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德教育下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2023-03-05 09:44刘中华张含敏
辽宁教育 2023年3期
关键词:道德行为行为习惯习惯

刘中华 张含敏

(葫芦岛市连山东城世纪小学)

没有德育的教育是没有灵魂的教育,教育必须以德先行,而德育的最重要任务就是培养道德行为习惯,即个人的道德行为中表现出的习惯方式。小学生的品德是需要经过长期自觉的练习和实践相结合而形成的道德品质。学校育人的最高目标是培养有德性的人,这里的德性包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国家认同感、深厚的人文底蕴、开阔的国际视野。这些目标需要依托富有实效性、创新性的活动设计,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浸润,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基于此,我校提出了“润德教育”的办学理念。润,本义为雨水下流,滋润万物;使有光泽,修饰。润德,语出《礼记·大学》中的“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润德育人就是以德为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此基础上,我校又提出了八个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即“静、净、礼、让、谦、俭、诚、勤”。

一、润德教育中的八个道德行为习惯的内涵及推进要点

(一)“静、净、礼、让、谦、俭、诚、勤”的内涵

我校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本校学生实际,甄选出“静、净、礼、让、谦、俭、诚、勤”八个方面的内容,作为教育的重点。静——静以修身、静雅校园,让学生学会自己在静中思考,认清对错;让校园在静中雅起来,让书声亮起来。净——优美环境、心地纯净,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行动创造、维护一尘不染的学习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始终保持赤子之心,与不良的社会风气和生活习气划清界限。礼——以礼待人、集会有礼,让学生真正做到礼貌待人,减少矛盾;集会有礼针对性更强,学校学生多,集会无序必出问题,所以在这里特别强调集会有礼。让——好处互让、交通礼让,这两条中前者是针对当今独生子女时代特点提出的,后者是对交通安全的重视。谦——谦和处事、谦虚求知,教育学生从小宽以待人,不斤斤计较;对待学习有正确的态度,精益求精,不断进步。俭——俭以养德、勤俭生活,教育学生勤俭是一种美德,不追求奢华,不浪费。诚——诚实做人、诚信做事,让学生真正明白做人要诚实,处事要诚信。勤——勤能补拙、勤学苦练,引导学生理解好的学习成绩和本领不通过自己的努力是得不来的,不努力就是在浪费自己的才华。

(二)道德行为习惯的推进要点

1.关注德育工作的主体性

学生是德育工作的主要对象,教师是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最主要力量。关注德育工作的主体性,一是在德育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其主动性;二是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从而进一步体现其在教育过程中的引导及示范作用,使德育过程既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也是教师主动提升的过程,实现教师“德厚、专业、儒雅”的发展目标。

2.关注德育工作的整体性

克服传统的学校德育工作局限性和单一性,不只单纯关注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以润德教育中的八个道德行为习惯为核心开展德育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体现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即“德美、健康、乐学、雅趣”的育人目标。

二、八个道德行为习惯的目标体系

第一,明确一个核心。我校校训是“好德行,好人生,好未来”,学校开展的润德教育,特别是“静、净、礼、让、谦、俭、诚、勤”八个道德行为习惯活动更是紧紧围绕这一核心来构建。

第二,聚集点面结合。围绕“好德行,好人生,好未来”这条主线,我们的德育目标从“德美”“乐学”“健康”“雅趣”这四个点及八个道德行为规范“静、净、礼、让、谦、俭、诚、勤”切入,希望学生能讲文明、懂感恩、有自信、会创新、乐学而健康。

第三,形成递进上升。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定的反复过程,在反复过程中递进,在反复过程中提升和升华。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和认知差异,我们对小学六个年级分级设立德育目标,即低、中、高三个分级阶段,落实到每个目标,再从认知和行为两方面进行具体推进,二者相互巩固和提升。如此构建和推进,遵循了学生年龄特点及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日积月累,循序渐进,形成递进上升形态,从而达到我们的育人目标。

“明确一个核心、聚焦点面结合、形成递进上升”的构建模式,既关注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整体性,也发挥了教师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性,同时让各个德育目标点都有侧重与突破;在新的德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下,推动学生主动追求良好品德习惯的形成,并将其转化在个人的意志品质与具体行为上,从而促使学生能拥有“好德行、好人生、好未来”。

三、八个道德行为习惯的推进措施

(一)营造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氛围,不断强化学生习惯养成

第一,完善校园及班级文化建设,提升育人品质。利用学校橱窗及班级室内文化进行规范的宣传,通过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孝廉教育》和我校八个道德行为习惯来规范学生的行为,从而使学生知道行为习惯的养成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同时,学校利用主题班会、少先队队会活动,通过校园广播站、走廊文化墙、东城之星和东城秀场等,让学生对行为规范时刻有感知、时刻见行动。

