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以来人文地理学在城市与区域规划中的实践历程与展望

2023-02-24 09:14麻美琦
关键词:区域规划人文地理城市规划

税 伟,麻美琦

(福州大学 地理科学与规划系,福建 福州 350000)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文地理学在城市与区域规划中的实践由少到多、由弱到强。回顾历史,梳理历史,以史为鉴,才能走好未来的区域与城乡规划之路。城市规划,也是一种区域规划,它在我国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1]。大多数人认为城市规划是建筑学的分支,然而人文地理学在城市规划中也做出了重要贡献,甚至对于城市总体规划提出的许多复杂问题,例如城市的功能特征、规模、功能分区、环境等,地理学者都可以给予很好的解答[2]。在一代代地理学人的家国情怀、坚持不懈探索下,规划的实践水平越来越高,实践的规划类型越来越多,规划方法与技术越来越先进。西方人文地理学发展一直很兴盛,我国的人文地理学发展在新中国成立后蜿蜒曲折,在城市与区域规划中的实践也没有一帆风顺[2]。“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本文梳理出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人文地理学在城市与区域规划实践的发展历程,总结经验与不足,并展望未来人文地理规划人才的培养。

1 人文地理学在城市与区域规划中的实践

1.1 1950年代:论证工业建设,投身公社规划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各行各业百废待兴,地理教育和研究此时得到迅速发展,我国规划事业也在计划经济主导的背景下拉开帷幕,开启新征程。

我国的人文地理学思想最初受到西方影响,它由中国派遣的留学生和访问学者传入中国,第一批赴美学者竺可桢、丁文江、翁文灏先生被认为是中国地理学的奠基人,留学归国的胡焕庸、张其昀、李旭旦先生等传播了西方人文地理学思想并开拓了中国人文地理学[2]。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开始效仿前苏联模式,地理学被划分为自然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两大分支,逐渐与西方地理学分离[3-4]。20世纪50年代,西方地理学,特别是人文地理学受到严重的否定和批判,但其中的经济地理学却获得了极大的增长与优势[2]。1952年和1953年,北京大学举办了两届经济地理学研究生班[2]。1954年,南京大学率先成立了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专业。1956年,中山大学成为继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后设立经济地理学专业的高校之一[5]。此时中山大学的经济地理专业完全效仿苏联莫斯科大学经济地理学专业的架构和经验,来确定其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安排[5]。

建国初期百业待兴,“一五”计划开启了大规模工业建设,中国科学院人文与经济地理学者承担了工业布局与规划的重任,对综合工业发展区、大型水电站设施、重要矿产资源开发区等建设开展研究[6]。1952年,受铁道部委托,吴传均、邓静中、孙承烈等人文地理学者参加了包头至兰州铁路选线,湘黔铁路、兰宁铁路沿线经济调查,这对中国铁路的选线勘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工作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6]。1958年,人民公社运动兴起,人民公社规划应运而生。在当时的社会发展和地理建设工程背景下,以生产规划和居民点布局为中心的人民公社规划成为经济地理学者实践的重要平台[5],全国各地的地理研究机构和高校地理系几乎都参与了人民公社规划工作[7]。1958年夏,南京大学经济地理教研组在江苏先后完成了淮阴县渔沟、沭阳县华冲、宿迁县古城、盱眙县木店和涟水县东风等5个人民公社规划[8]。1958年11月,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与建工部建筑科学研究院分别在广西、福建、四川、湖北、山东、河南、甘肃和内蒙古等8个省(自治区),合作完成了7个县联社和16个基层人民公社的规划[9]。1959年,中山大学地理系师生联合广东省农业厅土地利用局,分别针对沿海、三角洲、丘陵、山地4种地区的典型人民公社进行规划,两个月内不仅完成了规划工作,还写成了学术论文,真正做到了教学、劳动生产和科学研究相结合[10]。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的经济地理学者们也积极参与到规划工作中,肩负起流域规划、铁路选线经济调查以及水运网和综合运输网的规划建设工作[11]。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系也为吉林永吉县蜜蜂人民公社作了水利和道路网的规划,被公社接受并实施建设[7]。

