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思考

2023-02-25 08:00王增鹏
学周刊 2023年6期
关键词:意识探究活动

王增鹏

(甘肃省庄浪县水洛中学,甘肃庄浪 744600)

传统语文课堂中存在较多问题,不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阻碍了学生能力和素养的提高。在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师需要认真分析和研究教材内容,提炼出其中可以开展创新实践活动的素材;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要搭建自主学习平台,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要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其问题意识,使其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创新能力的提高。

一、创新意识及其重要性

创新意识指的是根据个人成长、社会发展等需求,逐渐引发出来的创造新颖事物的动机和想法,并在实际创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意愿。创新意识包括多方面内容,如创造兴趣、创造意志、创造动机、创造情感。其中,创造动机指个体开展创造活动时所产生的直接动力,是激励和推动一个人进行创新和创造的活动;创造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寻、追求新事物的心理倾向,是保证创造性活动得以顺利开展、获取成功的关键;创造情感指创造性活动中非常重要的心理因素,学生只有具备合理、正确的创造情感,才能保证创造活动的有序开展;创造意志指在创造活动中突破困难、阻力的重要心理因素,具有较强的目的性以及自制性。在人类活动中,创造意识是一种积极的表现形式,是人们得以开展创造活动的源头、基础和直接动力。此外,创新意识还是人们提高创造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初中学生拥有创新意识是非常重要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可以实现学生考试成绩的提高。传统教学理念过于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在日常教学中只靠题海战术,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但不利于学生综合素养、创新意识的提升。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学生创新意识的增强,让学生的思维能够始终处于较为活跃的状态,能够主动去探究和学习语文知识,进而实现考试成绩的提高。

第二,可以帮助学生顺利适应社会生活。每个学生最后都要进入社会,都需要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初中阶段正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黄金阶段,该阶段的学生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在这一阶段,教师要不断肯定和鼓励学生,使其能积极创新和创造,接触更多新鲜有趣的事物,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第三,可以有效调节学生学习中的压力和负面情绪。拥有较强创新意识的学生,在面对应急事件时,能够有效调节自身出现的负面情绪,并积极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此外,创新意识还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和积累更多的语文知识。

二、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形式较为单一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同时是一门能够促使学生发现、分析、思考并解决问题的综合性学科,可以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从当前初中语文的教学实际来看,一些教师仍旧采用较为单一的教学方式,在讲台上枯燥地讲解语文知识,学生只是被动聆听,师生之间缺少互动交流,在这种状况下,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会逐渐降低,甚至出现厌学心理。

(二)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脱离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将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中积累充足的知识,不断开拓眼界。从当前的教学情况来看,一些教师将重点放在知识的讲解上,未能积极开展不同类型的实践活动,加上很多初中学生尚未积累充足的社会实践经验,只能单纯接受课堂教学。以上问题影响到学生创新意识的增强,不利于其创新能力的提高。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策略

(一)分析教材内容,挖掘创新素材

教材是一切教学活动的来源,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前提。目前,部分教师未能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只将教学重点放在文章字词句的分析和讲解上。因此教师需要学习全新的教学理念,深入分析和挖掘教材内容,搜集更多创新素材,开展多样化的创新实践活动。

第一,探究课文之间的关联,开展多样化的群文阅读活动,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现文章之间的不同点和相同点,丰富其知识体系。在开展群文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适当放手,让学生自主去阅读、归纳和总结,为接下来的创新教学活动做好充足准备工作。

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将该单元的文章整合起来,如《苏州园林》《中国石拱桥》,这两篇文章的内容是关于风景名胜古迹的。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文章细节、描绘手法等进行分析,并鼓励学生谈谈自己的独特见解与想法。

第二,挖掘教材中隐藏的素材,并由此出发开展创新探索活动,让学生能够从不同的主题活动中实现个人创新能力的提高。隐藏信息指隐藏在教材中的一些信息,如课文中的某一段落、名词等,或者没有交代清楚的细节。教师可围绕隐藏信息设计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并鼓励学生记录下探索过程,让学生更为重视创新实践。

例如在教学《背影》这一课时,教师要认真分析教材内容,从中提炼出更多隐藏信息。当讲解作者看到父亲的背影消失在人海中时,教师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为什么在看不到父亲的背影后,‘我’的眼泪会流出来?当时‘我’的想法是什么呢?”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展开互动和交流,积极阐述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这样学生就能在深思、联想和表述的过程中,实现个人创新能力的稳步提高。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唤醒创新意识

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需要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这样才能快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其真正体会和感受到语文知识的独特魅力。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以增加语文知识的直观性,这样不仅可以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还能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方面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初中生思维十分活跃,教师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能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实现其创新意识的增强。

例如在教学《苏州园林》时,这篇文章拥有十分浓郁的地方特色,教师可以搜集一些与苏州园林相关的视频、图片等,精心设计生动有趣的多媒体课件。在上课时,教师可先与学生一起观看和阅读这些资料,然后详细讲解文章内容,让学生深入了解和探究苏州园林,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在完成文章的讲解后,教师可留下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将心目中的苏州园林绘制下来。在绘制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够得到增强,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巩固所学知识。

