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代际流动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2023-02-25 04:00
高教论坛 2023年1期
关键词:代际图谱流动

吴 涛

(岭南师范学院 计算机与智能教育学院,广东 湛江 524048)

党的十九大报告以及我国国家领导人多次重要讲话都强调,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和进步发展的基石,对于促进社会有序流动、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也因此,教育公平问题也是社会科学领域的热点之一,一直牵动着全社会关注的目光、牵动着公众的神经。教育公平表现在多个方面,其中教育代际流动被公认为教育是否公平的重要表现指标之一,即通过受教育程度的视角,衡量同一家庭中子代社会地位相对父代地位变动的情况。近年来,国内研究者已经展开了若干阶段性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并在不同层面上取得了一定的有益成果。尽管如此,目前对教育代际流动研究进展的科学梳理比较缺乏,鲜有运用知识图谱的方法对它进行文献可视化分析;教育代际流动研究的成效也不显著,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尚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有鉴于此,作者团队在相关项目的支撑下开展教育代际流动的影响机理和演化模型研究,本文是其中的基础性环节之一,即选用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数据库[1](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简称CNKI),利用软件绘制教育代际流动主题词论文的科学知识图谱,从时间分布图谱、空间分布图谱、内容分布图谱等多个视角,分析历年来教育代际流动科学研究的领域结构,探明学科领域的产生发展和前沿趋势。

本文针对国内教育代际流动领域的研究,期望利用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以更直观的方式揭示我国教育代际流动科学的发展状况,以窥探历年来我国教育代际流动研究的开展情况,为国内科研机构在教育代际流动项目的规划与管理,为国内期刊在栏目选材和发表刊用,为国内教育代际流动研究者在科研选题等方面提供全面、切实的学术参考和借鉴。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工具

本文所选用的研究工具包括文献题录信息统计分析工具[2](Statistical Analysis Toolkit for Informetrics,简称SATI)、科学知识图谱工具CiteSpace[3]等。

SATI是一款免费开源的辅助分析工具,目前最新Web版SATI 4.0(http://sati-online.cn/),分析并展示出期刊题录信息的可视化数据结果,包括一般计量、共现、聚类、社会网络等分析。

CiteSpace是由美国德雷塞尔大学(Drexel University)学者陈超美开发的一款Java版可视化文献分析软件,能够以知识图谱的方式刻画文献之间的关系,既能形成研究成果的演进历程、梳理历史轨迹,也能显示研究领域的趋势与动向、发掘未来前沿。

(二)数据来源

以CNKI为基础数据源,以教育代际流动为主题词进行检索,检索时间为2021年6月19日,全库检索结果获得的全部文献共316篇。为保证数据的学术有效性,剔除了报纸等文献库以及部分无关文献,最终文献样本共309篇为研究的数据来源。

(三)研究过程

本文基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分析:

研究问题1:近年来,教育代际流动问题研究呈现出怎样的整体演进趋势?

研究问题2:教育代际流动问题研究的主体主要来自哪些机构?核心作者群体是哪些?相互间合作状况如何?教育代际流动问题研究的发文主体主要来自哪些期刊?

研究问题3:教育代际流动问题研究的热点是哪些?形成的知识群分布状况如何?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调研和分析有助于全面剖析教育代际流动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并利用可视化软件形成知识图谱及解译,具体可以分成三个步骤:第一步,时间分布图谱;第二步,空间分布图谱,包括机构分布、期刊分布、作者分布;第三步,内容知识图谱及其分析,包括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研究前沿关键词时序图谱。

二、知识图谱及其分析

(一)时序分布图谱

发文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研究的产出成果情况,每年度的发文量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总体上可以分成三个研究阶段:第一阶段为2005年以前,属于教育代际流动问题研究的萌芽期,鲜有教育代际流动研究的相关文献。第二阶段从2005年开始,属于教育代际流动问题研究的发展期,2005年发文5篇,随后发文量缓慢上升,2009年呈现一个局部高峰,年发文量达到了16篇。此后的10年间,可以视作第三阶段,属于教育代际流动问题研究的持续期,发文量稳步提升,2019年发文47篇,呈现又一次局部峰值。因文献录入的迟滞等原因,近年的部分文献存在尚未录入的情况,但从线性回归分析来看,教育代际流动研究总体上表现为持续蓬勃,方兴未艾。

