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育中学生创造力培养策略

2023-03-06 07:42☉王
小学生 2023年2期
关键词:创造力美术思维

☉王 焱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有着极强的可塑性,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这个角度来说,小学生的创造能力是巨大的,之所以没有发展起这种能力,很大程度上是缺失载体和契机。而美术作为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有的学科优势承担起来这个责任[1]。教师要充分挖掘美术学科的优势,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进行自由创作,全面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一、小学美术教学创造力及价值

一是创造力内涵。1.创造力是能够为社会发展带来有效价值成果的一种能力,是人们基于对原有事物广泛认知的基础上,利用新思维、新方法来实现对新事物的发现和创造。创造力的结构一般都包括了知识、智力及人格这三大要素。知识是前提,在某一领域中,人们体现创造力的前提就是有着该领域中最为丰富的专业知识,并能有效利用和转化这些知识,提出、分析、验证及调整一些创造性的想法;作为创造力最重要的组成结构,智力指的是人们在分析事物时能否体现出敏锐独特的观察力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能否长期记住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人格是影响创造力的主要因素,任何一项新事物的出现都是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并且需要具备坚定的意志和强大的抗压能力,只有这样,人们才能在创造中勇敢面对各种困境。

2.通过上述对创造力的分析可以看出,创造力有着如下特征。首先,是变通性。创造力是创造性思维的产物,它并不是固定在某一种特定的形式或框架中,而是能够在原有事物的基础上不断变化思考角度,能够举一反三,提出一些不同的观点。其次,是独特性。人们对事物的认知不能局限于某一点,而是要通过对其分析研究,结合实际提出不同的想法,同时在创造中还必须要尊重事物或问题原有的方向、范围和程序,由此在求异思维和聚合思维的影响下来实现对事物的改造、创新[2]。反映在美术教学中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教材内容,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让创作出的作品蕴含不一样的灵魂。

二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是极为特殊的,他们的可塑性极强,又有着对外界事物强烈的好奇心,因此,在面对事物时往往都会存在天马行空的想法,赋予事物的多变性。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学习压力的变大,学生的想象力被遏制了,学生的思维也被教师及家长固定在了既定的模式中,这对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有着不利的影响。美术是一类具有可视性、鉴赏性的艺术形式,它对学生的要求就是要用夸张的手法、艳丽的色彩、多样的造型来展现作品的精髓,流露对生活的情感,而创造力就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只有学会运用发散思维才能迸发出新的观念,实现新作品的创作。

三是有利于素质教育发展要求的实现。素质教育在教学中既能实现基础知识的传递,也能实现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及综合能力的培育与发展,让学生成长与发展满足教育事业的发展需求及国家社会的发展需求。小学阶段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决定性阶段。在此期间,对学生进行创造力的培养,能够更好地挖掘学生潜能,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开阔思维和视野,让学生对学习、对生活都能产生动力和动机。只有具备了动力和动机这一支撑和条件,才能用积极的态度、创新的意识去面对学习和生活[3],最终为国家社会创造出一定的价值。由此就将素质教育发展的理念与要求展现得淋漓尽致。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不足。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美术一直是作为“副科”的形式存在的,这就说明美术不在学生最终的考试行列中,对学生成绩没有太大的影响。基于这种传统陈旧的教学观念,美术教学并没有受到家长及学校的高度重视。即使实施了素质教育,但在具体的实践中这种观念并没有得到改善。由于教师不重视美术教育,导致了美术课堂的随意性很大,影响了教材的利用率。同时,在教学中教师也基本都是将重点放在美术理论知识的传播层面,很少去关注和思考学生能够在美术学习中形成什么样的能力、能实现怎样的效果,一堂课下来学生只听不做,实践不足。另外,由于人们的不重视,学校的教学要求也并不高,只要学生能按时完成作业、教师能够完成课时即可。

(二)模式滞后。一方面,在新的教育环境下,教师对自己的定位没有明确的认知,还是将自己放在了“教学主导者”上,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充分发挥出引导作用,仍旧采用“我讲你听”的模式来开展对应的教学活动,没有真正地去关注学生的真实想法和学习需求,进而阻断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之路;另一方面,教师教学主要以教材为主,不仅所讲解的知识内容陈旧乏味、理论性强,也由于对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不充分,导致教学资源的匮乏,削减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最后,教师在教学中多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但不会教学生如何将理论知识与绘画实践充分的结合,学生也由此缺失实践的机会,无法积累美术学习的经验,那么创造出的作品就没有美感、没有内涵,也就无法实现学生美术综合素养的发展。

三、影响美术创造性活动的条件

(一)从环境角度分析

教学环境是影响教学活动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教学环境能够让学生产生舒适感,会刺激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创造。反之,将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因此,美术创造性活动的开展就需要教师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从而通过教学来启发学生思维,锻炼学生的创造力。

(二)从教师角度分析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践者。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意识到“学生是参与教学的主体”这一要点,要通过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美术知识和技能,为学生提供创造的平台和载体,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促进学生自主能力的提升及综合素养的发展。

