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料库的学术语篇与新闻评论引导式元话语对比研究

2023-02-27 01:46何梦宇湖北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205
关键词:体裁语篇话语

何梦宇(湖北经济学院 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一、引言

学术语篇是学术英语(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研究的热门话题。学术语篇研究多以学生对学术语言的需求为出发点,探讨学术语篇的本体特征,如词汇、语法、修辞策略等。与传统的语言层面(如词汇、语法)相比,体现交际功能的修辞策略受到了学者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研究根据学生的写作需求,分析不同学术体裁的修辞特征,增强学生把握体裁的能力。目前,尽管学者较多关注学术语篇中的修辞策略,如最直接的修辞资源元话语,但是现有研究大多集中在学术体裁之间的对比,如对比学术论文的学科差异[1][2],对比一语和二语作者学术写作差异[3][4],对比不同学术体裁文本差异[5][6],学术体裁与非学术体裁对比研究为数不多;不仅如此,不同体裁的修辞策略对比研究大多针对直接体现作者态度的互动元话语[7],对于引导语篇且具备人际意义的引导式元话语关注较少。大多数元话语研究集中在学术体裁上,导致学生难以认清元话语在其他语境中的实现形式,继而影响了学生在不同语境下的语言学习[8]。因此从教学视角看,探讨元话语在学术体裁与非学术体裁的不同差异有一定的必要性。

不同体裁的对比实践能够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或者体裁意识,即如何针对不同的读者,采用不同的修辞特征,做出不同的语言选择[9]。那么,作者如何在特定体裁中选择适当的修辞资源则是话语能力的重要体现。从体裁实践入手,探讨不同体裁中的修辞资源,对于提高学生体裁与修辞意识不失为一个可以尝试的研究路径。基于以上背景,本文试图以学术体裁和新闻体裁为体裁实践,对比分析两种体裁使用引导式元话语的差异,进而从话语共同体,交流目的和目标受众发掘差异产生的原因并探讨对学术英语写作的启示。

二、文献综述

元话语是说服受众,与受众建立互动的最直接的修辞资源之一[10]。元话语研究分为狭义(narrow approach)和广义(broad approach)视角[11]。从狭义视角看,元话语被理解为 “文本的文本”(text about text)、“元文本”(meta-text)或“自反性”(reflexivity)[12],强调元话语的篇章组织功能,如we shall discuss these as follows,this will be discussed in the next chapter。广义视角强调元话语的篇章组织和人际功能[11][10]。从广义视角出发,提出了人际元话语模式,全面展现了元话语与语篇、作者、读者相互连接的动态关系。语篇是作者和读者互相作用的产物,元话语连接语篇和语境,体现了社会互动的过程[13]。人际元话语模式较以往的元话语定义更清晰,分类更全面,因而被大部分学者接受和采用。

根据人际元话语模式,元话语被定义为用于组织话语、表达作者对话语的观点、涉及读者反应并具有反身性的语言表达,分为引导式元话语(interactive meatadiscourse)和互动元话语(interactional metadiscourse)两部分[10]。引导式元话语涉及组织语篇,互动元话语彰显作者和读者的互动关系,两者准确地反映了元话语的组织和评价的本质特征[11]。由于互动元话语(如模糊限制语,强势语,态度标记语等)直接地体现了作者对表达信息或话语参与者的态度,情感和显现的评价,透过互动元话语更能观察出文本蕴含的人际意义[13],因此以往研究大多集中对互动元话语的考察[14][15]。然而,引导式元话语同等重要,它能帮助作者创造衔接来引导读者阅读,进而影响读者对命题的理解[16]。

引导式元话语不仅有效组织语篇,还具有凝聚力和语用性,代表了作者与读者的内在互动,作者通常选择最容易理解且最具说服力的方式为读者组织语篇提供信息。对于引导式元话语引导读者构建语篇的问题,尽管一些学者进行了探讨,如[1]对比分析了量化和质化两类研究范式学术论文中的引导式元话语[16],对引导式元话语在多学科学术论文中的历时变化进行了全面的考察,但是研究多集中在学术体裁之间的对比,学术体裁与非学术体裁,如新闻体裁,对比研究相对较少,导致我们对不同体裁的对比认识不足。

