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与高中思想政治课融合:内在关联、现实价值与实践进路

2023-03-05 09:44
辽宁教育 2023年3期
关键词:思政课劳动思政

卫 齐

(丹东市第四中学)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了劳动教育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实施路径,为推进劳动教育指明了方向。劳动教育与高中思想政治课(以下简称“高中思政课”)作为“五育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在融合中拓展,在拓展中促进。教师可立足高中教学实际,分析劳动教育与高中思政课之间的内在关联以及二者融合的时代价值,进而探求有效融合的实践进路。

一、劳动教育与高中思政课之间的内在关联

高中思政课与劳动教育都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功能方面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较高的内在关联使劳动教育融入高中思政课成为可能。

(一)教育目标高度契合

2020年7月,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劳动教育的总体目标为: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和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核心素养作为思想政治学科目标的集中体现,其外化为学生通过思想政治学科的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从中不难发现,劳动教育与高中思政课的总体目标具有共性,二者均是通过“树立观念—提高能力—涵养精神—培育习惯”这条进阶路径共同指向了“如何培养人”这一核心问题。

(二)教育内容深度融合

高中思政课将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学科使命,其必修课程分别采用历时性和共时性的方式讲述了“为何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哲学与文化四个模块。学者常卫国曾指出,贯穿着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是关于劳动的科学理论,劳动成为揭秘人和人类社会生成与发展的“钥匙”。劳动的相关内容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高中思政课也有着密切联系,高中思政课教材中对于劳动者、劳动精神、实践等内容的深刻阐述,实现了二者在教育内容上部分的同一,二者教学内容的深度融合推动了科学理论武装学生头脑和劳动实践锻造学生能力,为党为国培养合格人才,共同指向了“为谁培养人”这一核心问题。

(三)教育功能互相结合

高中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功能是要通过学生动手实践、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高中思政课的功能则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帮助学生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增强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由此可见,劳动教育和思想政治课都具有提升学生品质的重要功能,劳动教育侧重从实践维度培养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思想政治课则侧重从理论维度推动学生思维进阶和价值提升,二者的融合可以使学生在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中培育优秀意志品质,提高道德意识,共同指向了“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核心问题。

二、劳动教育与高中思政课融合的现实价值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中提出了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做到“八个统一”的具体要求,为新时代思想政治课建设指明了方向。高中思政课融入劳动教育既是时代发展对其提出的客观要求,又是推动其自身创新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高中思政课作为高中唯一以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己任的学科,从其创立之初就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新时代以来,高中思政课更是主动与实际、时事对接,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引领学生回归生活、融入社会。但囿于时空所限,高中思政课很难独立开展系列化、体系化、规模化的实践活动。融入劳动教育,可通过劳动创设情境,设置疑问,搭建思维“脚手架”,打通教材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关联。例如,在教学必修2“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一课时,教师可通过创设劳动相关的情境引领学生感悟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使学生懂得我们获取的任何收入都来自劳动创造。在劳动实践中加深对于劳动价值论的理解,在学习理论过程中在学生心中播种下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种子,使其自觉弘扬劳动精神,主动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活动。

(二)坚持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

高中思政课不仅具有较强的知识性,同时也具有价值导向的重要功能,思政课要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把“大道理”讲细、讲活、讲透,就需要精准地甄选劳动教育案例、素材,使其成为高中思政课优质的课程资源。例如,教师可利用劳动模范身上体现的“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敢于奉献”的劳模精神,与必修4《哲学与文化》中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等内容相通,引导学生认识到,无数位劳动者以个人之力汇聚成中华民族磅礴伟力的艰辛过程中,既推动了社会发展,也实现了个人价值,再通过层层递进的分议题让学生感悟劳动精神的时代价值、劳动教育的重大意义。

(三)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

高中思政课作为一门在高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课程,其具有科学的课程标准、规范的学科体系、开放的教学内容。但由于受众主体是思想前卫、具有个性的高中生,仅靠说教和灌输往往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要借鉴劳动教育之所长激发其蕴藏的隐性教育功能,在劳动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政课教学,使劳动教育与思政课共同形成教育合力。例如,在必修2综合探究“践行社会责任促进社会进步”教学中,教师可通过举办模拟招聘会的环节,让学生在招聘和应聘的仿真情境中切身感受到专业知识与技能、责任意识等对于未来工作的重要作用。在“劳动+思政”的体验活动中,学生超前认识到自身能力与未来岗位需求之间的差距与不足,激发主动学习的热情的同时更能增加对于劳动者的尊重。

三、劳动教育与高中思政课融合的实践进路

目前高中开展劳动教育的常态模式为设置劳动课程、按时间节点开展劳动活动及校外实践活动等,具有固定性和实践性特点。尝试将劳动教育与高中学科教学相融合,尤其是与思想政治课相融合,可以进一步激发出劳动教育的科学价值,将劳动教育、思政教育的技能教育、知识教育、德育教育融汇为完整的育人过程。

(一)将劳动教育融入课程建设中

国家高度重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推进过程中,鼓励教师开设具有创造性的校本课程,支持学校构建具有地域特色和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将具有地域特色、行业特色的劳动资源融入课程体系之中,建立有地域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思政教育课程及校本课程体系,是“大思政”育人的题中之义。例如,辽宁省农村实验中学始终坚持“面向农村、面向农业、面向农民、面向全体学生”的育人方向,通过编订校本教材,开设农业校本课程,在文化教育中融入农业劳动教育,对当地乃至省内学校开展劳动教育起到了一定的引领和辐射作用,是劳动教育融入学校课程建设的典例。

