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逻辑

2023-02-28 18:11包雨灵
社科纵横 2023年4期
关键词:公有制共同富裕分配

包雨灵

(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兰州 73000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1]141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追求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征,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和民生福祉。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引领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为实现共同富裕,必须解放并发展生产力,不仅要保证量的扩大,更要保证质的提升,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做大“蛋糕”,积累物质财富。实现共同富裕需要建立在坚实的物质财富基础之上,同时要在“做大蛋糕”的基础上“分好蛋糕”,形成人人共享发展成果的共同富裕格局。因此,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实现共同富裕的价值逻辑、生产逻辑、分配逻辑和实践逻辑,对于新时代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实现共同富裕的价值逻辑: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

为了谁、依靠谁是检验一个政党性质的炼金石。中国共产党一直秉持着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价值取向,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视为奋斗目标,将增进民生福祉视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视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共同富裕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观的现实体现,深刻回答了“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共享”的问题。

(一)发展为了人民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并不断巩固起来的根本立场、根本宗旨与价值追求。自中国共产党创立之初,其初心和使命就在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始终将人民利益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不断造福人民、增进人民福祉。解决好人民群众的利益问题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关键问题,与促进社会公平和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关系密切,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坚持发展为了人民。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指引下,认识到中国人民深陷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大势力的压迫和剥削之中,这是阻挡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摆脱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最大障碍和根源所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进行了土地改革,废除了土地所有制,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人民翻身做主人,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奠定了必要的前提条件和社会基础,同时也为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富裕创造了根本的社会条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明确指出“只有完成了由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制到社会主义所有制的过渡,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向前发展”[2]36这一重要问题。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结合具体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践,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确立并实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这意味着中国正式转型成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得到了显著改善,这为共同富裕的实现奠定了根本的制度基础和政治保障。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贫困治理取得明显成效,人民生活幸福感明显提高,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时代性跨越。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一直秉持着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将人民的利益和福祉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致力于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彻底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置于更为重要的位置,坚持发展为了人民,显著提升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二)发展依靠人民,明确实现共同富裕的主体力量是人民群众。中国共产党依靠人民的集体智慧和集体力量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历程,从一个一穷二白的落后农业国,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再到坚实推进共同富裕的中国奇迹。中国共产党百余年的光辉奋斗历程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勠力同心为实现共同富裕奋力拼搏的艰苦奋斗史[3]。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脱贫攻坚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靠的是一任接着一任干的坚守执着,靠的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1]132。实现共同富裕和人民的美好生活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实现共同富裕的财富要靠共同生产和勤劳致富来创造。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4]46作为历史进程中的主体,人民是塑造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唯有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为支撑,方能推动实现共同富裕迈上新的台阶,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当前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群众中凝聚着巨大的能量,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进程中,必须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的主体性地位,保障人民的切身利益,尊崇人民的创新精神,充分激发广大人民群众投身经济建设、创造社会财富的热情和动力,为“做大蛋糕”、积累社会财富注入不竭活力。

(三)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价值旨归。共同富裕不是个别人的财富积累,也不是“平均主义”,更不是所有人同时富裕,而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物质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生产力和人的发展的现实统一,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时代表现,既促进了社会公平发展,又更好地满足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其内涵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享共建和渐进共享。全民共享指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既不是部分人,也不是少数人;全面共享指多元化发展,让人民既享有富足的物质基础,又享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共享共建是指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全民参与、共同努力;渐进共享则是指共同富裕不是在短时间内实现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逐步发展过程。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目标就是中国共产党践行公平正义原则的具体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求我们践行公平正义的原则。新发展理念提出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5]78-79,有效处理了“公平”和“效率”的问题,切实体现了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价值旨归。

二、实现共同富裕的生产逻辑: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物质资料生产

物质资料生产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为人类社会提供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前提。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阶段判断社会成员是否富裕的标准是他们所拥有的物质财富的丰富程度。基于此,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做大“蛋糕”是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物质资料生产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比,是相对活跃、能动的因素,总是向前发展的。生产关系与生产的基本方式有关,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只有变革生产关系,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主义的特征并不是要废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6]45《资本论》指出:“政治经济学在原则上把两种极不相同的私有制混同起来了。其中一种以生产者自己的劳动为基础,另一种以剥削他人的劳动为基础。”[7]876因此,要做大“蛋糕”,必须要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废除资产阶级所有制中的“剥削他人的劳动”,坚持推动发展多种所有制中的以生产者自身劳动为基础的劳动。《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同时支持和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这是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马克思所有制理论的创新,也是扩大经济制度规模的核心所在。