图1 发文量的变化趋势图

(二)空间分布图谱

1.主要机构分布

在309篇样本文献中,研究机构的总数342个,其中独立机构数255个,平均每篇文章约贡献1.11个机构,表明教育代际流动领域的研究机构具有一定的合作,各研究机构在教育代际研究相关主题的发文详细情况如图2所示。总体上,排名靠前的高产机构除了高等院校,还有科研院所,均为具有相当影响力的机构。在统计时段内,北京大学以25篇发文量高居榜首,显示出该校在代际研究领域的领头羊地位。随后的九家研究机构发文量均为10篇左右,表明教育代际流动研究在这些机构的关注度高。值得注意的是,东北财经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分别以13篇、12篇发文位居机构榜前列,说明教育代际流动研究在经济学领域受到较大关注,或者学者更侧重于从社会经济的角度探讨代际流动问题。

图2 发文机构情况

2.重点期刊分布

在309篇样本文献中,共涉及182个刊物,高频发文期刊如图3所示。《教育与经济》以7篇发文量占居榜首,约占总发文量的3%。《社会》以5篇发文量位居次席。《教育研究》《浙江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经济科学》等的发文量均为4篇,其他期刊发文量为3篇。期刊发文情况表明,各类刊物均对教育代际流动研究问题有所涉及,研究课题能够引起重要刊物的重视,但总体上,发文量尚存在增长的空间,如相关刊物可以组织策划专题专辑,无疑能够更快更好地推动这一领域研究的良性发展。

图3 期刊发文情况

3.核心作者分布

在309篇样本文献中,作者的总人数为474人,独立作者数为388人,平均每篇文章包含1.53位作者,表明教育代际流动领域的作者具有一定的合作,但合作程度还不够高,作者发文排名的详细情况如图4所示。具体而言,郭丛斌(北京大学)以6篇论文位居榜首,表明作者在教育代际流动领域的领头羊贡献,进一步查阅文献论证发现,还有两个特点,一是时间早,2005年就已论述了代际效应及教育的作用,二是质量高,多发表在《教育研究》等公认权威期刊。汪燕敏(安徽财经大学)、谢佳松(东北财经大学)以5篇论文位居次席,表明经济和社会的角度研究教育代际流动问题是研究者关注的一个重要方向,张顺(西安交通大学)、王伟同(东北财经大学)、闵维方(北京大学)、韩军辉(太原理工大学)以4篇论文紧随其后。此外,还有10余位作者的发文量为3篇,同样表明该方向的研究作者人群相对较广、关注度较高,但另一方面也说明研究领域尚未形成有足够代表性和影响力的高产作者团队,仍有较大空间开展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图4 发文作者情况

更进一步,利用SATI生成了作者共现情况,节点大小代表了发文的情况,节点呈现越大,表明作者的发文数越多,节点之间的边代表了作者之间的共现情况,边越粗表明作者共现程度越大。由图5所示的作者共现网络图分析发现,总体上,节点比较分散、边比较稀疏,表明作者之间呈现一定程度的局部合作,但节点之间基本没有边关联,表明从全局来看,团队和团队之间,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从作者共现网络的角度看,该领域研究还存在很大的挖掘空间。在高产排行榜单中,北京大学郭丛斌、闵维方为同一个团队,东北财经大学谢佳松、王伟同为同一个团队,表明实际的高产作者团队更少。在高产机构榜单中,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并未有作者进入高产作者榜单前列,表明这两个机构的研究成员更多,但多为零星之作,没有足够的作者合作。值得关注的是,河北农业大学余子腾、刘聪、卢跃、朱冠宇、段巍巍等人组成的合作团队呈现了花瓣状的共线,表明作者团队的紧密耦合关联关系,同时,该团队侧重于对农民家庭教育流动及其影响因素的关注。

图5 作者共现情况

(三)内容知识图谱

1.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

关键词是科研论文浓缩的精华,是主题和实质的提炼。SATI统计结果表明,样本文献中的总关键词数为1248个,包含独立关键词652个,平均每篇文章有4.04个关键词,总体上符合科研论文对关键词数量的惯习认知。从高频关键词可以看出,代际流动、社会流动、教育、代际收入流动、教育代际流动、社会分层、职业代际流动、代际传递是这些样本文献的热门关键词,也是研究的热点问题。

进一步挖掘关键词共现的深层关联,生成了如表1所示的关键词相异矩阵,两个关键词的相异性越小,距离就越小,关键词共现的概率也越大,即关键词之间的关联更紧密。表1的结果表明,除了教育代际流动以外,社会分层、社会流动是相似度较大的关键词,表明了研究主题的侧重点。

