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表演中的二度创作与其所产生的心理因素剖析

2023-03-06 08:05刘静涵
戏剧之家 2023年4期
关键词:二度演奏家作曲家

刘静涵

(哈尔滨师范大学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一、钢琴表演中的二度创作

二度创作是钢琴艺术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赋予钢琴艺术活力的关键所在。从音乐美学上看,钢琴演奏是基于原作的二度创作,每一次演奏作品,都是一次重新诠释作品中的美学意义的过程,它会因演奏者个人的演奏技巧、周围的环境,甚至个人的心情而受到影响。二度创作不仅仅是按照乐谱进行乐曲的演奏,更是在作曲家原作品的基础上进行演奏家的创作,将演奏技巧与情感宣泄相结合从而在舞台上进行深层次演奏。这个过程是将物质化表现转变为感官感受的过程,是钢琴演奏实践的根本点。二度创作不是片面的改动而是具有严格艺术要求的二次情感表达,演奏家在演奏过程中需要将自己独特的审美意识融合其中,具有创新性,但不能更改原作品的深层次结构。原作品的深层结构根本上是作品所构建的作曲家的精神世界,不仅指作品的旋律、速度等表面形式。不同的作品表现着不同作曲家的不同精神世界,它受原作品创作时所处的社会环境、历史背景以及作曲家的成长经历与个人情感世界等多方因素影响。原作品为作曲家的心血,二度创作过程中不能对其原有精神情感进行大幅度改变。演奏家凭借自己的演奏技巧与情感添加,从自我哲学与美学基础入手,向观众讲述作曲家与自我的精神世界,带给人新的感官空间。演奏家借二度创作为作曲家与听众的精神世界搭筑桥梁,以此进行情感共通。在二度创作过程中,演奏者不仅需要对作品进行认真阅读和品味,把握作品内涵,同时还需要在作品当中增加自己的理解,将自身思想进行融入,让音乐作品能够更加具有共鸣性。因此,钢琴演奏家必须善于二度创作,引导听众的审美情趣,对听众进行美育熏陶,提高听众审美情调。对于普通听众而言,没有感情的演奏只能单一地传达乐曲,很难打动人心,无法使其感受到乐曲中的艺术美。

在此,笔者就具有不同演奏风格的钢琴演奏家朗朗与李云迪展开对比分析。朗朗的舞台往往具有鲜明的个人特点,激情豪迈、热情且奔放,演奏的速度偏快,情感对比明显。而李云迪的演奏风格则恰恰相反,情感表达更加细腻,他的演奏更像在缓缓述说一个个故事,浪漫且忧郁。他们二人演奏过很多相同的乐曲,但听众可以很轻易地区分二者,这便是由于两人二度创作不同,给听众带来的直观感受有所不同。二人舞台风格虽然不一,但根本上都在表达作曲家的内心与情感,并不会有较大偏差误解。除此之外,二度创作不仅需要深厚的演奏技术基础,还需要对乐谱进行细致研究。要完美演绎一首曲子,就要充分理解它的含义。

此外,乐曲的标题需要演奏家进行重点了解,它是全曲的情感线索,了解后可以把握情感主题风格,便于细化掌握乐曲情感。许多著名钢琴家的作品会有自己的标题,标题代表的可能是这首作品的风格,也可能是作品的情感主旨。演奏家通过了解标题就可以基本掌握作品的风格,在心中构建一定的演奏思路,基于此,就可以进行二度创作,情感注入。另外,钢琴乐谱中往往含有很多的音乐术语,涉及力度记号、情感标注、速度标注等,术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添加演奏技巧,因此,演奏者在读谱时需要认真把握不同的术语,避免出现错误。

通过对比同样钟情于贝多芬作品的两位艺术家——郎朗与智利著名钢琴演奏家克劳迪奥·阿劳,我们可以发现,二者的二度创作有明显的差异。就贝多芬奏鸣曲《热情》其中的第三乐章的演奏而言,郎朗从演奏初期就充满了热情,速度较快,而与郎朗相比,阿劳的节奏更加缓慢,更加稳重。二者对表情记号的处理也存在差别。乐谱中标记sf,此部分需要突强,郎朗对于这部分的弹奏选择突强之后骤弱,一强一弱的对比中表达了巨大的情感差距,给听众最直观的感受。八分音符虽然标注着最强,阿劳在处理上并没有将其与后面四个相同七和弦的强弱明显区分开。虽是同一部作品,两人不同的演奏技巧选择与细节处理,述说着对于乐曲理解的不同侧重点,郎朗充满激情的演奏风格,使听众的情感变化更大,而阿劳则更像是缓缓述说,情绪平稳,高度还原作品的环境与精神世界,自我情感更少一些。

世界著名钢琴家弗拉基米尔·阿什肯纳齐同样具有个人独特的演奏风格。以肖邦《夜曲》的演绎为例,对比阿什肯纳齐与李云迪的演奏过程与舞台表现,可以发现,阿什肯纳齐的演奏节奏更加轻快,声部的区分明显,给听众极高的代入感。而李云迪的演奏更加舒缓忧郁,文雅中带有中国古典诗意韵味。肖邦的这首作品属于典型抒情诗风格,在尊重原作品学院派演奏风格的同时,两人揉入了不同的表达风格,有不同的情感表达。

基于二度创作原理而存在的演奏家风格差异事例还有很多,这些事例无一不在说明二度创作的基础为演奏家对于乐曲的理解与自我风格。不同的理解以及不同的风格导致即使是同一作品,给听众带来的感受都是不同的[1]。

