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建材治理模式浅析

2023-03-04 13:02卫智勇
上海建材 2023年4期
关键词:建材市场建材政府部门

卫智勇

(上海市建筑建材业市场管理总站,上海 200032)

0 引言

建筑材料是工程建设项目中使用的各种材料的总称,在工程建设项目中的费用占比较高,又是工程建设项目的基础[1]。建材质量的优劣会直接影响整个工程建设项目的安全[2]。近些年上海市内房屋外立面脱落以及墙体与窗户渗水等问题降低了老百姓安居乐业的幸福度。可见建材质量的把控十分重要,必须对建材进行治理。规范建材治理模式不仅可以保证建材品质,而且可以保护生态环境并助推建材可持续发展[3],符合目前国家的“双碳”战略。

建材治理不单单指建材管理,还要综合考虑行业与相关的多个主体,包括企业、建材市场、行业协会和政府部门。因此,加强企业管理、探索建材市场新型管理模式和完善监管制度十分重要。与此同时,探究上海市内相关企业、建材市场、行业协会与政府部门各自的管理模式,对整个上海市建材治理模式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可为其他省市的建材治理提供参考。

1 上海市建材治理模式现状

1.1 企业治理模式现状

近些年,上海市内绝大多数建材企业位于郊区与黄浦江沿岸。一些有雄厚实力、已进行技术革新的建材生产企业都屹立于行业之林且一直在发展壮大,一些产能落后、技术力量不足的企业正在进行关厂或搬迁,还有一些建材企业经常更换企业名称与地址。

1.2 建材市场治理模式现状

建材市场以建材超市、摊位式建材市场、工厂直营店与网店为主。目前建材超市主要以百安居、宜家等门店为主,这些门店主要售卖装饰装修材料。摊位式建材市场分布在上海市的各个区域,规模差异大,但消费者能在摊位式建材市场买到大部分建材产品。工厂直营店主要分布在上海市的郊区,且售卖的产品单一甚至不进行零售。网店的建材产品五花八门,大部分都来自于外省市,仅少部分从上海直接发货。

1.3 行业协会治理模式现状

相关建材的行业协会目前大都引导其会员单位向建材高质量方向发展,在平时进行行业内技术研讨等日常工作的同时,受政府委托开展建材备案等相关工作。

1.4 政府部门治理模式现状

政府部门对生产领域与流通领域的建材进行不定期监督抽查并对外公告,也对部分建材企业实施“关、停、并、转、迁”等措施。政府出台政策,以监督管理进入工程建设项目的建材,并实行建材备案与供应信息报送制度,同时对备案的建材企业开展诚信管理,也鼓励新型建设工程材料的推广应用。现今又出台鼓励建筑废弃混凝土资源化利用的政策,还定期公布上海市禁用或者限制生产和使用的建筑材料目录。

2 上海市建材治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近些年,上海市对建材治理做了一定的工作,但由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等问题,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目前从几个建材相关的主体来看,还存在一些阻碍行业向高质量发展的问题。

2.1 企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部分企业自身综合实力低,生产设施及工艺落后,产能低、能耗高,诚信度不高。除受制于生产场地的原因外,部分企业经营者主观上不求发展并且仍使用亟待淘汰的老破旧生产设备制造建材产品,不仅自动化程度不高、效率低而且能耗高。出于种种原因,企业因过于追求利润而导致生产出劣质产品,同时又专门定制特定产品以应付检查和欺骗消费者。并且由于企业数量多,不是每一家企业每年都会被监督检查,这让企业产生了侥幸心理。同时即便企业被查到存在问题,因所获利润远大于处罚力度而导致企业自身也不以为意。

2.2 建材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建材超市几乎只售卖装饰装修材料,因此材料商从建材超市也买不到钢筋、水泥等结构性建材产品。一方面是由于建材超市几乎照搬欧美建材超市的模式,另一方面是由于本地居民平时几乎不接触也不使用土建基础材料。

以摊位式为主的建材市场建材种类繁多,品牌虽多但也杂乱,质量无法完全保证。一些经销商在销售自己生产的产品时也可能售卖贴牌产品,即低价售卖伪劣产品。

工厂直营店的优势和劣势都很明显。经销商与消费者都可以直接从工厂直营店里买到建材产品且不用等待。然而工厂直营店里售卖的建材产品品种单一,很多工厂都位于远郊区域且不能直接给消费者送货,从而导致消费者认为买工厂直营店的建材产品性价比不高。