新闻评论属于新闻体裁,与学术语篇同样具有劝说目的。然而,两种体裁针对不同的目标受众。学术语篇面向拥有学术专长的学者[17]。新闻评论的读者则是广泛多样的非专家群体或普通大众[7]。为了在评论问题或事件时与公众达成一致,新闻评论作者同样采用修辞策略,如元话语来实现目的。在新闻评论的元话语研究方面,比较常见的是跨文化对比分析元话语使用异同[18],或者对比新闻评论与大众科普读物[7]。尽管已有学者关注学术语篇和新闻评论使用元话语的问题,如[19]在考察法语新闻评论元话语时,提及了学术语篇和新闻评论使用元话语的区别,但是,该研究仅从两种体裁的篇幅长短来断定学术语篇使用较多的框架标记语和内指标记语,并未进行实证研究,且尚未关注其他引导式元话语子分类的使用异同。目前少有研究系统考察这两种体裁的差异。鉴于此,本文将选取学术语篇和新闻评论两种体裁,对比分析具有人际协商与交际特征的引导式元话语,考察两种体裁使用引导式元话语的异同。

三、研究设计

(一)分析框架

本文的分析框架基于[10]的引导式元话语分类,根据两种体裁的语篇特点,具体分类有一定修改。比如,借鉴[1],将框架标记语分为序列标记语,话题标记语,结构标记语和进程标记语[1]。依据[20]的线性和非线性篇章指导语(linear and non-linear metatext)把线性指导语分为前指标记语,后指标记语,篇章指称语,非线性指导语则为图表标记语。本文将这几类归为内指标记语。本文的证源标记语借鉴[21]对引用的分类归为嵌入式引用语(integral citation)和剥离式引用语(non-integral citation)。过渡标记语和语码注释语则基于[10]对这两类的功能阐述分类。详见表1。

表1 引导式元话语分类

(二)语料及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问题是:(1)经济类学术语篇和新闻评价使用引导式元话语有何异同?(2)产生异同的原因是什么?

本研究自建经济类学术语篇和新闻评价的语料库。根据Th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Web of Science,2016)和Elsevier’s Scopus发布的期刊影响因子,采取立意抽样方法选定经济类期刊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Applied Economic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Journal of the European Economic Association中的学术语篇定量研究论文。学术语篇共72篇,形符数为603,520词,每篇均词数为8382.22词。新闻评论选自杂志The Economist中对经济的新闻评论。两种体裁的文章均发表在近十年(2006-2016)期间。为使两个语料库的库容一致,笔者抽取了篇数较多的新闻评价因为新闻评论的每篇均词数少于学术语篇的每篇均词数。新闻评论共634篇,形符数为602,353词,每篇均词数为951.58词。筛选的语篇删去摘要、图表、长篇幅的数学计算公式、参考文献、附录等部分。

(三)分析方法

本研究使用AntConc 3.5.8的词表(Word List)和索引(Concordance)工具检索[10]的引导式元话语标记。尽管元话语是一个开放概念,但是[10]的引导式元话语标记列表提供一个大规模搜寻语言标记并进行量化比较的途径。为了增强语料标注的可信度,笔者与另一位元话语的研究者共同进行人工检测和手动复验,遇有不同意见时通过协商,直到基本达成一致意见。经过索引工具检索与手动复验,研究者得到元话语标记的初始频率,再进行标准化频率处理,分析引导式元话语在两种体裁中的差异。为了比较差异,采用对数似然数(log-likelihood)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

四、研究结果

在学术语篇和新闻评论语料库内分别发现18055和9692例引导式元话语, 平均每千词29.93和16.08例。详见表2。

表2 学术语篇和新闻评论中的引导式元话语对比

表2显示,学术语篇中的各个引导式元话语子类别出现频数高于新闻评论,如过渡标记语(LL=376.32,p<0.0001),框架标记语(LL=590.76,p<0.0001),内指标记语(LL=1419.20,p<0.0001),证源标记语(LL=471.28,p<0.0001),语码注释语(LL=360.94,p<0.0001),且总频数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说明引导式元话语在两种体裁中都频繁使用,是构建语篇的一种重要资源,但是学术语篇作者更依赖这种手段来说服读者。这一表象与[22]的发现吻合,即学术写作比新闻体裁倾向使用更多的元话语,如框架标记语和内指标记语来组织语篇。进一步观察发现,两种体裁在引导式元话语子类别如比较标记语,图表标记语及实例注释语的使用上无显著差异(LL=2.63; 6.17;0.68, p<0.0001)。下面我们来分析引导式元话语在两种体裁中的使用特征。

