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创新探析

2023-03-06 07:42袁雅韵
小学生 2023年2期
关键词:欣赏课美术教师

☉袁雅韵

美术具有启迪思维、培养审美情趣和提高欣赏能力等作用。而传统的美术教学普遍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绘画技能,对于欣赏教学较为忽视,导致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普遍有限,审美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高。因此,教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要充分正视教学中的问题,积极转变教学方式,结合本班学生的思维特点和欣赏兴趣,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增添趣味性和多样性的美术鉴赏环节,以激发学生欣赏兴趣,锻炼与提高其欣赏能力,培养其良好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

一、创设趣味情境,激发审美兴趣

现代教育工作者普遍认为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不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发现,学生是否对所学习的科目感兴趣,将直接决定其学习效率和动力,这一点在小学阶段学生中尤为明显。然而,传统的美术欣赏课教学较为呆板和机械,虽然不少教师能够利用多媒体技术,去搜集一些具有欣赏价值的美术资源。但他们搜集美术资源时,未能充分考虑到小学阶段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审美特点,使得许多美术欣赏课上播放的欣赏作品,大多不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审美倾向,无法有效地激发其欣赏兴趣和审美活力。[1]因此,教师在开展欣赏课时,要切实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具有趣味性和多样性的欣赏环节,以激发学生的欣赏兴趣,锻炼与提高美术欣赏能力。

例如,在教学人美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卡通明星总动员》一课中,教师便可灵活地借助课题内容,结合小学生的审美倾向展开美术欣赏课教学。众所周知,喜欢卡通动画是小学阶段学生普遍都有的兴趣爱好。因此,教师可以从这一点入手,以多媒体技术在学生们喜欢的卡通动画中,搜集、整理和筛选一些经典的人物形象、场景形象和情节形象,供学生欣赏。如《西游记》《哪吒传奇》等都是当下在小学生群体中风靡的卡通动画,由于动画情节天马行空、趣味十足,引得许多学生为之着迷,而动画中的许多场景形象和人物形象也是深入人心。于是,教师可给学生播放以前的传统动画电影,如《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这类传统动画电影,普遍情节生动有趣,美术功底深厚,有许多具有欣赏价值的美术画面,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审美倾向,可迅速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审美水平,培养良好的审美素养。在动画的吸引下,学生们的欣赏兴趣大大增高,并自发地和同学讨论起来,美术欣赏氛围十分浓厚。此时,教师要趁热打铁,引导学生在欣赏过后,说说自己的欣赏感受和体会,也可以自己动手画一画,用创作的形式表达感受和体会。

美术欣赏课教学旨在通过带领学生观察各种美术作品,以此拓展其审美视野,打开认知广度。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获得优美的视觉享受,还能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以此提升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然而,教师须知美术欣赏水平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不可能昨日还在进行美术鉴赏入门,今日就可以理解和体会美术巨作。小学美术教育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审美兴趣,而不在于美术能力的强弱。要知道,小学生本就理解能力有限,纵然你给他看梵高的名作《向日葵》,他也无法表达出惊世骇俗的想法。所以,教师在设计欣赏环节时,也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选择他们感兴趣的美术欣赏作品,既能够激发欣赏兴趣,又能够综合提高其美术欣赏能力。

