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地方院校本科生导师思政教育工作路径探析

2023-02-25 08:00李树平王熙涵
学周刊 2023年6期
关键词:导师制本科生导师

张 雨,李树平,王熙涵

(1.牡丹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黑龙江牡丹江 157000;2.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黑龙江牡丹江 157000)

2020 年6 月教育部组织召开全面推进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视频会议,在会议上强调:“充分发挥好专业课教师“主力军”、专业课教学“主战场”、专业课课堂“主渠道”的作用……构建立德树人长效机制,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1]专业课程教师是学生思政教育的中坚力量,其中地方院校教师多数兼任专业课程教师和本科生导师的双重角色。且地方院校的本科生导师制有别于注重学术型大学的导师制模式,多数本科生导师更关注于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健康发展。基于以上现实情况,地方院校本科生导师对于承担思政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先决条件和相应的责任义务。

一、地方院校本科生导师制与思政教育的理论契合

理解地方院校本科生导师制与思政教育的理论契合关系,能够更加明确本科生导师思政教育工作的核心定位,进一步提升地方院校本科生导师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效能。

(一)本科生导师制与思政教育的内涵契合

20 世纪后期,牛津大学导师卢卡斯指出:“我们不会给予学生超过其吸收能力的更多信息而使他们承受过重的负担,但是我们要向学生展示如何去解决他所不熟悉的问题。”思政教育基本内涵是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打好学生一生成长的思想基础,切实帮助学生解决“成长的烦恼”。[2]显然,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在由被动式学习向主动式学习的转化过程中,一些学生转化不顺畅,导致在学习过程中对时间、空间、方法等的把握不够科学,会因学习上的问题引发心态上的变化,因此学生应如何更好地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特点和要求,如何科学地选择学习的课程,如何制定大学期间乃至人生的发展规划,都是大学生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迫切需要导师加以指导,从而帮助学生解决。由此与思政教育不谋而合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文化对学生的价值观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引领作用,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本科生导师需充分理解并利用思政教育的内涵精神,才能有助于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路上”的烦恼,做好引领和航标作用。

(二)本科生导师制与思政教育的最终目的契合

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目的是实现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使大学生不仅具有扎实深厚的专业基本功,还在理想信念、使命责任、思维能力、意志品格、创新精神、社会实践等方面得到锻炼和提升。[3]思政教育突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主要目的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让学生从关注身边大小事开始,关心国家命运和社会发展;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推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由此来看,本科生导师制和思政教育开展的最终目的,均以学生个体为主角,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对其进行更全面、深入的素质教育,两者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

二、地方院校本科生导师思政教育工作机制开展现状

本科生导师制与思政教育在理论契合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平衡和协调两项工作促进其持续性开展,有效提升其实施效能,针对开展现状存在的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需要引起高等教育工作者的研究重视。

(一)主体:开展思政教育定位不清

本科生导师制自2014 年“课程思政”概念提出至今,高校每年会接受3~5 次思政教育主题培训会议,其中本科生导师表示培训内容多倾向于课程思政,以理论思政融合课堂教学为主。少数本科生导师表示培训内容从学生个体成长的视角出发,从课上延续至课下,关注学生的进步与成长。本科生导师作为课上与课下开展教育工作的主要连接者,在思政教育的客观认识条件上没有得到相应满足。并且多数本科生导师表示课下不会主动添加与思政相关的教育内容。这说明部分本科生导师对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主观意愿并不强烈,对思政教育的内涵理解并不深入,部分本科生导师将思政教育中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的内涵,狭义地理解为政治观点中的形式主义,导致思政教育依然处于谨言慎用状态,所以有效提升本科生导师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主观意愿和深刻理解,是保证本科生导师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前提。

(二)过程:开展思政教育缺乏统筹

近年来,地方院校本科生导师以“三全”育人为宗旨推行全员导师制,按照院系人数,每名教师包揽10~20 名专业学生,遵照全程导师或年级导师的方式实行聘任及遴选制度。[4]本科生导师制在双方遴选前并没有明确的破冰活动或者培养方案的输出,本科生导师制会根据学生邻近的学业问题和生活困难展开个人辅导或集体讨论形式的活动,多数导师与学生的基本信息,以及在安排学生后续实践活动的时间频次、主题内容及其组织形式等方面既不清晰也不固定。本科生导师制随着学生年级的增长沟通内容日趋狭窄,活动形式日趋松散,然而思政教育是以人格教育为基础,人格作为内在的心理特质,外在的观念灌输难以起作用,并且具有相对性和稳定性的双重特征,在教育上需要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才能使学生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所以本科生导师如何在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下,冲破时空环境,整合教学方法,在学生面临情感、学业、生活困惑时给予更及时、系统的人文关怀、心理疏导,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人生理想是本科生导师开展思政教育工作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三)保障:开展思政教育氛围不浓

