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3-02-24 15:22汪前燕
时代商家 2023年2期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

汪前燕

(安徽芜湖三山经济开发区高安街道办事处,安徽 芜湖 241204)

为促进行政事业单位提升内控管理水平,保障资金安全,规避资产流失风险,预防腐败,防范廉政风险,切实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需要不断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然而,当前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内控建设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因此,探讨财务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对策探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内部控制的概念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是指为实现单位控制目标,通过制定相关制度、实施有效措施来规范执行程序,防范和管控经济活动中可能产生的风险。做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重点把握以下几个要素:一是内部环境。单位内部环境是实施财务内控的基础。二是实现风险评估。能够识别风险,对与内控目标实现有关的风险进行系统分析,确定有效应对策略是关键。三是实施控制活动。针对风险评估情况,采取一定的措施、方法,将风险限定在单位可承受范围以内。四是有效信息与沟通。在内部各部门之间、单位外部能够准确、及时地收集、传递相关信息,实现信息有效沟通。五是加强内部监督。即加强对财务内控制度运营情况的监督检查,有效评价内控建立与实施情况,及时改进在内控运行中发现的缺陷。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的特殊性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的特殊性在于作为政府职能部门,属于政府权力的运行机构。如果行政事业单位的服务效率不高,就会导致整个社会的发展不迅速、不协调[1]。单位各项工作归根结底都与财务工作有关,在行政事业单位,有计划内的常规性工作任务,也有计划外的突发性工作任务。由于行政事业单位,执行国家机关行政职能,有些计划外的临时性工作任务必须要完成,这些工作往往是年度预算之外的任务,这样就导致预算执行存在计划外影响因素,致使预算偏差的出现。另外,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受多方面影响因素制约。内部控制出现偏差,也会导致国有资产流失,最终损失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三、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应当贯穿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实现对决策、执行和监督的全面控制。能否实现单位的财务管理目标,取决于是否有效执行财务内控制度。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有利于更好地开展单位管理工作。财务内部控制是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基础保证,是控制流程中的关键环节。内控有效开展,能够助力提升单位总体管理水平,能够规范财务使用,提高工作效率,强化政府服务能力。

二是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有利于保障财政资金安全。行政事业单位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拨款,通过完善内控制度,加强内控管理,能更好地保障国家财政资金安全,强化国有资产管理,促使财政资金规范、高效使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三是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有利于强化单位廉政建设。严谨的财务内部控制程序,可以有效保障工作人员行使公权力时,不超越红线、不突破底线。降低错误发生的概率,保证会计资料和信息的真实、完整、合法、合规。可以从根本上管住权、管住钱、管住人,防止贪腐行为的发生,避免国有资产流失。

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内控制度不健全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需要根据单位自身实际情况出发。但是很多单位盲目地照搬,没有建立起自己的制度组织框架,没有一套符合自身的内控制度,使得现有制度对于单位自身不实用,导致管理效果不理想。

行政事业单位存在重大财务决策取决于单位领导的主观意愿,对财务活动的独立性产生影响。比如出于一时的招商目的,可能导致国有资源、资产流失。甚至导致长期负债现象。集中统一领导下,相应的责任追究机制不完善,民主监督制度难以真正实施,从而导致单位财务内控管理可能流于形式。在实际工作中,一些重大经济事项主要由单位领导决定,财务人员仅仅处于事后被动接受的角色,资金拨付通常按照领导个人意图进行,造成财务人员在工作权限范围内只能行使操作权和执行权,不能参与相应的决策与管理,从而不能发挥专业财务人员在单位内控管理中的职能作用。有些单位对财务内控制度执行流于表面形式,导致财务内控制度未能得到有效实施,未能落到实处。

行政事业单位存在仅针对某项活动制定单一管理制度的现象,导致未能形成规范、全面、系统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体系。

(二)执行力度不强

行政事业单位受人员结构、编制数量等因素的限制,在财务内部控制岗位设置方面具有明显不足。财务内控管理讲究制衡作为,要求不相融岗位相分离等。行政事业单位由于岗位有限,人力资源不足等现实原因,导致财务管理内控制度执行力度不足。一人多岗、一岗多责现象较为普遍,未能合理合法分设不相容岗位,执行和监督由一个人来完成,缺乏独立的监督体系,影响单位财务内控管理实际运行效果。

许多从事财务工作的在岗人员的专业水平较低,非财务专业人员占比高,遇到复杂、多变的财务业务时,缺乏有效应对。有的单位缺少专职内控人员,尤其缺少专业的内控负责人。很多内控管理工作通常由行政人员担任,其内控专业知识较为薄弱,对于内控管理重要性认识不足。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力量不够。存在未建立审计部门或财务人员兼任审计工作的现象。从而致使审计监督丧失独立性,起不到监督财务管理的作用。财政与审计部门作为外部监督机构,着重对经济业务监督其合法、合规性,通常不对单位内控管理进行深入监查,导致整个外部监督体系未能健全、高效。

(三)信息化程度有待提高

行政事业单位要想更好地利用财务资金,就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信息链系统,保证财务信息的准确性。部分单位财务内控信息系统建立后,后期的维护、改造、升级没有跟上,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建设处于停滞状态,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脚步,致使财务内部控制成为摆设,未能充分发挥实质性作用。

提高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建设,需要单位内部部门间的积极配合,通过部门间的相互配合才能获得更加全面、准确、有价值的信息。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专业信息系统软件之间还没有实现无缝对接,未能实现大数据全面共享,导致财务内部控制信息系统缺乏全方位的监督管理。

五、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问题的成因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分为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

