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2035的中国教育现代化:回眸与展望
——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2023-02-25 04:00张伊桐
高教论坛 2023年1期
关键词:现代化研究教育

张伊桐

(南京工业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1816)

一、引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赋予了教育现代化更加丰富且深刻的内涵。教育现代化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需求为目标,通过促进教育的普及化、公平化、制度化、国际化、信息化、高质量化,从而培养兼具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时代新人。教育现代化成为国家教育发展战略、教育改革方向的肇端,是1983年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面向”,即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此后又出台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等政策文件,高层传音为教育现代化长远发展提供充沛动力。与此同时,学术界也展开了相关研究。面对体量庞大的研究成果,若想有更大的突破,就需对近年来教育现代化研究的发展规律、热点议题进行系统、直观、全面的剖析。缘此,本文通过对近20年间教育现代化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旨在通过探寻该领域的热点和前沿,描绘面向2035的中国教育现代化宏伟蓝图,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景目标。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工具

本研究以CiteSpace5.8.R2可视化应用软件为分析工具绘制知识图谱。知识图谱采用数学、计量学、图形学等方法梳理海量文献中的字段信息,进而形象化展示相关研究领域的现状态势,揭示学科的动态发展规律,而CiteSpace则是为各领域的科学文献集合进行拍照的“相机”,旨在通过时间分段策略均匀切片整个时区,然后根据共现关系将众多小的共现网络按顺序排列合并,最终递进式地生成可视化网络,具有“一图谱春秋,一览无余;一图胜万言,一目了然”[1]的特点。

(二)数据来源与处理

根据布拉德福文献离散定律,“具有较强学术影响力的高质量论文会分散地出现在某一学科领域的核心刊物中”[2]。鉴于此,本研究依此定律选定数据:借助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的“高级检索”功能,设置检索条件为“篇名=教育现代化”,检索时间截至2021年12月31,来源类别为“CSSCI”,得到678条记录;经过去重、合并,剔除书评、会议纪要等,最终获取654篇有效中文期刊;将筛选后的654条样本数据转换成Refworks格式,导入CiteSpace进行可视化分析。

(三)研究思路

逐层抽离旨在基于图像展开学理反思并为面向2035的教育现代化发展提供预见性的科研范式和路径形塑。经过数据收集、数据处理,将得到的654条检索结果分别从发文作者、撰文机构、关键词词频、研究热点等层面进行分析。其中,发文作者、撰文机构基于对核心作者及群体合作进行合作网络图谱分析,分别体现研究个体或研究群体的影响力和辐射带动作用;高频关键词频次与研究热点则根据关键词共现图谱,从宏观角度折射教育现代化研究的发展态势和现实价值(如图1)。

图1 研究思路图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微观:发文作者

表1 作者发文频次表(截取核心作者部分)

探求作者间的合作关系有助于构建教育现代化领域的研究合力。在作者合作网络分析图谱中(图2),节点代表作者,节点大小与发文量呈正比关系,各节点间的连线表示联结密度。由图发现,形成了“杨小峻-刘凯”“李立国-瞿振元-刘永贵”两个研究团体的小规模合作。但就总体而言,研究者间关系疏散,独立发文居多,没有形成大型研究共同体,且跨学科跨圈层研究不足,个体单向的研究收效暂未整合成体系化的科研生态系统。

图2 作者合作网络分析图谱

(二)中观:撰文机构

对撰文机构的计量分析有助于明晰关键机构在教育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实力格局。在CiteSpace软件界面中勾选“机构(Institution)”,执此操作后绘制出研究机构发文量统计表(见表2)和机构合作网络分析图谱(如图3)。发现,发文量靠前的单位有华东师范大学(17篇)、北京师范大学大学(13篇)等,发表篇目数量>3篇的核心机构共21所。从机构合作聚类图谱中发现,存在3个跨机构合作共同体(如图3中聚类Ⅰ所示)。因此,独立研究仍是主流,核心研究单位的辐射作用还未实现效用最大化。

表2 研究机构发文量统计表(截取核心机构部分)

图3 机构合作网络分析图谱

(三)宏观:研究热点

对关键词进行词频分析和聚类分析有利于清晰地勾勒中国教育现代化当前的研究热点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词频分析是指关键词的出现频率,而中介中心性则用以衡量文献重要性的指标,也是联结两个不同领域的核心枢纽,与关键词的影响力成正比关系。在CiteSpace中选择“关键词(Keyword)”作为节点类型,合并、剔除相似或冗余词条后,生成频次≧5的高频关键词频次表(见表3)。