实践表明,经济地理学在人民公社规划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人民公社规划涉及农林牧副渔生产的各个方面,其中生产规划是首要部分,而经济地理学又是一门专门研究生产配置的学科,因此人民公社规划正需要这样一门学科来研究、解决其中的问题[8,10]。全国各地的人民公社规划实践也表明经济地理学者可以做好公社规划,从现状调查到生产经营方向的确定,再到社内分区与生产配置,以及综合平衡和绘图制图,经济地理学在每一个步骤中都发挥出它的优势和重要性。

1.2 1960年代:规划工作遇挫折,农业区划显身手

1961年,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学者对地理发展的经验进行总结评价,认为仍应学习西方地理学的经验。此后,人文地理学者开始介绍并出版有关西方人文地理学发展的书籍,这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文地理学第一次出现的短暂的积极发展[2]。此时“经济发展阶段论”“倒U型理论”“核心-边缘理论”等也被陆续提出并应用于区域规划实践中。

60年代初,我国接连发生三年自然灾害,农业生产遭受挫折,农产品、轻工业产品大幅度减产,加之前苏联停止对我国的经济援助,重重困难下我国的经济建设雪上加霜,城市和区域规划工作一度停滞,甚至遭遇到一些逆流[12]。在这种背景下,农业被认为是我国经济发展建设的基础,这促使农业地理学逐渐成为人文地理学中最活跃的分支,地理学者开始积极投入到农业区划工作中,中国科学院的周立三、吴传钧、陆大道等人文地理学者在全国和地方农业区划的学术研究和实践上做出了巨大贡献。如周立三院士在50年代主持完成“中国农业区划的初步意见”和新疆农业区划的基础上,建言中央政府开展农业区划的研究工作,并得到周恩来总理的重视与支持,农业区划成为了国家农业科技的首要任务[13-14]。周立三院士率领的中国科学院团队在此基础上不断研究与发展形成的集大成成果——中国综合农业区划,最终获得了1985年和1990年的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15]。

在地方实践与学术探索方面,1959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和中山大学地理系参加了华南热带生物资源综合考察,学者们努力摸清规律,从而制定出合理的作物规划布局[5]。1964年,中山大学地理系曹廷藩、梁溥教授等带队参加了广东东莞县农业区划,提出因地制宜、合理发展的建议和农业生产布局方案,并被有关部门采纳,形成了以东莞为样板的农业区划“广东经验”,在全国推广,至今仍有其参考价值[5]。1963年到1965年,杭州大学地理系农业区划小组先后进行了宁绍地区的农业区划和嘉兴专区农业区划。1965年,中国地理学会农业区划考察组分别到杭州、广州、东莞等地进行考察学习[16-17],通过学习发现,截至1965年,全国已有23个省在不同程度上进行了农业区划工作,其中广东、江苏等地已经开始进行省级农业区划,浙江、吉林等地在进行专区区划,还有地区在进行县级区划试点工作,在短短几年内,农业区划工作蓬勃发展,成为地理学者为社会服务的主要实践活动[17]。

在特殊时期,经济地理学也遭到了否定,机构撤销,教师改行,人员解散,图书资料流失,几乎所有的高等地理教学和学术活动都陷入了停滞。但一些人文地理学者仍然坚持服务地方规划,如南京大学的崔功豪先生和教研室的老师们在安徽休宁县做了一年的土地利用规划,这使他们得到了少有的规划实践锻炼[18]。

1.3 1970年代:获得上下支持,正式步入城规

1960年代的坎坷磨难并没有使人文地理学在城市与区域规划中的实践和学术探索停滞不前。1972年,大多数地理学者陆续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中山大学的经济地理教师返回学校,开始谨慎地探索、寻找专业发展的方向,地理系主任曹廷藩教授带领调查组前往北京、南京、武汉等地调查,为经济地理人才培养寻找出路,得知国家建委负责人曾表示城市规划需要部分经济地理毕业生,这为经济地理学专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道路[5]。特别是1973年国家建委在河北石家庄召开的全国城市规划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指出由建筑学、工程学和地理学为基础培养城市规划人才,明确了地理学主要优势在区域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并明确支持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和中山大学等综合性重点大学开展城市规划人才培养[5]。此时,北京大学开始恢复招生,采取将经济地理专业与城乡规划应用相结合的方式培养高级复合人才,这使地理学的人才培养上升到了一个新阶段。此时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也开始传入中国,繁琐的数据处理、巨幅的规划图通过计算机和通讯技术实现成为了可能,开始为城市与区域规划工作提供技术支撑[19]。

