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少儿图书馆使用现状研究

2023-02-27 07:45耀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3年2期
关键词:工作日亲子成人

林 耀

良好的社区文化服务与早期儿童教育息息相关,相关设施设计通常会深挖儿童与家长的需求[1]。少儿图书馆对幼儿的早期指导作用不可替代,通过借书、阅览、自习、互动等形式能够帮助学龄前儿童建立空间认知[2]。本文通过对既有图书馆的调研访谈与行为注记,探索社区少儿图书馆运营的对策。

1 上海市社区少儿图书馆的分布情况

调研以上海市为范围,通过高德地图爬取社区图书馆及儿童图书馆的数据,经过去重与纠偏,共提取到242 条数据。其中,社区公共图书馆数据145 条,私营儿童图书馆97 条(见图1)。社区公共图书馆与私营儿童图书馆互为补充,在城市核心区域形成较为致密的图书设施系统,并呈现出内环中高度聚集、外环及郊野区域疏离分散的分布特征。经过多次走访与电话沟通发现,多数社区图书馆短期内不开放或仅开放对外借阅,最终选定其中3 个典型设施进行实地调查研究。

图1 上海市社区少儿图书馆分布图(来源:作者自绘)

设施A 位于上海市闵行区,曾获闵行街镇图书馆、上海中心图书馆先进集体等荣誉,是上海市规模最大的街道级图书馆。设施A 的建筑面积约4 200 m2,其中儿童阅览面积约480 m2。由于区位临近机场与商务区,除周边居民外,设施也吸引了大批商务人士使用。设施B 位于上海市闵行区,曾获评街镇级优秀馆、上海市优秀图书馆、最美街道图书馆等荣誉。经多次改造,其中图书馆功能面积扩大至930 m2,馆藏达4 万册。设施C 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由多位幼儿家长推荐,是媒体社交平台检索结果中热度较高的商业少儿图书馆。该馆属于连锁商业图书馆中的重要一环,使用面积约820 m2,藏书9 000 余册。

2 使用人群特征

由于前期调研走访中发现,各设施在工作日与周末的使用情况差异较大,因此选取工作日与周末共计6 d 进行统计与对比。各设施儿童区域的人流统计情况如表1 所示。统计过程中清除了设施运营人员及授课教师等人员的干扰,以确保成人数据为常规使用者[3,4]。调研期间的气温、天气相近,且未见节假日或大型活动干扰,因此可近似忽略客观因素对数据的影响。通过预调研了解各设施的运营时间,取重合区间进行观察统计,统一由9:00 观察至20:00,调研时长总计66 h。

表1 各设施儿童区域的人流统计情况

2.1 工作日人群特征

工作日中各设施的主要使用人群为中青年,儿童区域的使用效率较低。

设施A 儿童阅览室工作日服务人次为23人,场馆内设置固定阅览座椅20个。通过工作日观察可以发现,使用人员进出较为分散,平均1 h 进出2 ~3 人。场地内的座椅闲置率较高,空间使用效率较低。进出人群大多为中青年群体,当日仅有3 组亲子家庭前来,无儿童独自前来。工作日人群的主要使用目的是借阅少儿新书或归还到期图书,落座阅览人次比例不足27%。

设施B 儿童区域工作日服务人次为16 人,场地内设有16 个座椅阅览位及最多可供8 人使用的环形沙发。观察当日仅2 名10 岁左右儿童结伴和一组幼儿亲子家庭进入使用,分别为9:00 与17:00前后。设施B 儿童区域室内座椅多被成人占据,携带便携笔记本电脑进行自习或办公,使用原因多为成人区域无可用坐席。

设施C 是复合使用的图书馆设施,未专门设置儿童区域。该设施工作日服务人次为56 人,其图书区设置座椅约40 个(含台阶、沙发),自习区内设置8 个阅览沙发和20 个自习坐席。观察发现,设施C 的使用强度比其他两个更高。主要使用者为周边社区的成年居民,首要目的是进入自习区办公,其次为绘本借还。工作日使用人群主要为周边社区自由职业的青年居民,总计人数30 人左右。该类人群是图书馆营收的主力,但也是设施离座率低、使用效率降低的主要原因。设施C 的人群统计反映出幼龄儿童亲子在工作日或有使用社区少儿图书馆的意愿,但对中小学亲子家庭而言,家庭作业与加班占据了多数工作日的晚间时间。

