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双减”要求,落实育人追求
——浅谈农村初中语文学科作业设计策略

2023-02-25 08:00陈正文
学周刊 2023年6期
关键词:双减初中语文作业

陈正文

(甘肃省镇原县平泉初级中学,甘肃镇原 744517)

近些年来,“双减”政策得到全面推行,为语文作业设计改革提供了指导和依据。“双减”政策要求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严格管控作业的总量与时长,以便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在这种形势下,农村初中语文教师既要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调控作业数量,又要明确作业的基本功能和育人价值,优化作业的形式及内容,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语文教师要准确把握农村学生的特点,探索构建特色作业设计路径,全面发挥作业的育人功能。

一、“双减”背景下农村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优化意义

(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过去一些教师盲目地布置大量作业,导致学生缺乏充足的时间用于自主探索和实践,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而“双减”政策明确要求教师严控作业总量及质量,避免作业过多占用学生的课外时间。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应严格践行“双减”政策,向学生布置难度适宜、数量适宜以及质量较高的作业,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让学生在探索大自然、探索社会生活的活动中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立德树人是“双减”政策的出发点与落脚点,要求教师紧密结合学生的发展规律及课程总体教育目标,科学设计课外作业,以体现作业的育人价值。对此,语文教师应优化作业形式及内容,用实践性、探索性、综合性作业替代部分机械性、重复性作业,引导学生在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积极参与实践探索与创新活动,从而高效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二、“双减”背景下农村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优化原则

(一)目的性和针对性

为充分发挥作业的功能和作用,语文教师要明确作业设计的目的,将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学生情况等因素综合纳入考虑范围,设计服务于教学目标的语文作业,利用作业巩固学生的语言知识,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语文教师要密切关注农村学生的基础水平、资源条件,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增强语文作业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二)实践性和探究性

初中语文教师要多布置实践性、探究性的作业,让学生在实践探究活动中应用语言知识,同步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探究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农村学校虽然缺乏现代化资源,但具有十分丰富的乡土资源和自然资源,为学生的实践探索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因此,语文教师要利用实践探究性作业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自然树木与乡村生活,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从而促进后续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的高效开展。

(三)趣味性和开放性

部分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在布置作业时,没有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兴趣需要,及时变革作业形式,导致学生的探索兴趣明显减弱,难以发挥作业的育人功能。面对这种情况,语文教师要在作业设计中贯彻趣味性、开放性的原则,在作业中融入一系列趣味元素,向学生布置生活型、实践型作业,以增强语文作业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作业热情。同时,和常规作业相比,生活型、实践型作业的开放性较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巩固性和全面性

语文作业服务于课程育人目标的实现,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语文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因此,语文教师需要坚持核心素养导向,科学设计作业内容。一方面,教师要利用作业帮助学生及时巩固课堂知识,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另一方面,教师要考虑学生其他素养的发展需要,设计全面性的作业,同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以及文化品质。

三、“双减”背景下农村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优化策略

(一)设计基础型作业,管控数量与时间

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师引入实践性、综合性等类型多样的作业形式,减少重复性以及机械性的作业,以便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部分语文教师没有准确理解新课标这一要求,直接摒弃常规的书面作业,导致学生的语文基础能力得不到提升。农村初中语文教师要深刻理解“双减”政策及新课标的内涵,树立科学的作业观。在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单元、课时教学目标与重难点内容,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基础型作业,引导学生回顾总结、整合记忆学科语言知识,深入理解和掌握课堂教学重点,建构完整的语言知识体系。一般来讲,基础作业主要包括记忆性作业、理解性作业和应用性作业。其中,记忆性作业是让学生朗读、背诵、复述文本语段及字词,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语言知识。理解性作业是让学生梳理文本脉络结构,品析关键词句,深入思考与探究文章主题及作者情感。应用性作业是让学生在实践中正确应用课堂知识,包括话题讨论、写作训练等。特别注意的是,语文教师在布置基础作业时,要深入贯彻“精要”“省时”的原则,科学确定作业数量与时间。

例如,在学习《黄河颂》一课时,为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教师可设计多种基础型作业。

自主诵读。这篇文本的感染力较强,适宜阅读朗诵。因此,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声情并茂地朗读或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字词抄写。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确定抄写的字词,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作业主体性。

深度理解。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主旨及情感,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一系列高质量的问题,包括“诗歌采用哪种方式营造了优美的画面?诗人在此篇文本中融入了什么感情?”等,然后引导学生结合课堂所学自行思考、解决这些问题。

迁移拓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搜集其他描写“黄河”的文本、歌谣等作品,查阅有关黄河的资料,用文字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二)设计自主性作业,激发学生探究热情

