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理念下新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创新

2023-03-05 22:04马玉文唐宏敏易芙蓉
科教导刊 2023年1期
关键词:理工大学三全育人工科

张 锐,马玉文,唐宏敏,易芙蓉

(1.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湖南 长沙 410114;2.长沙理工大学国际工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04)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以下简称“三全育人”)和教育部“新工科改革研究项目”立项的政策推动下,我国教育事业的中国特色更加鲜明,工程教育现代化高速推动,“三全育人”理念下新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正式迈入理论完善和质量提升的阶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1]。高校应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落实“三全育人”,把学生培养成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坚实的专业技能和较好的科学文化艺术素养的高水平人才。面对新工科带来的工程教育改革,如何结合“三全育人”理念,在打造全方位、立体式育人元素的同时,实现丢弃传统工科教育的糟粕,继承和升级原有精华;如何在遵循“三全育人”鲜明导向的行动共识下,更好地实现各专业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如何在实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过程中,更好地开展深化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和实践[2],成为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地方院校深入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课题。本文从现实诉求、目标指向和实践路径三个角度,以长沙理工大学教改班近两年在“三全育人”理念下推行新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例,对以上问题进行研究与实践。

1 “三全育人”嵌入新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现实诉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程事业迅速发展,新兴产业日益崛起,国家需要更多高质量高水平事业创新拔尖人才来引领未来技术和产业发展。目前,传统工科课程老旧,学科单一,学生所用的教材与十年前基本一样;教学知识与实际应用关联性不强,且在培养学生创新性与开创学生新视野上有明显的不足,在提高本科生素质以及在衔接本科生与研究生知识与能力上都显出弱势。对于国家发展新阶段而言,传统工科不再符合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与方向,工科教学的改革迫在眉睫,培养理论与实践全面发展的新工科拔尖人才刻不容缓。

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高校应扎实推进“三全育人”工作,不断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构建一体化育人格局,把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融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组织等各领域、各环节,加强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着力培养“底色亮、实践强、有情怀、敢担当”的时代新人,培育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3]。在专业教学方面,高校应积极推进“新工科”教育改革计划,打破传统工科教学多年不变的格式,注重学科深度交叉融合、注重课程体系通专融合、注重产教深度融合,构建更适应工程需求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建立工程观念,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2 “三全育人”理念下新时代工科人才培养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立德树人体现了对社会主义人才培养规律的深刻把握,“三全育人”是实现立德树人的思想遵循和行动指南。高校应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融合课程育人、“双创”育人、实践育人等多元化平台,不断强化创新创业教育,为工业产业高速转变的中国培养一批“新工科”创新人才。

在“三全育人”理念下,新工科拔尖人才培养可从个人能力、团队能力和全局意识三个维度重构。高校需要借助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自身知识学习与应用的能力、思维判断与分析的能力、工程设计与实践能力、创造创新能力等个人能力。同样,高校可以通过宽基础的课程体系、一流师资小班化教学、完备的科研训练体系、多渠道实践实训实习等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加强立德树人与全面发展导向,培养学科复合型人才,提升学生在团队中与他人合作时表现出的能力。除此之外,高校应在提升本科生的个人能力和团队能力的基础上,致力于建设应用型拔尖创新人才合作培养机制和战略,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综合素养,建构包括学科思维能力、跨界整合能力、全球视野、领导力、系统性思考能力在内的全局意识。

3 “三全育人”理念下新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路径——以“长沙理工大学教改班”为例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作为湖南省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长沙理工大学自2019年开始,从入校新生中选拔优秀学生组建“教学改革试点班”(以下简称教改班),开展理工科类专业拔尖创新复合人才培养试点工作,实行个性化培养,突出学生的创新思维教育和个性化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工匠精神与全局意识,探求拔尖人才培养模式。