(三)从学生角度分析

加强学生的创造性要从学生右脑功能的开发及锻炼入手。根据科学观察与研究,右脑是人类创造力的源泉,具有音乐、绘画、空间几何、想象等综合功能,任何新颖的想法都会通过右脑来实现信息的存储,并在左脑的配合下转出成语言或肢体等外在形式表现出来。因此,美术创造性活动的开展要想取得实效,就要求教师要以各种方式来锻炼学生的右脑,开发形象思维,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小学美术教育中学生创造力培养的措施

(一)转变教学观念

教学观念对教学活动及学生思维能力发展有着极大影响。因此,在素质教育环境下,教师要发现传统教学观念的弊端,深入领会和贯彻素质教育观念,不仅要将自己的角色摆正,也要端正教学的态度,并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升自我能力、培养创新意识,运用新观念来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例如,在备课时,教师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利用网络收集相关的内容补充进去,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观念,在提升教学内容丰富性的同时也赋予其独特性,以此来吸引学生注意力;在教学中要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将美术与其他学科进行深入融合;要对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方法方面进行创新,布置绘画作业时不必要求学生完全按照教材进行,在绘画内容及教学工具上要有所创新。

(二)创新教学模式

首先,教师要注重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融合,通过学科的融合来引导学生积极去探究,培养学生的艺术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与发展。例如,与语文学科的融合,语文在来源、反映形式等方面与美术有着极大的相似之处,教师讲解美术作品时不仅囊括了作品所运用的技巧、色彩等,也会对作品中的题词、展现出的意境等进行分析,这就用到了语文学科中的语言组织、语文思维等要素。以《鸟语花香》这一单元为例,教师可以运用语文中的一些诗句来帮助学生构思美术作品的框架和内容。“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写出了春天来临时杨柳的形态;“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通过桃花的绽放、水中嬉戏的鸭子这些具体事物来描写春天,教师就可以从这些诗句及其蕴含的意境中指导学生,展开联想,用笔描绘出自己脑海中的“鸟语花香”的图画作品。再例如,与数学学科的融合,数学是对空间及变化研究的一类学科,图形及空间想象力是数学学习中需要学生具备的基本能力,而美术讲究的也是空间构造,数学中的点、面、图形正是最基础的美术教学内容。创造力是创造思维的产物。学生要想创作出作品,就要对空间结构有所理解,并能够运用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去研究和分析,进而得出新的观点,产生创造灵感。以《巧妙地组合》为例,教师一般都会向学生展示山川、动物这都些有着立体特点的绘画作品,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形、线条,引导学生回忆数学中关于点、面、线条等方面的知识,最后通过空间思维来组合成漂亮的图案,从而实现新作品的创作。

其次,要采用趣味性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兴趣,提升学生对教学的参与性。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培养创造力。以“七彩虹”为例,教师可以创设“森林总动员”这样的情境:小狐狸因为睡着了,没有看到刚才的彩虹,这时兔子、乌龟、小鸟等动物一起来向小狐狸描述彩虹的样子。学生参与情境时就可充分认识彩虹颜色和形状,并在此基础上发挥想象力进行创造。

最后,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构建信息化教学服务平台,帮助学生学习。有些作品我们无法真正地去触摸,同时小学生的能力有限,光凭教师对作品的讲解,学生无法全面领会。因此,教师可借助网络媒体将与作品内容有关的视频、图片下载下来,投放到多媒体中,通过动态性的视频进行观赏,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从而更好地感悟作品,进而创造新的作品[4]。例如,一些西方国家关于庄园、田野的画作或者一些崎岖山脉、险峻江河的作品,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感受作品内涵及情感,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三)拓展教学实践

教师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要做的不仅是鼓励学生发挥想象,没有限制和约束地去创作,也要做好对学生的引导和练习工作。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练习内容,作为拓展实践,要让学生知道创作的标准和范围都是什么,帮助学生明确学习和创作的方向。以“黑白灰”为例,教师向学生展现大量的、以黑白灰表现形式为主的美术作品,《虾》这部画作最为典型和出名,学生通过画作来观察和理解“灰色”的特征。通过观察,有些学生能将“灰”这一种颜色进行层次化划分:浅灰、深灰、亮灰等,这样具有层次性的“灰”与黑白共用,就会削减画面色彩的单调感,而让作品在简单中不失大气和细腻。当学生对相关颜色和技术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之后,教师再指导学生如何利用线条和点的聚散、形状、浓度以及自己的想象力来设计和绘制有层次感的作品。

此外,教师须鼓励学生利用废弃物品来进行创作[5]。例如,在学习完《漂亮的建筑》这一内容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利用废弃的纸盒、报纸、塑料瓶等,模仿课本中作品的内容、发挥想象来创作一个漂亮的建筑物。

五、结语

小学美术教学改革要点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因此,教师要认真分析当前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按照新的教育要求,积极调整教学思路和方向,从实际出发,创新教学模式,积极拓展教学实践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的美育意识和创造精神。

猜你喜欢
创造力美术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思维跳跳糖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思维跳跳糖
创意美术
激发你的创造力
创意美术
激发你的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