第二,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网络,形成德育教育合力。学校教育是主渠道、主阵地,要充分通过班队会、升旗仪式、道法课堂及学生主题活动,开展多层次、多方位引领;家庭教育是基础,要让家长继续做好孩子第一任老师的角色,通过家庭教育配合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延伸,是德育教育的实践基地,也是学校德育教育最有发言权的验证方。三方联动,为学生营造身心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

第三,加强教师身教的作用,以教师的行为文明带动学生的行为文明。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明显的示范作用,因此要积极倡导教师在思想意志、道德品行、教育行为、言行举止及服饰、姿态、表情上率先垂范,为人师表,从而为学生树立榜样,使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第四,强化德育阵地的实效。通过国旗下演讲、思政道法课、德育常规教育等活动,让学生提高认识,端正态度,明确目标,用意识中的“知”去指引具体的“行”。在班级管理中,学生要充分发挥自主管理的主动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长处与优点,主动关心参与班级事务,把班级的事当成自己的事,达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效果,从而促进知行的统一以及言与行的统一,进而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第五,重视教育过程。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过程就是规范养成教育。而所谓培养,就是要按照一定的目标进行长期教育和训练的过程。小学生的自制能力很难持久,所以要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所、不同的氛围以不同的方式让好习惯在不知不觉中巧妙地得到强化,也就是德育管理中经常说的“抓反复、反复抓”,直到巩固形成习惯为止。

深度强化行为训练,是促进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方法,其重要途径是“课程育人”,也就是要在每个学科、每节课堂教学中渗透养成教育。教师在课程育人的过程中一定要发掘切入点,找准时机,激发情感,同时又不能脱离教材,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众多养成教育因素,结合每个班、每个学生的实际,创新德育工作途径,把道德教育目标和内容贯穿落实于各科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突出可操作性,使每一节课都达到养成教育的目的。

(二)扎实推进学校“五心”课程,使学生有明确深刻的理解

初心课程培养学生爱国爱党爱家乡的情怀,珍爱红领巾、热爱少先队的情感,从小以少年英雄为榜样,以实际行动为少先队组织增光添彩;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知道节日的由来、习俗等相关知识。爱心课程培养学生感恩父母和长辈,对父母和师长有礼貌,能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润心课程帮助学生从各方面了解学校的要求与规定并适时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关注学生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的养成,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强心课程、慧心课程主要针对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懂得生命的意义,树立正确的交通安全观,同时使学生懂得同学之间如何相处,班集体里处处有关心、有温暖。“五心”课程与八个道德行为习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提升。

(三)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提高德育活动品质

结合学校润德教育的分级目标,依照活动育人理念,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开展各项主题教育活动,推进德育体系的落实,让学生做到知行统一,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交往,从而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一是根据我校学生和学生年龄的特点,精心设计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并组织学生有序参加。如塔山祭英烈、班班红歌赛、童心向党、三队两组比赛、手抄报比赛、演讲比赛、个人才艺秀、“夕阳红敬老”等活动。二是让学生做班级管理的主人,把班级交给学生。让学生做“主帅”,班主任做“军师”,锻炼学生独立组织开展班级活动,实现自主管理。如开展“最美教室”“温馨微角落”“创意文化墙”“道德行为短剧和原创故事赛”等评选活动,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聪明才智,体验创造、体验合作、体验成功,感受集体荣誉带来的快乐。三是利用“双减”政策下的课后社团活动,让各社团组织设计比赛项目,如轮滑、跳绳、篮球、陶泥、魔方争霸、环保秀等活动,既促进行为习惯养成,又陶冶学生情操、厚植家国情怀。

(四)引领榜样示范,启发自觉,激励奋进

在道德行为习惯形成过程中,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模仿是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教师、家长、学生要通过自己良好的言行来树立榜样,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通过榜样的表率作用使道德教育和行为习惯形成变成学生的自身需求和主动行为。一是树立学生身边的榜样。多表扬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学生,如“东城之星”“东城秀场”“巧手少年”“孝道乖宝”“轮滑达人”等,使其他学生在羡慕和敬佩的同时,规划出自己的目标,并为达成目标而努力。表扬个人和行为的同时,更要注重班级积极、良好、向上的舆论氛围形成。二是名人名家经典故事引领,通过经典故事中的人和事,激励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三是言传与身教并重,教师用文明的言行,做好学生的表率,从而使学生在不经意间形成好习惯、好行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要注意及时的总结、归纳与提炼,每天一小结,每周一汇总,每月一总评,学期一表彰。教师要细心观察并发掘学生的细小闪光点,从而放大表扬,可以利用晨会总结、班会总结、值周总结、学生量化考核等形式让全体学生了解,对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维度、不同层级进行表扬、肯定和鼓励,从而增强其自信心,激励其进取心,促使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达到“五育并举”的育人目的。

猜你喜欢
道德行为行为习惯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上课好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体育课中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刘娟、赵玉生:自我损耗会对道德行为产生负性影响
远和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