(一)过渡标记语

表2显示,过渡标记语在两种体裁中出现频数最多。学术语篇的过渡标记语使用频率大于新闻评论(每千词13.01&9.29)。学术语篇通常包含复杂的逻辑推理论证,尤其是人文学科常常依靠认知理解和理论建设[23],需要使用语篇的内部认知连接[24]325,经济类学术论文使用较多数学计算公式推理论证观点,因而使用较多如表示推理类的结论标记语,这一研究结果并不出乎意料。值得一提的是,新闻评论使用较多过渡标记语,这归结于两点原因:第一是成功说服读者的重要性,新闻评论需要说服读者接受其代表杂志社的观点,从而扩大杂志社的影响力;第二是说服读者的必要性,新闻评论篇幅简短,某种程度上掩盖了主句间的逻辑关系,但是使用过渡标记语使主句的连接更明显,从而增加了说服力。例1和2显示了两种体裁的使用附加标记语。

(1)The introduction ofκ≠ 0 enriches the cross elasticity patterns in two ways.Cross elasticities can vary by brand and product characteristics.Further,the difference between within-brand and across-brand cross elasticities can change endogenously.(学术语篇55)

(2)Vivendi now owns nearly 29%of Mediaset.In retailing,too,a pair of French supermarket chains,Auchan and Carrefour,together operate more than 2,000 supermarkets in Italy's unusually fragmented industry.(新闻评论443)

过渡标记语连接语篇,不仅保持篇章一致性和凝聚力,更重要的是体现作者的态度和立场。例1和例2中的附加标记语further和too提供篇章引导标记,使语篇更有逻辑性、层次感,同时表明作者态度立场,凸显作者着重强调further和too后面信息。例1中作者选用副词further来连接前后两个句子引导读者注意差别的信息。例2中作者用too将读者带入语篇,着重强调在零售业方面法国企业在意大利市场同样占有份额。作者立场的建构由附加标记语too和对意大利市场的描述“Italy's unusually fragmented industry”共同实现,间接体现了作者对此“殖民”现象不满的立场。由例2看出新闻评论作者可以通过附加标记语增强立场表达效果。

(二)框架标记语和内指标记语

框架标记语和内指标记语在两种体裁中的使用具有最显著差异。表2显示学术语篇的框架标记语和内指标记语频率均显著高于新闻评论(LL=590.76,LL=1419.20,p<0.0001)。新闻评论作者仅呈现事件经过,或许认为没必要明确自己的话语行为,如使用“Later,I will assess the importance…”表达信息序列的框架标记语。

实现当前成分与文本中的其他部分照应和互动已被视为学术写作的一个重要因素[10][17],因此学术语篇中频繁使用内指标记语指代复杂的语句,帮助读者理解冗长上下文的宏观结构。相比之下,新闻评论作者很少使用照应篇章信息的内指标记语,如“as discussed above”。新闻评论篇幅简短,无须使用太多指称语。

(三)证源标记语

学术语篇的证源标记语总体上显著多于新闻评论(LL=471.28,p<0.0001)。然而子分类嵌入式引用在新闻评论中的数量显著多于学术论文(LL=295.41 p<0.0001),并且在新闻评论中并无剥离式引用。

作为“软学科”,经济学类学术语篇依靠言语论证来进行主观劝辩(见例3)。例3中的“find”等这些动词预示了个人观点和替代解释,允许作者进行持续的辩论[25],因而学术语篇较多使用此类动词来为论证进行语言支撑。

(3)Gorodnichenko,Svejnar,and Terrell(2010)find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gher foreign competition and product and process innovation in transition countries.(学术语篇55)

