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世说新语》中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2023-02-28 06:56李源荣
青年文学家 2023年26期
关键词:世说新语魏晋

李源荣

汉末社会的大动荡,使繁荣了几百年的大汉王朝一步步走向毁灭。紧接而来的就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宗白华《美学散步》)—魏晋时期。提到魏晋,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被鲁迅先生称为“一部名士底教科书”的《世说新语》。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单列“贤媛”一门来对这一时期颇具风骨的女性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写。极自由的社会环境,促使人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而历来被视为男权世界附庸品的女性,在这一个特殊的时期,也稍稍挣脱封建思想的牢笼,显示出自己特有的光彩。

一、《世说新语》中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具体表现

“女性意识”是随着女权主义的兴起而产生的一个名词,是不完全的女权主义。它是女性自我醒悟的产物,是指女性在认同个人身份的前提下,对自身存在的价值进行反思与拷问。其外在征兆为,女性开始要求和男性拥有同等的权利与地位;内在征兆为,女性开始更多地关注自身的内在感受与生命体验。在以男性为主的封建社会中,女性只是男性生活中的点缀品,没有地位,没有自我,更像是作为一种象征物而存在。但在《世说新语》中女性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她们开始追求平等,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不再一味地遵循儒家的三纲五常,开始去寻求自己人生的价值,表现出更强的自我意识。

(一)追求平等

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男性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在生活中占据绝对统治地位,承担着家庭的经济来源及外部交往。女性依附男性生存,肩负着相夫教子的责任,活动范围只在内宅之中。魏晋时期,虽社会风气较为开放,但由于生活范围所限,女性只能在有限的活动场所中,尽可能地去展示自身的才干,将本职之事做到完美。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捍卫自己的权利,关注婚姻生活的平等性,她们不再一味地仰视、顺从丈夫,而是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世说新语·贤媛》中记载的许允的妻子就是这一时期追求与男子同等地位的代表之一。许允的妻子品德好,但容貌丑陋。交礼过后,许允因妻子貌丑不愿与之同房。他勉强与妻子见面后就想夺门而出。妻子料定他这次离开不会再回来,便抓住许允衣襟不允许他离开。许允气不过,便开口讽刺妻子:“妇有四德,卿有其几?”若是以往的女性,在新婚之夜遭到自己丈夫的嫌弃后,只会忍气吞声,甚至连拉住丈夫衣袖这种出格的行为都不会存在。而许允妻在听到丈夫的讽刺之后,并没有选择忍气吞声,先是沉着反问:“新妇所乏唯容尔。然士有百行,君有几?”在许允回答全部都有后,她又展开追问,“夫百行以德为首。君好色不好德,何谓皆备?”她用“好色不好德”有力地反击了许允之前对她的轻视。这表明她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不以别人的评价作为评判自己的标准。她把自己放在与丈夫同等的地位,并没有因为丈夫的轻视而自怨自艾,而用几个简单的问题,不仅让许允反思自身,还得到了他的尊重,这些都是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表现。

(二)彰显才华

中国传统观念中,女性常与“见识短”捆绑。她们除了跟邻里杂话家常之外,别无长处。但在《世说新语》中,诸多女性在处理家族和其他事务上并不刻意隐藏自己的才能与智慧,她们善于运用智慧,为家族的繁荣与稳定作出了极大贡献。

《世说新语·贤媛》中记载的许允的妻子,不仅在新婚之夜用自己的智慧贏得了和自己丈夫的平等地位,而且在结婚之后也给许允提供了许多帮助,展现出自己独特的魅力。许允作为吏部郎,常任用自己的身边的人。魏明帝怀疑他结党营私,于是派兵来逮捕他。他妻子告诫道:“明主可以理夺,难以情求。”当魏明帝询问许允时,许允没有向魏明帝求情,只是如实回答说自己任用身边的人是因为了解这些人,还让魏明帝核实他们是否称职,并说:“若不称职,臣受其罪。”魏明帝核实之后,发现确实和许允说的一样,便放许允回家了。在最初许允被抓的时候,家中其他人知道后痛哭流涕,只有“允新妇自若,云:‘勿忧,寻还。做粟粥待。顷之,允至”。许允的妻子在许允被抓之时,便知道被抓原因并给出应对之策,反应敏捷之常人所不能。而之后神色自若,悠悠闲闲地在家做饭等待许允回来的这份从容淡定,也充分显现出她对自己的自信。她相信自己的应对之策一定可以使许允摆脱困境。听从妻子建议的许允自然也顺利地解决了自己的官场危机。

