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主题活动应绘好三张“图”

2023-03-03 01:48姚惠平
辽宁教育 2023年3期
关键词:学段跨学科新课标

姚惠平

(浙江省湖州市湖师附小教育集团)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在优化课程结构方面提出了跨学科主题活动,旨在加强学科间的联系,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将跨学科学习任务群归属于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创造性发展空间。基于跨学科学习任务群开展的跨学科主题活动应联结课堂及学校内外,围绕学科学习、社会生活中有意义的话题,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应以绘好三张“图”为设计要略,即根据目标蓝图,有机规划跨学科主题活动;依托学习地图,有序推进跨学科实践活动;领会评价意图,有效赋能跨学科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一、根据目标蓝图:发挥整体育人功能

(一)根据目标蓝图,整体搭建框架

跨学科主题活动应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生活的范围、学习兴趣和能力,精准制定教学目标。教师只有先绘好目标蓝图,才能有效借助各学科优势,搭建活动框架,充分发挥跨学科学习的整体育人功能。以统编版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小毛虫》一课的跨学科主题活动为例(见下页表1),教师可基于语文这一核心,精心选择学习内容,整体搭建活动框架,使各学科在相互融合中发挥目标的聚合效应。活动一的内容是有机融入音乐,在手指操的律动中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活动二的内容是巧妙融通美术学科,通过为课文中的黑白插图涂色的方式形象生动地理解“生机勃勃”和“色彩斑斓”的意思;活动三的内容是融合信息学科,介入微课视频使学生直观感受抽丝纺织和尽心竭力背后的精神;活动四的内容是充分借助科学学科,使学生对小毛虫生长过程背后的知识性与科学性形成系统认知。以上四个活动,以语文为核心,其他学科起辅助作用。在目标蓝图的引领下,各学科同频共振,产生了1+1>2的整体育人效果。

表1 《小毛虫》跨学科主题活动

(二)根据目标蓝图,合理把握周期

新课标在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提示”中指出:“第一至第三学段以观察、记录、参观、体验为主。”这就意味着跨学科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主题活动灵活性更强,需要教师在组织、策划时增强计划性,考虑具体的课时安排,把握活动的周期和难度。在目标蓝图的指引下,教师应有计划地安排多样的跨学科主题活动,让学习的过程变得有意思且有意义。统编版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编排了《文具的家》一课,文中的小女孩在妈妈的教导下,养成了整理文具的良好习惯。根据新课标第一学段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要求,即“围绕爱图书、爱文具、爱学习等主题,走进图书馆、阅览室、书店、文具店,在借用、购买、整理图书和文具的过程中,学习设计、说话、计算、美化,学习与他们沟通、交流,养成爱书、爱文具的好习惯”,教师可以基于这篇课文,有计划地开展贯穿学期始终的主题活动,使音乐、美术、信息、科学等学科元素在不同的学习周期中形成彼此关联的学习网(见表2)。

表2 “我爱文具”跨学科主题活动

(三)根据目标蓝图,分层设计活动

新课标在“学业质量”板块对不同学段的跨学科学习提出不同要求(见下页表3):第一学段重在培养兴趣;第二学段对参与活动的形式、呈现成果的方式进一步提出要求;第三学段增加了写研究报告、实施方案等要求。由此可见,新课标所提出的具体要求为教师提供了分层开展跨学科主题活动的目标。教师只有在此目标的统领下,才能做到不错位、不缺位、不越位。以开展“我爱汉字”跨学科主题活动为例,第一学段可以让学生画一画甲骨文,感受汉字的象形美;第二学段可以让学生简单地策划“中国汉字展”,锻炼组织、协调能力;第三学段可以让学生撰写“我爱汉字”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报告,采用多种方式呈现研究成果。

表3 新课标对跨学科学习活动的要求

二、借助学习地图:发挥语文实践功能

(一)借助学习地图,优化阅读套餐

新课标在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提示”中特别强调:“要引导学生在广阔的学习和生活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提高交流沟通、团队协作和实践创新能力。”因此,在跨学科学习任务群主题活动中,不管学科如何跨界,教师都应致力于引领学生经历阅读的全过程。以统编版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为例,教师可以借助“写—创—做”这一学习地图为学生提供优质的阅读套餐,让学生产生不一样的阅读体验。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师:如果要根据《乡下人家》这篇课文设计一本乡村宣传手册,你觉得可以配上什么广告语?

