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寨苗族手工皮纸的书籍设计

2023-02-26 17:16焦万程
上海工艺美术 2023年4期
关键词:皮纸丹寨手工

焦万程

Through the survey for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Handmade Vellum” in Danzhai County of Guizhou Province, this article takes vellum books as the design object, and penetrates the aesthetic rule of hand-made paper into the creativity of book design, there by endowing book design with uniqu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本文通過对丹寨地区非遗手工皮纸进行调研,以皮纸书籍为设计对象,将手工纸的手感美学法则贯穿于书籍设计的创意当中,赋予书籍设计以独特的审美特征,创造性地改进了丹寨皮纸的工艺,优化了古法皮纸的制作工序,同时结合手制书具体的设计及工艺实践,对基于手工纸的书籍装帧设计特点进行了分析,总结了丹寨苗族皮纸手制书设计方法和要点。

一、丹寨皮纸制备现状调研

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石桥村南皋乡,因皮纸而成为“中国古法造纸艺术之乡”。丹寨县的皮纸制作技艺,是第一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的项目。丹寨手工皮纸历史悠久,据方志文献记载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末。

经文献考证,总结丹寨皮纸的制作工艺流程依次是:买构皮、泡料、浆料、煮料、退碱、二次煮料、二次泡料、压干、堆垛、选料、三次泡料、打浆、打槽、加药水、抄纸、压榨、晒纸、揭纸和捆纸共19个。

丹寨手工造纸文化遗产资源品类丰富,原生态技艺广泛分布。丹寨石桥古法造纸的生产工艺流程繁复,与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记载的碓、碓杆、水轮、曲柄轴等形式构造和水碓图如出一辙,据笔者考察,丹寨皮纸创新研发上仍有极大的提升空间。在振兴传统非遗工艺高端化探索上,诚如牟晓林先生所言:开发与众不同的创意,丰富产品种类和个性化产品,满足当下消费个性化需求,是传统手工向高端化发展的重要条件。目前,丹寨皮纸与同为“非遗”的夹江纸、富阳纸相比,不管是终端消费的技艺聚集业态还是活态保护上面,均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是其传承形式单一,还停留在家庭槽户独立生存的传统业态,缺乏创新性以及现代性模式的设计作品。目前丹寨皮纸主要存在以下三类困境:

第一,大众操作难度高。手工纸对原料、水质、工艺均要求严苛,整套工序达不到规范严谨的传播。

第二,创新设计滞后。目前的文创产品普遍存在不符合市场需求的现象。设计创作者缺乏对丹寨皮纸技艺的深入挖掘,创作表现形式过于单一,梯度设计分布不合理。

第三,产品品类单一。产品大都以捆钞纸、祭祀纸和书画纸为主,受众面少,品类升级有待提高。

二、丹寨皮纸的工艺改进分析

“三分手,七分工”的俗语在手工艺行业广为流传。笔者系统整理出丹寨手工造纸改进款原料、配料和工具的列表,以表明传承古法的用料与流程系统,又区别于古法的设施制备。(表1)

传统手工造纸工艺复刻程度相对较低,甚至工序过度依赖器具而不能复刻,例如,仅造纸工序中“煮料”这一工序就是用当地甑桥下的水蒸气对多个特产甑子来蒸料。这种传统的生产模式在当下以可复制性为原则的科学实验中,已难以延续。在对古法技艺进行提取和创新设计的关系研究中,如何将技艺有逻辑地转化到手工纸设计中,是本设计的一大挑战,也是本设计需要探讨的核心议题。

创新型丹寨皮纸制作有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第一,备料。沿袭非遗,本土材料必不可少。宋代苏易简《纸谱》中记载:“蜀人以麻,闽人以嫩竹,北人以桑皮,剡溪以藤,海人以苔,吴人以茧,楚人以楮为纸”。石桥人用的正是楮树皮造纸,楮树在当地也叫构皮麻。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丹寨县石桥村已开放线上经销,使得异地选购本土构皮成为可能。皮料的质量决定了纸张的质量,嫩构皮相较于老构皮,前者更佳。

第二,制料。先浸泡成捆干构皮,依据水温浸泡2~7天不等,沥干后,配比与构皮重量为14:1的烧碱以浆料。之后,备锅旺火蒸煮纸料15小时,煮好后将构皮中的烧碱冲洗干净。将构皮拧干铺开置于锅中,构皮上层下层均铺与构皮重量比为40:1的漂白粉,蒸煮60分钟后,停火焖料24小时。焖软后,冲洗去除漂白粉后挤干水分,放置在盖帘上,使残存水分顺缝隙流出。最后去除纸料中的结块、黑斑等杂质,浸泡在水中8小时。