二、影响二度创作的心理问题

在了解二度创作的原理与基础以后,演奏家为了达到更佳的创作效果,在演绎过程中往往要注意自身的心理变化与心理因素对其产生的影响,在弹奏的基础上进行自我调控,从而带来最好的舞台表现。在钢琴表演方面,二度创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此过程中,演奏人员也会面对一些心理问题,必须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提升二次创作的效果[2]。

(一)理性与感性的平衡问题

感性与理性是二度创作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两大组成元素,二者之间的关联性要求演奏家寻找二者之间的平衡点,理性了解乐曲背景便于激发演奏家的感性想象,在演奏技巧中注入个人情感,主观感受与客观实操相互促进,可以快速带听众走进乐曲构建的精神世界。二者完美融合才能带来演奏家二度创作的完美演绎。钢琴演奏的二度创作需要理性与感性的完美融合,理性分析往往指在舞台演绎前期演奏家对于音乐文本所进行的具体分析,在了解作曲家的生平经历、作曲背景以及乐曲的主题情感过程中构建起原作品所想表达的精神世界与思想情感。演奏家只有充分了解乐曲想要表达的内涵,才能在演奏过程中将内涵完美传达给听众。理性分析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演奏家更好地记忆乐谱,提高演奏过程中的专注度。

感性与理性恰恰相反,但并不矛盾,更具主观性。钢琴演奏一定程度上可以形容为原作品与作曲家的代笔人,借演奏家的情感演绎向听众讲述三者融合的情感,根基为原作。目前,一些人认为,演奏家需要保持感性的共情,在演绎前与原作品达到情感共鸣,只有感动自己之后才能感动听众;一些人认为演奏家是原作品的传达者,在演绎中需保持理智,不加偏差地进行情感表达。笔者更认同第一种观点,基于共鸣的二度创作将更具感染力。除此之外,演奏家需要具有一定的想象力。不同作曲家的经历以及作品创作背景是不同的,演奏家很少有类似的经历,没有切身体会很难切实感受不同时代不同人的精神世界,而想象力可以最快地带其感受其中的情感,理解作品的深层意境。

(二)压力问题

压力是钢琴二次创作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组成元素,压力会影响到演奏家的二次创作,同时也会给予其创作灵感与创作动力。由此可见,压力问题是客观存在的,直接影响二次创作效果,如何处理二次创作过程中的压力问题成为演奏家必须面对的问题。音乐的舞台演奏具有即时性,在舞台上所展现的每一刻将实时传达给听众,充满未知性。演奏家对于此类未知情况往往会产生恐惧心理,常表现为紧张、焦虑、恐慌,甚至是生理性颤抖,这是精神对于外界的本能应激,属于人体正常现象。根据不同人的性格以及生理差异,有时这种压力会随演奏进程推进而得到缓解,有时则会情况加重,造成演奏失误。为了解决这种心理问题,就需要演奏家进行压力调控,在明确自身紧张心理产生的根源后,解决问题,调控情绪,从而避免演奏失误[3]。

演奏者的压力一部分来自对于未知情况的恐惧,一部分则来自自身对于乐曲演奏技巧的把握程度的不自信。高压带来的紧张与焦虑等情绪,很容易造成演奏家忘谱、弹错等演奏失误情况,在舞台演绎过程中倘若发生此类失误,将导致压力加剧,紧张心理无法缓解,带来更多的负面情绪。为了避免这类情况,演奏家需要具有夯实的演奏基础,熟练掌握演奏技巧,保证以正常演奏水平完成舞台演绎,从而在此基础上进行二度创作[4]。除了自身对于乐曲演奏技巧的把握程度的不自信,自身基础薄弱带来的压力外,缺少舞台经验也将带来心理压力。演奏者在作品演奏中往往存在对于作品完成情况与情感表达的高要求,认为自己没有完美地演绎出自己的最高演奏水平与预期情感表达,在无形中对自己施加压力。更有甚者,会对舞台灯光以及布景、听众反应等过于敏感,给自己施加不必要的压力,心理素质差者甚至会因此出现演奏失误。这均是由于缺乏舞台经验,为了解决这种情况,演奏家需要积极调整自我心态,提高心理素质,积极地参加各种舞台实践,在实践中积累经验,逐渐平复自己因压力带来的负面情绪。轻微的紧张情绪一定程度上可以忽视,这属于正常的心理表现,不同的演奏家往往具有自己独特的减压方式,包括转移注意力、情感投入等。只有在压力调控平衡的基础上,才能保证二度创作的完美演绎[5]。

三、总结

综上所述,每个作曲家都有着不同的特点,主观独特性导致不同乐谱的深层结构也是不同的,在二度创作过程中要根据这种不同进行多元化研究。二度创作仅仅是对于乐谱所蕴含情感的深加工,原则上不可以改动乐谱的原有层次。演奏者二次创作过程中产生的不同心理将影响舞台最终演绎的完美程度,深层次创作的前提是达到正常演奏水准,为达到这一前提则要求演奏者在舞台上无紧张、忘谱、怯场等心理障碍。具有扎实基本功以及舞台实践经验的演奏者能更快克服心理障碍,基于此,演奏者通过平衡心理因素,将自身理性分析与感性想象融合,将会达到最佳二度创作演绎效果。

猜你喜欢
二度演奏家作曲家
演奏家
小小作曲家
青年作曲家危阳简介
著名作曲家杨天解
图说·“梅”开二度
磺胺嘧啶银混悬液在二度烧伤创面治疗中的应用
沪指二度回升 逢高宜减仓
笛子演奏家
笛子演奏家
作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