表3 高频关键词频次表

聚类分析意指将样本中的同质化研究对象集合分类,以呈现该研究范畴的主题结构,从而推断研究热点。模块值Q是度量知识图谱网络结构合理性的标志,平均轮廓值S代表聚类清晰度,当Q值>0.3,S值>0.5时,则网络结构合理且聚类清晰。借助CiteSpace中的最小生成树算法,绘制关键词聚类图谱(见图4),连线表示相关性,连线数量表示中心性,结果显示,Q≈0.87,S≈0.96,网络结构合理且聚类清晰;中心词周围其余关键词围绕紧密,具有高度聚集性;众多关键词构成了不同聚类,存在多元化热点研究方向。

图4 关键词聚类图谱

研究热点是某一研究领域中关注度最高、向心性最强信息的“投影仪”。因此,综合高频关键词的词频、中介中心性、聚类谱图,并进行二次编码和整理,教育现代化的研究热点主要聚焦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现代化的认知维度

审视关键词频次表和关键词聚类图谱,发展模式、历史考察、教育政策等高频词排位居高,且中心性突显。我国学者对教育现代化认知维度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从国家站位出发,将“高层传音”作为助推力,基于政策文件对中国教育现代化的顶层设计和宏观布局进行解读;二是在政策文本中观察教育现代化的时代定位和深层逻辑,并溯本追源解析历程演变;三是为适应社会改革转型创新教育现代化的模式秩序和发展战略。通过文献追踪,较早的是戚业国在《论我国教育现代化》一文中,对教育现代化的本质和内涵提出了三种认识,即“教育现代化是满足社会全面现代化对教育需要的一个建设过程”[3];陈亮等人[4]的《新时代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政策逻辑与实践路径》则指明了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政策逻辑,其中包括为国育才的政治逻辑、创新驱动的经济逻辑和全面发展的价值逻辑;谈松华[5]就教育现代化发展模式进行了案例研究,浙江椒江以制度变革带动教育现代化,上海徐汇以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带动教育现代化,珠三角以结构变革和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虽然,我国教育现代化已走向了规范成熟发展阶段,前期相关的认知维度的研究为此奠定了基础,但什么样的教育现代化才能扎根中国大地,仍是需要进一步澄清的前提之思。

2.教育现代化的价值观维度

纵观关键词频次表和关键词聚类图谱,价值取向这一高频关键词出现15次,中介中心性是0.34,教育公平、民主化依次出现13次、10次,因此教育现代化的价值观维度主要集中在民主化、公平化。关于民主化;郭德侠[6]将教育民主化作为未来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从实现教育权利的平等和教育机会的均等达到充分的教育民主。关于公平化,宋乃庆等人[7]在《新时代教育现代化:内涵、意义及表现形式》一文中,将教育公平视为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基石,应当通过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科学选取教育材料、合理制定选拔机制等多种途径实现人民满意的公平教育;何传启[8]谈及教育公平分为教育机会公平、教育过程公平、教育结果公平,国家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缩小地域差异,而高校则应当着力解决专业机会不公平、教师地位和待遇不公平以及就学机会不公平等弊病。基于此,提升教育现代化的价值体认才能在实践中焕发生机和活力。

