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妇人》中梅格的婚恋观

2023-02-28 06:56王睿
青年文学家 2023年26期
关键词:马奇梅格小妇人

王睿

《小妇人》是由美国女作家露易莎·梅·奥尔科特于1868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主要描述了四位女性逐渐成长的历程。在马奇先生不得已离家的时间里,马奇太太和四个女儿在家过着清苦却快乐的生活。四个女孩儿都十分漂亮,性格却迥然不同:大女儿梅格爱美,一直梦想着嫁入豪门,从而进入上层社会;二女儿乔钟爱写作,想要成为作家;三女儿贝丝乖巧又听话,是马奇太太的好帮手;小妹妹艾美喜欢绘画,虽调皮,但也十分重视感情。《小妇人》讲述了四个女孩儿成长过程中的各种经历,表达了作者对女性自我意识的重视,宣扬了善良、勇敢、独立等美好品质。

一、梅格婚恋观形成的原因

(一)社会原因

在传统的美国社会观念里,女性只能顺从男性,使自己具有男性所期待的美德,而美貌也是他们衡量标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9世纪30年代,美国出现了超验主义思潮,认为人应该克服物质世界的诱惑,自主、自立、自我完善。奥尔科特以超验主义思潮为指导,让马奇家的四姐妹通过艰苦磨炼而完成成长的蜕变。19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刚刚步入平静发展期,人们的思想观念受到极大的冲击,提倡女性自立自主的女权主义运动正在兴起,涌现出了一大批为女性争取权利的女性活动家。当时,女权主义的观点认为:男女应该两性平等,女性需要走上社会发挥自己的社会作用,要获得工作,建立自己的事业,从而在精神和物质上都获得独立,进而实现自主、自立和自强。

在传统的美国社会中,女性的贤良淑德备受推崇,也就是女性仅仅作为妻子和母亲存在,要在家里做贤妻良母,相夫教子,要成为丈夫的贤内助,成为孩子的好母亲。在超验主义思潮和女性争取权利运动的冲击下,女性的思想有所改变,可根深蒂固的观念不可能转瞬成为历史。维多利亚时代的优雅娴静、多才多艺的淑女才是传统美国社会所推崇的。《小妇人》中的长女梅格就是在新旧观念冲击下的典型形象,她既是一个传统意义上撑起家庭的贤良淑德的女性形象,又打破了当时固有的女人不能外出工作、男人不能参与到家庭琐事的观念。

(二)家庭原因

梅格的婚恋观与马奇先生和马奇太太的教育理念密不可分。在传统的美国社会,作为父母的马奇先生和马奇太太能有如此超前的教育意识十分难得,这样的家庭少之又少。父亲不得已离家,不能再照顾家庭,即便如此,他也不忘按照固定时间给女儿们寄信,告诉她们在工作之余要学习和培养自己的兴趣。马奇太太也以身作则,教给孩子们成长过程中需要学会的各种道理。在19世纪的美国传统婚姻观念中,结婚一定要建立在门当户对的基础之上。然而,马奇太太坚定地认为,门当户对并不是决定婚姻幸福的唯一标准,爱情才是必不可少的要素。这样的婚恋观,在当时的社会无疑是与众不同的。

初入社交宴的梅格,有些迷失了自我,她违背自己的意愿,戴上束腹,套上华丽的裙子,想要努力融入名媛队列之中,但同时自己也陷入迷茫。回家后,梅格向马奇太太倾诉了自己的苦恼。马奇太太与女儿们穿着睡衣,坐在柔软的床上,温柔地引导梅格,比起外貌和金钱,人还是更应该注重自己的内心,拥有优秀的品质比什么都重要。她们在一起不像母女,像是朋友在谈心。女儿们把她的话听进了耳朵,放在了心上。马奇太太在知道梅格决定嫁给一个穷人的消息时,她虽然对这个人没有房子这一点表示了些许担忧,但是最后她还是鼓励女儿,希望女儿能因为爱情结婚。

《小妇人》中的马奇太太温柔、善良、智慧,培养的女儿们个个才华横溢,坚定理想和信念;而《傲慢与偏见》中的班纳特太太,粗鄙、贪慕虚荣且喜怒无常,二者形成了鲜明对比。在《傲慢与偏见》中,除了班纳特太太的大女儿和二女儿外,其余三个女儿都继承了班纳特太太丑陋的人格缺陷,变得非常贪婪、轻浮,甚至是放荡。不仅如此,班纳特太太还不遗余力地使出浑身解数,向他人吹捧自己的女儿,希望她们能风光、體面地嫁出去。和《小妇人》中马奇太太培养的四姐妹比起来,班纳特家的家庭教育显然是失败的。马奇太太一家虽然贫困,但不轻浮,她们人格端正、为人正直。在钱的问题上,马奇太太有着自己截然不同的看法,正如她所说:“钱固然重要,我不希望女儿们缺衣少食,也不希望她们禁不住钱的诱惑……若钱和人品兼备,当然是件好事。”一个寻常不过的平民家庭,即便日子过得清贫,但生活中处处充满了温馨与真情。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梅格舍弃了对富裕生活的向往,转而追求真实的爱情,选择嫁给清贫的约翰,为此不惜放弃马奇姑婆留下的遗产,她说:“我不会为了钱而嫁,我的约翰更不会为钱而娶。我们愿意自食其力,也愿意等待。”