70年代,经济地理学既明确了发展方向又有了技术支持,经济地理学者由此开始积极投身于城市规划实践中。1973年,北京大学地理系与当地规划管理部门合作开展城市规划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1974年,双方再次合作,在北京市举办城市规划培训班,以编制县城总体规划为主,培养短缺的城市规划人才[3]。1975年,经过规划实践后,北京大学地理系开始正式招收城市规划方向的学生,为城市规划部门提供人才。经济地理专业不仅可以为城市规划部门输送紧急人才,这些人才经过锻炼后还成为了骨干,这表明地理系的学生汲取城市规划的相关知识后,也可以为城市规划工作做出重要贡献[3]。是年,北京大学开始独立承担河北承德市总体规划,侯仁之院士带领规划组运用历史地理学理论以及劳动地域分工理论,从多方面论证了承德市城市性质为风景旅游城,充分发挥了地理学优势[3]。1978年,北京大学地理系参加了芜湖市城市总体规划,将交通地理学与城市规划相结合,对铁路编组站的选址做出了正确选择和重要贡献[3]。

与此同期,南京大学、中山大学、杭州大学等多所综合重点院校也积极组织参与地方的规划实践。南京大学是国内综合性院校中最早从事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教学的单位之一。1974年末,南京大学地理系的崔功豪先生向国家城建总局主动请缨,提出服务城市规划、培养规划人才的愿望,受到领导的肯定和支持。1975年,南京大学地理系宋家泰先生主持开设了工科的城乡规划专业。同年,崔功豪先生与经济地理专业教师共同完成了“江阴城市总体规划”,次年又领衔主持完成了“烟台城市总体规划”,率先引入经济地理学理论,获得了极大的肯定[18]。1975至1977年,南京大学连续举办了两期全国干部城市规划培训班,成为为国家城建总局输送城市规划人才的培训基地[18]。中山大学从1974年开始,也连续多次举办城市规划进修班。1975年,中山大学经济地理学教师带领进修班学员前往了上海、青岛、胜利油田等地进行参观学习;同年,经济地理学师生参加了湛江、广州、韶关、阳春、北海等地的城市总体规划工作,从规划说明文本到图件均被当地采纳,这些实践活动更加坚定了经济地理学进行城市规划实践的信心[5]。1976年后,中山大学经济地理专业恢复教学活动,经济地理与城乡区域规划专业也被国家教委列入城市规划专门人才的培养基地[20]。

70年代,经济地理学正式跨入城市规划的大门,开始应用于城市规划实践工作。随着城市规划工作的有序展开,城市地理学、交通地理学、人口地理学等成为人文地理学中发展最快的子领域,为城市规划工作增添了坚实的理学基础。众多规划实践也证明,理学的人文地理学者可以发挥自身学科优势广泛参与城市规划和服务地方规划实践。

1.4 1980年代:人文地理全面复兴,规划实践柳暗花明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政策效果显著,为国民经济带来了巨大活力[21]。1979年中国地理学会第四届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会议正式提出“复兴人文地理学”,会上李旭旦先生在《人地关系与人文地理学》一文中,明确了人文地理学新的方向,提出了创建中国人文地理学的新方法[2,22]。吴传均院士为呼应李旭旦先生“复兴人文地理学”的号召,发表了《地理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一文,指出人文地理学的核心和基础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23]。国家“六五”计划也明确提出要将人文地理学等薄弱学科进行加强[24]。在此背景下,1981—1987年中国地理学会共组织召开了4次人文地理学术讨论会,每次会议都产生了不同的成果,并在1984年3月正式成立了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这对人文地理学的全面复兴和振兴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24-25]。

在人才培养上,1981年起《人文地理学概论》作为选修课在全国高校地理系陆续被开设,1987年成为各大高校地理系必修课,这有力推进了人文地理教育工作的开展[25]。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开大学等研究单位和高校开始招收人文地理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此时全国招收人文地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高校有二十多所,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还举办了人文地理学助教进修班,这一时期人文地理学人才培养呈现出多层次、多途径的特点[25]。80年代,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进入快车道,遥感与地理信息技术逐渐被引入中国,计算机辅助制图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不断发展,规划技术革新和工作效率提升反哺和促进了我国城市规划工作快速发展[19]。