表1 关键词相异矩阵

关键词共现图谱如图6所示,其中每个节点对应了一个关键词,边代表两个节点所对应的关键词之间的共现关联关系,节点越大表示关键词的作用和影响越大。图6的结果表明,除代际流动外,其他关键词节点的大小均基本接近,表明关键词的使用频度差距不大,相对比较分散。即使如此,对比图5的作者合作关系图,从图6可以看出,节点聚类抱团清晰分明,但又没有孤立的节点群,由此表明,研究主题层次清晰,同时研究主题之间多元交叉,仍然具有较强的耦合关联关系,国内对于该项课题的研究具备良性的拓展潜力。

2.研究前沿关键词时序图谱

在关键词共现分析的基础上,实施聚类分析,生成了关键词聚类时序图谱。图7从时间维度展示了教育代际流动研究的热点历史演进与关联关系,从左到右,时间由远及近,从上到下,聚类大小越来越小,总体聚类质量较高。结合时间线和关键词图谱,可以将教育代际流动研究根据关键词聚类为三大类,并将前沿趋势大致划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研究主题相对松散,总体上更侧重于职业代际流动,从收入、职业等的角度探讨教育机会、教育获得问题。

从研究内容上说,这个阶段更关注教育与社会流动的关系,也偏重于分析教育获得的影响因素。郭丛斌等人[4]分析认为,位于教育上层的劳动者更容易攀升至高收益行业。张兵等人[5]研究了贫困代际传递问题,从贫困群体内部因素探讨贫困在贫困群体内部存在的长期性、持续性、复杂性的原因,除教育以外,还包括贫困文化、人力资本、社会关系网络、生活环境等。李晚莲[6]考察了不同时期不同社会分化引起的职业代际流动,认为职业代际流动受到社会成员的地位以及社会变迁的双重影响。高勇[7]认为在时间维度上的静态社会结构背景、在空间维度上的动态同质变化趋势是西方代际流动研究中的地位获得和阶层流动的前提,也正是因此,代际流动既包含了人在社会樊篱间的流动,也包含了樊篱本身位置的流动,呈现为一种双重流动现象。

图7 时间线图谱

从方法论上说,除了传统人文分析视角外,逐步开始了与自然科学交叉的统计量化实证类探索,尝试构建符合数据特征的统计模型,孙凤[8]研究了职业代际流动的对数线性Loglinear模型,韩军辉[9]根据所用数据特点提出了分层线性结构模型。

从数据载体上说,包括自建抽样和公开调查数据。周玉[10]利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抽样调查数据研究了农村女性代际流动与职业地位获得的文化教育因素问题,并给出了消除城乡差异与性别差异的政策建议。高勇[7]利用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中国社会变迁调查”的数据验证中国代际流动表现为“流动的樊篱”和“樊篱的流动”双重流动,且后者更甚。郭丛斌等人[11]利用城镇住户调查数据,通过继承指数和流动指数等指标分析劳动力市场分割条件下教育与代际流动的关系。邢春冰[12]利用中国家庭营养健康调查数据(China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简称CHNS)分析了农村就业机会的代际流动趋势。秦广强[13]以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hinese General Social Survey,简称CGSS)的数据分析了阶层代际流动与居民歧视的相关性,认为应该同时兼顾客观社会结构和主观态度影响。

第二阶段:聚焦于社会流动,更多探讨高等教育有关的主题,采用分位数回归等数理统计的方法剖析社会分层问题。

从研究内容上说,因以教育质量均衡化为目标的高等教育规模扩张,高等教育由精英走向大众,社会底层人群、农村生源学生等的教育机会均等及在促进社会分层流动中的作用获得更多关注。王小红[14]研究了农村学生教育代际与社会阶层流动的关系,关注农村学生的地位获得模型以及内心感触,尝试构建社会分层理论体系,提出保障教育机会和就业机会的平等促进社会代际收入流动。余秀兰[15]从新的“读书无用论”出发,从教育机会、地位获得等影响因素,探讨了教育促进底层升迁的功能。顾辉[16]从“X二代”出发,综述分析了社会阶层之间的垂直流动、优势阶层和底层的封闭以及社会结构的固化问题。许长青[17]从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视角出发,分析了代际收入流动性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需要进一步推动教育公平。王学龙[18]从教育体系不平等的视角出发,阐释了精英教育对社会流动性的影响,提出加强早期教育的公平性。