新闻评论使用较多嵌入式引用引导读者评判作者的态度。如例4所示。

(4)“We are smiling and we are dying,”says the 36-year-old,a town planner by trade.Nigerians are known for their dramatic turn of phrase.But recent events may justify such rhetoric.The economy shrank by 1.5% in 2016.Inflation has more than doubled to 18.7%in 12 months. (新闻评论586)

例4中,新闻评论作者选取具有第一人称代词复数we的嵌入式引用,将读者带入语篇,接着连续用精准的数据,如经济衰退1.5%和通货膨胀18.7%,解释说明当前尼日利亚萧条的经济,旨在表明作者的观点,即呼吁尼日利亚总统改革经济。分析语料发现,新闻评论作者倾向选取具有人称代词的“we”“I”和“they”嵌入式引用构建读者认同感。

学术语篇对剥离式引用有明显的偏好,而新闻评论未发现剥离式引用。由于新闻评论的观点性,可以预测新闻评论包含的剥离式引用要少得多。新闻评论的论点是以更个人化的方式表达[19]。新闻评论作者无须通过参考先前的研究或与先前的研究进行比较。

(四)语码注释语

表2显示语码注释语在两种体裁出现第二频繁。语码注释语子分类重述注释语和实例注释语都能向读者补充信息。重述注释语在学术语篇中数量显著多于新闻语篇(LL=712.01,p<0.0001)。学术语篇作者多使用重述注释语建立一个掌握论点的专业形象,以便被读者接受,如例5所示。

(5)My results,shown in columns 2–5 of Table 5,show that this adjustment for mortality(and migration)does not affect the results.That is,the effect of HIV on fertility is small and statistically insignificant,as in Table 2.(学术语篇44)

例5中,作者使用“that is”来解释研究结果,从而扩大读者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同时,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概念意义,这显示出“软学科”经济类学术语篇的话语立场建立在不同观点的磋商上。

与学术语篇相比,新闻评论作者较少使用重述注释语。可能的原因是新闻评论作者在阐述观点时强调与读者保持一致性,他们简单措辞,避免使用复杂的术语,从而引起大众读者阅读的兴趣,如例6所示。

(6)This means accepting challenging assignments or, if they are locked in a more routine job, taking responsibility for educating themselves.(新闻评论6)

例6中,新闻评论作者为引起读者关注,使用重述注释语解释说明,营造简单易懂的轻松氛围,使读者关注话题。

实例注释语在两种体裁中的出现频数并无显著区别(LL=0.68,p<0.0001)。作者在陈述命题信息过程中,预测读者对命题的理解能力,通过实例注释语加入具体解释,扩展命题信息或者进一步强调重要内容,确保读者能理解论述点。学术语篇作者通常使用较多举例解释文本[10]。新闻评论作者使用实例注释语有助于在有限的空间中引出信息。两种体裁的语料选自经济学科,且人文学科需要大量论证。在不能保证陈述观点被所有读者接受的前提下,学术语篇和新闻评论作者都需要使用例证详细阐述。

五、讨论

学术语篇和新闻评论在引导式元话语使用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共性和差异。

(一)共性和差异

共性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引导式元话语在学术语篇和新闻评论中都被频繁使用,尽管新闻评论篇幅较短,但是两种体裁作者都大量使用引导式元话语来引导读者理解语篇。其次,过渡标记语和语码注释语是两种体裁使用最频繁的引导式元话语,体现了经济类语篇特有的学科修辞规约,即“软学科”多依靠主观论证劝辩。

差异体现在引导式元话语五个类别在学术语篇的数量总体上都显著高于新闻评论,然而嵌入式引用在新闻评论的频数显著高于学术语篇,且新闻评论嵌入式引用具有大量人称代词。学术语篇作者多使用证源标记语来进行持续论证,或与先前研究进行比较,或提供言据支撑,而新闻评论作者多使用证源标记语直接引导读者评判作者的态度。学术语篇作者使用语码注释语解释学科知识,新闻评论作者多直接用语码注释语营造简单易懂的轻松氛围,以便吸引读者,引导大众舆论。

