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背景下德州市农村体育公共服务需求研究

2023-03-04 08:54于澳常毅臣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3年4期
关键词:德州市场地设施农村居民

于澳 常毅臣

(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70)

前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把维护人民健康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确立了新时代“健康中国”、“体育强国”国家战略。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30年,要大幅提升健康服务能力,全面建立完善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与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2021年7月,国务院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提出了全民健身发展总目标:“到2025年,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人民群众体育健身更加便利,健身热情进一步提高,各运动项目参与人数持续提升,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8.5%,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三级公共健身设施和社区“15min健身圈”实现全覆盖,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16名,带动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5万亿元”。为我国新时代现阶段体育公共服务发展作出了理论阐释、顶层设计、目标规划和方向引领。

随着城乡居民健康生活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对体育公共服务的需求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为我国农村体育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2022年9月,德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德州市“十四五”教育和体育事业发展规划》提出“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德州市农村居民人口262.02万,占人口总数比例为46.70%。本文针对德州市农村居民的体育公共服务需求,分析现存问题和主要致因,提出优化路径,研究将为加快德州市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发展进程和质量提升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1、德州市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现状及需求分析

1.1、德州市农村居民体育公共服务参与情况

随着社会发展和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体育促进健康功能的认知明显加强,参与体育锻炼的诉求日渐强烈。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体育权益,成为理之应然和实之所需。德州市农村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目的(表1)和锻炼项目(表2)调研结果表明,居民期于体育强身健体的价值倾向明显,锻炼以跑步等简易方式为主。

表1 德州市农村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目的(n=222)

表2 德州市农村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项目选择(n=222)

由表1可知,德州市农村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目的排序第一位的是强身健体(频数为92.34%),其它依次为预防疾病、娱乐身心、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等。农村居民每天锻炼的时间和1周内参与体育锻炼的次数随意性大,农忙、天气恶劣等情况下,很少参与体育锻炼,大多选择在节日节庆、农闲或闲暇时间参与。

由表2看出,农村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项目选择优先顺序依次为跑步、球类、慢走、广场舞等,项目选择简便易操作,场地设施、技术要求较低者优先。从性别看,男性锻炼者选择技术相对复杂的球类活动;女性更热衷于音乐舞蹈类的健身项目。老年人大多数选择简单的慢走、散步等方式。

1.2、德州市农村体育场地设施需求

场地设施是居民参与体育锻炼、开展体育活动的重要物质条件。德州市农村居民对体育场地设施的满意度(见表3)和农村场地设施问题(见表4)以及农村居民对体育场地设施的需求调研统计结果表明,农村居民对体育场地设施满意度相对偏低,农村体育场地设施方面的问题较多,农村居民对室内健身馆(室)的需求度最高。

表3 农村居民对体育场地设施的满意度(n=222)

表4 农村体育场地设施问题(n=222)

由表3可知,农村居民对体育场地设施的满意度较低,仅有10.81%的农村居民对当前的体育场地设施满意,另外89.19%的人对当前体育场地设施不满意。因此,补充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场地设施,提升农村居民的满意度,依然是当前政府职能部门的应尽职责之一。

由表4可见,德州市农村场地设施比较匮乏,主要体现在功能单一、设施陈旧、样式老套、维修不及时、使用不方便等,极大地削弱了农村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由表5可以看出,农村居民对体育健身场地设施有着强烈的需求。室内健身活动室在体育健身场地设施需求中占据首位(频数为68.02%),其他依次是羽毛球场、篮球场、乒乓球台等。表明在德州市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建设中,应该更加重视室内健身活动室的建设。

表5 农村体育健身场地设施需求(n=222)

1.3、德州市农村体育组织服务需求

农村体育组织服务在农村居民的体育锻炼中是不可或缺的,能将许多个人的力量集合在一起,也能使农村居民对体育多样化的需求得到满足,进而推进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德州市农村体育组织服务需求(见表6)调研统计结果表明农村居民希望通过乡镇政府作为主体来建立体育组织服务的呼声最高。

表6 农村体育组织服务需求(n=222)