(三)强调自我价值

魏晋时期被称为“人的觉醒”时代。人们普遍觉醒之后,自然而然就会要求拥有更多的权利与自由。而士人的思想和行为也对身边的女性产生了影响,使她们开始意识到自己做为人的价值和权利。

《世说新语·言语》写到,谢太傅雪天与家中子弟讲论文义。谢安问:“白雪纷纷何所似?”谢朗说:“撒盐空中差可拟。”谢道韫回:“未若柳絮因风起。”尚处闺阁的谢道韫便以“未若柳絮因风起”压倒了众叔伯兄弟。她不因自己女性的身份而自卑,也不因对答方的男性身份而畏惧,相反她把自己与叔伯兄弟放在同等地位上。她肯定自己的价值,并不吝于去展示自己的价值。哪怕是之后嫁入王家,她也没有囿于自己人妻的身份而刻意隐藏自己的才华。

《晋书·王凝之妻谢氏传》中写道,王凝之的弟弟王献之与宾客谈议,将词穷时,谢道韫为他解围,使“客不能屈”。谢道韫在小叔子受困时,及时为其解围,没有受困于自己女性的身份,替小叔子与宾客谈议,使“客不能屈”。这些都充分显示了她过人的才华与个性,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我价值,也赢得了当时男性士人的推崇和女性的效仿。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中,谢道韫这种寻求自我价值、肯定自己的行为是一种极大的进步。这种为自己发声的行为也正说明了“魏晋女性正是在对自己价值的重新认定之后,才开始逐步意识到并展示出自己各个方面的才智和能力,才能在男权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得到男性的尊重和赞赏”(赵秀林《从〈世说新语〉看魏晋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二、《世说新语》中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原因及影响

(一)《世说新语》中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原因

与以往的女性形象相比,《世说新语》中的女性实属另类。她们身上出现了许多新的特质,这些新的特质并不是凭空诞生的。之所以能产生这样的女性形象,以及这些形象之所以能呈现这样的特质,与当时特殊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有关。

1.自由宽松的社会环境

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一定时期的经济、政治决定一定时期的文化发展。魏晋时期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与同期的经济、政治的变化密不可分。汉代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要求当时社会中的女性必须恭顺、恪守妇道,一旦她们违背“三从四德”的教条必然受到世人的唾弃。到了东汉末年,战乱频繁,社会动荡。在这样的情况下,儒家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的思想渐渐减弱。与儒家逐渐衰微相反,道家思想在这一时期颇为兴盛,道家崇尚自然的思想,主张还原人的原本状态,柔弱胜刚强的理论主张,都对女性意识的觉醒起了一定的启迪作用。相对自然宽松的社会环境,给女性自身的发展提供了较为广阔的空间。再加上当时社会的男性开始消极避世,他们自然而然地就把关注的目光转向了处于政治旋涡之外的女性群体。所以,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魏晋女子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各种社会文化活动中,有更多的机会审视自己,可以按自己的意愿自由成长,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重视自己的生命体验。社会环境的变化,时代的发展,使人们的思想更加开放与包容。女性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自然表现出与前代不同的精神特质,与此同时她们凭借自身的努力,在男性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小天地,而她们表现出来的对自身价值的肯定也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2.以柔为美的文化氛围

魏晋时期,动荡的社会使士人更注重精神上的需求。道家的“率性而为”“越名教而任自然”等观念,受到当时士人的推崇。士人抛弃了传统的宗法教义,行为恣意放荡。他们更多地关注个体生命,追求个人存在价值。个体意识的觉醒使社会对女性也产生了新的认知。到了魏晋,爱美并非只是女子的特权,男性也同样注重自己的面貌,“当时的男性审美出现了阴柔倾向,阴柔美成为社会的主流审美”(陈凯《〈世说新语·贤媛〉所见女性美及其当下借鉴》)。用女性的标准来审视男性的美貌,充分证明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认可。且男性这种有悖于传统的行为,以反叛者的姿态对宗法教义视若无睹,超越伦理纲常和道德名教,也必然在社会中形成追求才情、气度的趋势,进而渗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最深的自然就是与男性密切相关的女性。再加上魏晋时期士人喜欢清谈,也就是谈玄说理。这自然就要求口齿伶俐、反应敏捷。身处于这种氛围中的女性,也越来越敢于发声、勇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在这样的思想氛围和文化氛围下,魏晋时期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也变得不足为奇了。