(二)异同产生的原因

作者与读者的互动方式受体裁的影响[21]。本文从体裁的三个方面,即话语共同体、交际目的和目标受众探讨引导式元话语在两种体裁中使用差异的原因。

首先,话语共同体是由具有相同兴趣个体组成的群体[21]。话语共同体建立了界限和规则,如谁可以说话,说什么,以及怎么说[26]145。这意味着话语共同体影响语篇的构建方式。学术语篇和新闻评论有不同的话语共同体。学术语篇的话语共同体创建于学术期刊,目的是向专业的读者传递知识。学术语篇的标准格式通常遵循引言、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讨论的顺序。因此,学术语篇的作者必须遵循这些写作过程,为一篇文章写不同章节,而学术语篇的读者同样期待学术语篇以这种过程呈现。这可以解释学术语篇作者大量使用过渡标记语(例如,however,but,although),框架标记语(例如,first,second,next)和内指标记语(例如,the following;described above;in this section)来连接语篇和建立篇章结构框架。相反,新闻评论的话语共同体涉及更广泛的读者群,作者以短文形式传递知识和多样化的信息,因此,新闻评论作者多呈现结果而不是研究过程,使得框架标记语和内指标记语使用减少。

其次,交流目的对学术语篇和新闻评论引导式元话语有重要影响。学术语篇作者致力于发表研究成果,交流目的是用恰当的语言满足学术话语共同体中读者的期望,因此,采取重复论证。例如,学术语篇作者积极使用报告动词(reporting verbs,如find,show)指出不同观点,建立真实的主张,以此支撑论点。新闻评论本质是传达对某一事件或问题的看法,写作的主要基调是以评述为主[15]。新闻评论目的在于引起大众读者的注意力并吸引他们参与互动[19]。发现新闻评论用主观方式呈现观点。为确立期刊地位,新闻评论作者倾向于构建代表新闻期刊的个人观点[7],因此新闻评论观点极具主观性,如使用具有人称代词的嵌入式引用来表达立场。

最后,两种体裁引导式元话语也反映了作者对不同目标受众的评估。作者和读者的角色相互依存,作者将文本定位于读者的期望,读者在作者的指导前提下阅读。学术语篇基于科学方法提出论点。学术语篇目标受众期待接受科学论证。因此,学术语篇含有更多的内指标记语,以便于读者对语篇的理解。学术语篇的研究结果通常与以往的研究作比较,因此存在大量证源标记语来验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以此来说服目标受众。相反,新闻评论目标受众是普通大众,他们是非专家人士,因而新闻评论作者多用重述注释语来营造简单易懂的氛围来激发读者的认知理解。

六、结语

本文分析了学术语篇和新闻评论引导式元话语。研究发现,作者围绕学术体裁和新闻体裁的不同特点选用特定的引导式元话语组织语篇、建构立场。经济类学术语篇作者常常依靠理论建构,因此多使用过渡标记语,框架标记语,内指指标记语来满足读者理解需要的语篇衔接,并使读者融入作者立场。而新闻评论作者多引导读者评判自己的态度,因此多使用具有人称代词的嵌入式引用来激发大众读者对事物的理解。两种体裁都使用较多语码注释语来举例说明增强论说效果,体现了经济类“软学科”知识建构在作者对事件的阐释基础上。

研究结果对理解这两种体裁之间的差异,特别是对英语教学实践有一定的启示。外语教师“应让学生注意语言的一般特征,包括修辞和结构以及如何形成修辞和结构的语言学资源”[27]。这意味着教师需要在课堂或者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写作课上教授不同语篇的体裁特征,如元话语[8]。元话语的教与学不是单一的公式,我们应该对元话语的子分类及其不同的语篇功能进行探索与反思。语言学习者了解特定语境中的元话语,包括引导式元话语能促进语篇理解。例如,教师可以为经济学英语写作开发一个元话语列表,可包含在学术语篇和新闻评论引导式元话语类型。本研究仅考察经济学科,数据从有限数量的期刊和杂志上收集,语料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更好地揭示两种体裁中其他方面的修辞策略,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猜你喜欢
体裁语篇话语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中考英语不同作文体裁的写作指导(二)
“社交新闻”:一种新兴的新闻体裁
Learning English By Reading Books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