思政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政治观、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内部需要的是教师和学生个人的投入,即针对思政教育的积极性,同时需要教育机制的外部投资和支援。[5]本科生导师对学生思政教育的考核与评价主要来源于笔试问答,然而高校在开展过思政问答类的主题活动、情景类、生活类的活动平台较少。思政教育效果特征的表现是生活性、相对性和稳定性,以上问题的症结,在于本科生导师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外部机制与平台建设依旧不足,导致难以形成思政教育的整体氛围,恰恰这样的氛围才能增进导生政治观、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的长效性发展。所以如何建设本科生导师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外部体制和形成工作氛围,这种长期的保障机制有必要引起教师的思考,以助力于其更好地构建和发展。

三、创新地方院校本科生导师助力思政教育工作路径

本科生导师代表着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秉承全覆盖、全方位、全过程培养本科生的态度与责任,如何发动地方院校本科生导师制与思政教育两项工作的整体推进、协同联动,具体路径如下。

(一)明确工作定位,发挥导师团队示范性

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两个方面。[6]区别于专业课程教师及辅导员在开展思政工作时,主要直接面向本科生组织政治理论学习、时事政策教育和学生党建活动等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地方院校本科生导师开展思政育人工作,更倾向于辅导本科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内容包括学生的日常问题、生活问题以及专业性的教育辅导问题,突出以专业教育为特征,指导学生的专业学习,尤其在学习方法、研究方法上的指导。然而专业教育辅导与育人工作往往是分不开的,利用本科生导师将教学、科研、育人相结合的特征,依托专业教育的基础上渗透育人思想,即融入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等。形式上可以利用建设“思政教育导师示范团队”的方式,以导师团队为试点,将优秀思政教育的范例在全校内进行普及和推广,主要发挥“链式反应”效果,以此帮助本科生导师明确思政教育的工作理念及定位,是在保证不给予导师额外的工作负担基础上增强其辅导效果,发挥其共同育人的价值,进而提升导师育人的主观意愿,为后续思政教育工作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二)重视遴选仪式,强化“导生”信念认同感

地方院校本科生导师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坚实基础也同样来源于“导生”之间彼此坚定的信念感、认同感。所以想要促成两项工作的进一步结合和发展,就不得不重视遴选环节的仪式感,因为此环节能够建立“导生”之间的双向认识,可以通过组织“导生”自述、问卷调查、案例分析等活动,帮助了解导师部分的价值引领、培养思路及后续开展工作的实践方案;导生部分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的精神需求;以及“导生”双方的专业知识与能力等基本情况,可以配合线上技术支持,通过数据信息的整理与分析,给予双方选择的相关建议,树立科学视角的基础上结合人性化的处理。其突出遴选的仪式和仪式感的主要目的,是增加“导生”双方从思想政治观念到专业知识与能力的了解和认同,以此增进彼此凝聚力,发挥本科生导师队伍的“雁阵效应”,促进导生思想政治信念及道德规范的进一步形成与发展。

(三)协同阶段发展,推进思政育人新指标

课堂上组织思政课程以设置学分点把关育人质量,同样过渡到课下本科生导师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参照“导生”不同阶段的成长安排,结合思政指标,树立协同共进的培养目标,能够将思政教育再一次寓无形于有形。根据不同的学校、专业的培养理念以及导生不同阶段的成长需求,制定思政育人新指标,如师范类本科生培养可以设置的阶段性思政指标为:一年级阶段学生急需适应大学生活,更多的是需要生活、心理、生涯规划等方面的指导,对应设置思政指标为爱人以德、爱岗敬业,关注学生心理、思维、学习的发展特点,此基础上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用以教书育人,帮助导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师观,对待教学态度上认真负责,情感上形成爱校爱教爱生的敬业精神。如结合师范生不同阶段的成长需要,将导生阶段性发展目标与思政育人的指标相结合,形成共同的培养目标,不仅有益于加深师范生对教育的理解,并且带有道德信念及价值观的渗透,对导生来说,其影响更为深远。

(四)营造德育氛围,保障团队过程获得感

获得感是评估思政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只有全面提高学生对思政教育的获得感,思政教育才会更加“走心”。导师团队通过开展参观性、公益性、体验性的实践活动,利用导师资源开辟活动体验渠道,使思想政治信念、道德教育变得更加具象化。当然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仅仅对思政教育获得感性的认识是不够的,还需要有理性的反馈,这样才能促进本科生导师的思政教育工作良性发展。这种反馈可以通过业绩评价的方式,建设“导生”之间的考核制度,收获学习成果。如构建学生创新成果展示平台,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等,考核重点放在流程上,淡化成果要求,强化展示内容的合理性和合作性,实施“个人过程考核+团队成就考核”的考核形式,体现个人过程评价反映团队整体质量评价的考查机制,这样的方式既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导生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与矛盾,又能够开展定期的研究和交流,提升了“导生”之间、团队“生生”之间的交流活跃度。在突出了教学双主体的条件下,加强团队氛围、保障导生获得感,是本科生导师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保障。

四、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作为高校教师,应从育人的根本视角出发,着重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与道德品质,地方院校本科生导师制作为专业课程与课后辅导的过渡性体制,切实满足了思政教育延续性、统一性的发展特征,其两项工作的有机结合与开展,对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立德树人见实效提供了巨大支持。

猜你喜欢
导师制本科生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V eraW an g
导师榜
开放大学“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德育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
探索如何提高药学本科生实习的质量
高职化工类学生试行成长导师制初探
让教授回归本科生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