二、梅格的婚恋观

(一)恋爱模式

梅格作为家中长女,从小聪明听话。她长得很美,又擅长戏剧,她曾经希望自己能够在舞台上一展风采,可她并未从事戏剧演出,而是成为一名家庭教师。梅格一开始是有一些虚荣的,因为出生在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所以她向往着上层社会的生活。她渴望一切女孩子都会渴望的东西,包括首饰、衣服;她也渴望嫁给一个有钱人。一次机会,梅格到有钱人家里,体验了一阵子上层社会的生活,但她并不适应。身处富人堆里,她能明显感觉到自己不属于这里,就算穿上最好的衣服,还是够不上聚会人群的档次。即便别人想帮她,也要小心翼翼地维护她的自尊。宴会气氛表面轻松和谐,实际是梅格一直在努力迎合。

可是,这一切从她遇到约翰起发生了改变。约翰年轻英俊,是劳里的家庭教师;他深情且绅士,会偷偷地将梅格的手套藏起来,会在小小的邮箱里投下自己思慕的信件。作为男朋友,约翰简直完美;可是作为丈夫,他却美中不足,因为他一贫如洗。当马奇姑婆表示可以由梅格继承她的遗产时,大家都很高兴;可马奇姑婆反对梅格嫁给约翰这个穷人,并坚决表示梅格如果坚持与约翰结婚,她就不会将遗产赠予梅格。不过,梅格并没有因为那些诱人的遗产而放弃这份爱。拥有巨额的财产,正是梅格之前所向往的生活,可如今,就是这份唯一的爱,让她能够抵抗住诱惑,坚信凭借两个人的力量也能够生活得幸福美好。乔替她担忧,为她不平,她却说:“家庭生活,才是我想要的。”乔劝梅格不要因为结婚而放弃演艺事业的时候,梅格回答道:“我的梦想与你的不同,可这不代表它不重要。”梅格想要一个家,她愿意为这个家构建未来、努力打拼,但前提是和约翰一起。姑妈劝慰梅格不要走梅格母亲的老路,可她在爱情与面包的面前,义无反顾地奔向了爱情,走进了自己向往的生活。

作为家中长女,梅格有责任感地承担起照顾妹妹们的任务,帮助妈妈料理家务,是位传统贤妻良母型的女孩儿,同时她样貌出众,生得优雅漂亮,又是一个有自尊心和虚荣心的女孩儿。梅格喜欢金钱,羡慕上层社会的生活,因此常常盛装参加上流人士的聚会。在纸醉金迷的宴会上,她穿着不属于自己的华服,巧笑娇媚,那一刻她是全场的焦点,如果她想要,她可以故意落下自己的水晶鞋,完成如同灰姑娘的华丽蜕变。可是,当她打扮得像个精致的洋娃娃,努力去扮演别人希望的模样,梅格又开始困惑,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她向往富裕的生活、高贵的地位,想要豪华的房子和漂亮的衣裳,但如果没有爱,再大的房子也不是家。当她遇到并不富裕的约翰后,她发现了比满足虚荣心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她与约翰的爱情。因为在他面前,梅格可以真实地做自己。约翰人品好,能够理解她,真心爱她。所以,少女的明艳被荆钗布裙所掩埋,梅格选择和他一起组建家庭,共同工作和奋斗。她的爱情路并不顺利,姐妹反对,家人不看好,但是她根本不在乎,而是一遍又一遍地强调着:“我愿意。”

(二)婚姻模式

梅格和约翰婚后的生活的确因贫穷出现了很多问题,虽然两人一直精打细算,但日子过得仍然十分拮据。一次,为了不被朋友轻视,梅格在陪朋友闲逛时花费50美元买了一块漂亮的丝绸布料,那是他们家三个月的生活费。回来后,梅格担心丈夫责怪自己,于是先發制人,诉说着自己受够了贫穷。约翰并未责怪梅格,只是一言不发回了屋子。从那儿以后,约翰更加努力挣钱,回家的时间也越来越晚。梅格也发自内心地感到心疼和后悔。想清楚后,梅格没有放任难堪的家庭氛围继续蔓延,而是选择与丈夫促膝长谈,她理解了“清贫”正是丈夫的可贵之处,因为贫穷,丈夫才能获得进取的信心和力量。她看到丈夫为家庭作出的努力,感觉到丈夫对自己的爱。那块昂贵的布料,梅格最终将它卖给了有钱的朋友,她发现自己的内心反而归于安宁。因为有爱情,婚姻中的他们才会真正把彼此放在心上,希望对方过得幸福,而不是被社会的浮华迷蒙了眼睛。往后的日子里,梅格继续学习体谅和回馈自己的爱人,她改掉了虚荣和爱面子的坏习惯,努力做一名好妻子。梅格会反思自己的虚荣,约翰也会为了妻子的快乐而退让,一对小夫妻都在努力让生活变得更好,而促使他们改变的是对于彼此的爱。