人文地理学在城市与区域规划中的实践工作在这样的经济、社会、科学与技术背景下,以其活跃的姿态与国家和地方发展需求相呼应。与以往不同的是,它打破了古老僵化的规划模式,摆脱了经验性、直观性的规划概念,转向了理性和科学系统的规划方法,这一改变极大地促进了人文地理学在城市与区域规划中进一步的实践与发展[21]。1980年10月,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宣告了停滞近20年的城市规划工作重新启动,批判了“左倾”思想在城市规划工作中产生的负面影响,并且对于否定城市规划科学的思想进行了澄清,会议还明确规定要把中国城市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21]。这次会议不仅为城市规划工作扫除了障碍,还在发展规划理论、方法和实践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21]。随后在国务院批转的《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纪要》中指出我国当前城市发展的基本方针是“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26]。到1988年,我国设市城市相比1980年增加了211个,大城市增加了13个,中等城市增加了40个,小城市增加了158个,建制镇增加了8 607个[26],这在新中国成立后是鲜有的成就。1981年,中央提出国土整治任务,并在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开始进行国土规划试点工作。人文地理学为国土规划提供了理论基础,初步探索形成了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理论体系,虽不完善,但为国土整治做出了重要的贡献[27-28]。1984年,陆大道院士为我国国土开发、区域发展提出了“点-轴系统”地域空间结构理论,之后又进一步提出“T”型结构,这两大理论对我国的区域发展和国土整治开发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29]。

80年代后,我国人文地理学科的规划实践拓展到分区规划、小城镇总体规划、工业区规划、县域规划、旅游规划等类型。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活动之一,地理学者逐渐参与到旅游规划中,旅游地理学随之也得到了快速发展。1987年,中山大学地理系陈烈先生与广东省旅游局、广州地理研究所共同编制了《广东省旅游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规划》。1988年,中山大学经济地理师生参加了广东省城镇体系规划、广东省旅游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规划以及广州市市域规划,地理系教师还参与编写了《广东省志·科技志》《广东省志·旅游志》等书籍。1989年,他们还完成了《广州市海珠区分区规划》《大良镇总体规划》《广州市纺织小区规划》等[5]。1989年,中山大学陈烈、倪兆球和司徒尚纪先生等率先响应国家号召开展县域规划,带领毕业班学生在顺德县开展了为期半年的县域研究与规划,共同编制完成《顺德县域规划》[30]。此外,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南京地理所和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系等地理科研单位和师范院校也进入了城市规划实践行列[3]。

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人文地理学在理论体系、学术研究、人才培养、方法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成就,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与区域规划的旺盛需求下,人文地理学参与城市与区域规划的实践也不断拓展,柳暗花明,呈现星星之火燎原之势。

1.5 1990年代:规划实践遍全国,规划他国传经验

自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后,1990年代多次召开人文地理学术研讨会,讨论人文地理学的综合发展和学科建设等问题[24]。1990和1992年,我国人文地理学者代表参加了国际地理联合会,使人文地理学形成了规模性的国际学术交流[24]。1993和1994年,从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先后分出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和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同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委员会、历史地理委员会以及全国高等院校人文地理教育研究会等形成全国人文地理学术团体。除此以外,人文地理学者在中国自然资源研究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以及中国国土经济研究会等团体中也发挥着积极作用,做出了重要贡献[24]。

各综合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及院系命名方面也积极响应社会需求做出了调整。中山大学地理系在1990年开办了城市规划与管理进修班和城市规划与环境工程大专班,同年10月设置人文地理学博士点;1992年,地理系首次举办房地产开发与管理大专班[5]。1989年,北京大学将地理系更名为城市与资源学系,1995年,南京大学将地理系更名为城市与资源学系并先后设置了经济地理(城市规划)、经济地理与城乡区域规划(城市规划)、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土地管理与房地产开发)、旅游规划与管理等本科专业。1996年,四川师范学院(现西华师范大学)地理系经四川省教育委员会、四川省国土局批准,正式更名成立国土管理学院,这是90年代较早将地理系与国土资源规划管理联系在一起的地理院系,得益于该校人文地理学者在地方土地利用规划实践成果上的累累硕果[31]。