3.教育现代化的视野维度

在视野维度上,我国教育现代化场域的逻辑主线是“引进来-本土化-走出去”。基于“引进来”视域,关键词全球化、俄罗斯分别出现9次和8次,且中心性较强,对发达国家教育借鉴的实用性研究贯穿于我国教育现代化研究的始终。早在2007年,潘涌[9]就提出中国是教育现代化的后发型国家,应当将教育理念、人才结构、课程设置、教育体制作为借鉴母体,走向全面创新;王巍[10]则首先分析了俄罗斯教育面临的困境,并从实行分权管理、扩大高校自主权、更新教学手段几个方面“对症下药”,重塑高等教育强国形象。基于本土化视域,农村教育、传统、区域教育、中国特色等关键词指引我国教育现代化构建中国方案。传统文化与教育现代化的辩证关系也是教育现代化研究领域的重要议题之一,范远波[11]指出教育现代化进程既要冲破传统文化对现代性的排斥,又要扩充传统文化对现代性的容纳。杨小微[12]在《教育现代化的中国视角》一文中回答了何为中国视角的要义以及如何构建中国视角一问,并对中国特色的教育现代化作出基本判断,即“一地一案,分区推进”“一校一策,生动发展”;新时代区域教育改革借助国家教育现代化战略的东风已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对此,王小飞总结道:“区域教育现代化由点状城市的‘特区模式’逐步向城市带、城市群为主的新的‘区域模式’转变,外延甚至拓展向国际领域。”[13]郝文武[14]基于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教育的先天不足定位城乡教育现代化的目标,以期建设优质均衡、一体融合的具有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乡村教育现代化新模式。基于“走出去”视域,义务教育的词频排在第10位,且关联程度较强。汤林春[15]力图描绘中国义务教育现代化迈向国际舞台的蓝图,应当向世界输出中国教育理论,共享义务教育改革成果,通过参与和合作推动世界教育的演进,体现大国的使命和担当。现下,我国教育现代化研究走在“引进来-本土化-走出去”这一主线的中间一步,前期他国经验为我国教育现代化本土化发展提供借鉴,但真正实现“走出去”仍然任重道远。

4.教育现代化的实践维度

这一主题的研究呈现出多角度、深层面、宽领域等特点,体现在人工智能、指标体系、监测评价、实现路径等核心关键词上。杨小峻等人[16]回顾和展望了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研究,认为未来发展趋势是在体现学科立场的基础上强化区域性发展并完善导向和监测机制;曹翼飞等人[17]在《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构建与阐释》一文中,建立了汇集思想与理念、体制与机制、结构与质量、服务与贡献等5个维度17个指标;李伟涛等人[18]分析了国内监测评价和国际监测评价的差异和特点,从方法论层面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而在信息化时代,不同研究者从不同侧面将“人工智能”引入教育现代化领域,通过二者的碰撞探索教育现代化衍生的新特点、面临的新挑战、发展的新路径,如李洪修等人[19]讨论了《人工智能背景下学校教育现代化的可能与实现》,力图挖掘“人工智能”背后的育人功能。缘此,如何把握时代变革下教育现代化场域中不断涌现的实践问题,进而促进教育现代化的长足发展,是每一个教育现代化学人的义务之举。

四、研究评述与展望

(一)研究评述

研究评述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目的在于引起回顾式“冷”反思,为未来的热议热论带来一缕“清凉之意”。已有研究很大意义上促进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飞速发展,然而如何全面推进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仍需开展全方位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其一,研究缺乏合力。作者、研究机构的合作密度较低,尚未形成大规模的核心作者群和研究机构共同体,成果集中于少数具有高端科研能力的教师、院校,科研“底色”和“本色”不鲜亮。其二,理论研究囿于整体教育政策条框。绝大多数研究强调政策的内涵、特征及发展进程的更新,而基层探索或创新实践尚无力反作用于政策制定。其三,研究视野上对外开放程度有待深化。目前的研究成果侧重借鉴早发型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并实现本土化发展,但对于如何促进中国教育现代化走出国门、走向国际的研究成果尚较匮乏。其四,价值观研究有待发散。在公平性、民主性的基础上还需凸显人本性、多融合性的重要价值。其五,路径研究地域不均衡。对发达地区或部分发达城市的个案研究颇多,呈现“东多西少”的格局,存在明显的代际延续差距。同时,对人工智能与教育交融的研究暂未上升到伦理规约层面。

(二)未来展望

综合研究现状和理想研究样态,在整体把握教育现代化研究的发展趋势后,未来该研究领域还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1.关于发展定位的研究: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上下耦合

政策起草和实践过程中,制定者和执行者是关键,“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是途径,由此对应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两种模式。党的十九大以来,一系列政策部署为我国教育现代化作出了统筹规划,基层探索就要追上顶层设计的脚步。当下,关于教育现代化认知维度的研究成果往往滞后于政策文本的发布,更多地停留在剖析政策本身。应当面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人民对教育需要层次的多元化开展讨论,基于国情为顶层设计的出台提供更多可行性思路,实现向上的支撑性互补。构建研究共同体可以为基层探索共同发力。研究主体应本着共同的研究理想积极组建学术群体,扭转基层探索缺乏合力的现状,从而使松散的研究单元转变为专业化的合作性组织,通过示范效应带动整体研究水平的跃升,反哺顶层设计。因此,关于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定位研究既要注重“加强系统统筹”自上而下开展整体变革,又要“尊重基层首创精神”自下而上完善政策体系,二者形成良性上下互动,才能推动中国教育现代化构筑和谐有效的发展格局。

