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教师发展机构建设与功能发挥

2023-02-24 14:08朱福荣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23年1期
关键词:研训教研机构

朱福荣

(重庆市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 重庆 400700)

县级教师发展机构是实现教师培训专业化、标准化的引领者,是高质量教育体系中不可替代的“少数关键力量”,加强县级教师发展机构建设,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是各级党委与政府实现教育领导力的重要环节。然而,县级教师发展机构建设的基本策略,主体功能的发挥等基本问题,在全国各地差异很大,有必要从政策、学理到实践层面予以厘清。

一、为何要加强县级教师发展机构建设

(一)县级教师发展机构建设的政策依据

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重视教师发展机构建设,是党和政府的一贯要求,而且,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要求也随之提高。1980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在职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对中学和小学的教师和干部培训作了分级要求,该《意见》是我国首次对各级教师培训机构的性质、地位和任务进行明确阐述的文件。20世纪 80年代开始,教师进修学校进入了蓬勃发展时期,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要把发展师范教育和培训在职教师作为发展教育事业的战略措施。要切实办好教师进修院校,并且利用现有设施,分期分批轮训教师。”该《决定》第一次以国家政策法规的形式提出了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师进修院校建设问题。此后,以县级教师进修学校为主体的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受到重视。2002年3月,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的指导意见》,正式明确:“要按照小实体、多功能、大服务的原则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积极促进县级教师进修学校与县级电教、教研、教科研等相关部门的资源整合与合作,优化资源配置,形成合力,努力构建新型的现代教师培训机构。”从此,产生了培训、教研、科研、电教“四位一体”整合的政策要求。之后,无论是教育部的文件,还是多个部委的联合发文,乃至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文件都对县级教师发展机构作出了明确指示。2011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评估认定工作的通知》对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功能做了更明确的界定。2012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要求,“推动高等学校设立教师发展中心。推动各地结合实际,规范建设县(区)域教师发展平台。”2012年,《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意见》要求,“各地要推进县级教师培训机构与教研、科研、电教等部门的整合与联合,规范建设县(区)域教师发展平台,统筹县域内教师全员培训工作”。2018年,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 年)》中指出,要“制定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建设标准。以优质市县教师发展机构为引领,推动整合教师培训机构、教研室、教科所(室)、电教馆的职能和资源,按照精简、统一、效能原则建设研训一体的市县教师发展机构,更好地为区域教师专业发展服务”。2022年,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的《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要求“推动各地构建完善省域内教师发展机构体系,建强县级教师发展机构及培训者、教研员队伍”。特别是2018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要求“建立健全地方教师发展机构和专业培训者队伍,依托现有资源,结合各地实际,逐步推进县级教师发展机构建设与改革,实现培训、教研、电教、科研部门有机整合”。县级教师发展机构建设已经纳入我国最高领导与决策机构议程。

(二)县级教师发展机构建设的现实依据

加强县级教师发展机构建设是教师培训机构自身转型的必然。进入21世纪,随着在职教师学历补偿教育规模的萎缩,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原有的功能无法施展,而中小学校和教师需要以教材、课堂教学为主的指导,这时的教师进修学校的很多老师又无法提供,特别是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后,由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双基”目标到三维目标的转型,传统的教师进修学校几乎束手无策,而县级教研室又受体制约束,没有专项教师培训经费的拨付渠道,县级电教馆教仪站受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的影响,原有管、配、建的功能逐渐消减,县级教师培训、教研、电教的整合应时代而生,国家也出台了以整合县级教师培训、教研、科研、电教为一体的县级教师发展机构建设的政策。高质量的县级教师发展机构为当地的教育高质量发展起到了“承重墙”的作用,这已经被教育发达地区的经验所证明,让我们看到了加强县级教师发展机构建设的现实必要性。这些年,国际国内对我国的教研制度、教师专业发展机构对基础教育质量提高所发挥的作用,是高度认同的。比如上海的基础教育教研,北京海淀区的研训支持教师发展、支持教育发展,就是典型的中国教研案例。

