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贵州省农业保险的发展研究*

2023-03-01 05:25赖明明
南方农机 2023年6期
关键词:贵州省农户农业

赖明明

(贵州财经大学,贵州 贵阳 550025)

0 引言

农业是国家之本,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着力点。农业生产在面对自然风险时存在着弱质性,使得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下降,农户的收益也急剧降低。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农业保险对于“三农”的支持作用。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提及农业保险,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在强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方面,积极发展农业保险和再保险,这也是完善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体系的需求。本文以贵州省为例,分析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业保险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国内部分学者已经对农业保险和乡村振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已有研究发现,农业保险是国家农业减灾防灾管理机制的关键内容之一,它可以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提供必不可少的有力支持[1]。农业保险的高质量发展,能够更好地推进乡村振兴[2]。在“三农”工作中,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必须契合乡村振兴战略[3]。农业保险能有效防范农业风险,助力农村脱贫攻坚[4]。冯文丽等认为我国农业保险在制度层面与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更高发展要求还存在差距;财政补贴制度有待优化,农业保险产品不合需求,市场竞争规则尚未建立,风险保障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大灾风险分散制度仍不健全[5]。郭江华等提出应从农业保险的需求、供给以及补贴三个角度对农业保险体系进行完善[6]。还有学者对农业保险和其他金融工具的结合进行了研究,如“保险+担保+信贷”[7],“保险+订单农业”[8]等。

1 贵州省农业保险现状

1.1 农业保险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通过对贵州省2012—2020年的农业保险收入和支出的数据进行计算,得到相关结果,如表1所示。2012年农业保险收入为6 876万元,农业保险收入持续增长,到2020年农业保险收入已达16.682亿元。同时,农业保险支出也出现了显著的增长,在2020年赔付支出已达9.6亿元。前几年农业保险赔付率较低,近三年由于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农业保险的赔付率已达到50%以上,这都显示出了农业保险在贵州的巨大活力,能够积极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表1 2012—2020年贵州省农业保险收支及赔付表

1.2 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仍处于较低水平

虽然贵州省农业保险密度经过连年增长,由2012年的3.01元增长到2020年的92.29元,特别是2012年到2014年,实现了巨大的突破,保险深度也由2012年的0.08%增长到2020年的0.66%,但是仍与国际水平相差较大,需要政策给予支持以及宣传,吸引更多的农户投保。

1.3 补贴力度不断加大

2016年贵州建立保险示范区,助力脱贫攻坚,农业保险费率也较全国费率低10%~20%,保险种类也不断增加,当年有10种特色农产品可投保,到2020年,已经能够覆盖贵州省主要的农业产业。积极发展特色农业保险种类,通过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农户保费进行补贴,对于家禽和蔬菜险种,财政给予贫困户70%补贴、养殖企业50%补贴。这些措施提高了农户参保的积极性,能够更好地发挥保险的风险分散功能。

2 农业保险供需情况的分析

贵州省处于我国西南部,地形主要为山地、丘陵和盆地,其中盆地面积占比不足10%[9]。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以农村产业兴旺,农民生活富裕为目标,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农村普惠金融的大力支持[10]。农业保险作为一种商品,受到供需双方的影响。现实的条件和农户自身的原因,使得农户对于农业保险的需求偏低。贵州省较差的地理条件以及灾害频发的自然因素,使得农业保险机构的成本较高,承保量也存在不足的情况。这种供需都存在不足的情况,使得农业保险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阻碍。

2.1 农户需求因素

农户需求主要受农户的总收入、收入结构以及未来预期的影响。虽然近年来农户的收入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但是物价上涨,衣食住行的基本消费仍然是大头支出,农户只有满足自身生活需求,才会去考虑农业保险等非必需消费。目前,农户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来自农业生产,如果发生自然灾害,使得农户收入急剧减少,农户会更加没有能力来购买农业保险。并且,贵州省农户人均收入水平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以2020年为例,全国农户人均收入为17 131元,贵州省农户人均收入仅为11 642元,使得农户对农业保险的需求较低。贵州省农户收入结构表如表2所示。