90年代,规划技术也有更进一步的发展,CAD、Photoshop、3D Max和GIS等制图表达技术被大规模应用在规划工作中,为规划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改变[19]。1993年以后,南京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等地理高校首获城市规划设计编制的甲级、乙级资质[5,32-34]。

90年代,可持续发展成为我国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1995年我国积极响应联合国的号召,提出“中国21世纪议程”,这其中涉及人文地理学的领域众多。议程的中心任务是协调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谋求各地区、各国乃至全世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文地理学家们以PRED(即人口population、资源resources、环境environment和发展development)模式画龙点睛地概括了这一主旨,为制定全国和不同类型地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模式以及国家宏观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35]。在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入区域发展研究与区域规划中后,规划的视野得到扩大,规划成果的生命力得到增强[30]。比如,中山大学陈烈先生以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和指引,开展了一系列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与规划项目,在主持完成广东省顺德、南海、增城县域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先后开展了顺德市域、增城市域等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与规划,总结出了“研究-规划-设计”一体化的科技路线和“感性-理性-悟性”的科学认识路径[30]。1995年,在时任广东省委书记谢非同志的倡导下,中山大学许学强先生主持完成了首轮《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现代化建设规划》,这是全国最早的一部三角洲经济区区域规划,其5个规划小组组长有4名是地理学家。同时,在率先富起来的发达地区催生了国内的观光旅游,人文地理学者也相机而行投入到旅游地理学的研究与旅游规划工作当中,比如,旅游地理学者保继刚、吴必虎教授领衔承担了国内一系列重要的区域旅游规划项目和课题[36-37]。

除了在国内开展的城市与区域规划实践,我国人文地理学者还将规划事业开拓到了国外。如,中山大学陈烈先生应越南国家科委和建设部邀请,带领人文地理学专业老师与博士生,以“中国规划专家”身份,走出国门,传经送宝,连接友谊,于1995年主持完成了《越南红河三角洲经济区规划》,后又承担了《越南南河省南定市总体规划》《越南凤翔湖生态旅游区规划》等规划项目[5]。

可以看出,20世纪90年代人文地理学得到蓬勃发展,它在区域和城市规划领域内的实践也越来越广泛,县域规划、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旅游规划等诸多规划类型得以开拓与发展,并从国内做到了国外。人文地理学及其规划实践步入了高速发展的时代。

1.6 21世纪初至今:学科与实践协同,规划进入新时代

进入21世纪后,经济全球化、全球气候变化、人类命运共同体促使人文地理学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多位地理学者在经济地理、城市地理、乡村研究、土地政策等领域担任着高水平国际期刊的编委,2014年成立的国际区域研究协会中国分会由人文与经济地理学者担任主席及主编。2016年国际地理联合会农业地理与土地工程委员会(IGU-AGLE)成立,2020年“一带一路”减贫与发展联盟成立,国际组织的成立极大地促进了人文地理学的国际化发展,有利于人文地理学在众多领域中发挥引领作用[6]。21世纪以来,城乡规划技术也日新月异,愈加先进与成熟。从地理空间数据、遥感数据和社会经济大数据等多元数据获取到“3S”技术、地理模拟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体系再到云计算、大数据和智慧城市等信息化平台的构建,科技越来越智能化、信息化,这为城市与区域规划工作带来了新的命题与机遇,也为规划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进了人文地理学与信息地理学交叉融合发展[38]。