第三,制浆。捶打捣碎纸料后,将构皮放入榨汁机打碎至絮状后,倒入盛水大号浆料盆。水多则纸张薄,水少则纸张厚。随后加入适当药水,如聚丙烯酰胺,以提高絮凝作用。最后,取长柄器具搅拌均匀。

第四,成纸。将造纸框深入浆料盆,抄纸工艺最重要的是纸浆均匀分布在纸框上。宋应星在《天工开物·杀青》中提到纸张薄厚取决于手法轻重,“厚薄由人手法,轻荡则薄,重荡则厚。”按需前后震荡2~3次,抬起造纸框,即可成一张纸。随后翻转盖上,当水压榨干时,使用融水蓝靛泥渐变上色。或可用压平草木进行纸面装饰制作花草纸,需取适量纸浆水浇在纸张表面,封存草木。最后在纸框上盖纸帘,压码子压榨1~2小时。当水压榨干时,纸张基本成型。

第五,干燥。静置干燥通风处8小时以上,待纸张半剥脱网框时,用钝器起纸,至此整个造纸过程基本完成(图1)。

为了验证工艺的广泛适应性,尝试在纸的制备过程中,通过添加不同的草本材料赋予皮纸不同的品质特性,包括颜色、气味、触感。在添加不同草本材料的制作中,手工纸同时也具备了不同的效果。例如添加了咖啡渣的皮纸呈现出咖啡色泽及颗粒状触感,给人以厚重的人文气息同时保持固有的质朴手作感。对比于大工业生产的传统书籍,仅有扁平化的信息传递,这类定制化纸张给读者带来多维的阅读体验,提供舒适浸润的阅读氛围(图2)。

由此可见,创新型丹寨皮纸制作,保持传统非遗工艺的同时借助机器,其生产过程尽可能地排除环境的影响,提高了技艺的可复制性,是科学实践精神的具体体现。生产出来的纸有着树木的清香,兼具耐存放,耐翻折等特点。

三、丹寨皮纸创新设计实践

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更多的创新设计,从历史文脉着手,可以有效地继承与发扬传统美学特征,形成朴素亲和的视觉特色。笔者采用纯手工制作的《如水集》一书,运用了传统手工皮纸、传统装帧工艺,结合独特的现代书籍结构设计,赋予书籍新的可能性。

1.信息搭载

皮纸的手感特性,比工业纸在设计中更适合表现人文感十足的母爱主题。《如水集》是一本插图回忆录,以“母爱如水”作为主题,用时间顺序,图文结合记述了一位平凡母亲陪伴孩子读书成长的生活点滴。

在《如水集》中,收录了98张写生画作手稿、8970字。母女二人日记手稿作为一手文献,生动细腻地再现了母亲洗衣、拨蒜、晾晒、坐卧等等的形貌神态。其中《补桌布》一图中,人物坐姿低头蹙眉,脸上戴着老花镜,着简朴居家服,光脚坐在垫子上,身边茶壶装着提神的茶水,双手拿捏针线正缝补着一张桌布。画面构图饱满,线面结合,疏密有度,朴素的母亲形象跃然纸上(图3)。

2.版面编排

书籍设计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即由原始资料转换到书籍过程中的文本形态和书籍形态。在书籍的整体构成中,如何解决“既呈现现代书籍设计理念,又为传统皮纸工艺带来新生”成为难点。笔者结合传统与现代的工艺,在增加非遗工艺的受众范围、提高非遗工艺的产品渗透性的同时,也为现代设计增加了“返璞归真”的综合感官体验。

整体构成分为视觉构成和结构构成两个主要内容。在视觉构成部分,主要基于如水般温柔浸润的母爱而展开,探索了彩色变换、直方图均衡化等图像处理方法,以及遮罩、文字图形化等编排形式,并设计了定制化手工皮纸封面。在结构构成部分,首先针对“双方对话式文本”所呈现出的“一比一”的文本对照,提出了“由外而内式”的阅读结构,即从书籍最外层书口开始向内层书芯阅读。并根据这个结构设计了折叠隐藏式书口结构,将部分信息放置为最外层,让读者阅读一段文字书口之后便可进而观赏书芯插图,既不破坏阅读整体秩序,又给读者提供了视觉“留白”,将理性感性结合融入阅读体验。书籍既可翻开阅读插图与文本也可展开为照片工艺摆件,呈现既可翻读,也可展卷的书册结构。其次,探索了以两种字号文字排版等信息呈现方式来引导阅读,并以柔软粗糙的手工皮纸封面带来丰富手感,增加触觉体验,给阅读活动增添了一些综合感官的乐趣(图4)。