梅格在生完龙凤胎后,把所有的家务全部丢给佣人,自己每天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孩子身上。更重要的是,梅格和约翰的相处时间也大大减少了。在育儿上,梅格也没有给约翰机会,总觉得约翰不会带孩子,或者说她总觉得男人不会在孩子身上尽心尽力。久而久之,这个家对于约翰来说,不再是快乐源泉了。每次下班后,他就去朋友家里玩儿,直到睡觉的时候才回家。时间长了,梅格为这种状态感到苦恼和担忧,她总认为是因为自己越来越老,越来越丑,不再像以前一样甜蜜有趣,所以丈夫才丢下他憔悴的妻子,去见那没有孩子拖累的漂亮邻居了。梅格认为是丈夫的错,是丈夫太自私,不知道心疼她、理解她,反而远离她。后来在马奇太太的建议下,梅格作出了许多改变,更是让约翰也参与到育儿中来,完美拯救了自己濒临破灭的婚姻。两人的日子依旧清贫,却依然甜蜜。

三、《小妇人》中婚恋观的意义

在家庭中,梅格毫无疑问地给小妹妹艾美做了一个好的榜样。艾美一直渴望嫁给有钱人,但是面对比劳里更加富有的弗雷德的求婚,她最终还是拒绝了弗雷德,选择爱情,嫁给了劳里。尽管生活清贫,但是她们的家庭生活却温馨感人。由此可见,婚姻幸福的标准并不是金钱的多少,而是看两个人是否拥有情比金坚的爱情。

《小妇人》这部作品是美国文学和世界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优秀女性文学作品。它改写了当时美国文学中女性只能成为贤妻良母、不能外出工作的固有形象,挑战了婚姻必须门当户对且必须建立在财产基础上的阶级观念,颠覆了当时女性对于婚姻的观点,对于女性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具有引导作用。长女梅格的形象塑造产生的影响对当时男权社会下女性的独立作出了一份贡献,不仅表示出女性需要外出工作,而且呼吁男性参与到家庭工作及子女教育中来,促进了美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小妇人》这部作品对个人、对社会都有不可磨灭的影响,这也是它能经历住时间洗礼的重要原因。

爱慕虚荣的梅格没有选择嫁给有钱人这条捷径进入上层社会,而是选择了真心相爱的伴侣,因为她渐渐地发现,即便是在各种光环之下,在人中龙凤的簇拥之中,她依旧感到孤独和无法融入。后来,她慢慢地开始意识到内心世界的成熟才是一个女人真正的立命之本。这种思想上的转变,让她义无反顾地爱上了家庭教师约翰,从这一刻开始,她不再羡慕朋友的豪华婚礼,不再嫉妒他人高大而宽敞的房子,一切的虚荣都成了过眼云烟。

梅格虽饱受贫穷折磨,但最后还是选择坚定地站在爱情这边。或许梅格看上去是一个很传统的女人,但骨子里依然自强自立。因为彼此相爱,梅格和丈夫才能熬过生活中那些挫折,相互包容,为彼此努力改变。物质生活并不是人生的全部,只有精神上的富足和自我满足才会让人收获幸福。对于婚姻来说,金钱和爱情都必不可少,但是爱情会让人心甘情愿归于平静的婚姻,也让今后每一个平平淡淡的日子都洒满阳光。

在当下女性追求独立的时代,“贤妻良母”好像成了一个贬义词。有些人贬低为家庭付出全部的妻子,讽刺生了几个孩子却养不起的可怜母亲,似乎只有不婚不育才能被称之为真正的女性主义。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成为一个平凡的“贤妻良母”也要遭受如此多的诟病。乔自立自强的形象被世人称赞,与之不同一心要结婚的梅格却被大众忽略。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时代的“梅格”比乔还要孤独,但每一个想要成为贤妻良母的“梅格”都应该被尊重。

猜你喜欢
马奇梅格小妇人
小妇人
《小妇人》:多种面貌的女性力量
最后的夏天
跨越时空的爱
亲人( 连载一)
真正女性崇拜思想对《小妇人》中马奇姐妹的影响
《小妇人》的写作特点探究
天赋
山寨情人
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