作为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实践工作,国家空间治理体系建设也在与时俱进和创新变革。本世纪以来,城镇化健康发展日益受到国家高度重视,坚持推动我国城镇化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不断缩小城乡与区域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与区域协调发展[12,39-41]。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42],201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43],2022年又正式推出《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42-44]。与新型城镇化战略协同,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正式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45],2018年中央发布了《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46],2021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45-47]。在此背景下,城乡规划空间治理的法制也在创新变革、推陈出新,2007年《城乡规划法》正式颁布实施(1990年《城市规划法》公布实施)[48],并经历了2015、2019年两次修正。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五位一体”统筹推进的总体布局,2015年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明确了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和全国统一、分级管理的空间规划体系的战略任务[49]。2019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了《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这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国家统筹各类空间规划、推进多规合一的重大制度性创新设计和战略部署[48-50]。如今,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四梁八柱”和“五级三类”已初步形成,但理论与实践都还在不断探索与完善之中。在国内外经济、社会、科技和政策法规的创新变革背景下,人文地理学在城市与区域规划中的实践也呈现出全新而生动的面貌。在与时俱进的国家城镇化方针指引下,人文地理学学者在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城市概念性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中更加注重全球化分析、区域分析、发展定位、城市性质、人口与土地规模、产业分工、空间结构、生态环境保护、用地适宜性评价与发展方向等方面论证,充分发挥了人文地理学理论与技术优势[51-52]。同时,人文地理学者也与工科规划师合作,深入到城市规划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绿地系统规划、景观设计等层次。在较大尺度的区域规划上,呈现出以城市区域类型为重点的区域规划新现象,特别是城市经济区、沿海和大江大河经济带、三角洲、大湾区、城市群、都市区、都市圈、社会文化区、跨界合作区等的区域规划层出不穷,人文地理学者做出了积极贡献[51]。在国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引领下,中国科学院地理所刘彦随研究员带领全国愈千的人文地理学人用连续6年时间圆满完成了全国精准扶贫成效第三方评估,人文地理学者也广泛参加了全国各地的土地利用规划、土地整治工程、村庄规划、区域农业规划、扶贫移民规划、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乡村振兴规划、乡村旅游规划、农业园区规划、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资源开发等农业与农村规划[53]。

“十一五”规划前中央政府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改称五年规划,推动了发展规划与区域规划的融合,人文地理学者广泛参与到从全国到地方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编制和专题研究之中。陆大道院士作为专家组组长指导了中国第二轮《全国国土规划》、省级国土规划试点项目等一系列事关21世纪中国全局重大地域规划的试点和示范研制任务,这一系列任务的完成有力地推动了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优化调控和配置的研究进展[54]。2008年,为落实“十一五”规划,国务院提出要确定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主体功能区的范围、功能定位、发展方向和区域政策[55]。主体功能区是应用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开展的系统性与创新性应用研究,中国科学院地理所樊杰研究员领衔主持了“全国主体功能区划”研制工作,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所主持完成了吉林、黑龙江两省的主体功能区划工作,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所主持完成了四川省主体功能区划工作,我国各省级行政区的主体功能区划工作主要由全国各地的人文地理学者完成[54,56]。此外,樊杰研究员牵头研制的灾后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和恢复重建分区方案被国家重建规划直接采纳和应用,中国科学院地理所刘卫东研究员团队自2013年以来承担了“一带一路”的战略研究、规划与政策咨询等大量工作[54]。与此同时,人文地理学者广泛开展了县/市域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城乡一体化规划、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动态监测与模拟、区域生态环境评价与预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生态适应性评价、城市开发边界划定、生态区划、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规划、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人口与产业规划以及其他专项规划与研究工作,充分发挥了人文地理学者的知识综合优势、遥感与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时空大数据挖掘支撑规划的优势,推动了我国城乡规划从物质型规划走向以政策和治理为核心的区域与城乡规划,积极充实了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科学基础与方法技术体系[57-63]。

各高校人文地理学科的人才培养也在积极调整,在地理学科内外交叉融合。2002年,中山大学地球与环境科学学院改组成立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下设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国土资源与环境系、遥感与地理信息工程系,人文地理学成为了全国重点学科,理工交叉推进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城乡规划(工科)两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64];2006年,南京大学建立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学院下设国土资源与旅游学系、地理信息科学系、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和海岸海洋科学系,2010年将城市规划学科与建筑学科整合建立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20年以来,南京大学开展了国土空间规划人才培养体系的优化工作,2021年,张京祥、黄贤金教授主编了我国第一本《国土空间规划原理》教材[65]。2007年以来,北京大学成立了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城市与经济地理系、自然地理与自然资源系等,地理学首批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开设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城乡规划(工科)和国土空间规划(挂靠在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本科专业,并在地理学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国土空间规划二级学科,招收国土空间规划硕、博士研究生[66]。

21世纪人文地理学科进入大发展时期,人文地理学科在城市与区域规划中的实践也步入了新的时代,人文地理学者在区域规划、战略规划、城市规划、农业与农村规划、城乡一体化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和各种专项规划等实践方面取得众多成果,为国家空间治理现代化重大战略需求和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

