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走向探析

2023-03-06 07:42纪钰娟
小学生 2023年2期
关键词:平行四边形双减核心

☉纪钰娟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该意见被人们称之为“双减”政策。“双减”政策倒逼着课堂改革,要求教师与时俱进,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效。数学课堂教学要达到减负提质,必须以核心素养为抓手,在核心素养的引领下,助力“双减”政策落地见效。

一、数学核心素养与“双减”政策的交汇点

“核心素养”“双减”是当下教育界的两大热词。“核心素养”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即“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分为3个方面6大素养18个基本点;另一种是“学科核心素养”,即每门学科所具有的独特的内涵。例如,数学学科突出数学思维与理性精神,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包含了数感、运算能力、推理能力、空间观念、模型思想、应用意识等。前一种核心素养是共性要求,后一种核心素养是个性要求。

虽然“双减”政策是从减轻作业负担和课外辅导负担这两个角度提出的,但是,作为中央的一项教育政策法规却具有深刻含义,意义非同一般。核心素养与“双减”政策,都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桥梁,两者都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都是为了学生健康和谐发展。两者虽然处于不同层面,拥有各自不同的内涵,但是,两者并不矛盾与排斥,反而有着诸多的交汇点。

(一)以立德树人为宗旨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对“为谁育人”“怎样育人”“育怎样的人”的最好应答。而“核心素养”与“双减”政策都回答了“怎样育人”这一问题。无论是从核心素养的角度还是从“双减”的角度,其目的都是为了实现立德树人,都是为了学生全面发展,为了学生健康成长。如果说朝向核心素养是从正面引领,那么“双减”政策则是从侧面助推。总之,两者都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立德树人是两者的共同宗旨,也是两者的交汇点。

(二)以课程实施为载体

为了实现培养目标的所有科目的总和称之为课程。课程是一种教育性经验,是实现教育目标和教育任务的重要桥梁,也是落实“核心素养”“双减”政策的载体。课程是一个连接培养目标与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只有通过各科课程的实施,核心素养才能得以实现,“双减”政策才能得以推行。课程是核心素养与“双减”政策的交汇点。在数学课程实施中,既要体现“数学核心素养”,更要指向“双减”政策,要在为学生减负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这就需要教师立足课程改革,培育优质课程,将核心素养与“双减”理念融为一体。

(三)以高效教学为保障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育政策也好,培养目标也好,都需要通过教学实践去完成[1]。在核心素养时代与“双减”时代,教学需要改革,需要高效教学,通过优化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只有课堂教学提质增效,才能真正为学生减负,并且确保学生的核心素养得以提升。如果教师还是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让学生被动学习,对学生灌输填鸭,教师不能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艺术,提高教学水平,没有高效教学作为保障,那么核心素养与“双减”都会落空。因此,高效教学是两者的交汇点,有了高效教学这条路径,核心素养与“双减”定会实现。

(四)以作业优化为抓手

作业是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一项学习任务,是教学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通过作业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许多教师把作业当作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路径,课上练,课后做,搞题海战术,还给学生布置大量的家庭作业,给学生增加了过重的课业负担,这也是“双减”政策出台的根本原因。无论是培育核心素养,还是落实“双减”,作业都是重要媒介,它是两者的交汇点,我们应当以作业优化为抓手,通过优化作业设计,减少作业量,提高作业质,给学生减负,助学生健康发展,全面发展。

二、核心素养时代的小学数学课堂特征

新课程呼唤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核心素养时代的小学数学课堂与传统课堂相比,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主要具有如下特征。

(一)课堂气氛更活跃

课堂气氛标志着课堂教学的状况。传统课堂气氛沉闷,那是因为教师是课堂的主宰,高高在上,盛气凌人,学生心情紧张,唯唯诺诺。学生兴趣点低,师生无互动,导致课堂气氛死气沉沉。核心素养下的课堂,应当气氛活跃,师生关系和谐,情感交融,学生生动活泼,心情愉悦,思想灵动。良好的课堂气氛是教学的助推器,能有效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使师生心理进入最佳状态,积极主动投入学习活动之中。

(二)师生互动性更强

教学是一种人才培养活动,包含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2]。在传统数学课堂中,教师是教书匠,通过口口相传,给学生传授知识;学生是知识的容器,被动地接受。教学只是一种单向的传输,学生的主动性不强,很少有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这也是造成课堂气氛沉闷的主要原因之一。核心素养环境中的数学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性更强,师生之间加强了交往,增强了交互,生生之间增加了交流,增进了合作。在数学课堂中,我们可以通过提问方式促进互动,通过游戏活动激发互动,采取小组合作提高互动。互动性让课堂不再僵硬,使教学更加灵动,让师生焕发生命活力。

(三)教学探究味更浓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的一种自我建构”。新课程倡导建构主义教学法,主张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核心素养时代的课堂,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中心,以探究为手段。核心素养时代的数学课堂,教学探究味更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学习任务展开自主探究,通过观察、实验、分析、推理等方式,在动手动脑中寻找问题解决的方法,实现问题的解决,发现数学规律和结论。探究性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转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探究性学习能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发生、发展与形成,实现了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也给学生提供了自我发展的平台,促进了学生能力和品格的提升。