2.2 周末人群特征

调查研究表明,周末各设施儿童区域使用强度远高于工作日,且呈现出一定的集中使用规律,如图2、图3、图4。

图2 设施A 周末人流统计图表(来源:作者自绘)

图3 设施B 周末人流统计图表(来源:作者自绘)

图4 设施C 周末人流统计图表(来源:作者自绘)

设施A 儿童阅览室周末服务人次为88 人,其中成人53 人,儿童35 人,周末服务人次约为工作日的3.7 倍。全天在馆人数统计呈现出较为完整的波动形式,峰值在馆人数达到23 人,使用低谷为12:00 与16:00。周末观察当日,儿童多为母亲或祖父母辈照护者陪同,略多于独立前来借还图书的家长人次。亲子家庭偏好在周末下午前来,且形成了定期使用习惯,这是因为家长希望周末上午可以稍作休息并制定计划。同时,也反映出社区图书馆的用户黏性较强。

设施B 儿童区域周末服务人次为82人,其中成人47 人,儿童35 人,周末人次约为工作日的5 倍。设施B 峰谷时段与设施A 约有前后30 min 的差异,全天在馆人数波动情况与设施A 相近,同时段在馆人数最高为15 人。设施周末管控中同时段街道图书馆内不得超过50人,这一政策直接影响了当日人次的上限观察。据管理者反馈,常规状况下儿童人数将会有所增加,周末儿童区域可以坐满(即峰值达到25 人左右)。使用人群以亲子家庭为主,其次是成年居民及青少年儿童,共计观察到25 组亲子家庭与10 名中小学生使用。

设施C 周末服务人次共计164 人,其中成人100 人,儿童64 人,周末服务人次约为工作日的3 倍。同时段在馆人数均高于设施A、设施B,最高同时在馆人数达43 人。观察当日成人使用人数高于儿童,并呈现出显著的儿童独立使用情况。在成人使用者中,近半使用目的为工作自习,亲子阅览为27 组,中小学生独立前来达37 人。值得一提的是,独立进入场地的中小学生多数为参加周末艺术教育、瑜伽芭蕾等相关线下活动,并非前来阅读,自行阅读儿童仅有9 人。这表明儿童较少主动前往少儿图书馆,多数儿童是在家长陪同与辅助阅读下才会使用少儿图书馆。

3 使用行为特征

通过记录人群使用空间时的场所、行为,对使用现状特征进行归纳总结。行为观察与前文人群统计工作同步展开,分别对各设施选择工作日与周末隔一日进行记录。形成3 个调研设施工作日与非工作日典型时段的行为注记快照实例,如图5 所示。

图5 设施C 的行为注记快照(来源:作者自绘)

3.1 聚集效应

电源效应是社区图书馆最明显的人群聚集特征。通过多个设施观察对比,不难发现设施B 与设施C 中,无论是工作日或周末,人群均偏好优先使用设有插座的固定坐席。设施B 在工作日观察期间,由于成人区配备电源的坐席已满,很多成人选择进入儿童阅览区,并使用靠门的4 个配备电源位置。设施C 电源较集中设置在自习区域,这主要是私营图书馆出于对设施用电节约的考虑。便利的电力资源与Wi-Fi 网络使得设施即使在工作日也同样汇集了较多自习人群使用。设施A 将儿童阅览室单设于2 层,室内不设对外开放的电源插座,猜测是出于儿童用电安全的考虑。这也使得很少有成人在工作日进入设施A的儿童阅览室,使用效率较低。以该效应为依据,通过可变电源设计或许可有效控制人群特征。例如,工作日可开放电源供给以增加社区自习办公居民使用,周末可适当减少电源供应,避免成人自习过度挤占儿童阅览资源。