从方法论上说,实证类研究越来越多。林莞娟[19]利用2005年中国1%人口抽样的调查数据,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基础教育会显著影响底层人群代际流动水平,父代的教育年限显著影响了子代的教育程度,建议通过教育改革促进代际流动水平。杨中超[20]利用CGSS的数据,针对特殊时期就业的群体,全面剖析了高等教育扩招政策对于教育代际流动的影响机理。周金燕[21]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分析学校教育与社会代际流动的相关关系。

从数据载体上说,仍以CGSS为主,也有一些新的数据集被使用。例如,邸玉娜[22]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简称CHARLS)数据,探讨了代际收入流动性及其影响机理。陈纯槿[23]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CFPS)2010年和2012年全国住户抽样调查数据,从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角度,调研代际流动的影响机制。于洪霞[24]利用中国家庭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分析了社区对于教育代际流动的影响机理。

此外,在这个阶段,候玉娜[25-26]从理论视角、研究方法与经验发现等方面对教育与代际收入流动关系的文献进行了全面系统分析,形成了理论和实证两个维度的两篇高水平的综述。从理论研究的角度,将代际收入流动过程分为家庭教育投资决策、学校教育过程、劳动力市场回报三个阶段,经济学、社会学文献分别从自身的学科视角获得了教育对代际收入流动影响作用的研究结论,经济学文献认为教育具有积极促进作用,社会学文献认为教育无法根本改变阶层分化。从实证研究的角度,把已有方法总结为三类,即利用断代法或倍差法评价教育制度和政策对代际收入流动的影响成效;利用中间变量法或代际系数分解法分析不同的教育获得变量与代际收入流动的关联关系;利用数据模型拟合法探究教育与代际收入流动的关联关系。

第三阶段:从2015年开始,由教育作为影响因素,逐渐转向针对教育为主的代际流动问题,从表象走向内涵,并更多关注从家庭教育资本的角度探索和研究。

从研究内容和方法上说,仍然以实证研究为主,通过数据剖析教育对于阶层代际流动、子女健康、收入分配、主观幸福感等方面的影响机制。张顺[27]通过对角线参照模型和广义结构方程模型,探明了包含教育程度控制变量在内的代际流动轨迹、分配公平感及形成机制,认为代际向上流动与上层稳定者分配公平感较高,代际向下流动将导致分配不公平感增强。周向伟[28]从农村家庭的阶层代际流动出发,认为主观代际阶层突围藩篱依然存在,教育与家庭背景显著影响了阶层流动感知效应。乐志强[29]从收入代际流动的视角分析了父代收入、子代教育、子代收入之间的关联关系,阐明了教育在代际流动中较高的交互作用。李荣彬[30]实证分析了教育代际流动对子女健康差异的影响机制,教育代际向上流动能够显著促进子女健康水平。陈爱丽[31]从教育水平、代际变动两个角度分析了教育在不同阶层流动模式中的作用机制,提出通过增强教育机会、优化教育资源分配、加大教育帮扶等手段,不断缩小教育差距。李芳芝[32]从代际次序相关性指标的角度考察不同地区的代际流动状况,实证分析了代际流动对于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理,代际流动能够有条件地提升主观幸福感,但并非直接正向相关。

随着大学生就业等问题的出现,弱势群体很难直接通过高等教育实现向上层的攀升,专门针对高等教育的代际流动研究也获得了一定的关注。乐志强[33]从“读书无用论”的观点出发,构建二项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从多个维度分析高等教育对于代际流动的影响。马莉萍[34]利用2017年全国高校就业调查数据,通过大学生由生源地到院校地再到就业地的流动,实证分析了教育在地区代际流动中的作用机制。邢芸[35]实证分析了接受高等教育以及扩招前后的代际社会阶层流动、继承和上升概率,倡导发回高等教育对社会阶层公平流动的均衡效应。乐志强[36]通过准入率和成功率的乘积计算高等教育的逆袭指数和继承指数,实证分析了高等教育对于代际流动的作用机制。

此外,研究主题开始从表象逐渐走向内涵,更多关注代际流动的质量。范静波[37]深入分析了家庭资本对教育资源获得的影响,提出发展教育促进代际流动,通过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李煜[38]从阶层固化问题出发,阐明了代际社会流动的理论架构,分别从流动的量和质两个角度进行影响机理和模式的分析,提出了从机会少的长程“高铁模式”到机会多的短程“地铁模式”转变趋势。赵红霞[39]利用CGSS2010数据分析了教育代际流动性的性别差异、户籍差异、地区差异,提出通过城乡教育均衡化增强教育代际流动性。

