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财务分析的企业经营决策方案研究

2023-03-05 09:17宋相伟
时代商家 2023年6期
关键词:财务指标财务人员经营

宋相伟

(广东中职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广东 广州 51000)

财务分析是基于财务报告和其它信息,采用科学的方法,系统全面分析和评价企业的经营及投融资情况,定期对公司的获取利润能力、经营状况、偿债能力进行分析、研究、评价,向企业管理者、股东等内部决策人员提供决策依据,向潜在投资者、债权人等外部关心企业组织及个人提供企业过去、现在、未来等管理信息,提升企业知名度,树立企业品牌形象。

一、企业经营决策中财务分析的作用

(一)为企业制定战略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财务分析完整准确地反映公司销售利润分布状况,使营销部门对企业自身市场销售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再结合国内外市场情况、相关国家产业政策、企业的资源禀赋等情况来合理选择适合企业最有利的营销策略。企业财务活动中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客观的风险,如企业在融资、投资决策环节风险更高,一旦操作不当,将会带来相当大的危险与影响。对企业的财务报告进行全面的分析,能够更加客观地评价和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以便管理者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根据财务分析的结果对生产决策适时进行调整,改进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提出一种或多种切合实际的投资方法,既能有效地防止金融风险,又能使企业的财务流程更具秩序,从而提升企业的财务运作。[1]

(二)财务分析提升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

通过财务分析,能够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所有细节有一个完整的认识,能够充分掌握各个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运行状况,可以发现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规律,全面掌握企业各项资源的投入利用情况,可以发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不到位情况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提升企业的管理。企业财务活动面对的风险挑战越来越多,通过财务分析,能够对公司的生产运营情况进行较为客观的评价与反映,让其管理人员了解潜在的经营风险,发现经营过程中薄弱环节,更好地化解经营风险,也能使企业的经营流程更具条理性,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三)客观评价企业的经营状况,经营业绩评价

债权人、经营者、可能的投资人以及其他有兴趣的单位或个人时刻关注着公司的发展,要对公司经营情况和财务情况进行准确和及时的掌握,需要对公司的经营决策进行财务分析。企业财务分析能够对企业的运营情况和业绩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和评价,通过对企业的历史经营数据分析、经营财务现状评价,未来发展趋势预测等方面作出准确的信息和判断,有利于对其进行正确的指导和经营决策的调整,使其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企业定期对经营者业绩完成情况进行考核,主要依据的指标资料大部分依托于财务分析。

(四)有助于企业风险预警于防范

企业面对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在拓展业务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多的风险,通过财务分析,可以实施风险预警监控,当企业某项指标异常或达到风险承受度时,会触发设置的模型,通过计算机系统发出风险预警信号,这样,可以提前发现企业各业务单元、各项重要业务流程中潜在风险点,以能让各有关的业务单位和管理人员对此给予足够的关注,并能在第一时间制订并执行相应的风险管理战略,将风险控制在早期,以免造成无法估计的损害。

(五)引领企业生产经营有序地进行

企业在进行生产和经营的过程中是具有一定规律性的,在对企业进行财务分析的时候可以发现企业收入成本发展趋势,企业投入产出的成本与经济回报的变化也具有一定的规律。企业根据生产能力,有计划接收客户订单,结合市场、材料库存情况、产品生产特点编制物资采购计划,合理安排生产,商品合理库存并及时销售,缩短生产周期,加速资金周转。经营者根据财务分析的结果做出更好的经营决策,使决策更加符合自身的发展规律。[2]