亲子家庭存在亲近聚集效应。一方面,由于近龄儿童生长发育情况与智力认知水平相近,天然具有相互亲近的心理倾向。另一方面,照护人(尤其是幼龄儿童母亲)往往积累了大量的儿童养育理念与经验,相互间有输出经验和交流的潜在欲望。设施A 周末观察时发现两个亲子家庭围坐一张书桌的使用行为。当一方短暂离开,另一方自然承担了代为照看儿童的责任。设施C 观察期间亦发现“儿童间游戏,家长间交流”的分角色交流现象。本文将以上现象称为亲子聚集效应,该效应一方面提升了儿童使用设施的安全性,另一方面验证了亲子家庭之间存在相互交流的需求。结合亲子聚集效应提出设计策略,合理设置围坐空间是社区少儿图书馆使用过程中家庭与儿童友好的有效手段,能够满足照护人与儿童的沟通与安全需求[5]。

3.2 典型现象

人群错配现象是社区少儿图书馆最显著的使用特征。经调查发现,各设施儿童区域在工作日期间较少能真正服务到儿童群体。设施A 由于座椅书桌设置较矮、不对外提供充电插座,工作日不仅无儿童人群使用,也无成年人群临时使用儿童空间。相对独立设置的儿童阅览区设有醒目标识和玻璃门隔断,但工作日与周末上午仍以成人使用者为主导。本文将这种专为儿童设计却得不到儿童青睐的阅读空间,由于电源网络等辅助资源齐备却反多为成年人群使用的现象称为人群错配。人群错配现象表明,人群是多元复合的,应根据现实的复杂使用场景要求室内功能空间被更科学地划分和整合。单独设置针对某一人群的功能空间是一种简单但缺乏验证的设计手段,可能造成空间使用效率的降低和资源的浪费。

陪同阅读行为存在分龄差异。在对3个设施的走访观察中发现,家长陪同的儿童阅读行为可以进一步根据儿童年龄进行划分。可将使用少儿图书馆的亲子家庭大致分为6 岁及以下幼儿,7 ~10岁儿童以及11 ~15 岁少年3 类,所占比例约为1 ∶3 ∶1。其中,6 岁及以下幼儿家庭的陪同阅读行为是全程照护的,主要阅读的书目是幼儿绘本。家长为儿童挑选图书、朗诵、解释和引申启发,并需要照顾儿童如厕等。7 ~10 岁儿童家庭的亲子阅读行为与家长育儿观念有关,主要阅读图书类型为插画故事图书。11 ~15 岁少年使用社区少儿图书馆的目的往往是完成课后作业,家长较少进行干预且并不要求儿童始终处于自己的视线范围。分龄阅读差异现象验证了儿童阅览区域设置成人监护空间的必要性,同时根据不同年龄儿童阅读行为差异需妥善进行硬性与柔性分区。

4 结语

通过观察统计与行为注记方式对社区图书馆现状人群与使用情况进行研究,初步得出以下结论。人群特征方面,社区图书馆工作日主要使用人群为中青年,儿童区域使用效率较低。幼龄亲子家庭工作日精力有限,使用意愿不强。周末使用强度远高于工作日,且呈现出与用餐时间相契合的人数波动。儿童与成人人数变化呈现协同关系,验证了儿童以亲子家庭为单位的主要使用模式。使用现状方面,多个设施呈现出电源聚集效应。亲子家庭存在亲近聚集效应,体现照护者的交流欲望的同时,家庭间也能够代为承担照护责任。家长陪读行为存在分龄差异,因此针对不同年龄儿童可设置与需求相对应的阅读空间,妥善进行硬性与柔性分区。相关研究成果可为后续社区图书馆儿童阅览空间设计提供数据支撑与理论支持。

猜你喜欢
工作日亲子成人
成人不自在
关于休闲的量的问题的考察
Un rite de passage
成人正畸治疗新进展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
对《资本论》中工作日问题的哲学思考
郑州局办理业务全程提速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