(三)县级教师发展机构建设的学理依据

教师专业成长有职前和职后两个阶段,职前的教师教育一定是由专门机构来完成,那么,职后教师培养根据教师专业成长规律看,也应该以专业的实践方式来提升教师个体内在的专业特性,同样需要专业机构有目的、有计划地系统推进。在这个系统中,县级教师发展机构是我国教师教育体系中“最末梢”的教师职后发展的专业机构,是联结高校与中小学、联结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专业纽带,通过建设县级教师发展机构来支撑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专业力量、机制保障,这就构成了教师发展机构建设的学理依据。

二、明确县级教师发展机构的功能定位

在2005年《教育部关于开展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评估认定工作的通知》中对机构的“功能定位”有清晰的描述。进行教师教育相关资源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有效实现本区域教师进修、教研、电教等相关部门和机构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形成上挂高等学校,下联中小学校的现代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形成有效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具有承担本区域教师教育的有关组织、协调、指导、管理和服务等功能,成为“小实体、多功能、大服务”的现代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从此,县级教师发展机构建设基本是以整合“培训、教研、科研、电教”功能,实现“四位一体”[1]。

(一)县级教师发展机构的功能不能“四缺一”

县级教师发展机构是将传统的教师培训、教学研究、教育科研、电化教育等进行了实质性整合的机构,是一个法人单位履行多种功能,整合后的机构一定要实现“1+1+1+1>4”的价值,不能出现原有的四大功能的任何一项功能有所削弱或缺失,而是要以所在区域教师发展为主脉络,培训、教研、科研、信息技术等都要围绕教师发展服务,通过教师的高质量发展来实现区域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二)县级教师发展机构的功能要彰显专业性

县级教师发展机构是公益性的专业的事业单位,它与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共同构成一个县的教育这驾马车的两个轮子,其功能各有侧重,教师发展机构这个轮子一定是侧重教育教学业务,一定是专业地做教师培训,专业地做教学研究,专业地对教育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痛点开展研究,专业地将信息技术用于教学之中,总之,是以专业的身份、专业的视角、专业的魅力去开展研究、指导、管理与服务,专业是这个机构的立身之本和发展之道。

三、如何加强县级教师发展机构的建设

迄今为止,我国共有县级教师发展机构2800余个,是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推动教育教学改革、落实立德树人使命的主阵地。如何建好建强县级教师发展机构呢?

(一)四位一体,建设研训合一新机制

有好的机制才能有好的发展,怎样的一种机制才是最利于区域教师专业发展,利于区域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呢?20多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国培计划”的实施,证明在县级实行教研、科研、培训和信息技术的整合,实行研训一体是最有效的一种教师专业发展机制。从2002年开始,无论是国家教育主管行政部门,还是教育部联合的多部委发文,乃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文件中,都强调县级教师发展机构建设要整合教师培训、教研、科研与电教,形成“四位一体”的教师职后教育新机制。为什么强调县级教师发展机构的整合呢?

从表1中可以看到县级教研、科研、培训和电教部门的工作都指向教师、指向教学,整合后能够更好地实现教育资源集约化运行,实现县域内研训一体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表1 县级教师发展机构组成部门的职能和作用比较[2]

从已经实现“四位一体”教师发展机构的县的实践效果看:一是可以提高教师培训工作效率。按照精简、统一、效能原则,实现“研训一体化”的工作方式,消解了传统意义上科研、教研、培训、信息技术应用等职能各行其是、重复交叉等弊端。二是减轻了中小学校的工作负担。原来多部门部署给中小学校的工作内容、工作量都可以统筹协调,一个口径发出指令,无疑可以提升效率与效能。三是教师培训的质效会更高,教师培训既有集中,也有现场指导;既有专业教研人员的课堂指导和引领,还有组织者与信息技术的辅助者。四是可以倒逼教师发展机构研训人员更专业化,在学科研训中促使研训人员集教研能力、科研能力、培训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于一身,成为名副其实的区域教育教学专业化支持力量[3]。

