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制造业企业资产管理的思考

2023-02-24 15:22
时代商家 2023年2期
关键词:管理人员资产部门

刘 云

(靖江市宏达不锈钢制品厂,江苏 靖江 214500)

随着行业竞争程度的加剧,市场运行机制的变革优化,企业应在市场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发挥企业自身发展优势、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产的配置效率,使企业资产能够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管理者应当提高资产管理的理念,重视资产管理的过程和效率。

一、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企业资产的类别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管理者需要根据各类资产的特点,分别进行不同的管理措施:1.提高流动资产的周转速度,如加快应收账款的收回和库存物品的周转,减少资金占用的时间,提升企业经济管理效率和运营能力。2.企业应当合理配置各种资产,减少资产的重复投资,尽量盘活企业的闲置资产,加强现有资产的管理,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实现企业资源的最大优化。在企业资产管理过程中,企业根据制定的发展战略和现有市场的运营需求,做好资产配置的预期规划,实现企业价值创造的最大化,增强市场竞争力。

二、制造业企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职责不清晰

企业缺乏资产管理体系的建设,运营过程中涉及的管理流程没有详细的制度条款,配套的操作细则和权限设置不能及时跟进。具体实施过程中,违规现象时有发生。例如:采购人在没有了解实际库存的情况下,未经审核流程,盲目购置,造成库存积压。但是,由于技术不断地进步,生产产品的更新换代,部分库存物资可能长期无法使用,只能低价变卖处理,造成资产的使用效率降低,形成资源的浪费。

资产管理人员的职责设置不清晰,特别是对于公用资产的责任主体没有做明确的规定,一旦出现管理风险,造成企业损失,管理部门无法落实具体人员责任。或者管理部门之间存在互相推诿的现象,影响企业正常的经营运作,造成资产管理的滞后和缺失。

(二)资产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格

企业虽建立资产核算、使用、维护、报废等管理制度,但是缺少良好的执行监督机制、严格的考核指标体系,执行过程往往存在很大的偏差,不能达到预期的使用效果,也不能杜绝产生错误的因素。例如:相关人员没有负起责任心,导致资产盘点不及时或者存在其他舞弊行为,管理者不能掌握资产的真实状况,使得资产实物和账簿存在差异;或者资产管理人员日常调动以及资产使用的频繁调整,没有按照规定履行具体的交接手续,相关人员签字确认,使得资产使用与资产管理脱节,可能造成资产的闲置和流失风险。

(三)资产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不高

现代企业的信息管理意识薄弱,管理信息化程度相对较低,从而也降低了管理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和准确性。一般企业的管理职能部门都是单独记录信息,例如:财务部门通过软件来进行记账,生成各类报表;仓库单独记录每一笔业务发生的出库和入库数量;销售部门订单后,往往只有本部门人员来记录货物发出到销售开票执行的进度。这种模式下管理者想要了解、使用相关信息,数据已经滞后很长时间了,大多时候已经造成了资产的积压、流失,以及应收账款的减少。这些运营信息的不对称,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也影响了管理者的正确判断和决策。

企业在建立信息化平台时,对企业自身的运营模式、业务特点、管理人员能力缺乏了解,往往套用其他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模式、制度,对企业自身管理要求没有做合适的定位,前期数据没有经过完整的搜集、整理和规划,对企业信息化建设不能起到很好的资源整合和利用。这样的信息化建设无法满足较高的资产管理要求,在企业实际生产运营没有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

(四)合同管理不严谨,导致合同资产的流失

市场经济大形势下,企业管理者大多重视市场销售情况,为了取得优异的销售成绩,对客户的前期调查工作不够细致;为了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不注重客户的信用情况。例如:销售合同未经专业人员和相关流程审核,条款项目和内容可能缺失、责任缺乏公平性,销售人员对合同中的隐性风险不能做到很好的防范和规避,后期会增加应收账款的回收难度,影响双方责任的追溯。企业资产的流失,会导致货款大量的坏账损失。企业如果要解决合同纠纷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支付高昂的费用。

