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散文的小说化特征分析 —以《从文自传》《湘行散记》为例

2023-02-28 09:18浦海燕
青年文学家 2023年26期
关键词:散记自传沈从文

浦海燕

作为现代散文史中的赫赫有名的作家之一,沈从文擅长在散文写作中融合小说的写作笔法,以期在作品创作中展现多样化的艺术形式,并另辟蹊径来充分表达自身的思想情感。其散文的小说化特征的形成,使得沈从文的散文作品风格独特,能够让读者身临其境、回味无穷。本文从小说化特征的概述分析入手,在此基础上以《从文自传》《湘行散记》为例对小说化特征进行深入探究。

沈从文擅于借助通俗、平淡的语言来生动、形象地写景抒情,使其作品个性鲜明,引人入胜。沈从文的《从文自传》与《湘行散记》依托于散文小说化手法的运用,实现在人、事表达中融入哲理思考,在美景描写中寄寓情感思想。

一、文学理论背景

(一)散文与小说的异同

散文与小说作为文学形式,虽然有一些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一些明显的区别。散文主要通过抒发感情、描写事物、反映思想等手法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散文通常以散文特有的写作风格和语言来展现,它强调个人感受和表达方式的自由性,不受特定结构和情节的限制,且多以抒情、议论、描写等形式呈现,注重语言的表达和感染力。而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环境描写和完整的故事情节反映社会生活,通常包含人物、情节、背景等元素。小说通过虚构的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形象、塑造角色性格,并通过情节的发展来传达作者的观点和思想。通常情况下,小说会对结构和情节进行刻意安排,通过时间序列或者回溯等方式来展现故事的发展和人物的变化。

尽管散文与小说体裁不同,在表达形式、创作手法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但二者之间同样存在些许共同点。首先,散文与小说均强调通过文字来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其次,散文与小说都可以通过叙事、描写等手法来刻画人物和情节。此外,一些散文作品也可以具有小说中的情节安排和人物塑造的特点,即表现出小说化特征。所以,理解散文与小说之间的异同点是研究沈从文散文的小说化特征的基础。

(二)小说化特征的定义和解释

所谓小说化特征,主要是以散文作品为对象,其作品创作可能存在类似小说的特点和风格,即在散文中融入了小说的叙事结构、情节安排、人物塑造等元素,具体表现为:一是叙事结构中小说化特征的体现。传统散文通常采用随笔式的写作方式,缺乏明确的故事线索和情节发展。而小说化的散文则更加注重故事的连贯性和叙事的有序性,通过引入起承转合的情节结构,使散文更具故事性和連续性。二是情节安排中小说化特征的体现。传统散文往往侧重于抒发感情、描写事物等,情节不是其主要关注点。但在小说化的散文中,作者通常会借助有趣的情节和冲突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使散文具有一定的悬疑性和戏剧性。三是人物塑造中小说化特征的体现。通常情况下,散文的创作多以抒发作者自身情感和思考为主,对人物形象的塑造相对较少。但在具有小说化特征的散文中,作者会通过对人物的细致描写和情感表达,使人物具有鲜明的个性和丰富的内心世界,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人物的情感和行为。

二、小说化特征的分析

(一)主题分析

作为沈从文的经典散文作品,《从文自传》主要是以自传的形式叙述了沈从文的成长经历、文学创作心路历程以及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该作品是沈从文于1932年依据自身的回忆与总结所创作的,在自传中回顾了自己的童年记忆、求学经历、文学创作经历等重要历程,以及对于文学、社会、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从文自传》以沈从文真实的经历为基础,通过故事化的叙述方式,使读者能够更加亲近和理解沈从文的成长经历。该作品主要围绕着沈从文个人的成长和文学创作展开,以回忆和叙述的方式,展现了自己从一个普通少年到成为一位著名作家的演变过程。同时,沈从文也通过自传探讨了文学的意义、作家的责任,以及社会变革对文学创作的影响。上述内容在《从文自传》中得到生动且具体的表达,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沈从文的思想和创作理念。

《湘行散记》创作于1934年,以游记的形式记录了沈从文在湖南地区旅行经历中的所见所闻。该作品以第一人称的视角生动地描绘了湖南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以及当地人民的生活状况。《湘行散记》以真实的旅行经历为基础,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描写,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湖南独特的美丽风光。该作品主要围绕着沈从文的旅行经历和对湖南见闻的感悟展开,进而对自然景观、历史文化以及人民生活进行了描写,展现了湖南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同时探讨了旅行的意义,对土地与人的关系深入地思考和感悟,使读者能够更加了解湖南的风土人情和沈从文的思想。

(二)小说化特征

1.叙事结构和情节安排

在《从文自传》中,沈从文运用了小说化的叙事结构和情节安排,使作品更具故事性和连贯性。沈从文依托起承转合的情节发展方式,将自己的成长经历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叙述,并通过引入一系列的事件和转折点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这种叙事结构使读者能够更好地跟随故事的发展,产生情节上的期待和紧张感。在《湘行散记》中,沈从文则是以旅行为线索,将自己的观察和体验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叙述,并通过引入一系列的事件和景观的描写来丰富情节,使读者能够更好地跟随作者的旅行脚步,加深对作品内容的感悟与理解。同时,沈从文还巧妙地安排了情节的起伏和转折,增加了作品的张力和吸引力