二、创新欣赏形式,培养创造意识

传统美术欣赏课上,许多教师的教学方式较为墨守成规,按部就班地按照教案要求,为学生普及和宣传固定的美术知识。这样的教学模式枯燥乏味,内容缺乏趣味性和创新性,使得教学效果往往差强人意,学生的欣赏水平难以得到实质上的突破和提高。[2]课堂教学的组织方式和教学方法对教师的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教师开展小学美术欣赏课时,要善于求新求变,在传统的美术欣赏环节中加入一些具有发散性、启发性和探究性的互动问题,化静为动,使学生带着问题去欣赏美术作品,在欣赏中探究与思考,在探究和思考中得到思想上的升华,以此领略美术作品中的深度内涵与情感。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但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积极性,更可锻炼和提高其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为日后的美术创新创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人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提线纸偶》一课中,小学阶段学生有着好奇、好玩的天性特征,因此他们普遍喜爱新鲜事物,对于动画影视中的各类形象十分感兴趣。教师可将此作为切入点,在课前准备好各式各样的纸偶作品,如海绵宝宝和派大星模样、喜羊羊和灰太狼、奥特曼和小怪兽等提线纸偶……这些创意十足、丰富多彩的纸偶形象一下子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不少学生都围着这些稀奇古怪的纸偶欣赏起来。然而,提线纸偶毕竟是静态形象,虽然对学生具有一定吸引力,但小学阶段学生以动态思维为主,所以静态形象的事物普遍无法吸引他们太长时间的注意力。为进一步刺激学生的视听感官,激发他们的欣赏情趣,教师还可为提线纸偶设计一些互动情节,并邀请其他教师配合操作,以此绽放提线纸偶的独特魅力。在教师的精心设计下,一幕幕别出心裁的纸偶剧场开演了:有海绵宝宝和派大星打擂台赛的故事,有喜羊羊和灰太狼合伙开公司的故事等等。学生们都看得津津有味,甚至捧腹大笑,潜移默化中,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都得到有效的提高。在这个时候,教师询问学生们想不想自己亲手做出一个只属于自己的提线纸偶,学生们的反应十分热烈。于是,教师拿出事前准备的道具材料和PPT,详细地讲解了提线纸偶的制作工艺和方法,并带领学生们做出了一个又一个趣味十足的提线纸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得到了有效的锻炼和提高,同时美术欣赏能力和美术创作能力也得到了有效增强。

三、基于生活蓝本,挖掘欣赏潜力

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是艺术的源泉。美术作品的诞生和设计都非凭空捏造而来,普遍需要创作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已有事物展开联想、构思和升华,最终加工成型,形成独立崭新的艺术形式。因此,教师在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中,也要充分重视对学生们审美意识及美学素养的培养,积极引导他们用心探究和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细枝末节,从中发现平凡事物中的美术价值。学生接触的生活事物越多,内心的情感就越丰富,对事物的认知也就越全面,美术欣赏水平自然而然可以得到提高。[3]

例如,在教学人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我们的社区》中,教师在导入环节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都住在哪里啊?”当学生纷纷回答出自己所住的地方后,教师再次提问:“那么,同学们有没有注意观察自己家小区,或小区附近有着什么样的建筑环境呢?”学生们对于自己生活的地方很熟悉,很快有学生就说:“我家小区里有一座漂亮的音乐喷泉,晚上可以发出五颜六色的灯光,还会唱歌呢。”有学生说:“我家附近有一座很漂亮的酒店,装潢可华丽啦,就像是欧洲的城堡一样。”等等。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如果让你用绘画的方式去表达,你会怎么表达?”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教师为学生提供各种社区相关的美术作品,有线描的、水彩的、油画的等等,让学生一边欣赏,一边看别人是怎么描绘热闹的社区。这样不仅能提升学生的欣赏能力,还能让其在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产生个人对美术绘画的理解和想法,进而产生创作的欲望。然后,教师鼓励学生尝试创作,借鉴美术作品中的绘画思路,画出自己在生活中见过的社区场景。因为是耳熟能详的日常景物,所以他们画起来自然得心应手,很快一幅幅富有生活气息的画卷便出炉了。例如,有的学生的画卷中是人流熙攘的步行街道,有的学生的画卷中是绿树成荫的静谧河岸,也有的学生画的是宁静悠闲的乡下村庄,等等。学生创作完毕后,教师可以将一幅幅画卷裱起来贴在展示墙上,供大家一起欣赏。

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活跃,对事物的形象记忆力较强,而他们耳濡目染的日常生活和千姿百态的大自然就是最好的美术蓝本,可供他们尽情欣赏与探索。在开展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时,教师要多多鼓励学生探索和发现日常生活中的美丽事物,充实美术欣赏内容,养成善于发现美和认识美的眼光,以此锻炼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4]