(二)上挂下联,搭建县域教育立交桥

2022年发布的《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在建设国家师范教育基地时指出,重点支持建设一批国家师范教育基地,构建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教师发展机构为纽带、优质中小学为实践基地的开放、协同、联动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这里,特别强调了这个体系中,教师发展机构是“纽带”。教师发展机构之所以在区域教师队伍建设,构建现代教师教育体系中能够起到纽带与桥梁作用,是因为教师发展机构作为专门为中小学教师提供支持、引领、服务的研训机构,它介于高校与中小学之间、理论与实践之间,机构的教师既有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又有一定的教育理论,能起到聚合资源、统筹组织、上挂下联、外引内输等引导、转化、连通的现代立交桥的作用。能够把政府文件、先进教育理念引导到中小学和教师的育人实践中,把看似高深的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进行连通,把外地的课程改革经验转化为本土实践。

(三)遵循规律,机构与队伍双专业化

县级教师发展机构是专业的教育事业单位,其教师是专业技术人员,其建设就一定要尊重专业,遵循教育规律,遵循教师专业成长规律,遵循学校办学规律,遵循中小学教学规律,遵循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把县级教师发展机构建设成专业的研究、指导与服务机构,而不是履行管理为主的教育行政机构,在机构建设与内部管理运行中,要彰显“专业化”特征:一是建成教师发展的专业组织,独立的法人机构,而不是县教育行政机构的附属组织;二是有符合教师专业成长的伦理规范,形成有地域特征、专业属性、研训内涵的研训文化与价值观;三是有一支能研究、指导、服务教育教学和教师专业发展的研训队伍,至少有全县教师数量的1%∽2%的专职研训人员,且还有一定数量的兼职研训人员;四是形成比较完善的符合教师专业成长规律且有区域特色的研训体系,全国优秀的县级教师发展机构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都把自己的研训形成了体系,有了好的研训体系,开展学科研训就不会是零敲碎打了;五是有高度的研训自主权,一个优秀的县级研训机构一定是通过制订专业的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开展专业的研训活动、提供专业的政策咨询、专业地去指导当地的教育教学改革,获取高质量的教育成果[4]。

(四)资源为王,建成县域教育五中心

县级教师发展机构有一个基本定位,那就是要建成“干部教师培训学习中心,教育教学研究中心,教育技术装备与应用中心,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中心,区域教师学习资源中心”等五大中心。

首先,要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善于创新的高素质专业化的研训队伍:第一,研训队伍数量要充足,不低于全县教师数量的1%。第二,结构要合理,以学科研训为主,兼顾培训管理与信息技术,人员来源要做到中小学教学一线名优教师与师范大学优秀的硕博研究生结合。第三,要建立专业教师标准,县级教师发展机构的教师除了应该具备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标准外,还特别要有教学研究、团队建设、专业引领、评价反馈等与教师教育密切相关的知识与能力。比如,重庆市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制定的学院教师专业标准包含“3个维度、15个指标要素、35条基本内容”,“政治素质与专业精神、教育理论与专业知识、研训服务与专业能力”这三个维度可能与中小学教师要求差不多,但在指标要素和基本内容中除了强调学科知识、育人能力以外,还特别强调成人教育的知识、教学研究与指导改进能力、成人学习与教师教育能力、团队建设与专业引领能力等。第四,要有持续不断的内训与外培,县级教师发展机构在教育系统属于小众,抓机构和教师能力建设全靠机构自己,这些年在“国培计划”的引领下,对机构的教师培训逐渐多起来了,但是,他们的教育理论、教育科研、教育评价、课程改革、专业听评课、人工智能应用等教师教育的能力,仅靠请进来、走出去是远远不够的,要靠机构内部年复一年持续培训。