(五)资产管理人员专业技能不足

现代企业的发展突飞猛进,技术也不断更新替换,很多企业资产管理人员专用知识、业务能力跟不上企业发展的步伐。企业对资产的管理不够重视,管理人员专业水平低下。管理人员对新设备的性能不够了解,企业在使用设备时大多关注产量,对设备却没有做好合适的保养维护,导致资产管理混乱,资产使用没有达到预期的效率和寿命,不利于企业长远的发展。

三、制造业企业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完善资产管理制度

企业要按照资产管理相关部门或者人员的岗位,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

1.固定资产、存货管理

(1)购进环节:按照制定的采购流程和规范,首先派专业人员进行产品的市场调研,掌握资产的技术参数、采购价格,其次采购部联合其他部门进行相关信息的比较、权衡,最终采纳合适的资产质量和价格。质量部门严格按照提供的标准验收产品,合格率以下的产品一律采取强硬的措施改正。库房进行数量的核准,保证单据和实物的数量吻合。

(2)出库环节:制定严格的领用制度,生产部门根据实际计划,确认领用材料数量,并履行正常的流程;销售部门发货履行规定的审批手续,按照制定的流程出库、销售。领用和出库数量不能超出审批范围,特殊情况需经批准后才可以执行。

(3)资产维护、盘点环节:企业的各项资产需要分配到人或者相关部门,在使用期内按照规定的期限和保养守则,及时进行资产的维护、保养,保证资产的正常使用和企业经营的运作。企业应该定期进行资产的全面盘点,核对账面和实物的数量。盘亏的数量上报相应的管理部门,批准进行资产损失的账务处理,并分析盘亏的原因以及追究相应人员的责任。报废的资产按照相关流程批准后及时处理,并减少相应的资产。

2.应收账款管理

销售部门做好应收账款的登记、录入等管理工作,从合同订单为起点,负责每个合同的执行情况。企业要规范销售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职责和流程,明确流转的程序以及原则。部门负责人应该对客户应收账款的账龄进行分析、销售回款情况、逾期记录进行充分沟通。建立客户回访制度,随时关注客户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等。分别对不同客户采取针对性的销售政策以及催款形式,合理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

3.现金、银行、支票管理

企业需要建立严格的现金、银行、支票日常管理制度,对日常工作详细的规定流程和管理程序。定期对现金、银行的账务和实物进行稽核,审查支出的规范性和合理性、账面余额的真实性。保管支票的人员和保管印章的人员必须分开,执行内部控制的不相容职务要求分离的制度。

资产管理部门严格按照相应的制度,在资产日常管理中随时关注资产的使用状态,流转过程,各部门之间定期交换数据,沟通分析资产的各项异常指标。各个部门也要不断完善资产管理制度和提升资产管理的意识,保证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和长远发展助力。

(二)建立资产预算管理体系,强化监督考核功能

预算管理是企业发展战略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要通过预算控制管理来评估资产使用的合理性和因此而产生的经济效益。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相互作用,有效结合,是企业实现经营高度发展的保障,高度重视资产预算管理工作是企业实现资产不断优化的内在要求。资产管理预算要充分考虑企业长期发展的需要,创新资产管理手段,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

企业根据战略计划,将企业预算分为月度、季度、年度不同阶段进行管理,日常的管理过程中需要严格执行预算计划,遇到超预算或者预算变更,必须按照规定的制度履行审批手续。相关人员将实际数与预算数通过差异分析、对比分析等方法,比较预算执行的情况。企业的预算计划可以根据不同阶段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尽量切合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企业还需要将资产预算管理纳入公司绩效管理体系。内部审计部门需要定时进行资产管理的考核,对于资产管理的过程是否存在操作流程错误、主观舞弊行为、超权限审批等进行评估。对于资产管理执行的情况,企业需要设立合适的奖惩措施,将资产管理结果与相关人员的薪酬挂钩。

(三)利用先进的管理工具,加强资产信息化管理

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使用要求,采用先进的信息化系统对资产购入、使用、维护、报废整个生命周期的每个环节进行记录、分析,实现管理环节的无缝衔接,避免资产管理过程中出现漏洞。