内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单位领导重视不够。单位负责人对财务内控管理基本知识匮乏,了解不多、信息掌握较少,对内控在单位有序运行中所起的保障作用认识不足。在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状况进行控制和检查时,由于认知的不准确,往往会导致操作上的不专业,使得内部控制的过程存在较大的问题[2]。领导往往更注重单位的业绩,将有限的时间、有限的精力、有限的资源更多地倾向于招商引资或市政建设工程,而忽略财务内控管理工作。甚至有些领导为了一时的业绩项目,可能导致国有资产、资源严重流失。由于领导重视不够,单位员工对内部控制缺乏了解,缺少全员参与的意识。由于不够了解,管理人员也就没有加强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建设的想法。二是内控工作队伍的财务专业素质有待增强。对于普遍存在的内控人员由财务人员兼任现象、非财务专业人员负责财务内控管理等情况,导致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管理混乱、责任不明。内控工作人员普遍缺乏专门的业务培训。财务业务人员普遍较少交流轮岗,绝大部分财务人员在一个单位参加工作基本上是直至退休。会计业务人员知识更新途径单一,只有一年一度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在当前大数据时代,会计人员知识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难以尽职履职。三是缺乏资金节约意识。对于主要依靠财政拨款维持单位运转的行政事业单位来说,单位负责人相较企业普遍缺乏危机意识,缺少节约资金的概念。因为企业管理不善存在倒闭的风险,而行政事业单位基本没有这方面的顾虑。工作执行过程中基本不需要担心资金来源问题,即使造成财政资金浪费也不会影响到单位正常运转,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对资金节约控制缺乏主动性。

外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行政事业单位执行的内部财务控制管理制度容易受上级考核政策导向作用的影响,容易脱离地方实际情况,起不到实际监管效果。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日常工作中,存在工作流程不规范,“重经济、轻管理”等一系列问题,对单位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3]。二是虽然存在纪检监察、审计等外部监督,但是在工作实际中缺乏有效落实,影响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实施。三是单位工作人员普遍缺乏竞争意识。工作任务完成前提下是否节约财务资金与工作人员个人利益无关联,导致工作人员竞争意识不强,落实上级工作任务的工作积极性不足。

六、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的优化建议

(一)加强制度建设

行政事业单位要建立岗位目标责任制,形成贯穿始终的财务内控制度,确保内控管理覆盖经济业务活动决策、执行、监督全过程,使各项制度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又相辅相成。要想发挥财务内部管控的良好效果,必须加强单位财务内控制度的管控力度。从财务岗位设置抓起,从财务人员配齐配强抓起。选人用人能够守住底线,财务人员既要业务过硬,更要人品过硬。同时,坚持不相融岗位相分离,明确关键岗位的职能职责,确保起到监督实效。明确岗位职责,做到岗位到人、责任到人,避免出现一岗多人、职能交叉现象,确保每名人员分工明确。想让权力自由而安全地运行,就要让单位管理层懂得内控的重要性和目标[4]。加强财务内部控制政策的宣传,组织单位全体人员定期学习相关政策、法规,让财务内部控制理念深入人心,增强全员参与内控的思想意识。在办理单位业务时,涉及经济事项需按照规定履行授权审批程序,建立重大财务事项单位领导集体联签制度。规范单位财务管理活动中的权力、条件和有关责任者,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制定相应的激励和处罚措施,在单位职责权限范围内实行奖惩制度,约束员工行为,提升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二)增强执行力度

行政事业单位人多、事多、岗位多,为确保财务内控管理运行有效,需要增强执行力度。坚持惩防并举、重在预防的原则,建立反舞弊机制,明确反舞弊工作中的职责权限,规范舞弊案件的举报、调查、处理、报告和补救程序。在履行单位行政管理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的过程中,围绕既定目标,发挥财务内部控制作用,规范运行过程,及时纠错消除隐患。在日常财务内部控制过程中,选用执行能力强的人员来执行财务内部控制工作,发挥财务内控管理预期效果。加强财务人才队伍管理,注重财务专业人才的培养。将关口前移,在人员选用乃至前期招聘过程中,适当提高门槛,注重选择具有专业知识、创新意识的人员,充实到财务队伍和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岗位上。

要规范单位经济活动的业务环节和流程,加强对单位重要经济活动或重要岗位的管控,按照财务内部控制要求来完成各项经济活动。在权限范围内制定奖惩措施,激发工作人员的上进心和争先进位意识。在单位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这些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财务内部控制工作中去,使财务内部控制更好的实施、运行。从源头抓起,调整考核尺度,不能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强调招商引资,仅仅注重发展地区产业。领导要转变观念,要更多地从地域、单位实际出发,把精力放在长期均衡发展上。真正做到单位财务内控管理有效运行。

(三)加强信息化建设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利用信息技术,可以第一时间掌握经济活动相关信息的更新。管理者要改变传统管理模式,创新财务内部控制理念。与专业经验丰富的软件开发商合作,建立单位专属信息系统,将单位重大经济活动与财务内部控制等工作加入信息系统中,做好后期维护,确保信息系统有效运行。利用数据云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将行政事业单位各职能部门信息系统有效整合,建立连接平台,实现大数据资源共享,减少重复工作,提高工作效率[5]。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计算分析能力强大的优势,对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行政管理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进行分析,建立风险评估模型,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预案。

七、结束语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管理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举措,是保障国家财政资金安全、规范财务运行的基础。财务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清正廉洁,是营造风清气正良好社会环境的有力举措,是保障地区长足发展的基石。

猜你喜欢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
行政学人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