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游泳运动员常见不良体态与其技术动作之间的影响

2023-03-04 08:16马田雨李佳欣高捷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3年4期
关键词:蝶泳仰泳蛙泳

马田雨 李佳欣 高捷

(北京体育大学 北京 100084)

1、前言

人在日常生活中所完成的身体动作以及身体姿势被称为身体姿态。体态是人进行各项日常活动的基础,也是人日常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的身体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人们现今对不良体态这一问题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且不良体态这一问题不仅发生于普通人群中,在运动员群体中也能见到不良体态问题的发生。游泳是一项在水中进行的非稳定支撑的运动,常被作为一项能够强身健体、恢复伤病的有益运动。然而在现如今的竞技游泳中,随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运动损伤的出现也更为频繁。不良体态问题虽然不是运动损伤,却与运动损伤息息相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运动损伤的潜在风险。竞技游泳要求运动员使用正确的技术动作,并在水中保持良好的流线型以减少在水中的阻力,但有些游泳运动员因长期不正确的技术动作错误发力,不注重训练前后进行拉伸放松,肌力训练不平衡等问题导致了圆肩、驼背、高低肩、骨盆前倾等体态问题,破坏了运动员在水中的流线型,增加了其行进的阻力。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以北京体育大学游泳学院本科生的高水平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经过评估诊断了解大学生游泳运动员常见的不良体态问题种类,并从不同性别、不同主项等环节出发探寻大学生游泳运动员的不良体态问题与其不良技术动作之间的关系。

2、研究对象以及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大学生游泳运动员常见不良体态与其技术动作之间的影响,本文面向北京体育大学中国游泳运动学院本科生及研究生进行招募,共纳入31人,男14人,女17人。其中运动等级为国家一级的共23人,占比74.2%,运动等级为运动健将的共8人,占比25.8%。

2.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对中国知网资料库、谷歌学术、Web of Science等网站对身体姿态以及游泳运动员体态问题的相关文献进行查阅,了解常见的体态问题以及测量方法和评价手段,为本文的撰写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问卷调查法。

问卷采用问卷星的形式对受试者发放问卷,对受试者的基本情况以及游泳技术习惯进行调查。本次问卷共发放31份,回收31份,有效率100%。

(3)实验法。

对受试者进行体态评估,分为静态评估以及动态评估两个部分,并测量受试者的关节活动度。

静态评估:要求受试者着泳装站立于体态评估表前,要求受试者双眼平视前方,身体自然站立,双臂自然下垂。对受试者的双侧肩峰、髂棘、踝中心、肩胛下角、髂前上棘、髂后上棘、第七颈椎棘突、胸椎上、中、下段、左右肩胛下角用黄色贴纸进行标记。在整个过程中对受试者观察其是否存在体态问题,并且对受试者的正面、侧面以及背面进行拍照记录,以便后续进行分析。拍照时,拍摄时固定三脚架于受试者正右侧1.5m处,采集照片后使用MB-rulers软件分别测量受试者的FHA、FSA和ASIS-PSIS角度。评价:对照标准体态姿势图对受试者做出评价,分别从正面观受试者头部、肩部、骨盆、膝关节、足部;从侧面观受试者头部、肩关节、骨盆、脊椎、膝关节;从背面观受试者头部、肩部、脊椎、肩胛骨,评价受试者的头肩颈、脊柱、骨盆和下肢是否处于合理的重力线上,是否存在头侧屈、头前伸、圆肩、驼背、高低肩、翼状肩、脊柱侧弯、骨盆前倾、骨盆后倾、骨盆前移、膝超伸、O型腿、X型腿等体态问题。

动态评估:对受试者进行托马斯实验,检查受试者的髋关节灵活程度,并对受试者的双侧髂胫束、髂腰肌以及股四头肌评估其肌肉紧张程度。

(4)数理统计法。

使用Excel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利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交叉描述性分析,为论文的撰写提供依据。

