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小学数学实验探究课堂有效方法探析*

2023-03-05 06:00杜丽娟
安徽教育科研 2023年1期
关键词:环节小学生探究

杜丽娟

(合肥市明珠小学 安徽合肥 230601)

素质教育政策的不断深入推进,对小学数学教师群体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教师们不仅需要重视小学生课业知识基础的夯实,还要注重小学生综合学习素质的养成。也正因此,实验探究课堂的构建成为小学数学教师的不二选择。本文将从小学数学教学的角度出发,简要探究培养小学生数学实验探究素质、构建小学数学高效实验探究课堂的有效途径。

一、开展数学实验活动的重要意义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是可以开展实验。开展小学数学实验探究活动是很有意义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首先,实验探究活动的开展,可以有效提升数学教学项目的针对性,让小学生们可以更为具体、更加全面地掌握实验课程相关的数学知识点;其次,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可以提升小学生对数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感悟,让小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从“知其然”过渡为“知其所以然”,并对其内涵产生更具深度的感悟;再次,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可以充实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丰富小学生的学习内容,并且凸显数学知识独具的趣味性;最后,开展实验探究活动,还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教育水平,使教学环节更具质感、更具吸引力,并让小学生们可以更加主动地进行学习与练习。

二、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教学活动本就是一个矛盾的辩证过程,在教学环节中存在问题,自然是无可避免的事实。小学数学教师想要实现课堂教学的提质增效,构建高效化的实验教学课堂,则需要第一时间发现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而后,再以针对性的方式对其进行改善与解决。以下,仅对现阶段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首先,课堂教学气氛枯燥,难以有效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致。这一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我国长期实施应试教育的模式,导致部分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理念固化,所选用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造成的。传统化的教育模式、教育方法,非但难以降低数学知识的理解难度,也难以让小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久而久之,便导致了枯燥、单调的课堂气氛,影响了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其次,数学知识存在较强的抽象性,对于逻辑思维尚未发育完全的小学生而言,本就存在较大的学习难度,加之部分小学数学教师选用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时的效率与质量。除此之外,教学格局的僵化也是极为常见的问题,教师由于教育思想传统,在授课时过于依赖“师授生从”的教育模式,致使小学生学习过程被动,还容易导致小学生产生较强的惰性学习心理,进而阻碍了小学生学习素质的提升。

再次,部分小学数学教师授课时过于依赖教材课本,忽略了知识延展的必要性。这一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不仅容易导致小学生自身的数学知识功底呈现片面化的发展态势,甚至还会限制小学生的学习思维与学习眼界,进而阻碍小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最后,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忽略了课后巩固工作的必要性。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同样与教师的教育理念有关,一些教师在授课时重心多放在课堂讲解环节,过于重视课堂进度的把控与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对于课后巩固的落实,仅仅只是布置简单的练习题目,让小学生们以机械性的方式进行练习。这一问题如得不到及时且有效的解决,不仅会影响小学生的知识基础,甚至还会在根本上阻碍小学数学高效实验探究课堂的建成。

三、构建小学数学实验课堂的具体途径

(一)优化导入,引发学生实验探究兴趣

无论是课堂教学活动还是实验探究活动,“导入”皆是活动开展的第一环节。有效的实验课程导入,不仅可以集中小学生零散的思维与注意力,还可以切实引发小学生对数学知识、数学项目的探究热情与探究欲望。为了达成这一教育目的,教师可以基于多元化的角度,选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导入,并在这一环节中不断激活小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

例如,教师开展《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这一实验探究课程时,可以联动多媒体设备进行导入。课前阶段,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求与实验需求,使用多媒体投影仪、电子白板或电子平板等设备,播放一段与之相关的短片,或展示几组三角形图片,以此来集中小学生的课堂学习注意力。抑或者,结合实验探究项目,预先设计简单的“导入”题目,让小学生们的思绪、思维可以紧扣到这些探究问题上,并对后续的实验过程产生较为浓厚的探知兴致。再或者,教师可以将实验探究项目进行拆分,选取实验中最具“魅力”的环节作为导入的要素,通过课前预演的形式,激发小学生对数学实验探究的兴致。教师选取不同的方式导入实验活动课程,不仅让小学生们在活动中记忆深刻,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调动小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进而为后续实验探究活动的落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制定项目,确保实验活动有效开展

实验探究活动是一个阶段性的项目,教师在开展实验探究授课时,同样需要明确项目的环节,制定具体的项目任务,而后,再带领小学生们进行学习与实践。

例如,教师在设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这一实验探究课程的项目任务时,可以结合思维导入的使用进行框架构建。思维导图的主题便为实验题目,下属分支可以拆解为“教材梳理”“实验探究”“实验归纳”及“实验巩固”四部分。“教材梳理”版块,教师需要对课程重点、实验理论进行系统化的讲解,教导小学生实验相关的数学知识,传授小学生实验操作所需的具体技巧;“实验探究”版块,教师则需要将学习与实验的主导权交给小学生们,让他们以相对独立的形式进行实践。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需要肩负起监督与指导的责任,以此来保障数学实验探究活动的有效性;“实验归纳”版块,教师需要总结实验流程,带领小学生们梳理实验探究活动的得与失;“实验巩固”版块,教师则需要围绕前三部分的知识与内容,设计相应的课后练习题目,让学生学以致用,及时巩固小学生现阶段数学知识点掌握的情况。教师以实验活动为主线,构建项目思维导图,既有助于提升实验探究活动的整体性与阶段之间的关联性,还有助于保障实验项目的有序进行。