2.关于价值旨归的研究:人本取向与多融合性和合统一

所谓价值旨归现代化,就是要在教育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树立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价值观,引领教育现代化朝着更高水平、更高质量、更加可持续的方向转变。在后续研究中,要侧重对人本价值回归的研究。如何处理好学生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个性发展和共性发展、素养提升和创新提升的关系值得学者深思,这就需要广大研究者为高校加大人才供给侧结构性变革献计献策,针对社会需求和学生成长特征,不断完善学科结构、专业配置和课程开发,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和服务社会发展的能力。研究者还要注重对提升教育工作者的人本意识、人本高度和人本能力方面的研究,促使其秉承“以生为本”的价值追求,为学生提供精准化高质量服务。而多融合性应当成为教育现代化价值观研究的又一侧重点。现代化教育的多融合性要求教育主客体有高融合性的意识、高融合性的能力、高融合性的实践,具体表现为高科技融合和学科交叉融合。在智慧时代的感召下,研究者要将单一学科的研究成果汇聚成“大尺度”的创新创造,促使知识创新体系交叉融合并占领学科布局的制高点,从而通过联合攻关的方式解决各类综合复杂的教育难题。基于此,教育现代化价值观的研究必须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作为支撑,据此指导教育实践活动,并从实践结果中反向修正教育理念,才能防止认同返浅。

3.关于立场视域的研究:历时态逻辑和共时态逻辑互嵌共生

教育现代化关于立场视域方面的研究应当坚持历时态逻辑和共时态逻辑相统一。按照历时态逻辑,中国属于后发型现代化国家,外域引介是扩展我国教育现代化研究视域的方法论之一。我国学者应当立足全球视野,关照国际比较的广度和深度,从不同国情和学情中,为推动我国教育现代化研究汲取营养。按照共时态逻辑,在“引进来”的基础上,研究如何“本土化-走出去”也尤为重要。一方面,在研究视域上注重经典现代化和新现代化的融合。中国教育现代化在兼顾经典现代化优势的基础上,扎根中华民族文化土壤和办学实践,并着眼信息化、知识化、市场化等新兴社会发展趋势,才能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现代化话语权。另一方面,研究视域必须克服“单向借鉴论”。我国教育现代化学者应当就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国际情感、优化来国留学服务、完善对外教育援助体系、加速建设带有本土基因的世界一流大学等方面为我国教育腾飞出谋划策。缘此,中国才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发展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综合教育强国。

4.关于应然进路的研究:技术规约与高位均衡相呴相济

实现教育现代化,还需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实践路径。在探索实践进路的研究中,一方面,要强化人工智能背景下教育现代化的伦理规范研究。教育现代化研究在挖掘信息手段的技术红利时,也要深入对算法输入和运行透明度、设置公平算法编辑原则等方面的研究,不断探索完善事前预警机制、事中管控机制、事后监督机制,健全风险评估准则,多层多维研究其安全性、公平性、价值理性,从而消退人工智能的“解蔽”和“促逼”等消极倾向,削弱智能时代的不确定性和伦理威胁,避免工具理性、算法黑箱、技术“异化”僭越教育的“善”和“美”。另一方面,要强化教育现代化高位均衡发展的研究。教育科研差异过大是教育现代化发展不均衡的一种表现。研究者需及时将目光转向西部和乡村教育现代化,从理论层面将东部和城镇教育现代化发展经验“嫁接”至西部和乡村,下活全国“一盘棋”,从实践层面形成科研合力,组建由教育科研带头人、教育科研新秀、教育科研积极分子构成的“阶梯式”人才库和研究共同体,通过举办学术论坛、讲座、研讨会等搭建结对互助、跨区交流的平台,发挥核心力量的领衔作用和优势地区科研实力的辐射、带动效用,在增能、增效、增益中实现“东-中-西”部的科研协同创新。

猜你喜欢
现代化研究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题解教育『三问』
边疆治理现代化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