其次,要建设一批符合教师培训标准、学科课程标准,且具有地域特色、分层分类、积件式的教师研训课程资源。像北京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建设的全覆盖、可选择的“5+M+N”的学科教研课程,深圳市龙岗教师发展中心聚合本土培训师组成“课程开发智囊团”,开发出教师培训课程,形成教育培训课程体系,供教师选择学习。目前。这样的县级教师发展机构确实不多,但是,随着教师培训的专业化、标准化,教师培训的针对性与教师学习的多样性、选择性增强,以县级教师发展机构为主提供可供区域内教师选择学习的课程资源必然是发展趋势。

(五)范式创新,探索教师研训新模式

中小学教师培训、学科教研经历几十年的迭代与发展,县级教师发展机构在教师培训、学科研训创新上成绩斐然。如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学院面对在线上学习探索的“一区多地资源共享培训模式”以及衍生出的“1+X线上线下资源共享培训新模式”,重庆市江北区教师进修学院探索的“私人定制式”教师培训以及新入职幼儿园教师的“三维共振三段发展培训模式”,上海市徐汇区的“三位一体、四元协同”的院校联动研修模式等。重庆市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基于“行为改善”理念,探索出的“送教下乡培训”模式成为“国培计划”的一大培训类型,被全国同行和老师们认为是最好的培训。我们很欣喜地看到,那些有专业话语权、有创新的研训模式、有高质量的研训成果的县级教师发展机构的老师们享受到了岗位上的幸福感、研训上的存在感、事业上的成就感、社会上的荣誉感。

(六)内涵发展,形成师之师研训文化

县级教师发展机构建设的最高境界,是以研训文化的影响力和改造力去实现教师专业成长和教育质量提升。县级教师发展机构的文化内涵是在教师培训、教学研究、教育技术应用指导等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为教师所认同、遵守,体现本区域教师研训理念、研训作风、研训规范的总和。包含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下面以重庆市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的文化建设为例。其文化建设既有一般校园文化的共性,更有其个性,它特别强调师范性、示范性、包容性、传承性、精致性、学术性、创新性,追求创建适合成人学习的学习环境,师之师的文化底蕴,园林式的活动空间。第一,精神文化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引领效果。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的文化主题是“师之师”,办院理念是“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硬件”;院训是“博学、穷理、强师、优教”;院风是“笃学、求真、敬业、谦和”;学院精神为“淡泊明志、潜心研训、达人成己、臻于至善”。第二,环境文化既彰显地域特色又能起到环境育人的效果。学院有以孔子讲学为标志的“子曰园”,体现北碚教育发展脉络的“北碚教育文化雕塑墙”和“北碚教育博物馆”,以教育名人、名著、名派、名言为主的办公室廊道文化,以廉洁教育为主的“师省园”等。第三,制度文化是办学、治校的基本保证,《学院典章》显示其严肃性、稳定性、权威性和约束性,真正成为管理的硬件。第四,行为文化从内向外要让读书学习、研究指导、协同创新、四个服务等学术活动、专业引领成为可见、可学、可传的价值追求。

四、充分发挥县级教师发展机构的功能

目前,我国县级教师发展机构从功能发挥来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培训与教研、科研、信息技术应用分离设置,一类是上述四大功能整合设置[5]。下面以四大功能进行了实质性整合的县级教师发展机构为原型,分析机构应该如何发挥应有的功能。

(一)重视研究基础,凸显专业地位

县级教师发展机构的第一功能就是研究,研究是其他功能的基础。从机构本身的功能来说,研究主要指教研和科研,要履行传统的县级中小学教研室和教科所的功能。第一,学科教学教研类,研究学科课程标准、教材、课堂教学,学科教学评价等,比如每次的新课程方案及课程标准颁布、新教材的实施、考试评价改革等,机构必须率先研究,深入学校和老师中去指导;第二,课程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类,比如义务教育阶段“双减”政策、课后服务等改革政策要落地,需要这个机构去研究、去落实;第三,教育科研的管理,根据教育改革发展、上级有关部门的教育科研规划及课题管理办法和县域教育实际,提出全县教育教学研究的整体规划和实施意见,组织教研课题申报、管理,组织教学成果申报以及优秀成果的推广等;第四,对县域内中小学、幼儿园的校本教研的研究、指导与管理。发挥研究功能的另一方面就是机构自身必须把研究贯穿于所有功能的发挥中,把研究作为一切工作的基础,以研究来彰显专业性和学术性。