3.1 新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全员协同育人模式研究

经过长沙理工大学各学院各领域专家的缜密规划和商讨,涵盖面广、专业领域涉及宽、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新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得以形成。结合长沙理工大学自身固有的雄厚的工科教学优势和师资力量,教改班采用全员协同育人模式,其中集中了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水利工程学院、汽车与机械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等6个工科学院的资源力量;整合各个工科学院的优势学科、科研资源、师资力量,结合国际工学院外方引进课程和英语教学特色化改革优势,开展了土木类(土木、交通、水利)教改班和机电类(电气、能源、机械)教改班,依托国际工学院进行托管;整合校内实验室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科研平台资源、构建资源共享、开放合作、运行高效的实验教学平台。

新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全员协同育人模式打破了传统单一的学院教学体系,实行多学院多学科模式的创新,学科交叉,发挥多学科综合优势,同时注重双语教学,举办国际交流,强化全球化资源引入,打造最适合学生成长的教育体系。

3.2 新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全过程协同育人模式研究

教改班在大学四年采取全过程协同育人模式,全过程、全阶段培养,从选拔到毕业都有相应的培养和考核方式。教改班学生在长沙理工大学录取的各省排名前10%的理科新生或学科竞赛成绩特别优秀的理科新生中,通过自愿报名方式选拔,并综合高考、笔试、面试成绩择优录取。大学一年级加强第一课堂启发探究式教学,举办教改班云鼎训练营、参观长沙理工大学校史馆、参与各类专业实践、各类思想价值引领培训,深化专业认知和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学生的获得感和荣誉感,着重培养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大学二年级丰富以社会实践、学科竞赛等为载体的第二课堂,着重培养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教改班学生利用整合的各个学院的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充分发扬创新精神,积极参与“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大赛、结构设计竞赛等国家级和省级学科竞赛,并获得骄人的成绩;大学三年级拓展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创新创业职业素养教育第三课堂,参与智能导航创新大赛、高校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着重培养协作共进的团队精神;大学四年级强化海外研修、国际交流、联合培养等第四课堂,活跃学术思想、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卓越的创新精神;同时,通过校内外导师有针对性的职业发展指导,引领学生明确事业发展方向。

3.3 新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全方位协同育人模式研究

新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全方位协同育人模式体现在“四大课堂,协同育人”。加强第一课堂启发探究式教学,丰富以社会实践、学科竞赛、学生社团与文体活动等为载体的第二课堂,拓展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创新创业教育第三课堂,强化海外研修、国际交流、联合培养等第四课堂;制订国内国际交流与培养计划,确保每个学生在校期间都有国内国外学习交流的机会。

“第一课堂”健全工作体系,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在全方位育人模式下,教改班紧抓思政课程建设,协同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强化课程育人,不断完善“思想铸魂、专业夯基、实践强能”的育人模式。现高年级教改班全部学生都是入党积极分子,多名同学被列为发展对象,共发展预备及正式党员27人,在学院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对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有良好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并成立教改班党支部;“第二课堂”健全课程体系,强化课程价值引领。教改班实行“最优化”教学,开课学院选派最优秀的师资承担教改班的教学任务,根据课程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高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运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引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等教学新模式,开展研讨式、探究式、项目式教学;“第三课堂”完善校企联合,强化创新实践引领。教改班重视创新创业基础课程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通过培训和学科竞赛,锻炼创新能力,培养团队精神。三年来,教改班学生共121人次获得省级及以上奖项78项,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立项13项,获得论文及专利申请15项;“第四课堂”完善国内外联合,强化国际化引领。教改班聘请海内外教师授课或讲座,搭建国内外青年交流平台,加强全英文课程教学和英语培训,提高教改班双语教学质量。教改班现有班级学生平均学业绩点达到3.92(优),CET-4通过率100%、CET-6通过率85.5%,在毕业班中有11位同学获得推免资格,被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国内一流高校录取。

4 总结

当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界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4],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形成的历史性交汇处[5],高校应持续深化工程教育改革与创新,以新工科建设推进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嵌入“三全育人”模式,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协同育人培养方式。通过政治思想文化学习,培养与加强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在高质量学科教学基础上,发挥以“应对变化,塑造未来”为建设理念的新工科优势,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思想道德素养的提升,培养出多元化、创新性的拔尖人才,向社会输送卓越工程师。

猜你喜欢
理工大学三全育人工科
中粮工科机械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昆明理工大学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中职“产学研创”一体化工科类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昆明理工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