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竹意象的发展与对比

2023-02-23 03:03杨海峰
青年文学家 2023年36期
关键词:竹子李白苏轼

杨海峰

竹子在中国古代的衣食住行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竹子也成了我国传统诗歌文化中的重要题材。竹在文人墨客笔下,具有坚韧、顽强、正直的君子的特征。诗人常常借竹来表达其人格、精神,抑或人生志向。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逐渐占用了人们大量的时间,使得人们缺少对我国古代诗歌及竹子的了解。作为中华儿女,我们更应该了解自己国家的文化,更应该认真学习古人高尚的品格和爱国精神,在文化传承和创新中坚定文化自信。

一、竹子在中国古诗词中的起源

中国拥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最早出现有关竹子记载的古代文学作品,就是春秋时期《吴越春秋》的《弹歌》,文章中有“断竹,续竹;飞土,逐宍”,意思是砍伐竹竿,制作竹弓,用竹弓射出用土捏好的弓弹,来追捕猎物。这八个字记录了当时人们的狩猎生活,那时候竹子与大多数事物一样,并没有太多的含义,只是将其根据外表做成打猎的工具,通过描述古代劳动人民制作弹弓的过程和用途,来表达劳动农民的勤劳智慧。

《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有关竹子的描写最早也是出现在《诗经》当中,其中直接描写竹子的诗歌有《诗经·卫风·淇奥》,诗中“瞻彼淇奥,绿竹猗猗”的意思是,你看那淇水弯弯的对岸,碧绿的竹林片片相连。诗歌每段开头都使用“瞻彼淇奥”这句话。“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运用借物起兴的手法,借由竹子的青翠挺拔,形容人经历过磨炼后,而有更为纯正的修养,用来比喻君子的品格美好。而“善戏谑兮,不为虐兮”则借由竹子表达了君子的高风亮节。其中,“切”“磋”“琢”“磨”都会让我们想到玉石的雕刻,古人将竹子比喻成像玉一样可以雕琢的器件,而人们美好的品格也是在千辛万苦的雕琢下才产生的。所以,在《诗经》的创作中,诗人将“竹”与“雕琢”“高风亮节”“高雅”等词语紧紧联系在了一起。由此也可见,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对竹子就有了极高的评价。

除此之外,《诗经·小雅·斯干》中的“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则是借由竹子来表达兄弟之间感情和睦,没有欺骗。《诗经·卫风·竹竿》则描写了一位女子回忆其小时候坐溪垂钓的场景,借用竹子来表达思乡之情。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竹意象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并且并不仅仅限于赞美君子品格高洁,而是通过不同的手法,借由竹子抒发更多的情感。

二、竹意象中的竹之美

竹子作为我国诗歌中的一种文化符号,常常被用来表达诗歌的意境美。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竹子的“清高之美”“清净之美”“清风之美”。

(一)清高之美

竹的“清高之美”常常被古代诗人借用。诗人们用竹子修长挺拔、不畏严寒的自然形象,来表达人们坚强、耿直的人格。同时,诗人们也常常借用竹子的品性,来表达人格与情操的高尚。例如,我们即将要讨论的诗人苏轼,就曾在《于潜僧绿筠轩》中通过“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来表达人的美德比美食更重要,精神比物质更重要的观点。竹子本身具有高尚的品质,所以失去“竹子”也意味着这个人俗不可耐,失去了高风亮节的品格。整首诗读下来,除了歌颂潜僧的高风亮节,也在警示世人要注重内在涵养的提升。

(二)清净之美

竹的“清净之美”则体现在竹林为文人墨客提供了清幽之地,使其远离世俗。我国古代散文作品《小石潭记》就将竹林所带给人的清净体验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宋代翁卷《题竹》云:“偶种得成阴,修修过别林。”其通过树木飘落的声音来表达竹林的清净,也表达了诗人远离世俗,在竹林之中修身养性,获得自然环境的清净,以及心灵上的宁静,大有返璞归真之意。