二、财务分析的不足

(一)管理人员不重视财务分析工作

企业管理人员只关注生产经营,却忽视了财务分析的重要性,认为财务只是后勤服务部门,算算账,报报税而已,认为财务分析更多地处在日常的运营和管理中,不能给企业带来价值,与此同时,在人员分配上重视业务岗位,财务岗位不断压缩,财务人员一人兼职多个岗位,没有设置专职的财务分析岗位,没有意识到财务分析是企业管理的手段之一,企业的管理人员也没有对财务分析进行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管理人员不重视财务分析,没有真正意识到财务分析的作用,这样,财务人员在财务分析时受人力时间等因素影响,在财务分析时,不得不简单选取指标值,没有选取科学的、能代表企业的对照标准,这样就会使财务分析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二)财务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目前大部分企业的财务人员是专业人才,主要职责是费用报销、成本核算、日常账务处理等基础工作。对于企业的业务方针、业绩考核等工作参与较少,导致财务分析结果较为片面。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的发展,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财务人员从日常事务性工作解脱出来投入到财务分析管理工作中来,大数据环境下,要求财务人员应具备掌握信息技术知识,从海量数据中分析重点数据,摘取重点内容的能力,大部分企业的财务人员并未接受信息技术的专业培训,导致工作效率低,无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等,有价值高质量的财务分析受到约束。[3]财务分析应该从确保公司战略计划的实施这一角度出发,这就需要财务人员在进行分析时,提出的建议和措施,不仅要着眼于公司眼前的价值,还要着眼于公司长期的价值,最后才能实现公司的战略。

(三)只注重财务指标,非财务指标被忽视

财务指标反映了公司当前的财务状况,反映的是企业的短期业绩,无法反映管理者在企业的长期业绩改善方面所作的努力。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要想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取胜,首先要把握好机会,时间就是金钱,需及时掌握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而财务分析是经会计核算和报表为基础,反映过去的经济事项,历史成本入账,滞后于实际业务。财务指标是一种结果导向,即只注重最终的财务结果,而对达成该结果的改善过程则欠考虑。财务指标通过会计程序产生的会计数据进行考核,而会计数据则是根据公认的会计原则产生的,受到稳健性原则有偏估计的影响,因此可能无法公允地反映管理层的真正的业绩。

目前,企业普遍采用的是以会计收益为导向的传统的财务分析方式,很难与现代的以价值为导向的经营思想相结合。这种方法有一个缺陷,即仅将负债资本成本计算在内,未揭露占用权益资本产生的机会成本。在传统的财务指标中,权益资本成本被看作是收益分配,没有披露其机会成本,而权益资成本要比负债资本成本高得多;造成企业利润表有利润,但考虑权益资本成本后实际是亏损的局面,长期以来并未受到相应的关注,给公司的管理者带来“利润幻觉”,也会给公司带来“无偿利用”的错觉,从而使公司亏损,投资效率低下。由于权责发生制中存在着许多人为主观估计和判断因素,给经营者造成了较大的利润操纵空间,致使权责发生制下的净利润出现扭曲、容易被操纵。[3]

(四)没有完善的财务分析体系

没有完善数据收集体系,制度体系不健全,导致财务分析达不到预期目的;未能制定合理的分析指标,分析使用的方法非常单调;大部分企业使用最多的比较分析法,获得的结果非常简单,没有进行深层次的分析研究,这对于决策意义不大;在财务分析中,大多企业忽略了自己的具体情况,没有结合企业发展阶段对分析体系及时进行优化和完善,导致分析体系不合理,这样得出的财务分析结果也是不合理的。

(五)财务分析信息化建设落后

财务分析是从各业务部门收集的基础数据之上提炼而成的,基础数据量大,靠人工是无法完成的,必须依靠信息技术才能满足需求,但部分企业的信息系统财务信息化建设落后,系统所生成的基础数据不完整、不准确,导致财务分析引用的结果不准确,反而误导经营决策。部分企业还没有构建信息化系统,无法满足财务分析所依据的基础数据资料。

(六)业财未能很好地融合,财务分析深度不足

财务人员是只关注财务专业方面,业务人员只关注本身业务,相互之间没有实现信息共享,造成财务人员在作财务分析时抓不住重点,不是业务部门想要的管理痛点;业务人员也不懂财务,业务人员在办理特定业务时,未将财务管理思想与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联系起来,最后业务流程到财务人员手中,因与财务管理思想不符,不得不退回重新处理,大大影响了企业财务分析的效率,造成对公司的经营和管理的影响。