网店类型的建材市场价格差距大,产品质量难以保证。由于商家投机取巧,利用网络市场监管难度大且消费者维权困难等因素,商家销售质量堪忧的建材产品以牟取利益。

建材市场的共性问题是商家与管理者遇到监督检查时配合度一般,且由于建材市场范围广、内容多,监督检查覆盖面不全,间接导致了目前建材市场里的建材质量很难把控。

2.3 行业协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某些协会因利益驱使而向企业收取不合情理的费用,致使某些企业对行业协会存在一定的偏见,这阻碍了行业发展。行业协会是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可以引导企业往好的方向发展,但也因为行业协会是非营利性机构,导致部分协会在工作环节中以某些名义向企业收取费用,以补贴协会自身的日常运营。

2.4 政府部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政府部门之间缺少联动,生产与流通领域发现的建材产品问题未能与工程建设项目现场使用的建材产品形成同步查处。政府部门之间存在执法边界,在建材产品的生产与使用过程中未形成联合执法。

目前上海市相关的建材法律法规如《上海市建设工程材料管理条例》已使用近20 年,已无法完全适用当今社会的建材发展,亟待重新修订,但修订过程复杂且耗时长。

目前政府部门建立的信息化监管平台与诚信管理机制还有待完善,对企业的监管有盲点。信息化监管是近些年新兴的监管模式,很多企事业单位人员还未完全适应,导致后续工作开展面临一定的困难。同时诚信管理目前只有结果,并没有后续进展。

建材监管力度不够导致建材产品质量时好时坏。由于建材企业基数大,政府部门人手有限,每年只能随机抽选部分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重点领域或者其他影响安全的企业进行监督检查,不能实现重点领域全覆盖监督检查,更不可能覆盖其他领域的企业监督检查,致使企业存在一些侥幸心理。

3 上海市建材治理模式的想法与建议

(1) 将企业诚信评价的结果与具体内容相关联,比如可以与其贷款相关,还可以结合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相关内容划分招投标入围档次。鼓励企业向智能制造发展,给予行业发展中出类拔萃的企业一定的财政扶持。

(2) 建材市场的运营者应积极配合政府部门的监督检查,网店等平台应规范商家的入驻门槛并做好后期消费者的维权。

(3) 行业协会要有大局意识,要有为推动建材高质量发展的初心,并身体力行地做好政府与企业之间的连接。在可能的情况下可以向政府部门申请一定比例的建材研究发展资金补贴。

(4) 健全和优化与建材相关的法律法规文件。进一步优化建材监管制度,加强监管力度。通过优化营商环境的激励政策,在便利企业办事的同时,加强对建材产品在事中与事后的监督与检查,完善诚信机制,从而避免发生降低企业准入门槛后产生建材产品质量下降的问题。

(5) 建立政府部门之间的联合执法,对生产与建设过程中使用的建材产品质量进行双保险。对于建材产品在工程建设项目中的监管,一方面建议发现超过两次不合格产品进入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现场时则禁止该企业的所有建材产品进入施工现场;另一方面建议对建材产品质量好且企业诚信度较高的企业开通建材监管绿色通道,减少监管流程从而提高建材产品进入施工现场后用于工程建设项目的效率。

4 结语

建材治理是一项涉及多个主体的复杂工作,并不能一蹴而就地形成完美治理模式,只能在不断探索与发展中更新优化治理模式。首先,企业与建材市场肯定得讲诚信;其次,需要配合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最后,企业与建材市场在自身发展时也需要获得管理部门各方面的支持。相关建材行业协会要始终秉持初心,为建材高质量发展事业做贡献。政府部门在建材治理中通常都处于滞后状态,需要在建材行业发展中及时优化政策文件以及制定相应措施、完善治理模式。本文对上海市建材治理模式进行了梳理与分析,这对其他地方的建材治理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建材市场建材政府部门
昊星建材 MODERN MASTERS
昊星建材
微生物建材诞生
EXACT SOLUTIONS FOR THE CAUCHY PROBLEM TO THE 3D SPHERICALLY SYMMETRIC INCOMPRESSIBLE NAVIER-STOKES EQUATIONS∗
经销商欺诈消费者建材市场赔钱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第二批清理规范省政府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的决定
浅谈在政府部门推行绩效文化的作用和途径
政府部门间G2G信息资源共享的演化博弈分析
甘肃省张掖市陶瓷卫浴卖场分布图
成都陶瓷市场分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