在调查中发现(如表6所示),农村居民对体育组织服务的主体更倾向于乡镇政府、村民自发性协会,占比分别为90.09%和89.19%,其次是社会团体、乡镇文体站各占比68.47%和43.24%。由此说明在体育组织服务建设中,应充分考虑农村居民的体育组织服务需求查漏补缺,逐步完善农村体育组织服务建设。

1.4、德州市农村体育健身指导服务需求

体育健身指导服务是指在广大人民群众体育活动中传授体育知识、指导科学健身和建设管理工作的服务。伴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健身锻炼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德州市农村体育健身指导服务需求(见表7)调研统计结果表明,居民对于运动损伤与防治服务需求倾向明显。

表7 农村居民对体育健身指导服务需求(n=222)

在调查中发现(如表7所示),居民对体育健身指导服务需求排在第一位的是运动损伤防治,其次是科学健身方法指导、动作技术指导、多样性活动项目指导等。由此可见,居民对体育锻炼的科学指导是十分需求的,但也从侧面反映出农村体育健身指导服务处于较低水平阶段,大多数农村居民是通过自己的理解来进行体育锻炼,这使居民在进行体育锻炼时存在着安全风险,所以需要进一步完善加强社会体育指导队伍的建设,让大量的专业性人才来更科学的指导农村居民体育锻炼。

1.5、德州市农村体育信息需求

秦椿林《体育管理学》对体育信息定义为“所有与体育相关的内容,或者通过媒介传播且满足群众对体育需求的信息”。人类体育活动的历史,同时也是体育信息产生、传递和发挥效用的历史。德州市农村体育信息需求(见表8)调研统计结果表明,居民更加期待对于体育健身知识信息的宣传和传播。

表8 农村体育信息宣传服务需求(n=222)

调查结果显示(如表8所示),排在前两位的体育信息需求是体育健身知识和体育赛事信息,分别占76.13%和54.95%,其次是体育营养知识、体育消费指南以及国内外先进体育案例等,表明体育健身理念正逐步深入人心,体育事业的发展引起农村居民的高度重视,同时也进一步折射出体育正逐步成为大众居民所想要关注的话题。

2、德州市农村居民体育公共服务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2.1、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场地设施利用效率偏低

农村居民对当前体育健身场地设施的需求仍得不到满足,一是在健身场地设施的使用,场地设施未采取有效的维护措施,且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隐患;部分场地设施没有具体的使用说明,在使用的过程中操作不当,会缩短器材使用周期;部分体育场地在农忙季节时会进行粮食的晒放,以及务工人员在体育场地停放私家车,大大减少居民体育锻炼用地;二是体育场地设施的规划,场地选址不合理,农村居民参与体育锻炼需要步行很长时间,也会大大削弱农村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三是目前居民的体育爱好比较广泛,场地设施不能满足每个人的喜好,使农村地区健身场地设施与农村居民需求特征匹配度不高,进而导致场地资源的浪费。

2.2、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组织管理能力不足

一是在当前德州市农村体育组织服务大多数都是以村委会为依托,以村民自发性团体为辅,村委会相关工作人员其根本任务是满足规章程序,而不是满足农村居民体育锻炼的需求,另外他们的关注力大方向上多是在经济方面,缺乏对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关注;二是当前农村的体育公共服务没有明文规定及奖罚机制,使得管理人员对工作缺失一定的热情和积极性;三是农村体育组织服务缺乏社会的监督,服务质量不能得到及时的提高;四是各体育组织服务部门之间无直接的联系,导致管理过程相对复杂,办事效率不高,责任互相推诿,不能将农村居民的需求及时地表达。

2.3、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人才资源缺乏

一是由于区域间经济水平存在巨大的差异,经济条件落后的农村社会环境较差且缺乏一定的社会保障,这就会造成大多体育人才在未来的规划中会直接选择进入发达的城市从事工作,造成农村体育公共活动开展缺乏专业体育指导人才;二是随着广场舞的兴起,越来越多居民投入到这项活动,而从事这项活动的指导人员都是通过网络自学,不具备体育健身知识的普及;三是由于一些“体育指导人员”相关政策不够全面,导致一些农村体育教师、体育专业的高校志愿者未能纳入体育指导员的队伍中,导致相关的体育知识无法传达,大大的削弱了农村居民体育锻炼的意识。