从方法论上说,研究方法的使用从单一走向多元。鉴于传统实证研究测算方法单一的不足,李修彪[40]利用历次CGSS数据,分别计算了概率转移矩阵和代际弹性,以此动态展示了教育代际流动在国际上的中等水平以及在近年来表现出的缓慢递增趋势。张云武等人[41]从数理模型公式化的角度探讨了受教育程度与代际流动的关系,提出了模型的理论值,并通过问卷数据对比检验。赵红霞等人[42]以考察不同区域的教育代际流动性为目标,通过转移概率矩阵的方法分析了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挖掘了教育代际流动性的地区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区域的教育代际流动性差异并不十分显著,但教育代际向上和向下的流动性存在明显不同。徐俊武等人[43]从数理统计的角度推导出代际教育流动性指数,分析了不同地区、不同背景、不同阶层的教育代际流动性水平差异。王彩琴、秦昆等人[44]采用武汉市的社会调查数据,尝试从空间分析的角度从子代与父代受高等教育的角度,研究教育代际流动的区域分异规律。

从数据载体上说,虽仍以CGSS为主,但也有一些新引入的数据集,从新视角开展研究,总体上研究数据更多交叉化、更加多元化。彭骏[45]利用2013年中国居民收入调查数据(China Household Income Projects,简称CHIP),以考察政策对于农村地区教育代际流动的相关性为目标,分析了义务教育法和大学扩招两项重要教育政策对农村地区教育代际流动性的影响,提出降低城乡教育差异,促进教育机会公平。李军[46]利用CFPS2014数据,从“学二代”现象出发,实证分析了教育促进代际流动的影响机制。刘彦林[47]利用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从体制内单位工作的角度实证分析了教育对于职业代际流动的影响机制。丁岚[48]结合利用CGSS及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从高学历人群的角度,实证研究了教育对于代际流动性的影响机理。

三、总结与讨论

(一)研究总结

针对研究问题1,根据时间分布图谱的结果,目前教育代际流动研究论文总量较多,在数量上整体表现为缓慢递增的趋势,研究主体逐渐从思辨走向可计算。

针对研究问题2,根据机构分布图谱的结果,目前参与教育代际流动研究的机构很多,以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为主体。根据期刊分布图谱的结果,目前刊发教育代际流动研究的期刊也较多,总体呈现为点状散发模式,较少期刊针对该主题谋划专刊专辑。根据作者分布图谱的结果,教育代际流动研究的作者群体逐年壮大。但是,总体呈现为相对集中,作者团队之间的跨机构、跨学科合作偏少,也缺乏具有足够标志性影响力的领军作者。

针对研究问题3,根据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的结果,职业、收入、社会分层等主题关键词呈现较多,反映了目前教育代际流动研究的侧重点。但是,总体上关键词共现网络结构相对稀疏、耦合度不足。根据研究前沿关键词时序图谱的结果,有关的研究主题层次清晰,但聚集度尚有欠缺,研究的深入度、覆盖面、系统性等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总体上,国内学者研究了系列宏观的教育代际流动框架和理论,也实现了大量微观的教育代际流动实证分析。尽管如此,教育代际流动研究仍然任重而道远,目前研究集中于人文社会科学,缺乏学科交叉、利用信息化手段的教育代际流动本质深层探索。现有研究以抽样调查统计实证为主,结论难免片面,甚至为错误的定性描述,缺乏大规模的定量分析与演化结果,不能完全真实地刻画各种教育代际流动特征。具体来说,已有成果在研究内容、研究方向、研究框架和研究重点上仍存在一些待解决的问题。

(二)研究讨论

1.研究内容上中观机理不清。虽然教育代际流动研究的关注度较高,但是总体文献数量仍然偏少,而且呈现“两头多、中间缺”的趋势。在框架和理论方面,一般仅将教育作为唯一一个因子,分析教育如何影响代际流动,探索教育发展与代际流动性的关系,多以宏观政策建议的质化形式呈现。在实证研究方面,常常关注教育的某一个方面、某一个时段、某一个学龄,用历史数据计算教育代际流动率,多以微观实证结论的量化形式呈现。总体而言,在研究内容上,中观机理不太清晰,缺少质化与量化研究的结合,没有建立质与量的控制闭环。比如,似乎尚未有研究在特定的政策背景下,利用历史数据探讨教育代际流动的相关因素如何影响阶层,提出可能的质化政策建议,并量化预测该政策的合理性,实现从量化到质化,再回到量化;又比如,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假设出一个政策理论,通过模拟调控历史数据动态地演绎出新的代际流动结果,并获得一个对现实社会有意义的政策建议,实现从质化到量化,再回到质化。

