221108

猜你喜欢
刀痕缸盖铣刀
10 kV XLPE电缆接头典型安装缺陷的工频局部放电特征对比研究
一种发动机缸盖水堵自动上料拧紧装置设计
水力割刀痕迹和刀片选择分析
浅析如何降低缸盖座圈加工崩刀
铣刀盘的5轴数控加工
可转位面铣刀铣削力解析建模与实验研究
基于Pro/E的核电轮槽可换硬质合金精铣刀设计
模拟缸盖工艺在当代内燃机制造业中的应用
螺纹铣刀
高性能连体缸盖关键铸造工艺研究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