表2 2012—2020年贵州省农户收入结构表

通过对2012—2020年贵州省农户收入结构进行分析可知,贵州省农户收入结构也会对其购买农业保险的决策产生影响。由于改革开放,贵州省产业也迅速发展,去沿海城市务工的人员不断增加,农户的工资性收入平均每年增加12%以上,从2012年的1 978元增加到了2020年的4 822元。但是,农户的家庭经营性收入,仅从2012年的2 249元增长到2020年的3 445元,平均增长率仅为6.45%,且只有两年的增速在10%以上。工资性收入的增加,会使得农户对于农业生产的积极性降低,对服务于“三农”的农业保险的需求可能也会降低。

由于农业生产的周期较长,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并且贵州省农业基础相对较弱,农户对于农业风险的管理意识和预期会对农业保险的需求产生重大影响。化肥农药的价格、天气因素的变化、农产品价格的走向,都会影响农户的预期。由于贵州省山区较多,整体教育水平偏低,农户对农业保险的风险分散作用理解得不深,这也会导致投保率较低[11]。

2.2 农业保险的供给状况

由于农业保险的利润率偏低,具有农业保险经营资质的机构较少,2017年仅有5家机构,分别为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太平洋产险、国元农险、中国人寿。由于农业风险较高,使得农业保险赔付概率也很高,挤压了保险机构的盈利空间,使得机构推出的保险产品更偏向于符合政策支持的方向,避免产生较大亏损。

贵州省山区较多,坡耕地较多而平地较少,由于地理条件分隔,农村人口呈分散居住的格局。虽然农业保险机构以县为单位划分区域,但由于基层人数较少,工作强度大,工作人员不愿深入农村,影响了农业保险的发展。同时,贵州省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耕地质量也较差,使得平均每户的农业收入较低,难以完全覆盖费用和赔付支出,这些都会使得保险公司推广农业保险的积极性降低,不利于农业保险的发展。

保险人才的缺乏阻碍了农业保险的发展,农业保险的精算和核保人员需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农业保险的开展相对较少,使得有经验的工作人员也较少。同时,在农业保险的销售、理赔过程中,不仅需要专业知识,还需要熟悉农村业务。这些情况使得农业保险的供给存在着不足,不能切实满足农户对农业保险的需求。

3 乡村振兴背景下加快农业保险发展的建议

3.1 建立长效保费补贴制度

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贵州省各级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建立长效的保费补贴制度,确定各级政府财政补贴比例,积极和金融机构一同合作,促进农业保险制度的完善,积极筹措经费来作为保费补贴资金,避免因地方财政资金不足,阻碍农业保险的发展。保费补贴和高效监管,能够提升农户参保的积极性,从而使农户的收益得到保障,以便更好地推动乡村振兴。

3.2 完善农业保险市场

由于农户众多且农产品各生产阶段的风险不一,需要针对不同需求的农户设计出不同类型的产品。保险公司应该制定出合理赔偿标准,简化产品设计,以便能更好地向农户普及。对于贵州省的多种特色农产品,应该积极调研,对于不同经营规模、不同区域的农户,设计出多样化的特色农产品保险。同时,开发设计农产品天气指数、价格指数等保险。由于贵州省自然灾害频发,保险公司赔付压力较大,应建立完善的再保险市场,建立风险准备金,向国内外再保险公司投保再保险,以此来分散风险,保证农业保险对于农业的稳定器作用[12]。

3.3 加大农业保险宣传力度

政府和保险公司应该定期向农户进行金融知识的普及,使农户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让农户明白可通过金融工具来规避风险。要利用广播、电视、讲座、网络短视频等多种媒体渠道,积极开展农业风险和农业保险知识的宣传教育。要发挥农村基层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及时宣传农业保险相关信息,积极推广农业保险。在遇到需赔付的情况时,也应积极和保险公司沟通,让农户及时获得赔付,增强农户对农业保险保障功能的信心。积极改善农业保险公司的服务,对于农业生产日常的防灾防损和风险分散功能,应该积极向农户进行宣传。

猜你喜欢
贵州省农户农业
贵州省种公牛站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不动产登记地方立法的思考——以贵州省为例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