(一)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必须依托公有制经济这一稳定且强大的根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公有制经济,只有坚定不移地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才能够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目标。公有制经济的核心地位在于消除剥削和两极分化,为实现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制度保障。以公有制为主体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按劳分配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了社会财富和个人财富的同步增长,进一步保证了我国各族人民都有共享富裕的权利。自改革开放以来,公有制经济在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公有制经济稳定持续发展,不断推动我国经济水平提升,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实现共同富裕的主要动力。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唯有坚定不移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才能迈向美好未来。

(二)实现共同富裕不能单靠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同样不可忽略。马克思的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指出,每个不同的国家和各自的民族可以通过吸收资本主义制度的优秀文明成果,从而跨越“卡夫丁峡谷”,从较为低级的社会形态进入到社会主义的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8]79。我国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前提下,为非公有制经济等多种经济形态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实施,非公有制经济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得到了快速的复苏和蓬勃发展。改革开放至今,非公有制经济在推动我国社会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举足轻重,与公有制经济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经济的繁荣与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为实现共同富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充分激发了市场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活力,积极促进了人与劳动、土地、资本、信息等生产要素的充分结合,发挥了多种所有制形式的显著优势,调动起社会生产主体的积极性,在满足个人利益的基础上,激发了市场活力,推动了市场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得到了全面提升,为共同富裕的实现提供了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混合所有制经济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提供了合作的机会和平台,为做大“蛋糕”、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物质基础。混合所有制经济有着鲜明的公有制底色,是一种将不同类型的资本相互融合的新型经济模式,其中包括国有资本、集体资本、民营资本和外来资本等多种成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兴起激发了公有制经济的蓬勃发展,通过与非公有制经济的紧密合作,公有制经济成功地消除了市场上的障碍,妥善处理了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营造了更加开放的市场环境,从而使公有制经济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发挥了更为广泛的影响力,进一步巩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基础。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兴起以公有制经济为基础,将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有效融合,更广泛地调动了所有可利用的社会资源,加速了资本流转,使非公企业突破了自身发展的局限,实现了内部资源的优势整合,为实现共同富裕积累了更为丰裕的物质财富。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兴起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一种实践形式,它不仅进一步巩固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同时也推动了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繁荣,各种所有制经济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成为实现共同富裕的新途径和新形势。

三、实现共同富裕的分配逻辑: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

我国的财富分配是由生产关系所决定的,物质资料所有制决定了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迁,我国的分配机制发生重大变革,实现了从传统公有制下“按资分配”向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转变。我国的收入分配政策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则,坚持效率至上、兼顾公平,体现了对劳动者劳动成果的高度尊重和保护。我国现行分配制度是在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构建了以初次分配、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相互融合的一整套完整的分配体系。这套体系充分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最大程度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在做大“蛋糕”的前提下有效分好“蛋糕”,极大调动了劳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为避免两极分化提供了分配方案,合理解决了公平和效率问题,改革发展成果全体人员共享,成为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保障。

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机制在于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体现了实现共同富裕的公平性。按劳分配将劳动贡献作为获取报酬的衡量标准和分配依据,坚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激发了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鼓励大家充分参与社会财富的创造过程中。这也决定了一部分劳动者靠勤劳致富,先富裕起来,进而帮助和带动其他人走向富裕,构建了一条“先富”带“后富”、帮“后富”的共同富裕实现路径。我国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广大人民群众通过以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为主的公有制经济平等享有生产资料,将生产资料与个体劳动结合,劳动收入成为人民群众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促进机会公平,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4]47。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规范各行业劳动者工资分配制度,调节过高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和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来源,通过提高劳动者的薪资水平,确保社会的公正和平等,保证改革发展成果被全民共享,突出按劳分配为主体的主导作用,持续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对“按劳分配为主体”的有效补充,体现了社会主义分配的灵活性,反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给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多获得财富的合法渠道。按要素分配是多种分配方式的主要组成部分,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只要生产要素例如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参与到了生产过程中,就应在分配中体现其贡献。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按照各自在市场经济中投入的生产要素的数量、质量以及贡献多少参与分配,这是公平与效率、权利与义务的高度统一,拓宽了人民群众的收入来源和致富渠道。按要素分配会导致财富在一定程度上呈分化现象,但我国以公有制经济为主导,因此这种分化的存在是合理且在可接受范围内的,能够激发生产要素所有者的创新活力,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9]47,只有在分配方式中充分体现生产要素的价值,才能充分发挥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多种分配方式并存释放了生产要素的潜能,对做大“蛋糕”起到了重要作用,为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提到,“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1]144。基础性制度安排是对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合理补充,二者共同推动形成“橄榄型分配结构”,在动态发展过程中实现共同富裕,体现了实现共同富裕的合理性。初次分配注重效率,采用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方式,主要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以确保劳动和各种要素能够获得相应的回报。再分配注重公平,主要靠政府手段来解决初次分配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税收、财政转移支付、进一步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和社会保障体系等方式,完善收入再分配机制以调节收入差距,使低收入群体成为再分配的主要受益人群。三次分配作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是慈善精神所蕴含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内容的现实体现。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党中央首次将三次分配纳入收入分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明确了慈善等公益性事业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加强三次分配的价值引领,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乐善好施”的精神,营造扶危济困、互助共济的社会慈善环境,积极培育和发展各类慈善组织;引导第三次分配的良性发展,构建人人热心公益、人人奉献爱心的慈善氛围;完善三次分配的体制机制同时弘扬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有效发挥了第三次分配对收入和财富的调节作用,促进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进程。