四、设计多元环节,拓宽美术视野

美术本身是一项多元化的人文艺术,不受流派限制,不受认知拘束,不受形式局限,是创作者糅合自身生活经历和固有事物基础上产生的新鲜事物。可是,当下许多教师在美术欣赏教学中,缺乏多元化的欣赏观念,将自由表达的美术欣赏形式转变成了对标准答案的复刻。在此教学模式下,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时,普遍缺乏自主思考和探究,很难养成良好的审美情趣,美术欣赏水平难以得到提高。[5]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的时候,应积极求新求变,在美术欣赏环节灵活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搜集和筛选多元化和个性化的美术资源,打开学生的审美局限,激发美术欣赏兴趣,拓展审美视野,领略不同艺术文化带来的视觉冲击和心灵碰撞,以此锻炼和提高美术欣赏水平。

例如,在人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中的《艺术作品中的动物》中,教师可以多媒体技术事先搜集好艺术作品的动物。以最常见的动物——牛为例,教师可先为学生展示《西游记》动画片中的牛魔王造型。该动画片是小学生最喜闻乐见的动画艺术作品,对于牛魔王的形象也十分熟悉,多为人形牛头,身披铠甲,手拿狼牙棒,现出原形来更是高有千丈,威势逼人。在学生领略牛魔王的风采后,教师再为学生播放徐悲鸿先生的《九州无事乐耕耘》。在绘画作品中,三个农民与一头耕牛共同耕耘土地。这些年迈的农民看起来很劳累,耕牛也是瘦骨嶙峋,体现了劳动人民的辛苦和勤劳,即使度日艰难,但也不放弃对生活的热切期望,表达了徐悲鸿对劳动人民的钦佩,还表达了他内心渴望和平的想法。由此可使学生明白,牛一直是人类的好朋友好搭档,在我国发展的千百年历史中,它们担任着重要的角色,为国家的农耕事业和交通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展示不一样的牛的形象,如毕加索的雕塑作品《牛头》中的牛则与上述的耕牛完全不一样。仔细看,该头牛是用自行车上两个普普通通的部件经过奇妙的组合而变成的一件艺术品。它省略了五官,看起来特别简洁有趣,与劳作中的耕牛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和对比。在传统的思维模式中,人们很容易对某一事物形成刻板的第一印象。提及牛的形象,绝大多数人要么认为牛就一定是健壮有力,要么就认为牛一定是老实憨厚的等。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欣赏不同艺术作品中牛的形象,可以有效地打开学生的思维和视野,不再局限于一种固定的印象,使他们的审美思维愈加多元化。蓦然明白,即便是牛,也有瘦牛,也有壮牛;有憨实的耕牛,也有活力满满的牛,等等,以此领会美术形象的多样性,培养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审美思维,提高美术欣赏能力。

综上所述,美术并无定法,也无成规,只要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那么艺术之美便无处不在。因此,教师在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中,要善于转变教学思路,引导学生去观察去发现去体验生活中的美学元素,以此培养审美眼光及审美能力,挖掘欣赏潜力,拓宽审美视野,提高欣赏水平。参考文献

[1] 孙世慧.浅谈小学美术欣赏课的教与学[J].新校园,2021(12):93-94.

[2] 郑雪彤.小学美术欣赏课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1):153-154.

[3] 王银.优化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策略[J].山西教育(教学),2021(5):29-30.

[4] 叶晓彬.聚焦智慧课堂 深化小学美术欣赏教学[J].学苑教育,2021(11):67-68.

[5] 王淑萍.新时期小学美术欣赏评述课有效教学模式建构[J].科幻画报,2020(12):257,259.

猜你喜欢
欣赏课美术教师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创意美术
解开美术欣赏课的绳索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之我见
上好高中音乐欣赏课的几点浅见
初中音乐欣赏课“划唱律动”教学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