2.4、农村体育宣传引导机制过弱

体育的宣传引导对农民能否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多数的农村家庭的首要问题就是经济问题,年轻的劳动力出门务工,留守儿童和老年人在当前农村占比最大,他们对“重农轻体”的思想观念较重。一方面由于自身知识水平、文化素养的局限性,思想观念就比较落后,且留守的儿童老人对智能化的信息技术操作困难,获取体育信息的渠道有限;另一方面没有社会力量的扶持,也没有相关部门过多的给予积极引导,降低了居民对体育的认知,削弱了对体育公共服务的意识,进而无法及时表达对体育公共服务的需求。

3、满足德州市农村居民体育公共服务需求的优化路径

3.1、完善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提高其利用率

一是政府应加大对农村体育设施的资金投入以及相关政策扶持力度,拓宽社会资本投入场地建设的渠道,促进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管理中;二是体育部门在对体育场地建设时要与城乡规划设计部门等做好协调配合工作,把体育健身场地设施放在科学合理的位置,使体育场地设施利用率的达到最大化;三是安排相应人员对现有的体育设施进行定期的维修保护,避免存在安全隐患;四是贴合农村居民的实际需求特征,优化资源整合,提高体育健身场地设施的利用率;五是利用建设好的体育健身场地设施在农闲、节假日时开展一些带有奖励的体育活动,提高居民体育锻炼的意识;六是开展农村居民体育设施使用方法的培训,使其更加规范的使用,进而延长使用期限。

3.2、建立规范的组织管理人员考核测评机制

一是政府应将应用责任划分,真正落实专人去抓农村体育组织的管理工作;二是建立管理人员考核机制,使其发挥更强的动员效应;三是工作人员要特别做好引导工作,吸纳更多的居民体育爱好者形成体育协会;四是根据当地农村居民对体育组织服务的需求特征,结合实际情况,加大各类体育组织的发展;五是多开展农村居民参与的地方特色体育锻炼活动,进一步丰富农村居民的体育文化生活;六是主动接受社会的监督,更好的将农村居民对体育公共服务的需求反映到体育发展的决策管理中去。

3.3、加大体育人才培养,优化体育人才梯队

一是加大高层次体育人才培养和招引力度,充分利用德州市高校体育资源,与高校联合,使其高素质体育人才更好地服务于农村居民健身需要,鼓励更多体育人才投入到农村体育事业的建设中去;二是政府应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农村的体育人才提供相应的配套设施建设补助等扶持政策,不断增加农村体育人才的数量;三是适当的引入农村的体育教师以及体育知识丰富的人群加入到农村居民的健身指导中;四是根据农村居民对健身指导服务的需求特征,增多体育指导项目,让农村居民能够有所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

3.4、加大农村体育宣传引导工作

一是村委会应加强对体育信息的宣传工作,可以利用村委会的广播进行一些体育知识的宣传和传播,以此提高留守儿童和老年人对体育的认知;二是在政府应该拓宽体育信息的宣传渠道,完善电视、广播、广告等对体育信息的宣传渠道;三是积极扶持体育社会组织举办体育三下乡宣传活动,积极承接全民健身社会公益活动,激发体育社会组织内生发展动力;四是有关部门应该定期组织一些体育讲座,满足农村居民的体育知识需求。

4、结束语

德州市政府《德州市特色体育名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明确指出“要引导全民参与,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为德州市体育公共服务发展研究,提供了指导思想和政策依据。德州市农村居民在体育场地设施、体育组织服务和体育健身指导服务以及体育信息服务等方面还未得到满足。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相比城镇地区更复杂更难解决,要根据农村居民的实际需求特征,采取有力的措施,加快德州市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发展进程及质量提升。

猜你喜欢
德州市场地设施农村居民
住在养老院,他们过得好吗?——陕西农村居民养老情况调查
山东省德州市杂技团《蹬伞》
德州市市场监管局赴济宁市学习观摩
辽宁省冰雪场地设施资源配置均等化研究
精准定位,强化服务
——高校体育场地设施管理工作的创新实践
促进农村居民心理健康与实现精准扶贫
平凡的岗位 非凡的业绩——记德州市关工委名誉主任蔚立臻
德州市2014年旱灾应对措施与经验分析
宁夏大学体育场地设施现状研究
做强农村居民的健康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