(三)划分小组,落实数学实验探究项目

在以往的数学教学课堂与实验课堂上,多数教师惯用于“整体教导”的方式进行授课,以“一体化”的形式,带领小学生们进行学习与练习。这一教学模式的运用,不仅难以调动小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甚至还会限制小学生学习思维、实验思维的发散。为了有效改善这一局面,教师可以采取划分小组的方式来落实数学实验活动流程,以小组为单位,让小学生们进行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的方式相结合,并在这一环节中,逐步提高小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理解,逐步发展小学生合作学习的技能。

例如,教师落实《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这一活动课时,进行分组,6位学生为一组,充分给学生们选择的权利,让他们自行组成互动合作探究小组。这一环节等同于上述的“实验探究”板块,因此,教师需要围绕实验主旨,为各个小组布置相应的实验探究任务。如第一小组的实验探究任务是“分析‘直角三角形’与‘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探析二者存在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第二小组的实验探究任务是“分析三角形三条边存在怎样的关系才能够‘组成’三角形?如果不可以组成三角形,要说清楚原因。”第三小组的实验探究任务则是“……”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则需要肩负起监督与指导的责任,以此来保障小学生互动学习的有效性与准确性。等小学生小组探究活动完成后,教师可以让各个小组组员推荐他们的代表,上台讲述所在小组的实验探究成果。最后,再由教师进行归纳、总结与升华。教师选用小组实践的方式落实实验探究项目,既突出了小学生在学习环节中的主体位置,又锻炼了小学生相对独立的学习技能,进而在小组探究、小组探讨的环节中,逐步深化了小学生对实验课程重点内容的感悟。

(四)延展总结,夯实学生实验知识掌握

数学知识本就存在极强的丰富性与多样性,数学实验自然也不例外。教师在开展实验探究课程时,同样需要注重教材以外的优质教育资源的运用。对此,教师可以采取延展总结的方式进行授课,让小学生们以课外探索的形式进行探究,并围绕于此进行归纳、总结与升华。

例如,教师完成《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这一实验项目的课内环节后,可以利用教学之余的时间,让学生主动去搜索与实验课有联系的课外素材。如“三角形”主题的数学纪录片、同一主题的名校实验公开课视频等,该类型的课外资源皆围绕“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进行展开,既讲解了与之相关的数学知识点,又阐释了这一知识点背后的内涵。小学生们观看该类课外素材,不仅可以对课内实验产生全新的理解与感悟,还可以了解到更为多样的实验探究方法。再如,同主题的数学实验刊物或数学实验探究视频,该类素材与前者相比则更具高度,小学生们在观看或阅读时,同样可以了解到全新的知识,并且,还可以树立自身更具高度的数学观念。待“探索”环节结束后,教师则需要整合“教材理论”“课内实验探究结果”“课外实验探索结果”三要素,并对其结论做出相应的总结与升华,以此来增强小学生对现阶段数学探究实验结果的掌握。教师选用不同的课外素材作为拓展教学的载体,既有利于拓宽小学生的数学实验学习眼界,还有助于丰富小学生的数学实验知识储备,进而在课内外实验素材的联合分析、探究中,逐步夯实了小学生自身的课业知识功底。

(五)录制微课,升华学生实验内涵感悟

微课是因科技领域迅猛发展而诞生的产物,它通常表现为10分钟上下的精简视频。这一技术的运用主要是指教师使用录像设备,将课后巩固的知识内容尽数录制到10分钟上下的精简视频中,让小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下载进行观看学习。这一技术的运用,不仅有利于创新数学课后巩固项目的表现形式,还有利于升华小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与感悟。

例如,教师在设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这一实验课程的课后作业时,便可将之尽数录制到微课巩固视频中。在录制时,教师同样需要对视频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如视频第一阶段,教师需系统化地回顾实验课程的全部流程,并使用思维导图或表格,梳理知识重点,让小学生们可以一目了然地知晓实验核心;视频第二阶段,教师可以将数学实验知识与具体的生活案例进行关联,以生活分析的形式,深化小学生对实验内涵的感知;视频第三阶段,教师需要立足教材,对课后习题进行讲解,教授小学生具体的解题思路,让小学生知晓如何运用这一数学知识点;视频第四阶段,教师则可以立足第三阶段所讲授的题目,并在其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拓展与延伸,适度提高问题的难度,并让小学生结合对先前阶段知识的理解,独立进行解答。抑或者,导入一则实验短片,并围绕于此设计问题,而后,再让小学生尝试进行解析。教师选用微课技术辅助实验巩固作业的设计,既有利于改善小学生的课后复习体验,还有利于升华小学生对数学实验知识的掌握,进而夯实了小学生的数学知识基础。

综上所述,国家教育领域发展速度的加快,使得传统化的教育模式逐渐无法满足现代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教师采取实验探究的方式创新教学方法,不仅可以降低数学知识点的学习难度,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活动,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兴趣,还可以提高小学生自身的知识理解水平。教师通过优化导入、制定项目、划分小组、延展总结以及微课巩固的方式落实数学实验探究课程,在保障实验探究质量的同时,又推动了小学数学高效实验探究课堂的构建进程。

猜你喜欢
环节小学生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我是小学生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论评标环节的优化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