(四)思维要素更丰富

思维是数学的心脏。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构成。数学教学应以思维训练为重点,教会学生数学的思考,方能真正落实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指向下的课堂教学中,思维要素应当更丰富。教师要重思维培养轻知识教学,要唤醒学生思维,激活学生大脑;要精心设计问题,启迪学生思维;要引导学生思辨,提高思维品质。数学课堂丰富思维要素,需要增加问题的思维含量,多给学生提供猜想、讨论的机会;多设计一些推理、辩论等思维交锋活动;多引导学生自我反思,自我修正。

三、基于核心素养落实“双减”政策的策略

指向核心素养的课堂是推动“双减”政策落实的有效推手。在“双减”背景下,数学教学应以核心素养为抓手,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效。在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教学中,我们应紧紧围绕“问题”“探究”“思维”“应用”这四个要点,为数学课堂教学提质增效。

(一)以核心问题为抓手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数学知识萌发的土壤,也是数学教学的切入点,教学活动一般围绕问题而展开。在诸多问题中,核心问题起着决定性作用,对教学方向的引领、教学目标的达成等起着关键作用。所谓核心问题,是指具有统领性与辐射性的中心问题,是从教学内容中提炼出的综合性极强的主要问题,它是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主线与轴心。核心问题是核心素养的生长点,能够有效启发学生探究,深化学生思维,提高学生思考力。

核心问题避免了提问繁多、重点不突出、思维碎片化、教学偏离中心等现象。核心问题的提出,减轻了学生学习负担,提高了教学效率。例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中有好多问题,“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采用什么策略?”“如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转化前后的图形之间有怎样的关系?”等等。其实,本课的核心问题是“转化前后的图形之间有怎样的关系”?这也是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关键,只有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也就推导出来了。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以该问题为主线,紧扣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在设计核心问题时,要精心研读教材,把握重点内容,洞察教学核心。在呈现核心问题时,应当融入具体情境,使问题形象化,以有效激发学生情感,促进学生思考。

(二)以探究理解为手段

核心素养的形成源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指向核心素养的数学教学是基于理解的教学,是靠学生的自主探究,理解领悟,而不是靠老师的空洞讲授与机械灌输。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教学,是以探究理解为手段,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核心问题,展开探究学习。探究彰显了以学为中心,让学生立在课堂中央。探究式学习既为教师减负,也为学生减负,教师不必再喋喋不休地讲解,学生不必再死记硬背概念公式,无需进行大量的机械重复练习,而是把宝贵的时间用在对问题思路与方法的探寻上,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建构,实现能力的提升。

在探究式课堂教学中,教师不是把现成的知识赠予学生,而是引导学生经历观察、猜想、操作、讨论、推理等活动,自己归纳总结出概念、公式、法则等知识。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中,笔者先引导学生“数一数”“填一填”“比一比”“猜一猜”,猜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接着,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验证猜想,把平行四边形剪一剪、拼一拼,转化成长方形。最后,引导学生分析比较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根据长方形的面积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在此过程中,以学生为主,通过自主探究,借助操作比较,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建构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

(三)以思维训练为核心

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的核心素养。学生思维能力越强,学习能力也就越强,作业效率也就越高,学生的学习负担也就越轻。许多学生作业负担重的根本原因是数学思维能力薄弱,在数学练习中思维迟钝,理解力差,导致作业速度慢,正确率低,以至于同样的作业内容,有些学生就感到困难,成为他们的一种学习负担。因此,要从根本上减负,就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把训练数学思维作为教学的中心。

有序思维与完整思维是两种最基本的也是非常重要的思维能力。有序思维能力强调的是人思考问题富有逻辑层次,有条不紊。完整思维能力强调的是人思考问题全面系统,思维缜密。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着重培养学生有序思维与完整思维。在训练学生数学思维时,我们既要给学生创造思考的机会,又要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尤其要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分析与推理,在分析与推理中提高思维能力与品质。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中,笔者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作为重点,引导学生借助操作结果,观察分析比较,进行逻辑推理,不仅推导出面积公式,而且较好地训练了学生思维。

(四)以应用练习为平台

造成学生课外作业过多的原因之一,就是教师课堂上讲得多,学生练得少。许多教师“课内损失课外补”,为了弥补课堂上的学习漏洞,于是在课外给学生布置大量的作业,企图通过题海战术提高学生成绩。这种策略往往会适得其反,不仅增加了学生负担,而且练习效果甚微。因此,我们应当转化观念,改变方法,不如在课堂上多安排学生练习,下课少布置一些作业。我们要把课堂应用练习作为减负平台,课堂上精讲精练,多组织学生课堂练习,课后少布置作业。为了提高课堂练习的效果,笔者精心设计课堂作业,把握教学重点内容,提高作业融合度,凸显核心素养,做到减量提质,实现轻负高效。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一课中,由于学生自主探究过程耗时过多,因此在巩固练习环节,笔者只设计了两道题:一道是基础题,“已知平行四边形的底6厘米,高4厘米,求它的面积”;另一道是综合题,“把一个长10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木框,拉成一个高4厘米的平行四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是多少?”让学生在课堂中练习,学以致用。这样学生的迁移能力与解题经验得以提升,课后作业的效率自然会提高,负担也会随之降低。

在“双减”背景之下,我们要变革课堂教学,以核心素养为出发点,瞄准两者的交汇点,废弃陈旧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策略,走出教学困境,在减负中实现增效。

猜你喜欢
平行四边形双减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平行四边形”创新题
对一道平行四边形题的反思
判定平行四边形的三个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