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CT值在胸腔积液鉴别诊断的价值

2023-02-27 11:54莫泽珣郭伟鸿黄晓梅魏树全赵子文陈立鹏李裕军
广州医药 2023年2期
关键词:液组胸水胸膜

吕 晋 张 棪 莫泽珣 孙 诚 郭伟鸿 黄晓梅 魏树全,3 赵子文,3 陈立鹏,3 李裕军,3

1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华南理工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放射科(广州 510180)

2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华南理工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广州 510180)

3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胸腔积液和胸膜疾病规范化诊治多学科团队(MDT) (广州 510180)

胸腔积液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并发症,指胸膜腔内液体积聚过多,继发于多种疾病,如充血性心力衰竭、胸膜炎症、肿瘤及低蛋白血症等[1- 3]。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需要区分渗出液或者漏出液,进一步明确病因,需行胸腔穿刺术,必要时借助胸腔镜技术。其操作存在一定创伤,且病情危重患者不容易耐受[4]。多层螺旋CT已在国内各级医院普遍应用,且本身具有无创性等优点。国内外学者既往尝试探索CT的在胸腔积液鉴别诊断的价值,但相关研究仍少且存在争议。如冯倩等[1]发现多层螺旋CT的CT值在鉴别胸腔积液性质中有一定的价值。胸腔积液平均CT值≥8.62 Hu,提示为渗出液的可能性较大。Xirong Zhang等[4]发现胸部CT的CT值能应用于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王洪升[5]发现胸部CT检查在良恶性胸腔积液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然而马凤等[6]发现CT值等指标不能用于鉴别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和癌性胸腔积液。因而,有必要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探索胸部CT值在胸腔积液鉴别诊断的价值。本文回顾2021年1月—2022年1月间,已确定胸腔积液性质的患者资料,探讨CT值在胸腔积液鉴别诊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对2021年1月—2022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81例胸腔积液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男56例,女25例,平均年龄(67.73±16.79)岁。所有患者均行胸腔穿刺术取胸水生化及病理学确定胸腔积液性质。分成2组:①根据Light’s的标准,分为渗出液及漏出液;②根据病理及临床随访,分为恶性胸腔积液及良性胸腔积液,分别进行CT值的统计。胸腔穿刺术及胸腔镜检查均在接受CT检查后进行,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胸部CT检查前已行胸腔穿刺术、CT图像质量不佳、胸腔积液原因不明、胸腔积液太少影响测量的患者均排除在外。

1.2 方法

1.2.1 胸水CT值的测量 据既往文献报道[1]的测量方法,所有病例均用120 kV,自动毫安,5 mm层厚条件行CT胸部检查。选取胸腔积液前后径最大的3个层面,每层选取一个感兴趣区,避开靠近肋骨、肺实质、胸膜增厚钙化的区域,避免容积效应,计算其3个区域的CT值,取平均值。

1.2.2 渗出液、漏出液的判断 患者均完善胸腔积液的总蛋白(total protein,TP)、胸腔积液的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血清TP及血清LDH。根据Light’s标准[7]:(1)胸水TP/血清TP比值>0.5;(2)胸水LDH/血清LDH比值>0.6;(3)胸水LDH>正常血清LDH值上限的三分之二。满足以上1项或1项以上者,同时结合患者的诊治及随访结果综合判断为渗出液,否则为漏出液。

1.2.3 良恶性胸腔积液的判断 恶性胸腔积液的判断标准:(1)胸腔积液找到癌细胞;(2)闭式胸膜活检、胸膜穿刺活检或者胸腔镜活检证实为肿瘤;(3)锁骨上淋巴结或其它部位活检证实为转移癌。良性胸腔积液的判断标准:(1)患者无上述恶性胸腔积液的证据;(2)患者胸腔积液病因诊断为肺炎、结核、结缔组织病、心力衰竭、肾衰竭、肝性胸腔积液及低蛋白血症,且经过不少于6个月的随访综合判断为良性胸腔积液。

1.2.4 统计 采用GraphPad Prism 8软件进行统计及勾画ROC曲线,计量资料选择t检验,计数资料选择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患者的一般资料的比较

81例患者中,根据Light’s标准,患者分为渗出液59例(恶性胸腔积液32例,肺炎13例,结核性胸膜炎13例,结缔组织病1例),漏出液22例(心力衰竭12例,低蛋白血症6例,肝性胸腔积液2例,肾功能不全1例,恶性胸腔积液1例),2组性别无差异(P>0.05),但漏出液组的患者年龄更大(P<0.05)。渗出液组的胸水蛋白、LDH的水平高于漏出液组(P<0.05)。见表1。