企业可以借助一些ERP 管理软件,将资产使用和资产管理有效结合起来,建立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资产管理共享平台。首先,资产管理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数据库,企业提前整理各种资产的原始数据,按照资产的类别以及使用部门分别设立相应的管理流程。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每个环节按照设定的流程进行相关数据的录入,实时记录资产使用、流转的数据信息,定期提供资产管理的报告,实现了资产的动态管理。监督部门定期对实物和账面价值进行核对,实行全面监控,使资产信息更加公开、透明。为管理者进行优化资产配置、重大经营决策提供依据。其次,资产管理过程中需要定期比较数据的差异,找到数据差异形成的具体部门、项目、产品,并分析差异形成的具体原因。重大差异需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后续资产管理流程进行重点完善,防范差异形成的各种风险。最后,依据信息技术,实现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通过信息管理软件可以构建完整的信息系统,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同时,信息化软件的使用也减少了人为操作的环节,避免了管理过程中的一些问题的出现。通过这一共享平台,管理部门可以快速查询资产的数据,减少数据重复记录、分析的工作。

(四)加强资产合同管理,完善合同条款

企业的不断成长,离不开先进的管理理念。企业资产管理过程中的控制措施,要贯穿于合同管理的全部整个环节,包括合同前的信用调查、合同文本的规范以及合同执行中的监督过程。

企业必须成立单独的客户信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将现有客户的企业规模、行业情况、付款账期、偿债能力等进行等级区分,对客户实行不同等级分类管理的制度。完善信用管理政策,将货物赊销从制度上进行把控。对新客户采用信用销售时,不能为了抢占市场,盲目地签订合同,前期必须进行详细的市场调查,对客户的信用状况、支付能力做详细了解。合同是资产管理的起点,企业需要制定适合发展的合同制度,建立规范的合同模板,合同条款需联合财务、法律专家等专业人员评估,从多个角度对货物明细、保险责任、付款条件、违约责任等条款进行分析、完善。

资产的全过程管理,离不开合同的约束规范。企业要将资产的购入、维保、处置报废等环节纳入合同范围。资产管理部门对合同必须进行严格审核,识别合同中的各种风险,将不利条款进行规避,把企业的风险和损失控制在合理范围。

企业要对资产的合同执行过程进行监督,针对不同类型的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预警和防控方案,避免合同过程中主体风险、条款风险的发生,解决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企业合同管理的能力,更好地维护企业自身的权益。

(五)增强资产管理意识,提高资产管理人员水平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制造业企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为了适应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战略管理的新要求,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资产管理建设需要严格的资产管理制度,企业要强化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重视资产管理的必要性,资产的日常管理需要具体落实资产相关部门的职责和责任人要求。企业根据不同的资产管理要求,设置相应的岗位,配备专职人员,管理人员的选择,充分考虑具备责任心、有担当,具备法律、管理和财务等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适应企业各类资产管理的需求。

企业要做好资产管理人员的岗前培训,定期组织在岗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同时需要注重职业道德的培养,加强资产管理人员的责任心。相关人员要掌握资产的不同特征,对各类资产的使用、保养、维修要求做到详细了解,提高资产管理经验。管理人员要掌握目前行业的资产管理法律法规,对资产的购置、报废等管理过程中发现的隐性风险,采取合理的方式加以规避,保证资产管理的安全性。管理人员严格执行相关制度,提升资产管理素质、职业判断能力,带动企业进行有效的资产管理,不断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

四、结束语

企业的资产管理是生产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应当结合战略发展要求,不断创新发展思路。企业要通过引进先进的资产管理模式,采用标准的管理工作体系,提高企业资产管理的效率。资产管理也离不开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先进的信息化技术,能够促进企业资产管理更加科学、更加高效。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重要的行业地位,管理者必须充分认识到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健全资产管理制度,推动发展企业的战略目标。

猜你喜欢
管理人员资产部门
联合监督让纪检部门不再单打独斗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哪些是煤电部门的“落后产能”?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
把维护作为一种资产
我国多部门联合行动打击网上造谣传谣行为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