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国遥遥忆姨母

2023-02-28 09:18刘洋
青年文学家 2023年26期
关键词:双抢姨母护佑

刘洋

自从母亲前些年得病被救治好了以来,加上年老渐衰,她老人家总是感觉自己的身体再也无法恢复到以前的状态了。因此,正月过年趁我们在家的时候,她总爱唠叨:“身子骨越来越乏力了,一天不如一天了,迟早要走那条路喽!”其实,母亲算是非常幸运的了,突发性脑血栓被抢救成功,恢复到百分之八九十的病人又有几个呢?

中元节的前两天打电话回家,母亲又神神秘秘地跟我讲道:“前几天半夜,我做了个怪梦,梦见到了那头儿,空漆漆的一片,一眼望不到头儿。半路上,我还被一个似曾相识的女人喝住了。她说了句‘这不是你该来的地方,让我赶紧回家。”后来,母亲又把这个奇怪的梦说给邻居们听。邻居们听到后几乎同声笑道:“群婆婆,这是你姐姐在那边护佑你呢!你的寿还长得很啊!”不知道为什么,听母亲说到这些,我心头一颤,情不自禁地泛红了眼眶。二十年了,姨母去天国整整二十年了,她老人家的英灵还如在世一般,默默地护佑着我们这群亲人。

记忆深处,姨母对我有种特别的偏爱,以至常常引起别的亲戚的眼红与误解,这个时候姨母倒也不避嫌,大大方方承认道:“一个侄子顶半儿,这个侄子懂事,合我意,还就是疼他!”

洞庭湖区属鱼米之乡,这里的水稻一年两熟,于每年农历的六七月被收割、插秧。当地人称这个时节为“双抢”,顾名思义,正是一年之中农事最忙的时候了。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农忙收种并没有机械化,还是以人力为主,从打稻机脱粒仓中打出来的稻谷还需壮汉一担一担往家里挑才行。那个时候,父亲长年在外务工,所以缺乏劳壮力的我们家往往成了农忙抢收的落困户,也常把急躁性子的母亲急得偷偷抹眼泪。

艰难时刻,“助力军”来了,黑黑壮壮的姨母发动全家,挑着箩筐,挥起镰刀,浩浩荡荡地钻进我家稻田就帮忙收割起来,不消一日,就帮我们家把几亩稻子收割得干干净净,也让母亲心头的重担彻底卸下了。

从血缘上讲,母亲与姨母只是堂姐妹,但她们的关系胜似亲姐妹。姨母的父亲过世早,母亲又改嫁了,但姨母留在了姨外公这边。所以,那个时候,外婆对缺失父疼母爱的姨母照顾得特别多。后来,姨母嫁到我们这边,生活安定之后,把身为妹妹的母亲也介绍了过来。就这样,我们家跟姨母家既是邻居又是亲戚,我们家的大小事都有姨母帮忙操持的身影,姨母也成了母亲最坚强的后盾与依靠。

记得有一次,好胜心强的母亲因为琐事跟邻居吵了起来,甚至到了刀兵相拼的地步,惊恐之下的我只能去找姨母求救。听到消息的姨母放下正在盛菜的锅铲,挽起衣袖,火急火燎地就赶了过来。她先是夺过母亲手中攥得紧紧的菜刀,一口气扔得远远的,然后又一手握住邻居举得高高的扁担,厉声喝道:“邻里邻居的,不要这样,有话好好说,你要是想欺负我妹子,就先朝我来!”就这样,一场邻里风波被姨母硬性化解了。不过,从此以后,我再也没有见过母亲操刀跟邻居吵架的惊险场面了。

“天有不测风云”,好人也难长寿。同样,又是一个“双抢”时节,却下起了倾盆似的连天暴雨,以致姨母家收上来堆在坪里的稻谷发了霉。天气的湿闷,谷子的糟践,一连串不顺心的琐事,再加上姨母本身就性格刚韧,竟引起了突发性脑溢血,以致表哥在南下打工,刚刚下火车到达广州的时候,就接到了她老人家猝然离世的噩耗。

文至此,泪已崩。夜虽静,意难沉。

莫道无常冷无情,泉台深处有故荫。

姨母过世那年我十八岁,但早已经外出学艺做工好几年了。那些年每每正月初,姨母家宴客的时候,她老人家总会特意叫我去聚上一餐。不知为什么,在那一年正月,她老人家叫我去吃了两次。她第二次来唤我的时候,我还笑着说:“姨母,你前两天不是接我吃过一顿饭了吗?今年怎么不同了呢?”姨母听后,没有作声,只是默默地拉起了我。寒风中我才发现,姨母的头发白了,人也苍老了,不再是那个风风火火的持家能手了。

我们乡村有大年初一给先辈上坟的习俗。每年大年初一清早,我都會在拜祭了自家祖先之后,再另外提上一挂鞭炮,去姨母坟前看一看,祭拜一下,不为别的,就为那两顿饭,足以感恩铭记她一辈子。

猜你喜欢
双抢姨母护佑
亲密无间
未成婚礼
扎实做好双减双抢 坚决打赢三秋会战
专家深入受灾果园指导果农“双减双抢
抓好“双减双抢”确保秋粮归仓
山西打赢“双减双抢”攻坚战
阳气,护佑全身、除痰祛湿!
赵树海:奇想创造“树葆”科技护佑青山
姨母生前没有遗嘱,她的财产如何继承?
怀念我的姨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