(三)清风之美

竹的“清风之美”能表达人们两袖清风、为人清廉的高尚品行。唐代权德舆《竹径偶然作》云:“退朝此休沐,闭户无尘氛。杖策入幽径,清风随此君。琴觞恣偃傲,兰蕙相氛氲。幽赏方自适,林西烟景曛。”“清风”一词表达了诗人为官清廉,在退出朝廷后,他寻得一处清幽之地,过着怡然自得的生活。

总的来说,竹子在我国古代诗歌的意象中,都是以正面的形象出现,这无不与竹子自身的姿态及其生长的过程中的环境息息相关。

三、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竹意象的发展

(一)先秦之竹

从先秦时期,我国的文人墨客就开始关注竹子,注意竹子在诗歌文学中的书写。从《诗经》《楚辞》《古诗十九首》等先秦作品开始,竹子便被引用到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但大多是古人对竹子的自然认识。而竹意象真正以“借物抒怀”出现的时候,其实是南朝的齐、梁时期,如谢朓、沈约、刘孝先等人都以竹子来抒发其人生志向。这个时期,竹子从“自然之竹”逐渐走向了“志向之竹”。诗人笔下的竹意象,不仅仅是对现实中的竹子的描写,更是在诗人的笔下获得了新的生命、新的意义,以及新的文化内涵。中国古代诗歌中“竹”的文化意蕴常常包含了风骨、气节、坚贞、高洁、虚心、正直、顽强和凌霜傲雪。

(二)唐宋之竹

咏竹诗到了唐宋时期发展至高潮,竹意象的内涵也逐渐丰富起来,此时的诗人们将只是簡单表达其志向的竹意象逐渐融入精神情感、人格理想、艺术个性以及审美思考,将自身与竹紧紧联系在一起,从“志向之竹”变为了“移情于竹”。竹具有风骨、气节、刚正不阿的文化意蕴。诗歌《岁寒三友图》中就描写了松柏、竹子、梅花,松柏凌霜而立,竹子傲骨迎风,梅花迎雪绽放。我们常常认为松柏和梅花是冬天最有气节的植物,却忘记了瘦小的竹子也能够傲立风雪,给人以刚劲、骨气之感。

竹具有忠贞、高节的文化意蕴。南北朝时期,竹子就已经象征坚贞、高洁。南朝沈约在《咏竹诗》中就直接感叹道:“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这里竹子还有一层节节高升之意。诗人因为时局动荡而逃离仕途,开始了隐居生活,但他仍将自身比喻成竹子,以期拥有竹子那般的高风亮节,同时也抒发了怀才不遇之情。

竹子中通外直,具有虚心、正直的文化含义。古人认为,竹子中空,可以包容万物,所以常有诗人将竹子这一特征比喻为可虚心接受,海纳百川的人格。白居易的《养竹记》写道:“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这里就提到了竹子的“直”和“空”,竹子挺直是为了站住身体,不让自己摇摇晃晃,君子也要像竹子一样,不谄媚献计,刚正不阿;竹心的空是为了虚心接纳更多的知识,做一个虚心请教的人。

竹具有生命顽强、坚韧的文化意蕴。竹子与其他植物不一样的地方在于,竹子不需要常年浇水施肥,其本身生命力旺盛,即便在悬崖峭壁之间,竹子也能够茁壮成长。张籍笔下的《竹岩》写道:“独入千竿里,缘岩踏石层。笋头齐欲出,更不许人登。”诗人前两句描写了悬崖峭壁之险,而又通过竹子从石缝中破土而出,来表达竹子本身顽强、坚韧的气质。

(三)明清之竹

到了明清时期,竹意象又有了变化,因为社会的动荡,使人更加看重竹子坚韧不拔的品质和两袖清风的风格,所以此时的竹意象又从“移情于竹”变为了“文人之竹”。

中国古代诗人与竹子的关系,其实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與“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关系,因为时代的演变以及诗人对竹子品行的理解,诗人或将竹子比喻自身,或将竹子用来表达其人生品格和情趣。有时候,诗人看竹子节节攀升,想到可以将竹子的“高节”谐音为“高洁”;看到竹子竹心空空,又想到可以海纳百川。竹子一直跟着古代诗人心境的改变而改变,一直在成长,最终变成了含义多种多样的竹意象。