3、结果与分析

3.1、体态评估结果

(1)静态评估结果。

在参加本次体态评估的31名游泳运动员中,通过静态评估的方式发现出现了以下的不良体态情况:头侧屈8人,头前伸18人,圆肩22人,高低肩25人,翼状肩10人,驼背16人,脊柱侧弯20人,骨盆前倾11人,骨盆后倾1人,骨盆前移3人,膝超伸27人,O型腿10人。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参与本次评估的游泳运动员出现不良体态问题最多频率的分别是膝超伸、高低肩、圆肩、脊柱侧弯、头前伸、驼背等问题,这些问题分别涉及头部、肩部、脊椎以及腿部。而不良体态问题出现频率较少的分别为X型腿,骨盆后倾,骨盆前移等问题,这些问题集中在下半身。其中出现膝超伸问题的总人数超过80%,且无论男女全部超过80%,说明膝超伸是不论男女游泳运动员都较为高发的体态问题。而头前伸问题则在男女上体现了较大的差异性,参与实验的男性游泳运动员仅有42.9%发现了这一体态问题,而女性游泳运动员则高达76.5%。

表1 受试者静态评估出现的体态问题频率统计

经过体态评估后本研究发现,参加本次评估的游泳运动员全部存在不同程度上的不良体态问题。在日常以及训练中,长期存在不良姿势、错误的技术动作以及伤病所造成的骨骼、关节、肌肉力量的不平衡都有可能形成不良体态。除了一些先天的结构性体态问题无法得到改善,后天因学习、伤病、训练等原因形成的体态问题需引起游泳运动员的正视,如果某些体态问题不及时得到纠正,很有可能会进一步影响运动员的技术动作,造成肌肉过度的缩短和拉长,引起关节疼痛并使其变得更加不稳定,从而进一步增加运动员的损伤风险。

(2)动态评估结果。

对受试者进行托马斯实验后,得出以下评估结果:共23人出现左侧髂胫束紧张,22人出现右侧髂胫束紧张,14人出现左侧股四头肌紧张,15人出现右侧股四头肌紧张,3人出现左侧髂腰肌紧张,2人出现右侧髂腰肌紧张。

通过表2我们可以看出,参与托马斯实验的受试者最为高发的是左侧髂胫束紧张,其次为右侧髂胫束紧张,发生率分别为74.2%以及71%。而左侧髂腰肌紧张以及右侧髂腰肌紧张则是发生率最低的,发生率仅为9.7%以及6.5%。并且双侧的髂胫束紧张无论男女发生率全部超过70%,说明髂胫束的放松应得到游泳运动员的重视。而从整体看,在髂胫束、股四头肌以及髂腰肌紧张中,男性的发生率全部要比女性高,这有可能是因为性别差异造成的男性肌肉肌纤维更为粗壮所导致,也有可能是由于游泳运动员拉伸不到位所导致。无论是哪种都提醒游泳运动员应该重视下肢拉伸,尤其是髂胫束放松。

表2 受试者托马斯实验结果统计

3.2、游泳运动员不同主项与不良体态之间的关系

游泳项目存在四种泳姿,不同的运动员拥有不同的主项,从而也会造成运动员的技术以及日常训练侧重点不同。为进一步探索游泳运动员不良体态与其技术动作之间的关系,本文将不同主项的运动员与所出现的体态问题进行交叉分析。

(1)蝶泳主项。

本次参与实验的受试者中,为蝶泳主项的受试者共有8人,其中6名一级运动员,2名健将级运动员。

通过表3我们可以看出膝超伸为蝶泳主项受试者最为常见的不良体态问题,并且脊柱侧弯以及圆肩同样是高发的不良体态问题。同时蝶泳主项受试者的圆肩问题的发生率高于总体 (详见表1),但驼背以及头前伸问题则明显低于总体发生率,这一现象说明这很可能与不良的训练有关。

表3 蝶泳主项受试者不良体态问题统计

头前伸、圆肩以及驼背都属于“上交叉综合征”,因身体代偿的原因常有伴随出现的现象,但蝶泳主项的运动员出现圆肩问题的频率远高于头前伸以及驼背。胸肌尤其是胸小肌过度使用导致的肌紧张以及背阔肌的过分发达都是导致圆肩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胸肌群以及上背部肌群正是蝶泳运动员进行划水以及推水时的主要的发力肌群。而菱形肌以及下斜方肌由于在蝶泳动作中并不作为主要发力肌肉,所以大部分运动员缺乏对这些肌肉的锻炼,进一步加深了圆肩问题的出现。

