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管理,科学调度,全方位提升 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质效

2023-02-23 14:46周海燕
民主与科学 2023年6期
关键词:黄河流域黄河节水

周海燕

黄河水资源先天禀赋不足,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7%,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达80%,许多地区缺水问题长期存在。近年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推动黄河保护治理全面进入法治轨道,黄河水利委员会乘势而上、主动作为,全方位贯彻“四水四定”,强化水资源调度管理,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水利支撑。

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成效显著

一是合理分水,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以国务院“八七”分水方案为基础,圆满完成黄河分水指标细化工作,实现流域各省区全部分水指标细化到地市。9条重要跨省支流中已有7条水量分配方案获水利部批复。各省区地下水管控指标均已通过流域复核。确定了黄河干流、渭河、洮河等10条流域重点河流20个主要控制断面生态流量保障目标。初步构建起黄河干支流、地表水和地下水刚性约束指标体系框架。

二是节水控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坚持“节水优先”,2019年以来通过节水评价核减201个项目取水量7936万立方米,完成232处中型灌区节水改造立项复核,推进流域58%的县域建成节水型社会,编制流域高耗水行业强制性用水定额,实现年用水量1万立方米及以上工业和服务业单位计划用水管理全覆盖。通过实施水权转让,为黄河流域447个工业项目配置水量4.79亿立方米,推动黄河流域水权交易平台上线运行,实现了水资源跨行业、跨区域流转。

三是统一调度,科学配置黄河水资源。坚持并完善了“国家统一分配水量、省区负责配水用水、用水总量和断面流量双控制、重要取水口和骨干水库统一调度”的水资源管理调度模式,黄河实现连续24年不断流。通过龙羊峡、刘家峡、小浪底等骨干水库“蓄丰补枯”,有力保障了供水安全。统一调度以来黄河干流累计供水5176亿立方米,有效支撑了流域粮食增产增收、经济社会稳定发展。

四是严格管水,依法规范取用水行为。严格取水许可审批,对水资源超载地区、不符合区域水资源刚性约束指标以及未充分使用非常规水的项目不予批准取水许可。依托取用水管理专项整治行动和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专项行动,借助水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和河湖长制平台,通盘推进各类违规取水问题一体整改。建立违规取水源头发现、动态识别、快速处置工作机制,打造了流域区域协同监管的黄河模板。

五是生态补水,促进人与水和谐共生。将生态流量目标纳入年度调度计划,按照“日监管、月通报、年评估”的方式实施生态流量管控,河道内生态用水保障有力有效。抓住丰水时机,精准实施生态脆弱地区生态补水,近两年累计补水超过90亿立方米,推进乌梁素海、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助力白洋淀生态修复、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和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实施沁河、黑河母亲河复苏行动“一河一策”方案,持续改善流域生态环境。

六是综合施策,提高水资源管理能力。强化制度保障和标准建设,加快黄河流域生态流量监督管理办法、黄河取水许可管理实施细则等黄河保护法配套制度制订修订。强化科技引领和数字赋能,运用数字孪生等信息技术,建设水资源管理与节约保护应用系统。强化工程保障和水源调配,古贤项目可研报告已报国家发展改革委,黑山峡项目取得新进展,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一期进入可研编制阶段。

全面落实新要求,科学应对新挑战

从统筹发展与安全的高度看,水资源刚性约束仍需强化、实化。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和粮食主产区,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然而黄河流域产业倚能倚重、水资源供需缺口大,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和资源依赖惯性这对矛盾日益突出,将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措施嵌入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从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目标看,生态保护治理仍需加压、加力。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幸福河建设的应有之义。但黄河流域是我国生态脆弱区分布面积最大、类型最多、脆弱性表现最明显的流域之一,生态系统易破防、难恢复。当前,部分支流遇枯水年生态流量保障难度大,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仍有20多万平方公里,“与河争水、与河争地”现象仍有发生,流域生态保护治理仍需久久为功。

从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看,节水控水仍需提质增效。近年来,黄河流域节约用水取得一定成效,主要指标处于国内较先进水平,但节水水平与高质量发展要求仍有差距,财税引导和激励政策等节水机制尚不完善,部分地区仍存在用水管理粗放、种植结构不合理、用水效率不高等问题,抑制低质低效发展模式、促进流域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势在必行。

从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角度看,数字孪生黄河建设仍需加快步伐。随着遥感、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数字底板建设智慧水利平台已成为发展趋势。目前,数字孪生黄河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在支撑信息服务、指标管控、预警响应、模型演算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

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看,水资源配置工程仍需提档升级。黄河水资源短缺且丰枯变化大,汛期来水占全年的60%以上,区域分布也很不均衡,在来水偏丰时,由于缺少盛水的“盆”和连通的水网,难以实现更高效率的时空调节,需要加快推进水资源调蓄和引调水工程建设,提高丰枯调配能力。

坚定不移走好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之路

一是把刚性约束作为有力抓手,守牢水资源开发利用上限。加快推进支流水量分配和地下水管控指标确定,建立源头管控、过程監管、考核问责等全链条的刚性约束体系。强化规划水资源论证,加强水资源配置工程的水资源刚性约束审查,坚决遏制不合理用水需求。严格执行取水许可限批政策,积极推进超载综合治理。积极推进取水口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促进流域取用水由专项整治转向常态化监管。

二是把河湖生态复苏作为关键任务,提升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加强生态流量保障,建立健全黄河干流和重要支流生态流量监测预警机制,加快推进已建水利水电工程生态流量核定与保障先行先试,深入推进母亲河复苏行动。科学实施生态补水,规范补水程序,强化过程监管,与有关部委、流域各省区协同发力,推进系统治理,最大限度发挥黄河有限水资源的生态效益。

三是把节水控水放在优先位置,促进流域发展效率变革。深入开展国家节水行动,以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为重点,持续推动全社会节水。打好黄河流域深度节水控水攻坚战,推动高耗水行业强制性用水定额管理,深入开展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统筹运用价格、税收等政策工具,深化水权、水价和水市场改革,力争率先建成流域用水权交易市场。

四是把数字孪生技术作为牵引动力,推动水资源管理更高效、更科学。按照“需求牵引、应用至上、数字赋能、提升能力”要求,升级水资源管理与节约保护应用系统。夯实算据基础,优化水资源配置的算法模型,形成更加科学高效的决策场。完善流域水资源监测管控体系,充实监测、监视信息数据库,实现干支流规模以上取水口动态监管。

五是把完善工程体系作为重中之重,补好水资源调配基础设施短板。抓住实施国家水网建设重大工程契机,积极争取国家支持,推动古贤水利枢纽尽快开工建设,加快黑山峡、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前期工作。逐步完善黄河流域“一线多库”水资源配置体系和多节点调蓄、区域间互联、外调水补充的水网工程体系,全面增强流域水资源统筹调配能力、供水保障能力和战略储备能力。

猜你喜欢
黄河流域黄河节水
生态环境部启动新一年度黄河流域“清废行动”
坚持节水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黄河』
黄河流域灿烂的齐家文化——陶器
增强大局意识 提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发展水平
三十六计之顺手牵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