2.研究方向上学科交叉不够。现有文献从不同的学科领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例如,邸玉娜等人[22]从经济学的角度认为,教育对促进代际收入流动具有积极意义。王彩琴、秦昆等人[44]从地理空间分析的角度利用地理加权回归分析的方法探索了教育代际流动的空间分布规律。张云武等人[41]从数理模型公式化的角度探讨了教育水平与代际流动的关系。但是,教育代际流动显然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复杂问题,其研究涉及教育学、经济学、社会学、数理统计、信息技术、地球科学等多学科,因此,无论从哪个单一的角度研究,都有可能顾此失彼,无法真正全面破译教育代际流动的密码。迫切需要开展跨学科的合作研究,更全面地分析教育代际流动问题。计算社会科学为教育代际流动的未来研究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框架,这是一个不断涌现的探索性新兴交叉领域,强调采用计算机技术可计算的方法研究社会科学[49]。在利用人类社会不断增强的数据收集和分析能力方面,计算社会科学具备前所未有的广度、深度和规模,为研究者们提供了一个理解复杂社会系统中社会现象、社会行为、社会组织的崭新机会。计算社会科学更为社会科学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工具箱,包括自动化信息提取、社会网络分析、地理空间分析等。从发展观的角度看,不妨将计算社会科学视角下的教育代际流动问题研究简称为可计算的教育代际流动,包括以定性和定量相融合的方法利用计算机辅助分析教育代际流动,建立计算机辅助的教育代际流动计算模型、技术、工具和软件,开展与之有关的教育代际流动大规模社会学互联网实验、大数据采集与分析、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的计算机行为模拟等,进而创造一套计算社会科学背景下的新型教育代际流动研究体系。期待可计算的教育代际流动研究提供新的理论活力和实践范例,助力该领域的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

3.研究框架上方法综合不足。现有的文献在方法学上主要通过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从宏观上进行政策理论研究,另一方面从微观上进行统计实证研究,在研究框架上表现为显著单一性,鲜有研究能够将两者结合起来。事实上,对于某个社会阶层、特别是具体到某个家庭而言,单纯获得整体意义上的抽象理论建议,其实效和应用价值非常有限。任何一个政策从制定到执行,包括问题界定、构建议程、方案规划、实验实施等复杂的实现过程。此外,政策预期能否有效推进社会阶层有序、健康、可持续流动更是一个复杂的论证过程。同样地,对于某个社会个体而言,单纯获得概率统计意义上的实证结论,其实际价值也微乎其微。每个个体的性别差异、家庭状况、社会环境等都会影响到本人受教育程度及代际流动的结果,而且,这些影响因素之间又是相互关联、无法割裂的,比如家庭状况不同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性别差异带来的不同,社会环境因宏观政策不同也会影响到家庭状况带来的不同。真正更需要的是,将理论与实证相结合,透过历史数据的背后,从分析过去转向预测未来,发现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有针对性地构建政策机制,以信息化手段在历史数据的基础上预测政策调控的可行性、有效性,再进一步提供科学、高效的政策建议和实施路径,以此保障研究在方法学上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

4.研究重点上群体关注不全。目前的文献研究重点仅关注小部分群体,片面强调低阶层是否能够实现向社会上层的流动,多以农业人口、农村农民、欠发达地区等为研究载体,试图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分析“知识改变命运”、“寒门生贵子、白屋出公卿”。事实上,虽然教育促进代际流动是有益的,但并非流动性越高越好,过度流动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存在一个代际流动平衡的问题。因此,现有的文献明显缺乏对城镇人口、发达地区等群体的关注,包括其社会阶层是否存在代际保持危机以及如何实现一定规模的代际保持、是否存在向下层流动的风险以及如何减少大规模的急剧向下流动等。

猜你喜欢
代际图谱流动
绘一张成长图谱
流动的光
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这里为什么叫1933?”——铜川“红色基因”代际传承
古巴代际权力交接受世界瞩目
补肾强身片UPLC指纹图谱
家族企业代际传承中的权力过渡与绩效影响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
主动对接你思维的知识图谱
杂草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