2.人物塑造和角色发展

在《从文自传》中,沈从文以人物塑造与角色发展为切入点,通过对自己以及身边人物的细致描写,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鲜明。沈从文不仅描述了人物的外貌特征,还深入揭示了他们的个性、心理和情感。这种人物塑造的方式使读者能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人物的情感、理解人物的行为,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和吸引力。此外,随着故事的发展,人物在经历中也发生了变化和成长,展现了角色的发展轨迹和内心的变化。而在《湘行散记》中,尽管沈从文以自己的旅行经历为主,但他通过对当地人民细致入微的描写,使这些人物形象更加生动、鲜明。沈从文生动地刻画了人物的外貌特征,并将当地人民的情感特点、生活方式等具体细节融入作品中,为作品赋予灵魂,让读者加深对作品中人物情感与行为的感知。另外,沈从文还通过对自己内心的描写,体现了旅行对自己的影响和成长,使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他的思想和情感。

3.描写手法和语言运用

在《从文自传》中,沈从文使用了丰富多样的描写手法和精练的语言,使作品更具艺术感和感染力。通过细腻的描写,作品生动地再现了沈从文的童年记忆、求学经历以及文学创作的点滴。他运用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使作品的描写更加生动形象。同時,他的语言运用简洁明了,富有感染力,能够引起读者共鸣。而在《湘行散记》中,沈从文合理运用各种描写手法,使作品生动地再现了湖南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人民生活。同时,该作品中的语言运用亦是简洁明了,富有感染力,令读者回味无穷。

由此表明,在《从文自传》与《湘行散记》中小说化特征得以明显体现,可看出沈从文在作品中成功地融合了小说的元素和散文的写作形式。他运用独特的叙事结构、人物的细节塑造和细腻的描写手法,使作品更具故事性、情感性和艺术性。散文的小说化特征不仅使《从文自传》《湘行散记》成为引人入胜的散文作品,亦为读者提供了更丰富的阅读体验和思考空间。

三、小说化特征的异同

作为沈从文作品系列中的经典,《从文自传》和《湘行散记》虽然在文体、主题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但同样拥有些许共同之处。一方面从写作文体而言,《从文自传》是一部自传体的作品,而《湘行散记》则是一部以游记形式记录旅行经历的散文。《从文自传》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讲述了沈从文的成长经历、创作心路和思想发展。而《湘行散记》则是以旅行经历为线索,通过对湖南的描写来展示沈从文的旅行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二者的文体差异使得它们在叙事方式、语言运用和结构安排上存在一定的不同。另一方面则以主题为切入点,《从文自传》主要关注沈从文个人的成长和创作历程,通过回忆和自省展示了他对文学、艺术和人生的思考。而《湘行散记》则以湖南旅行为背景,聚焦于湖南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人民生活,通过对湖南风土人情的描写来表达对土地与人的关系以及对人生的感悟。尽管主题有所不同,但二者都体现沈从文对人生、艺术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实现以文本为载体充分体现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对《从文自传》和《湘行散记》中小说化特征异同点的分析,具体表现为:

一是叙事结构和情节安排方面的异同。《从文自传》以自传体的形式,按照时间顺序叙述沈从文的成长和创作历程,没有明显的情节安排。而《湘行散记》以旅行经历为线索,通过引入一系列的事件和景观的描写来丰富情节。故事的起伏和转折使得《湘行散记》更具有连续性和故事性,能够使读者更好地跟随故事的发展产生阅读期待。因此,在叙事结构和情节安排上,《湘行散记》的小说化特征更加明显。

二是在人物塑造和角色发展方面的异同。《从文自传》主要关注沈从文个人的成长和创作历程,对自己的塑造更加深入和细致。沈从文通过自省和回忆,展示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相比之下,《湘行散记》更注重对当地人民的描写,使这些人物形象更加生动、鲜明。沈从文不仅描述了他们的外貌特征,还深入揭示了他们的个性、生活方式和情感。因此,在人物塑造和角色发展方面,《湘行散记》拥有更为显著的小说化特征。

三是在描写手法和语言运用方面的异同。《从文自传》以自省和回忆为主,强调对简洁明了语言的运用,注重对内心世界的揭示。而《湘行散记》更注重对外部世界的描写,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语言,将湖南的风土人情展现得淋漓尽致。沈从文通过丰富多样的描写手法和精练的语言运用,使作品更具艺术感和感染力。所以,可看出《湘行散记》在描写手法和语言运用上更强调对小说化特征的运用。

综上所述,现代散文史中小说化特征的形成并非对文体的曲解和转化,而是强调以现实生活元素来中和艺术性较强的散文内容,以提升作品的可读性和观赏性。沈从文在长期的文体创作探索中引入小说笔法,不仅做到对散文文体要求的严格遵循,同时以多样性的表达方式来提升作品审美张力,真正实现了“笔下生辉”。

猜你喜欢
散记自传沈从文
丁玲 沈从文 从挚友到绝交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节选)
时光散记
学书散记
湘行散记
本杰明·富兰克林的《自传》
敬一丹否认新书是自传
关于推荐《施仲衡自传》的通知
西双版纳散记
《我母亲的自传》中的创伤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