对于细节处理、主题传达,王红卫教授说过:“好的书籍设计师知道如何让自己的设计在感情的层面上触动人心,知道如何让文字讲述故事,如何让色彩创造情绪,如何让版面释放信息,如何让图像传达情感。”在细节处理上,选取适合展现母爱主题的配置。书籍开本为横向,尺寸为558mm×207mm;字体采用宋楷混排法,采用方正书宋、方正杜墨飞钢笔楷书;版面分栏为5栏;图片采用碳铅笔速写,并将色彩设置为色值#1b4591的淡蓝色(图5)。

3.工藝构造

在《如水集》的封面和封底选用手作丹寨皮纸,以蓝靛泥渐变染色,封面裱糊印有标题的微涂布纸;书籍装订方式上,采用蜡线穿孔、中式古代四目骑线式线装的方式。杭间教授就强调过线装书的优点:“线装书的宣纸质地柔软,版刻黑白分明,有内在的节奏感,字体与中国书法一脉相承,所有这些都与中国的传统价值观相应。”书籍内文印刷采用四色印刷,用纸选择微涂布低克重手感纸,确保内文图像的印制清晰、着色鲜明的同时,承袭中式线装书宣纸的柔软手感。随着时代发展,皮纸的用途有了更多延展,突破了书写、包装的桎梏,展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赵健教授曾对现代书籍设计中封面的重要性加以肯定:现代书籍结构功能不同于中国传统书籍的首要之处,就是书籍封面角色的改变,现代书籍封面被赋予了更多的视觉宣传的使命,而且封面设计几乎被当做中国早期书籍设计的唯一内容。将丹寨皮纸设计应用在书籍封面上,不仅能贴切地反映书籍设计主旨,更能拓展丹寨皮纸在当代设计中的应用范围。手制书的材料,采用与设计理念和书籍内容相符合的手工纸。手工纸的结构与材质,给予文字与图形亲和感及代入感,利用材料的触觉、嗅觉等呈现了手工的亲和力。

四、结论

在弘扬优秀非遗文化的背景下,丹寨手工造纸书籍制作是振兴传统非遗的一种探索。丹寨皮纸的发展存在客观的局限性,究其原因,首先是其传承形式单一,还停留在家庭槽户独立生存的传统业态,手工造纸缺乏创新工艺技术。其次创新设计滞后,缺乏创新性以及现代性模式书籍的设计。因此在尊重丹寨皮纸现有工艺的基础上,笔者对传统工艺进行了创造性改进,并以《如水集》丹寨皮纸书籍进行创新设计实践,从信息搭载、版面编排、装订装帧三个层面切入,充分考虑读者的需求,有序地对书籍设计进行研究分析和针对性优化设计。在信息搭载中采用了基于皮纸手工特性定位设计内容,提取人文主题构建多层次的体验内容;在版面编排中采用了“一比一”的文本对照与“由外而内式”的阅读结构;在装订装帧中采用了以丹寨皮纸书籍封面促进皮纸工艺渗透迭代,并结合手工装订法对皮纸创新设计进行探索,增加读者综合感官体验和对非遗文化的认同感。笔者希望借此文章抛砖引玉,推动丹寨皮纸非遗文化在设计层面的探索,吸引更多有识之士关注和研究该领域。

参考文献:

[1]杨书昆,陈彪.中国手工纸文库(贵州卷)[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8.

[2]牟晓林.振兴传统手工艺的高端化发展探索[J].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1(4):72-77.

[3]画册编写委员会.丹寨:印象非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2.

[4]吕品田.重振手工激活民俗: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文集[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21.

[5]宋应星.天工开物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6]赵健.范式革命:中国现代书籍设计的发端(1862-1937)[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

[7]赵健.隐性构造[J].装饰,2006(3):10-11.

[8]王红卫.书香: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书籍艺术设计[M].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2008.

[9]杭间.开卷:中国古代书籍艺术的审美形态[J].装饰,2005(2):7-9.

猜你喜欢
皮纸丹寨手工
拓印之美
屏风的历史沿革及纸质屏风的复原工艺研究
春耕大典
贵州苗族蜡染文化在平面产品设计中的运用
轮值镇长
——丹寨万达小镇的独特IP
丹寨扶贫创新模式探析
丹寨扶贫创新模式探析
美之天然皮纸制作技艺
做手工
超萌的羊毛毡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