81例患者进一步分为恶性胸腔积液33例,良性胸腔积液48例(肺炎13例,结核性胸膜炎13例,心力衰竭12例,低蛋白血症6例,肝性胸腔积液2例,结缔组织病1例,肾功能不全1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WBC、胸水蛋白及LDH无显著差异(P>0.05),但恶性胸腔积液组的胸水CEA高于良性组(P<0.05)。见表2。

2.2 不同分组CT值的比较及ROC分析

渗出液组平均CT值(16.68±6.76)Hu高于漏出液组(5.50±3.42)Hu(P<0.000 1)。其中渗出液组最小平均CT值为2.33 Hu,漏出液组最大平均CT值为13.07 Hu,2组平均CT值2.33~13.07 Hu范围内重叠,见表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平均CT值对区分渗出液和漏出液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曲线下面积为0.944 5)。当最佳界值设为≥9.99 Hu时,其敏感度为88.14%,特异度为90.91%,见图1;恶性胸腔积液组平均CT值(15.38±7.29)Hu与良性胸腔积液组平均CT值(12.45±8.03)Hu没有差异(P=0.0981),见表2。

表1 渗出液与漏出液的比较

表2 恶性胸腔积液与良性胸腔积液的比较

图1 CT值鉴别渗出液与漏出液的ROC曲线

3 讨 论

胸腔积液是临床医师经常遇到的临床综合征,病因复杂。一般来说,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可分为三个步骤,首先确定患者存在胸腔积液,其次根据Light’s标准[7]对积液性质区分为渗出液或者漏出液,由于渗出液及漏出液的疾病谱不同,再进一步确定胸腔积液的病因[2]。胸腔积液病因的鉴别诊断有时充满挑战,特别是需要借助胸腔穿刺、甚至胸腔镜等侵入性操作,存在一定的并发症,譬如出血、气胸、胸膜反应、复张性肺水肿等[1],同时基层单位也经常受制于内镜技术的限制。因而探索替代的鉴别诊断方法有现实意义。

此外,由肿瘤导致的恶性胸腔积液中位生存期3~12个月,预后差[8- 9],早期诊断是关键,临床迫切需要一种简便、无创、快捷的方法对此类患者的胸腔积液进行提示性的定性诊断。多层螺旋CT在我国各级医院已普遍使用,有研究显示,不同性质的胸腔积液的CT值有差异[10]。究其原因,冯倩[1]等给出了解释,即胸水平均CT值与胸水TP和LDH成正相关,而后两者在渗出液比漏出液明显升高,该研究为CT值在鉴别胸水性质方面提供了理论依据。本研究也发现渗出液组平均CT值(16.68±6.76)Hu高于漏出液组(5.50±3.42)Hu(P<0.000 1),且当最佳界值为≥9.99 Hu时,其敏感度为88.14%,特异度为90.91%。进一步证实了CT值在鉴别漏出液及渗出液的价值。

然而,本研究发现胸水平均CT值在恶性胸腔积液组与良性胸腔积液组间没有显著差异(P=0.098 1)。我们发现,恶性胸腔积液TP和LDH明显升高,而在良性胸腔积液组,肺炎及结核也比较常见,而根据Light’s标准这两类胸腔积液的TP和LDH也是升高的。另外,本研究恶性胸腔积液组里也可见到漏出液,其它研究也证实部分恶性胸腔积液是漏出液[9],后者的CT值偏低。因此,良性及恶性胸腔积液组间的CT值存在较大范围的重叠,限制其在鉴别两类胸腔积液的应用。本研究同时也发现,恶性胸腔积液的胸水CEA(200.20±348.50)ng/mL显著高于良性胸腔积液组(3.29±3.38)ng/mL(P=0.000 2),其它研究也发现胸水CEA在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11-12],但其需要进行胸腔穿刺等有创操作且最佳诊断界值仍需进一步探索。

本研究的不足在于,首先样本量较小,结果存在偏倚;其次回顾性研究混杂因素较多,可能对结果有影响;再者CT值只是胸部CT提供的众多信息中的一种,如何结合其它影像信息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需进一步探索。

综上所述,多层螺旋CT的CT值在鉴别漏出液及渗出液中有一定的价值,当平均CT值≥9.99 Hu提示为渗出液,但尚不能用于鉴别良恶性胸腔积液。

猜你喜欢
液组胸水胸膜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轻比重液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单侧股骨头置换术中的应用及睡眠质量比较
成人胸膜肺母细胞瘤1例CT表现
探讨结核性胸水及癌性胸水的临床鉴别诊断
肺腺癌患者肿瘤组织、胸水癌细胞以及胸水cfDNA的EGFR基因突变状态比较
纤支镜胸膜活检与经皮胸膜穿刺活检病理诊断对比研究
顺铂胸腔灌注联合化疗治疗肺癌并恶性胸水的疗效观察
两种不同超滤置换液在患儿大容量零平衡超滤中的比较
不同含漱液控制菌斑和消除牙龈炎症效果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