四、论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竹意象对比—以李白和苏轼为例

诗歌在唐宋时期迎来了巅峰,这一时期不仅题材广泛,流派也居多,有以李白为代表的浪漫诗派,有以高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还有以苏轼为代表的豪放派。无论是什么时代的人,都受到了诗歌文化的滋养,又反过来向时代输出文化。

(一)李白和苏轼的诗中之竹的比较

李白与竹子之间也有极大的渊源。《李太白全集》中就有关于竹意象的描写,如青竹、松竹、银竹、石竹、慈姥竹等。

李白在《慈姥竹》中写道:“野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龙吟曾未听,凤曲吹应好。不学蒲柳凋,贞心尝自保。”诗人在描写慈姥竹时,就将我们常见的竹子的品质融入其中。竹子在石缝中生长,并且依旧枝繁叶茂,与烟雾缭绕的映江岛的景色相得益彰,更显慈姥竹的生机,也见江景之气派。“翠色”说的是竹子的颜色,意思是竹子的影子映照在湖水里,让湖水和波纹的颜色显得更深。“龙吟曾未听,凤曲吹应好”则表达,诗人虽没有听过龙吟的声音,但慈姥竹制笛发出的声音比笙箫奏出的乐音会更美妙。在这首诗中,诗人用竹子的“贞心”来表达自己的“真心”。诗人借用竹子来表达自己坚韧不屈、不向黑暗势力低头的精神。

上文我们所提到的《于潜僧绿筠轩》是苏轼作于“乌台诗案”之前,我们可以从中看到苏轼刚正不阿、疾恶如仇的品质。但苏轼在经历“乌台诗案”后,其人生跌入低谷,创作风格开始有所转变,心境渐趋豁达,写出《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这样的千古名作。

除此之外,在这段时间里,苏轼还创作了一首与竹子有关的诗歌,名字就叫《竹》:“今日南风来,吹乱庭前竹。低昂中音会,甲刃纷竹触。萧然风雪意,可折不可辱。风霁竹已回,猗猗散青玉。故山今何有,秋雨荒篱菊。此君知健否,归扫南轩绿。”此诗是苏轼因“乌台诗案”入狱,在囹圄中,见窗外竹枝摇曳,有所感触而写,包含了他当时的所思所感。

(二)李白和苏轼诗中之竹差异的原因

李白和苏轼都以诗词文赋作为自我陶醉和自我展现的表达工具,且都在其中留下了最接近于“我”的那个精神形象。在苏轼的诗词作品中,我们更能感觉到诗词与自然合二为一的美感。在李白的人生历程中,他受到了诸多学派思想的影响,其中就包括了儒家“济苍生”“安社稷”的思想,所以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李白渴望被朝廷重用,在政治上一展身手的迫切心情。而竹子的文化也与儒家文化有异曲同工之妙。当我们去读李白创作的有关竹子的诗歌时,可以发现他往往通过竹子来抒发精神品格,表达不做墙头草,刚正不阿的政治观念和政治决心。而在苏轼的人生历程中,他因政治风波而在仕途上屡遭贬谪,使得他对人生的态度才逐渐超然物外。

李白和苏轼两人诗中的竹意象,一个是用来表达刚正不阿的精神品格,一个则是表达人生豁然开朗,与自然合二为一的思想。竹子寄托了两位文人对人生的思考。

竹子在我国的土地上生长了千年,自古以来便在我们的诗歌中常常出现。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我们要了解竹子,了解其背后所表达的文化内涵。在讨论中国古代诗歌中竹意象的过程中,其实也是我们走近竹子,走向高尚、正直的人格的路径之一。纵使我们当今的科技已经比古代时期发达了近百倍,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依旧需要传统文化的滋养,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作为中华儿女,我们要传承古人的意志,同时更要爱护我们的家园,让自然与人类一直和谐共处下去。

猜你喜欢
竹子李白苏轼
你所不知道的竹子
竹子为什么长不粗
从善如流
苏轼“吞并六菜”
苏轼吟诗赴宴
纸上的李白(三)
纸上的李白(二)
纸上的李白(一)
和竹子在一起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