2 面向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的人文地理学人才培养建议

2.1 增强多学科知识融合,提升新技术应用能力

地理学具有基础性和综合性,同时还具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以及技术科学的性质,这些性质的融合叠加使得地理学必然会涉及人类生存发展的众多领域[67]。因此,人文地理学者除了要具备必须的地理学、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国土空间规划、资源环境监测与评价等专业知识外,数学、物理学、化学和计算机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也是不可缺少的,并且要将各学科之间进行有机融合应用到前沿领域。随着更加信息化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人文地理学人不应仅局限于掌握野外考察、野外监测等传统技能,还应主动学习运用平面、三维制图和统计软件进行城市与区域规划辅助设计,主动使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方法来进行分析。早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就将GIS作为规划专业的教学内容,但我国由于这方面专业人才的缺乏,一些能应用到规划实践中的遥感与GIS空间分析研究成果只能“束之高阁”[68],因此需要加强遥感、GIS等技术人才的培养,将规划设计制图技能、3S技术应用技能、数理分析与模拟技能、信息采集与统计分析技能、野外踏勘与规划调查技能、资源环境调查与评价技能、规划文本写作能力、口头表达与沟通能力(规划研讨、规划组织、各利益相关者沟通协调)等方面系统性的专业技能训练作为重点,强化专业实践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技能,提升多学科知识融合与应用能力[69]。

2.2 注重宏观-微观结合,重视多尺度分析与规划

人文地理学人应具有宏观-微观结合的规划思维与宽广的地理学视野。中山大学陈烈先生认为“所谓宏观、中观、微观是相对而言的,实际上它们都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地理要素,都同样具有区域差异和区域特点,也同样具有发展的问题。通过对微观区域脚踏实地的深入研究,可以给宏观、中观区域研究予以补充和启示,而研究宏观、中观区域也必须以微观为依据和基础,使研究落在实处,彼此间相互补充,相得益彰”[30]。人文地理学是一门以社会需求、服务国家和地方发展为导向的学科[54],人文地理学人应对社区、乡村、城镇、大都市区、国家甚至全球等不同尺度从资源、环境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出发来研究分析问题,进行分级、分区、分类规划,从不同空间单元进行专业解析,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人文与政治等维度进行综合分析,从中发现问题,提出质疑,对有关现象和问题进行科学辨析和合理评价,科学地进行多尺度规划。

2.3 关注全球性问题,更多更广走出国门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空间一体化发展,我国人文地理学的城市与区域规划实践,不仅要吸取自身的经验教训,还应放眼全球,了解国际动态,与世界接轨。我国虽已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地理学与城乡规划理论与实践体系,但并不意味着闭上眼睛不看世界的发展、问题与进步。要坚持关注全球性问题,从国际和全球视角推动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发展及其在城市与区域规划等各领域中的实践,对全球化影响和地方响应等问题进行多尺度关联研究,需要积极吸纳别国实践中的成功经验,重视全球问题的国际合作[70],这既有利于我国人文地理学在城市与区域规划实践领域的不断创新与发展,也积极响应了我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更多、更广地走出国门进行规划实践,传播友谊,为欠发达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奉献中国的规划智慧。

2.4 人才培养方案适应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

国土空间规划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融合为“多规合一”,这必然涉及到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高校也需要意识到,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需要人文地理学、城乡规划、土地资源管理、环境与生态等多学科来共同承载,其中各项空间规划都是既具理论性又具实践性的,从规划目标的确定,到方案的设计、优化,规划理论的建立、实践的应用等方面都需要相应的理论来指导[71]。因此,人文地理学培养国土空间规划人才的方案应加强区域规划原理与方法、城乡规划理论与方法、主体功能区规划理论与方法、土地利用规划知识与技术、生态环境理论知识、地理信息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方面的有机融合,进一步丰富国土空间治理的理论和规划成果[6],致力培养“厚基础+宽口径+专业化”的规划与管理人才,即既不是知识面非常狭窄的规划设计“专才”,也不是什么规划都可以做的“通才”[68],扎扎实实推进未来国土空间规划与治理体系的人才支撑。

猜你喜欢
区域规划人文地理城市规划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大数据时代的人文地理研究分析
生态景观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探索
高中人文地理应该怎么学
我的绍兴人文地理
《中国国家人文地理》(全100卷首批7卷)
长江经济带区域规划法律问题研究
新区域主义理论:中国区域规划新视角
浅析城市规划中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