膝超伸同样是蝶泳主项受试者高发的不良体态问题之一。造成膝超伸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条就是其他不良体态造成的身体重心前倾,身体力线偏移造成的,而蝶泳主项受试者又大多拥有圆肩驼背等不良体态,这是其一。并且蝶泳运动员在长期训练中需反复练习蝶泳腿动作,而蝶泳腿下打动作要求提臀的同时脚尖向下发力,此时膝关节处于完全绷直的状态,这种长期的绷直使得膝关节受到向后的压迫,关节内韧带以及半月板受损,膝关节失去原有弹性变成刚性关节从而造成膝超伸问题。综上来讲,身体中立线偏移导致的代偿问题以及膝关节长期受到向后的压迫是造成蝶泳主项运动员高发膝超伸问题的两大主要原因。

脊柱侧弯在蝶泳主项受试者中同样高发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虽然蝶泳是对称性发力泳姿,但在训练中同样需要进行其他泳姿尤其是自由泳的训练,非对称性发力泳姿的不良技术动作极有可能造成神经肌肉的不对称性,从而使得脊柱侧弯。

(2)仰泳主项。

本次参与实验的受试者中,为仰泳主项的受试者共有4人,其中3名一级运动员,1名健将级运动员。

通过表4我们可以看出高低肩是仰泳主项受试者最常见的不良体态问题,4名仰泳主项受试者全部有此问题。仰泳是一种非对称性同时发力的泳姿,常见一些人因不良的技术以及发力情况导致仰泳两侧发力不均衡。在对受试者进行的问卷调查中,我们对仰泳主项受试者的“优势侧”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受试者的自觉优势侧与高低肩高侧相符。仰泳运动员应重视高低肩问题,高低肩不仅会对技术动作产生影响,更会对运动员肩关节稳定性造成损伤,提升运动员伤病的风险。并且由于仰泳由于仰卧水面,更需要背部肌群发力,尤其是斜方肌,在不注重放松的情况下造成的斜方肌紧张也是导致高低肩的原因之一。

表4 仰泳主项受试者不良体态问题统计

同时圆肩与膝超伸同样是仰泳主项受试者高发体态问题。仰泳同样需要胸肌群进行发力,并且需要更高的背阔肌力量,导致了运动员发生圆肩的概率。

仰泳腿上踢动作导致的膝关节绷直并受到压迫和不正确的身体力线导致了膝超伸的发生。

(3)蛙泳主项。

本次参与实验的受试者中,为蛙泳主项的受试者共有7人,其中5名一级运动员,2名健将级运动员。

通过表5我们可以看出膝超伸是蛙泳主项受试者的共性问题,并且在骨盆前倾以及O型腿的问题上发生率也高于其他泳姿。这些问题都属于下半身问题,极有可能是蛙泳主项受试者由于长期进行技术错误的蛙泳腿训练导致的。蛙泳腿明显区别于其他三种泳姿的腿部发力方式以及运动轨迹,在收腿勾脚时呈“W”型,甚至在进行柔韧性训练时会练习相似的“鸭子坐”,而长时间进行这种动作的练习会导致股骨外旋肌群处于拉伸状态,失去弹性,造成髋关节外旋不足以及双腿股骨内旋,并且也会加重膝关节韧带的负重,从而导致O型腿、骨盆前倾、膝超伸等下半身体态问题。

表5 蛙泳主项受试者不良体态问题统计

同时蛙泳主项受试者在头前伸的问题上发生率也明显高于其他主项受试者。在竞技蛙泳中,在划水过程中有明显的耸肩以及送肩的动作,长时间进行该动作会使得斜方肌过于紧张,同时就会导致头前伸,继而也会引发圆肩以及驼背。