三、财务分析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参考的建议

(一)公司管理层要增强财务意识

公司管理层要增强财务意识,重视财务工作,设立专职财务分析岗位,全员宣传财务分析的重要性,财务分析不但是财务部门的工作,业务部门及其他部门都配合财务部门共同完成财务分析工作,因为企业的经营业务的状况大部分体现在财务分析中,如果管理层忽视财务分析,仍以自己部门业务数据为决策依据,那企业的决策依据不完整,很有可能导致决策失误,给企业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二)重视财务人员综合素质提升

财务分析工作不仅需要财务人员具备专业知识的精度和深度,还需要了解国家政策、市场环境、熟悉企业经营业务、战略规划、信息技术、业绩考核等跨学科知识,同时能够融会贯通地运用多学科综合知识体系提供解决方案。财务人员不应仅仅局限于成本核算、日常账务处理等基础性工作,财务人员还应熟悉企业自身业务,分析行业形势,站在企业战略的高度进行分析,向管理人员提供更高质量的财务分析报告。公司层面要重视对财务分析工作人员的素质培训,定期组织财务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对新的工作方式、新的业务模式、新的信息技术工具使用要及时培训,建立学习型财务组织。让财务人员从会计核算型向财务管理综合型专业人才转变。

(三)加强对非财务信息的分析

企业增加非财务指标作为必要的补充,非财务指标主要是对市场的客观因素进行归纳整理,更具动态与可持续发展性,如:企业客户需求、新产品研发、企业技术发展前景等。这些都是判断能否给企业带来潜在市场价需要考虑的因素,在财务分析时要加以考虑,同时我们也要重视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之间的结合从而达到一种平衡状态。在选择同业一组具有代表意义的公司平均值,其具有与该产业整体平均值相比具有更高的可比性。

建立一套基于价值管理理念为基础的财务分析体系,采用经济增加值评价指标和现金流量指标对传统财务指标体系的补充,可以让股东追求的利润与财务分析系统指标保持一致,使企业财务状况评价更为科学、高效、全面,真实地体现公司的价值创造,使股东的财富最大化。[4]

(四)科学制定财务分析指标体系

科学制定财务分析指标,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并重,财务指标分析方法应多元化,深入研究财务分析结果,不仅停留在表面数据上,更要透过数据看本质,总结企业内在规律,揭示企业深层次问题。要与时俱进,根据企业的战略发展,经营情况,定期梳理财务分析指标体系,若指标体系不符合企业实际情况,要及时修正。

(五)加强财务分析信息化建设

企业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财务分析信息系统,能提高会计核算的基础工作,代替人工高效率处理数据,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利用软件的智能化,结合财经专业人士的分析,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制作出高品质的财务分析报告。科学规划财务信息化系统,保证信息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当市场环境、业务模式、产品结构、组织架构和工作流程等变化及时做出更新同步,适时修改或增加参数或功能模块。一个好的信息化系统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在使用过程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完善财务分析系统和企业信息化系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有效发挥财务分析助力企业经营决策的作用。[5]

(六)加强业财融合,提升财务分析的可用性

业务部门在经办具体业务过程中,要树立财务管理思想,紧密结合业务实际。打破财务信息、业务信息各自独立的局面,实现财务和业务相融合,快速有效整合财务信息,实现信息共享。财务部门把先进的财务管理方法融入到公司业务中去,并及时指导业务部门处理,特别是制约公司发展影响大且是大家关心的问题,在业务的关键点上设置科学客观的考核标准,使财务分析真正能够帮助业务部门提升管理能力。

四、结束语

财务分析是企业经营决策依据的核心内容,与公司的兴衰发展息息相关,企业应从内控制度、信息化建设、业务部门融合等方面衔接好财务分析工作。财务部门应当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克服财务分析工作存在的不足,科学合理地制定财务分析体系,与业务部门同心协力做好财务分析工作,发挥财务分析应有的作用,更好地为企业提供经营决策依据,为企业健康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财务指标财务人员经营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基于民营企业中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研究
守纪律讲规矩是财务人员立身守职之本
我国金融机构股价和主要财务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探讨医院财务分析中财务指标体系的应用
全国国有企业主要财务指标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外派财务人员绩效考核与绩效激励
全国国有企业主要财务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