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课的融合还要根据当地实际,既有拓展性,又有趣味性。学科融合的“落脚点”往往蕴藏在当地丰厚的乡土历史之中,通过“追溯其源、梳理其脉、探寻其因、感悟其果”的思维进阶过程形成兼具劳动教育和思政教育的地方课程、校本课程。1957年,安东机械厂的工人们自主设计并制造出轮式拖拉机“鸭绿江一号”,毛主席为工厂欣然题写了“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的批语。以此为例,教师可带领学生梳理家乡工业发展的历史,围绕“家乡工业发展”进行地方工业对国家的贡献挖掘;围绕“身边的楷模”进行家乡劳动模范感人故事的收集,组织学生动手整理成故事集、图片集,汇编成劳动教育课和思想政治课可以共同使用的教学案例或影像资料,以高中思政课为引领,协同其他学科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体系,提升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水平。

(二)将劳动教育融入学科教学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世间美好的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高中思想政治必修教材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总起,从“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哲学与文化”三个维度展开叙述,每本教材均有关于“劳动”内容的叙述,通过“大单元”整合教学模式在教学之中渐悟编者的设计意图,感悟教材的魅力。

1.利用劳动教育,体现高中思政课的“理论味”

必修2《经济与社会》第一课“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中提到人类要生存,就必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离不开人的劳动和生产资料;劳动是物质财富的源泉,也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二课“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指出从古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劳动起到了决定作用,具体阐释了劳动如何改变了人的生理结构,使人形成了语言和意识,并结成社会关系。两部教材虽分属不同领域,却通过“劳动”形成了前后呼应的关系,分别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历史唯物主义双重维度阐释了劳动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体现出教材理论维度的高度统一,教学过程就自然能够上升到理性层面,引领学生通过劳动及相关理论感受高中思政课学科理论的严谨性和科学性,体现高中思政课的“理论味”。

2.利用劳动教育,展示高中思政课的“逻辑味”

在必修2《经济与社会》第二单元综合探究“践行社会责任,促进社会进步”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探究式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弘扬劳动精神与投身创新创业进而探究怎样成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促进学生成为有担当的创业者和经营者。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六课“价值的创造和实现”指出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的存在方式。教师可引导学生意识到虽然财富是由劳动创造的,而劳动越多,劳动者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所作的贡献就越大,自身的价值就越大。由劳动精神到投身创业、由责任担当到价值引领,需要教师整合教材并跨越教材的章节局限,通过劳动相关内容,展示思想政治课学科思维的递进性和上升性,展示高中思政课的“逻辑味”。

3.利用劳动教育,感悟高中思政课的“法律味”

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第七课“做个明白的劳动者”的编者是以“如何做好明天的劳动者”为前提进行设计的,所以教学内容的实践特色鲜明。为了让学生在将来能够顺利走进职场,本课引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法律来阐述劳动关系、劳动法的原则、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劳动者依法维权的途径和方式。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体验式活动引入劳动教育,丰富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自主心理、行为体验,并将活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法律事项,通过“专家点评”“现场求助”等方式融入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地讲解法律知识,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展示思想政治学科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感悟高中思政课的“法律味”。

(三)将劳动教育融入实践活动中

1.校内活动体验

劳动教育因其具有激趣功能而深受学生喜爱。各高中实施劳动教育的方式主要是单独设置劳动课程、与其他学科融合或开展实践活动等。一是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劳动教育在实践中也是一条可行路径,通过线下“请进来”的方式,邀请劳动模范走进校园与学生面对面,聆听他们的感人故事;也可以线上联系劳动模范先进人物,把他们请进网络直播室,超越时空局限进行劳模精神的传递以及劳动价值的引领。在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整个活动分为会前联系邀请、发布活动通知、视频整理制作、会后宣传报道等多个单元,让学生自主完成活动的全过程,全方位培养学生担当和合作精神。二是立足本地、本校实际,围绕思政教学需要,在教学建筑、教学环境中主动融入劳动相关的文化因素,如改革先锋宣传栏、劳动模范事迹展,也可以在学校内单独开辟种植体验基地、通用技术活动室等实践场域,让学生增强劳动精神,感受劳动教育的独特魅力。三是在校园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平台上增加与劳动相关的音频、视频资料,汇聚成具有本校特色的劳动教育类思政课程资源。

2.校外实践体验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离开劳动,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各地各校均有丰富的劳动文化资源,如各类博物馆、科技馆及社会实践基地等,教师可通过研学旅行、社会实践等方式,带领学生进行参观学习,从而使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劳动精神,受到思政教育。例如,辽宁省丹东市大梨树村在时代楷模、村党支部书记毛丰美的带领下,多年来一直倡导并努力践行“干”字精神,即“苦干——弯大腰、流大汗,实干——重规律、求实效,巧干——讲科学、闯市场”,使大梨树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这里不仅成为省内外闻名的小康村,更是市域内大中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基地。通过系列化实践教育活动,让学生学习老书记毛丰美同志的先进事迹,用充满劳动意味的“干”字精神滋养灵魂,汲取力量;还可以将市内、省内的劳动文化资源进行串联、整合,形成“劳动+思政”文化资源实践活动路线,使学生在研学旅行活动中睹其历史、观其发展、悟其价值,通过感性活动形成深刻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和劳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也可以在重大时间节点开展兼具“劳动思政”意义的活动,如劳动节、青年节、建党节、建军节等,带领学生走进社区、走进部队开展具有爱国主义教育、艰苦奋斗精神的劳动活动,使学生感悟到劳动精神的内涵。

猜你喜欢
思政课劳动思政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三线”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启示——以四川工商学院教改为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