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教师专业发展的“七度空间”

2023-02-27 09:02井光进潍坊市教育局副局长潍坊一中党委书记
教育家 2023年4期
关键词:育人专业发展

井光进 | 潍坊市教育局副局长、潍坊一中党委书记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个老话题,确实非常重要。但在新高考、新课程、新教材、新课标等一系列“新”的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又有新的内涵。笔者作为长期从事教师专业发展的服务者和促进者,认为在建设高质量教育、加快教育现代化的征程中,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应聚焦七个“度”,也可称之为“七度空间”。

定位要有高度

我们常说,看到未来有多远,就能走多远的路;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从人生定位上看,作为教师,如果仅仅定位为“教书匠”,那就只能走一条狭窄的小路。如果胸怀国之大者,追求当一位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时代新人的“大先生”,那一定会有不一样的人生之路。从专业目标上看,如何将新课标要求的核心素养及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每一个学科落实到位,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大课题。以《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为例,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是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以及信息社会责任四个方面。但在大部分学校的日常教学中,突出的是应用能力,也就是对技术的掌握能力,如何实现“四个方面”的要求需要专业支撑。从成长姿态上看,教师有什么样的日常状态,事关专业发展的高度。能否有“望尽天涯路”的人生定位、“学高为师”的专业目标、“新竹高于旧竹枝”的成长姿态,将最终决定一位教师专业水平的高低。

教学要有精度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旨在提升教学水平、提高教育质量。在有教无类的基础上,如何做到因材施教、精准施教应该是教师的必备能力,也是专业发展的最终指向。其外在表征是,教师要在学情分析、学业设计、备课研课、课堂授课、质量评价、人格培育、作业布置等各个方面都能基于每一位学生的真实需要,采取更加精准务实的教学策略和方式。比如,有价值的讲授和探究对话是课堂中最常见的两种教学法。但我们发现,很多教师都是预设问题,也就是在备课环节就已经设计好了课堂提问的问题或者基本指向。应当关注的是,这些问题是不是过多关注了那些能给课堂提问带来正确答案的学生,而忽视了那些不能带来正确答案或者没有发声的学生。如何在教学中关注到每一位学生,既需要学习方式和治理体系的变革,更需要每一位教师不当旁观者,将其作为专业发展的重要突破来进行项目化、课题化的深度研究,并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和有效的实施路径。

育人要有温度

每位教师都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有温度地实施育人,否则,其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孩子的教养、精神上的发展、道德面貌的形成,所有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都有赖于在课余时间内进行的、不列入课表的工作。一个教师,只有成为孩子们在其中度过其精神生活,并建立彼此间道德关系的那些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时,才会是一个教育者。因此,如何建构与学生之间有感情、有温度的沟通,就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项重要能力。不仅是师生关系,教师和家长的关系同样需要建立有温度的渠道,进行心贴心的交流。只有“亲其师”,才能成为学生自觉追随的人。当情感能量在师生互动中自然生发出来,变为同化与维系力量,会增强教学成果、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还会激发学生产生更深的动机和兴趣,营建更加长久稳固的良好关系,并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理想的课业成绩。如何让育人更有温度,需要每位教师在专业发展之路上常思常想、不断创新实践。

落实要有力度

新的时代背景下,党和国家对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要求。教师如何在教学育人过程中创造性落实到位,是亟须提升的专业能力。笔者认为,当前需要实现几个方面的转变:在育人目标上,由重视智育转向五育融合,落实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时代新人培养要求,为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奠定基础。在育人理念上,由集中讲授转向精准施教,突出个别化、差异化和增值性评价。在育人体系上,由学段分治转向贯通衔接,构建适合一体化的学生成长新机制。在育人环境上,由传统教室转向学习空间,提供更多泛在学习、自主学习和项目学习的生态空间。在育人模式上,由“以教定学”转向“为学而教”,落实学习者中心地位,全方位满足学生成长需求。在育人载体上,由常态课堂转向数智校园,让人工智能及数字化智慧教育资源赋能师生发展。在育人氛围上,由以校为主转向家校社网,凝聚各方形成合力,实现全环境育人。在整个过程中,都需要教师基于教情、学情去落实,也可称之为教师的行动力。

专业要有厚度

当前,各种教学实践经验层出不穷,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但作为一位有底气、有志气的教师,必须在学科上深耕、育人上深研,有自己厚实的专业功底。例如,当前的数学学科,要想达成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就要研究并讲透数学史。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让学生认识并钦佩发明家、数学家,让学生从中认识到取得最终成功需要不断地付出,不仅能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坚忍不拔的精神,还能提升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想象和运算等层面的素养,培养优秀数学品质,积淀做基础研究的毅力。如何培育专业厚度?在理论上,应广泛阅读本学科基础理论及各类最新探索成果;在认知上,应不停学习总结,建构起本学科的知识体系及教育教学体系。这就离不开持之以恒的读书、反思、写作、探析以及解决问题,这本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之道,也是必不可少的辛苦付出。

学识要有广度

新时代的教师,不仅应精通本学科,还要善于跨学科融合教学,熟悉跨学科教学的知识维度、方式方法。比如语文课的《木兰诗》中有这样一段:“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学生们可能就会问,为什么替父从军还要自带装备?这就需要历史学方面的知识。作为语文教师,就要懂南北朝的征兵制度。除了知识层面的内容,最明显的就是时代性的新要求,需要各个学科的教师掌握。比如在地理学科讲授贵州喀斯特地形特点时,如果引入中国天眼建设的来龙去脉,就会让学生更加有兴趣。“天眼”知识的讲解,又激发了学生潜心科研、当科学家的志向。再比如国家大安全观,为什么要强调大安全,大安全观在每一门学科中如何渗透,都需要思考。另外,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最新成果,特别是社会变革的样态呈现,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到数字经济,乃至呼之欲出的生物经济,都需要教师能够清晰地把握。除此之外,一位有品质的教师,还应有自己的特长和爱好。会打篮球的老师,会唱歌的老师,会素描的老师,会弹吉他的老师……这些都是学生心目中的魅力教师。

成长要有梯度

作为教师,专业发展不会一蹴而就,而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需要我们设定一个一个的“小目标”。正如美国著名传媒记者沃尔特·李普曼说的那样:“我们以由表及里、由远及近的探求为己任,我们去推敲、去归纳、去想象和推测内部正在发生什么事情、它的昨天意味着什么、明天又可能意味着什么。在这里,我们所做的只是每个主权公民应该做的事情,只不过其他人没有时间和兴趣来做罢了。这就是我们的职业,一个不简单的职业。我们有权为之感到自豪,我们有权为之感到高兴,因为这是我们的工作。”人生的梯度很漫长,需要拾级而上,可能会有“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也可能会有各种质疑和非议,但我们应该始终怀揣三个问题:“为人师者到底应该有什么样的追求?实现这种追求需要什么样的胸襟?如何从容而坚定地走好自己的专业发展之路?”其实,关键在于我们对自身、对专业发展有一个什么样的定位与追求。

当然,“梅花香自苦寒来”。教师的专业发展,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着实不易。人生如茶,刚开始总是苦的,但只会苦一阵子,久之便苦中回香。作为教师,我们不能也不会苦一辈子,总有让自己怦然心动的幸福与快乐。当你把幸福捧在手里,看似微不足道,可是一旦放手,便会后悔不迭。只有像茶叶一样,在滚水中反复折腾、浸泡,才能把内在的潜质逼出来,才能找到生命的真谛与价值。到那个时候,我们的专业发展也自然就“蓦然回首”,在“灯火阑珊处”收获满满,受人尊重。

猜你喜欢
育人专业发展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