依据多元智力理论,不同学生具有差异化的智力特点、学习类型与学习方法。语文教师如果采用“一刀切”的方法设计作业,强制所有学生完成统一的作业,不但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会抑制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因此,语文教师要让学生参与到作业的设计环节,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状况、兴趣喜好等确定作业形式及内容,向学生提供表现才能、发展个性的机会。自主性作业既可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的作业兴趣,又能够让学生主动理解、学习、吸收语文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及创新品质。同时,自主性作业对学生的思考探究能力进行了有效拓宽,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多元发展。需要注意的是,学生由于没有接触过此种作业,在初期自主设计中往往找不到重点,容易设计一些与主题无关的作业。面对这种情况,语文教师在初期可以采用“作业超市”的形式向学生提供类型多样的作业,引导学生筛选、组合适宜自己的作业内容。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在学生掌握了作业设计的目标、方向与重点后,教师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真正成为作业设计的主人。

(三)设计多样化作业,满足学生兴趣需要

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贯彻全面发展的理念,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传统作业容易让学生产生乏味感,失去探究热情,无法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审美能力等素养。针对这种情况,语文教师要积极引入多样性的作业形式,让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由“我要学”取代以往的“要我学”的状态,主动、深入地开展学习探索活动。在具体实践中,语文教师既可以向学生布置书面表达作业,又可以让学生利用口头形式完成作业;既可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与探索,又可以引入小组协作形式。教师通过丰富作业的形式,能够有效突破传统作业布置方式的桎梏,增强语文作业的趣味性、生动性,让学生养成乐于探究的良好习惯,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与特长才华。例如,在学习《春》一课时,语文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设计多样性的作业。如部分学生喜欢诗歌,教师可引导学生以“春天”为主题自由创作诗歌;部分学生喜欢积累,教师可鼓励学生搜集、阅读有关春天的散文、诗歌等作品,积累优美的词句;部分学生喜欢探索,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闲暇时间观察春天的大自然美景,让学生在发现、观察的过程中,利用文字记录春天美景。

(四)设计实践性作业,紧密联系学生生活

语文实践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途径,也是体现作业育人功能的重要方法。学生只有在生活实践中充分接触语言材料,尝试应用语言知识,才能够真正提升语文能力。现阶段,部分语文教师将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作为关注的重点,没有紧密结合实践活动,导致学生的语文理解及运用能力得不到根本性的提高。对此,语文教师需要结合现实条件、学生特征及教材内容设计实践性作业,紧密联系语文课堂与课外实践活动,向学生提供检验、应用语文知识的机会。农村语文教师要选择农村学生能够顺利实施的实践活动类型。例如,在学习《大自然的语言》一课时,语文教师可鼓励学生利用走访调查等方式,了解物候学在当地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并向父母及邻居讲解物候学方面的知识,为地区农业发展做出贡献。

(五)制定可视化路径,提高作业设计质量

现阶段,语文教师依据“双减”政策要求,深入改革作业形式,引入了一系列新型作业,促进了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但作业设计过程中也出现了目标不够明确、缺乏有序性等问题,影响了预期效果的达成。面对这种情况,语文教师要尝试制定可操作性、可复制性的可视化路径,设计系统性、高质量的作业。通常情况下,教师可从作业目标、作业属性、作业管理等方面入手探索作业的可视化技术路径,全方位考虑作业目标、作业难度、作业时间等一系列要素,以便提高作业设计的整体质量。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先要深入剖析语文核心素养、单元教学目标、班级学生情况等内容,科学确定作业设计目标;然后发挥目标导向功能,制作作业属性表,对作业类型、作业难度、作业时间等进行统筹规划,提前思考采用那些形式和方法实现作业目标。最后,教师要依据作业目标对作业内容的可行性进行审视,优化平衡与复查修改作业。通过制定可视化路径,教师能够有序开展作业设计工作,在增强作业系统性、提升作业质量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学科知识与技能素养。

(六)优化作业评价机制,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作业评价是作业设计管理的重要环节,以往教师主要采用判断的评价方式,着重评价学生的作业成果,忽视了学生的作业过程,导致评价的“增值”功能得不到发挥。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积极优化作业评价模式,既要对学生的作业问题进行客观评价,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在增强学生获得感、成就感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在具体实践中,教师要丰富评价主体,可以综合采用自我批改、小组互评以及教师批阅等方式,以满足学生的参与需要。自我批改主要适用于基础型作业,教师向学生提供答案后,让学生对照答案批改自己的作业,并向教师反馈批改结果。部分题目具有较高的错误率,教师可以带领全班学生进行思考与讨论。这种批改方式能够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促使学生的自我反思、自我纠错能力得到培养。小组互评通常在写作类作业、理解性作业中加以应用,教师引导小组成员互相评改对方的作业,指出作业中的问题,学习他人的优势,实现共同发展的目标。而一些重难点题目,需要采用教师批阅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深入了解。教师在批阅过程中,应尽量采用面批形式,给予学生实时、有效的指导与激励。

综上所述,“双减”政策对语文作业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语文教师需要依据“轻负高质”的原则优化作业设计方法,强化语文作业的育人功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农村初中语文教师一方面要借鉴、学习其他教师的作业设计经验,不断提升作业设计能力;另一方面要充分考虑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增强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从而真正发挥作业的功能和作用。

猜你喜欢
双减初中语文作业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