蛙泳虽然是双手同时发力的对称性泳姿,但在实验中发现蛙泳主项受试者仍有较高的高低肩问题发生率,并且比蝶泳主项受试者要高。由于蛙泳需要做出耸肩以及前送的动作,对斜方肌、肩胛提肌等肌肉,而这些肌肉的紧张会导致高低肩问题的出现。

(4)自由泳主项。

本次参与实验的受试者中,为自由泳主项的受试者共有12人,其中9名一级运动员,3名健将级运动员。

根据表6我们可以看出高低肩以及膝超伸是自由泳主项受试者最高发的不良体态问题。在进行自由泳时,自由泳并非双侧同时发力,并且涉及换气问题,经过问卷调查得出拥有高低肩问题的受试者偏高的一侧普遍与换气侧相一致,这就导致了双侧肌力失衡,出现高低肩问题。这种长期的双侧不均衡发力也导致了脊柱侧弯的发生。

表6 自由泳主项受试者不良体态问题统计

自由泳腿同样需要做鞭状打腿,长时间的反复下打对膝盖施加向后的压迫力,并由于身体同样出现力线倾斜的问题综合导致了发生膝超伸问题。

在头前伸的问题上,自由泳主项受试者的发生率也高于整体。在自由泳中斜方肌尤其是斜方肌上束虽然不作为推进力的主要发力肌肉,但是在入水前伸动作时和游程中都需要处于紧张状态。而运动员往往忽视对斜方肌进行放松,所以导致了头前伸问题的发生。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1)经过静态评估后发现参与本次实验的受试者出现的不良体态与游泳项目特点相关,最常出现的体态问题是:膝超伸、高低肩、圆肩;

(2)经过动态评估后发现受试者左侧和右侧髂胫束紧张发生率全部高于70%,说明应重视髂胫束的放松。并且女性在髂胫束、股四头肌以及髂腰肌紧张方面的发生率全部低于男性,说明男性游泳运动员应更重视放松;

(3)在不同主项受试者间发现不同主项高发的体态问题不同,与其主项的技术特征以及其可能出现的不良技术问题存在一定关联:①蝶泳上半肢发力所需的胸肌群紧张以及背阔肌紧张导致高发圆肩问题;②仰泳因非对称性发力的原因运动员可能会出现错误的技术动作以及发力情况,导致双侧肌力不平衡,并且仰泳对背部肌群要求更高,斜方肌不及时放松会处于紧张状态,两者都会造成高低肩;③蛙泳腿易加重膝关节韧带负重,造成膝超伸,O型腿等下半身体态问题。蛙泳手耸肩动作易造成斜方肌,肩胛提肌等颈部肌肉紧张,从而出现头前伸、高低肩等体态问题;④自由泳错误技术易造成双侧肌力不均,从而引起高低肩、脊柱侧弯等问题。

4.2、建议

(1)大学生游泳运动员以及教练员应重视所出现的体态问题,针对出现问题制定相应的纠正性训练计划并运用到实际中。在制定训练计划时应更加注重全身肌肉的全面训练,加强薄弱肌训练,注重运动员的双侧肌力平衡问题;

(2)大学生游泳运动员应重视训练前后的拉伸环节,对紧张肌进行拉伸,恢复关节活动度,同时能够有效预防伤病的发生。男性大学生游泳运动员更应重视拉伸环节;

(3)不同主项大学生游泳运动员因项目特点以及不良技术而造成不良体态问题发生原因也不同,在进行纠正性训练时应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同时不良体态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运动员可能存在的错误技术习惯以及潜在的伤病风险;

(4)良好体态的养成同样要从生活中做起,在日常生活中也应重视长期久坐等问题而引起的不良体态,在生活中养成良好习惯,避免造成损伤。

猜你喜欢
蝶泳仰泳蛙泳
我国优秀女子仰泳运动员两种出发技术运动学特征研究
鸡蛋会仰泳
核心力量训练在少儿蛙泳训练中的应用
等动拉力和重力拉力蝶泳划臂动作生物力学分析
游泳吧,姐妹!
你知道吗?
蝶泳的出发、打腿和转身
最是逍遥温泉乡——在汤池仰泳
它在仰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