生: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师:这位同学很会读书,还能巧妙运用课文最后一段话的语言为乡下人家打广告。

师:为了吸引更多人体验乡村生活,我们还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研学项目。请你根据课文内容的提示,小组合作讨论你们想设计的研学项目,并说明理由。

生:读了课文的第五段,我觉得可以设计“吃风凉饭”的研学项目。在乡下人家门前的场地上天高地阔地吃晚饭是一种很惬意的感受。

生:读了课文的第二段,我觉得可以设计“拍摄微视频”的研学项目。课文的第二段是按照房前屋后的顺序来写的,我们也可以按照这样的顺序来拍摄微视频。

生:读了课文的第六段,我觉得“听纺织娘唱歌”也是很不错的研学项目。因为纺织娘的声音很好听,赛过催眠曲。

师:同学们的想法都很有创意。你还可以根据课文内容为你设计的研学项目做个简单的配音介绍。

(学生介绍,教师现场录音,并生成二维码,粘贴在宣传手册上)

师:课后,同学们还可以结合对这篇课文的理解,和家长一起动手做一做具有乡村特色的文创用品。

以上教学片段,学生根据不同的学习活动主题,到课文中主动搜集、整理,用视频、音频等方式呈现可视化学习成果。在设计广告语、设计研学项目、设计文创用品这三个主题活动中,学生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知识,构建乡村生活图景,实现感言辨体与入情得意的双向成长。

(二)借助学习地图,开拓学习空间

新课标在跨学科学习任务群中强调要拓展学习资源,增强跨学科学习的综合性和开放性。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跨学科主题活动时充分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社区生活场景、文化场馆等,为学生开展跨学科学习提供必要的支持。统编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围绕“读书明智”专题编排了《古人谈读书》《忆读书》《我的“长生果”》等课文。这一单元的口语交际是“介绍我最喜爱的人物形象”,习作是“推荐一本书”。教师可以利用丰富的场馆资源(见表4),借助“校内场馆+校外场馆”的学习地图,生动有效地落实“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这一单元语文要素。

表4 统编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跨学科主题活动场馆安排

(三)借助学习地图,变革学教方式

新课标强调要积极关注教学流程、教与学的方法、资源支持、学习评估等新变化,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语文学习。在跨学科学习任务群主题活动中,教师可以借助“线上+线下”的学习地图变革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新课标在第二学段的跨学科学习中进一步指出:“尝试运用科学、艺术、信息科技等相关知识和技能,富有创意地设计并主动参与朗诵会、故事会、戏剧节等校园活动。”根据此要求,教师可以创设“校园戏剧节”这一真实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利用统编版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中的课文素材,将《王戎不取道旁李》《西门豹治邺》《扁鹊治病》《纪昌学射》等课文改编成课本剧。“校园戏剧节”这一学习情境从学生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在语文学习、社会生活与学生经验之间建立关联。“演一演”这一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校园戏剧节”中,学生除了利用学校舞台进行线下演绎外,还可以进行线上发布。

三、领会评价意图:实现综合功能

(一)领会评价意图,制定评价量表

新课标在“评价建议”中明确指出:“过程性评价要拓宽评价视野,倡导跨学科融合。”针对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新课标也有具体详尽的评价要求,即要以学生在各类探究活动中的表现以及活动过程中完成的方案、海报、调研报告、视频资料等学习成果为依据。教师可以针对主要学习环节和内容制定评价量表,邀请相关学科教师、家长、社会人士参与评价。统编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编排了“中华传统节日”综合性学习。教师在评价学生表现时,可以从数据调查、社会参与、成果发布等方面进行整体设计,站在语文学科的视角提炼本次主题活动的必修点,综合其他学科,增强活动的参与性,避免机械拆分,最大限度地发挥评价量规的导向作用(见表5)。

表5 “中华传统节日”跨学科学习评价量规

(二)领会评价意图,提高活动质量

新课标指出:“跨学科学习任务群评价以鼓励为主,既充分肯定学生的发现和创造,又引导学生自我反思提升,不断提高跨学科学习的质量。”这就要求教师充分领会评价意图,有机链接学生的认知起点及生活实际,让学生在跨学科主题活动中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统编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围绕“古典名著”编排了《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红楼春趣》等课文,“快乐读书吧”也进行了“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的阅读链接。教师可以借助“设计西游主题乐园评价报告书”(见表6),结合不同的阅读项目,把《猴王出世》的单篇阅读引向《西游记》的整本书阅读,让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呈现阅读成果。

表6 设计西游主题乐园评价报告书

(三)领会评价意图,“教—学—评”一体化

新课标指出,要树立“教—学—评”一体化的意识,科学选择评价方式,合理使用评价工具。跨学科主题活动的核心要义是使不同学科成为助力学生语文学习的共同体,打通“教—学—评”的通道。以“设计西游主题公园”这一跨学科主题活动为例,教师教的是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学生学的是古典名著,评的维度也应聚焦古典名著。只有这样,跨学科主题活动才能发挥磁场效应,牢牢抓住语文的根基,做好听、说、读、写训练,并利用其他学科的知识技能、思维方式等丰富语文学习的内容,打开学生的学习感官,让他们从不同角度走进语文世界。这样的评价有读、有思、有做、有创,真正实现了让语文走向生活,让生活走进语文的学习目的。

猜你喜欢
学段跨学科新课标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跨学科前沿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
第二学段数学新授课“学导课堂”的教学范式
高中各学段史料教学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