(三)倡导探究质疑,培育创新萌芽

初中语文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能够主动提出问题,进行深层次探究,发现并顺利解决问题,锻炼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在发现、挖掘并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不断成长,实现创新意识的增强。在初中语文学科教学中,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加充足的空间和时间,使其拥有展示自我才华的机会;教师可利用教材中隐藏的创新素材,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和方面探究问题,给出更具个性化的方案,从而逐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在教学《孔乙己》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认真讲解这篇文章的创作背景,并让学生结合创作背景自主阅读课文内容,同时深入挖掘和分析文章的核心素养。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探究文中反映的封建科举制度,并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这样可以使整个课堂绽放出创新色彩。在分析和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产生更多的想法,创新意识也能够得到有效增强。

又如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让学生跳读课文,找到课文中全家人对于勒的不同称呼,并认真思考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之后思考菲利普夫妇是怎样的人物形象。在完成课文的阅读后,有的学生认为菲利普夫妇是非常自私自利的人,也有的学生认为他们是非常冷酷且贪婪的,还有的学生认为他们是唯利是图、非常势利的。在学生提出这些想法和观点后,教学氛围出现了短暂的冷场,此时教师可以顺势追问:“换一个角度来说,你们还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吗?”此时,有名学生举手,并回答道:“虽然菲利普夫妇在他人眼中是非常恶劣的,但我认为是可以原谅的。菲利普夫妇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于勒之前的种种恶习所致,他们无法忍受如今艰辛的生活。”在这名学生表达之后,另一名学生也会提出自己的观点:“菲利普夫妇的生活是十分穷困和窘迫的,因而只能远离于勒。”针对学生的这些回答,教师要给予鼓励和赞赏。在这样的教学氛围的影响下,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学生:“现在请认真分析和研究课文的主旨,得到最终结论。”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可以始终保持较为活跃的状态,创新意识也能够得到有效增强。

(四)搭建自主平台,鼓励合作探究

新课程改革对语文学科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需要教师能够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中。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平台,让学生能在小组内部展开互动和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从而得到正确结论。学生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的差异,有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也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能够快速理解语文知识,提出新颖的观点和想法;有的学生则各项能力相对较弱,无法顺利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分为多个不同的小组,保证各小组中既有能力较强的学生,也有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既有性格较为外向的学生,也有性格较为内向的学生。在这样的小组中,拥有较强创新意识的学生可以带动其他学生一起学习和思考。同时,教师还可以围绕着课文内容提出多种问题,让学生拥有明确的思考方向。

例如在教学《三顾茅庐》时,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并提出具体的学习任务: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思考刘备为何要三顾茅庐;刘备三顾茅庐具有怎样的意义。教师可以为各小组的学生留下15 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内容,分享各自的想法和观点。在这一活动中,所有学生都能够保持活跃的思维,能够积极思考、主动交流,这非常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提升。在各小组完成归纳总结后,教师就可以让各小组的学生选出一名代表对交流成果进行汇报,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奖惩措施。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不仅能始终处于良好的学习状态,顺利积累和掌握充足的语文知识,还能够实现创新意识的增强,产生更多的想法和感悟。

(五)鼓励学生提问,增强问题意识

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非常多的问题,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部分学生较为畏惧教师,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不愿或者不敢寻求教师的帮助。在一些学生的心里,教师就是课堂中的领导者,教师要求学生做些什么,学生就应该做些什么。这种观念导致课堂教学模式变得沉闷,既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还会影响到学生自主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教学活动,适当放低自己的姿态,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逐渐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为其创新意识的增强奠定良好基础。当师生关系变得十分融洽后,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在恰当时机给予适当引导,从而逐步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

例如在教学《曹刿论战》一文时,由于该篇文章是文言文,学生难以快速理解和掌握一些字词的含义和一些语句的内涵,这也是学生学习兴趣较为低下的原因。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问答的方式,让学生快速预习课文内容,快速查阅课文中不懂的字词,了解字词的含义,理解语句的内涵。当学生大致了解课文内容后,教师就可以开展有趣、新颖的竞赛活动,例如采用比分制让学生参与抢答活动,回答正确可得一分,答错不得分。同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展示此次抢答活动的奖惩制度,设置一些深受学生喜欢的物质奖励或精神奖励,借此激活学生的参与热情。如得分最高的小组可以一个星期不值日等。在抢答活动中,学生的好胜心能够被激活,遇到问题和困难时会积极寻求他人的帮助,这不仅可以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还能改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增强。

总之,语文教师需要格外重视学生创新意识的增强,使学生逐渐养成积极学习、自主探究的习惯。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认真分析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案,选择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让学生能在正确引导下形成较强的创新意识。

猜你喜欢
意识探究活动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六小”活动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