四、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实践逻辑

必须“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1]144。高质量发展是党和人民事业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的发展要求,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更是致力于构建全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

(一)高水平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活力

不同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前提下建立的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项重大创新,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运行机制,其创造的中国经济奇迹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步伐。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建立起高水平的市场经济体系,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目标。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了一系列影响经济稳定健康运行的深层次问题,迫切需要从理论上科学回答。这就要求市场在资源配置,尤其是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地区和领域中起决定性作用,让市场手段更多地代替行政手段,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同时,政府应为市场提供更为完善的监管与法律制度,为财富创造提供更加有益的市场环境;政府也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和社会保障体系,完善收入再分配机制以调节收入差距。只有将市场机制与政府治理有机结合,才能实现有效的市场运作,才能确保市场经济的正确发展方向,推动建成更高水平市场经济体制,配置好实现共同富裕的要素资源,引导市场经济走上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

(二)现代化产业体系夯实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保障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并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也是现代化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新常态,传统生产模式与社会需求不匹配、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因素影响着实体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长期使命。将实体经济作为经济建设和产业协同发展的主体,解决实体经济内部供需结构失衡的问题,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升级,促进生产力质的提升,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发展动力转变。利用金融体系为现代化经济体系赋能,不断提升人力资源素质,致力于提升劳动、资本和技术三大要素的协同投入质量和效率,促进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和人力资源之间协同发展,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在实体经济中的贡献,增强现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优化人力资源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要坚持用新思想、新理论来指导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工作,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通过优化产业结构,为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有力的产业支撑,从而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

(三)乡村振兴补齐实现共同富裕的结构性短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1]146目前,我国“三农”领域的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仍然较为严重,城乡发展差距仍然很大,城乡差距较大已成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最大的短板。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在深刻把握现代化发展规律及城乡关系变化特征的基础上,制定的国家重大战略。这与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规模性返贫的目标密切相关。只有通过稳定脱贫、持续增收、不断提升生活水平,并逐步融入发展主流,共同富裕才能建立起坚实的基础。除了确保规模性返贫不发生外,还需要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对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弥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最大短板具有现实意义。

(四)区域协调发展打通实现共同富裕的地区阻碍

区域发展的巨大差距是长期以来限制我国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各地区的发展水平存在着不平衡、不充分、不协调的问题,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仍然相当明显,因此,提升区域发展水平和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一直是消除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地区障碍的根本途径。进入新时代,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已成为中国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和关键举措,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4]31-32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贯彻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理念、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构建区域平衡发展结构、扩大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容量、畅通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之路的必要举措。

(五)高水平对外开放强化实现共同富裕的动力支撑

对外开放是促进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推动国家繁荣、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动力支撑。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党和国家积极推进经济特区建设、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并行政策、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形成了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崭新格局。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重要手段,同时也为全球和平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在新的发展格局下,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推进全面、广泛、深入的对外开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积极融入世界经济格局,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重构,加强国际交流,建立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强有力的国际环境保障,并积累更多可供分配的社会财富。

猜你喜欢
公有制共同富裕分配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应答器THR和TFFR分配及SIL等级探讨
遗产的分配
一种分配十分不均的财富
绩效考核分配的实践与思考
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实证分析
从劳动主义的角度对当代中国经济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