(二)《世说新语》对后世的影响

《世说新语》作为研究魏晋风度的经典著作之一,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首先,表现在文学创作上。明清以前,小说一直被认为是一种不入流的文学,难登大雅之堂。但作为王族子弟的刘义庆撰写小说,无疑对小说在文学中的地位的提升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其次,书中对魏晋时期女性风貌的客观描绘,一方面证明了在那一时期的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另一方面也为现代女性自身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1.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

“中国女性的命运与中国历史命运之间有着异常密切的错综纠缠”(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研究》),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女性在社会中普遍被视为弱势群体,在社会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一直被忽视,但不可否认,她们在历史的进程中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世说新语》中描写的这些大胆直率、才智双馨,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女性形象,常成为后代文学模仿借鉴的对象。例如,《世说新语·假谲》中的温峤骗娶表妹,被关汉卿改编为一个完整的故事—《温太真玉镜台》;《世说新语·贤媛》中记载的王昭君的故事,在后代也被多次改编,其中最令人称道的是马致远的《汉宫秋》。这些故事虽有所改动,但仍保留了这些女性形象原有的特色。而她们之所以可以流传这么久,广泛引起共鸣,是因为世人欣赏她们身上所展现出来的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独特魅力。且在后世的小说创作中,女性的容貌、品德只起陪衬作用,越来越多的作者开始去刻画女性特有的个性、文采,以及不输于男性的风度,如《红楼梦》写的就是一个家族的兴衰以及这个家族里女性的悲剧命运。“《世说新语》中的女性形象对后世作家的影响是巨大的,她们以自己独特的言行赢得了作家们的青睐。”(李丹《〈世说新语〉中女性形象研究》)她们的出现只是女性地位得到提升的一个开始。也正如朱自清先生曾说的“最宜于艺术的国土的,物中有杨柳和燕子,人中便有儿童和女子”。

2.对现代女性自身发展的影响

《世说新语》中的女性对个人价值与精神独立的追求,不仅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对现代女性自身的发展也有所帮助。在现代社会中,女性的生存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她们享有和男性同等的权利。女性首先是自己,然后才是女儿、妻子或母亲。虽然在某些领域世人对女性的歧视还未完全消除,但女性总体上处于一种被尊重和被认可的社会氛围中。随着整个社会进步,整体环境对女性越来越包容,但一部分女性并没有寻求自我独立,而是开始享受甚至沉溺于这种安逸的生活。她们逐渐降低对自身的要求,更有甚者完全放弃个人独立,主动去依附男性。女性的独立,不单指经济上的独立,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独立。寻求男女平权、经济平等是基础,思想平等才是关键,而这一点是大多数女性所忽略的。《世说新语》中对女性追求自我价值和人格独立的表现与赞美,对现代女性反思自身和追求思想上的独立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世说新语》中的女性身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社会,但她们仍然有主动的意识去提升自己,她们对“才”的重视,体现了世人对女性自身价值判断的改变。世人对女性的关注点由“貌”转向“才”,由虚空的外在转向了更有韵味的内在。女性的才华与魅力不再隐藏在一副皮囊背后,這显然是有利于女性自身人格发展的。同时,《世说新语》启示了现代女性应更注重去提升自己的内在修养,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而不是花大量的时间去关注自己的外在容貌,因为“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王国维《蝶恋花·阅尽天涯离别苦》)。这不仅是女性个人发展的目标,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身处现代社会的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话语权也越来越多,这意味着女性需要学习和进步的空间还有很多,而回顾经典就是女性学习的一种方式。

猜你喜欢
世说新语魏晋
魏晋士人的“身名俱泰”论
魏晋清谈探析
没落期|魏晋南北朝至唐代
《世说新语》复音虚词的同义聚合现象
论李白诗中《世说新语》典故
从《世说新语》看士族女性的魏晋风度
《世说新语》中的名士品格
《世说新语》中两晋士人的文学审美趣味
从狷介名士到风趣文人
魏晋风流,纵是静坐也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