(二)通过培训助力,支持教师发展

县级教师发展机构的第二大基本功能就是培训。一是做好县域中小学干部、教师培训规划,按照教师专业成长规律和发展的阶段理论,根据全县中小学、幼儿园的干部、教师的人数、年龄结构、职称结构等要素,结合县域教育发展规划,制订出县域的中小学干部、教师五年培训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避免培训的随意性、碎片化;二是实施分层分类、分学段分学科的精准培训,随着教师培训的标准化和专业化的到来,过去那种大报告式、以会代训、多个学段多个学科一起的通识性培训会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分学段分学科,在学段学科内可能还要根据内容主题,或者参培者的职称结构等标准分层分类,这样的培训才能彰显机构的专业性和不可替代性;三是充分发挥培训与教育技术整合的优势,开展网络培训、混合式培训,现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络等不仅丰富了培训内容,使学习方式更便捷,而且对培训者知识、能力有更大挑战,所以教师发展机构一定要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改善培训,提高培训的效率和质量;四是教师发展机构与高校、中小学实施协同培训,如果要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专业性,这三类主体的协同培训是必然的,这样才可能实现“私人定制”式培训,让参培人员“点菜”,高校教师研究“菜品质量、营养成分、烹饪方法”,发展机构“提供原料、烹饪菜肴”;五是在开发培训课程上下功夫,没有自己的培训课程的县级教师发展机构就只能办培训班,不可能开展专业的教师培训,从某种角度说,是否有本土化的教师培训课程,是一个县级教师发展机构是否成熟、是否专业化的主要标志。

(三)拓展指导路径,实现专业引领

县级教师发展机构的第三项功能就是指导,而指导往往是与研究、培训密不可分的,以指导去实现专业引领。指导功能的发挥表现在两类对象上:一是对教师的指导,其中,可以有对教师专业成长的指导,可以通过指导老师制订专业发展规划,做方向性的指导;可以通过名师工作室做辐射性的指导;可以深入课堂做教学指导,可以深入教师的某项研究,做研究的指导,可以在教师参加某项活动,做专项指导,总之,教师发展机构对县域内教师个体的指导功能的实现路径是很广的,也是能够见效的。二是对学校的指导,包括对教研组、备课组、研究团队等的集体指导,可以对学校开展校本研修、开发校本课程、联片教研、集团化办学、特色学校建设、学校课程改革项目、教学成果提炼等涉及课程、教学、科研、培训等方面做具体指导。

(四)把握服务本质,彰显机构价值

县级教师发展机构最本质的功能就是服务,服务要体现在机构的每一项功能上,贯穿到每一项工作中,服务是这个机构的根本功能。首先,县级教师发展机构及其老师必须树立服务意识,工作的指导思想要定位于服务上,机构的影响力就是其专业力,工作方式是以深厚的专业力去影响、服务于教师、学校,要抛弃“命令式”“鉴定式”“评判式”,要推行“协同式”“探讨式”“合作式”等体现平等、对话、共研的服务方式。其次,要明白服务对象、内容、方式和目标,2019年《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中指出教研机构的主要任务是“四个服务”:第一是服务学校,内容是教育教学,方式是引领课程教学改革,目标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第二是服务教师,内容是专业成长,方式是指导教师改进教学方式,目标是提高教书育人能力;第三是服务学生,内容是全面发展,方式是深入研究学生学习和成长规律,目标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第四是服务教育管理,内容是决策咨询,方式是加强基础教育理论、政策和实践研究,目标是提高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水平。以上四个服务做好了,这个机构在基础教育里的专业性、不可替代性也就彰显出来了。

猜你喜欢
研训教研机构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构建校本研训模式 提升教研活动实效
2020年创新教育实践线上研训系列活动持续开展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
浅谈校本研训管理
教师到底需要怎么样的教研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