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审美教育及实践

2023-03-06 08:05冯琳莹
戏剧之家 2023年4期
关键词:陶笛音乐作品美育

冯琳莹

(聊城大学 音乐与舞蹈学院,山东 聊城 252000)

为了适应时代的快速发展,教育部把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放在头等重要的地位,随着德、智、体、美、劳育概念的提出,美育也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美育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按照审美规律设计与实施教育活动,并通过具有“美”的特质的音乐教育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培养,音乐审美教育作为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在基础教育中越来越受重视。

一、音乐审美教育

(一)音乐审美教育的定义

音乐审美教育就是以各种形式展现音乐,通过对美好的音乐作品进行赏析来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审美欣赏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的教育,音乐审美教育使学生在真、善、美的熏陶下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音乐审美教育的发展历史

民国初期的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把音乐课称为唱歌课,当时的唱歌课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时任教育总长蔡元培先生对音乐审美教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认为,审美是教育及人的精神中的重要部分,美育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他尤其重视音乐对心灵的净化作用,并将音乐美育教育作为研究重点。在蔡元培先生任职教育总长期间,教育部先后颁布了《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表》《中学校令实施规则》,其规定了音乐唱歌课的目的是“使儿童在唱平易歌曲的过程中,涵养美感,陶冶德行”。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的音乐课还是为了帮助学生涵养美感,做到以美育人。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教委颁发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音乐教学大纲》重点阐述了音乐教育与美育之间的关系,强调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大纲还对音乐教育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等作出了相应规定,要求教学过程中要贯穿音乐美育。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过程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该课程标准的修订受到国际音乐教育发展新趋势的影响。当时,西方正流行以美国雷默先生为主流的音乐审美教育,雷默先生的主要观点为:审美教育的任务就是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帮助人们体验艺术的美好。2022 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中的艺术课程性质的规定为: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润心、以美培元,引领学生在健康向上的审美实践中感知、体验与理解艺术,逐步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课程理念仍坚持以美育人,重视艺术体验,突出课程综合。通过查阅与分析《音乐课程标准》,我们可以看出,音乐审美教育是美育必不可少的内容,也一直是音乐教育的核心,在培养学生的美感和德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音乐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一)音乐审美教育能够提高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

感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认识,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基础和开端。在音乐审美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美”的感知能力,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区分乐音和噪音,乐音是指声波有规则地震动产生的声音,而噪音则是指声波无规则地震动产生的声音,或者是音量过强使人感到烦躁的声音。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各种声音,如窗外的鸟叫声和虫鸣声、流水声、钢琴的C 大调音阶的音准等,让学生们感受不同音色的区别,在音乐训练中提高学生对音乐“美”的感知能力。

(二)音乐审美教育能够提高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

在音乐审美教学过程中,教师讲授音乐基础知识和音乐文化知识,可以提高学生对音乐“美”的鉴别和欣赏能力。音乐文化知识包括作曲家的简介、各个民族的特性、作品的时代背景等,通过讲授音乐文化知识,让学生从更深的层次剖析乐曲的中心思想。音乐基础知识包括节拍、节奏、旋律、和弦的选择与构成等。例如:乐曲一般使用原位主和弦结尾,这样的结尾能给人一种乐曲结束的圆满感,而在乐曲中间停顿的地方则使用主和弦的二转位,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为乐曲的继续发展作铺垫。通过改变音乐要素让学生认识到,音乐色彩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音乐本身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音乐只是将音符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排列组合,但是,随着网络的发展,一些滥竽充数的网络歌曲也广泛流行,在不知不觉中荼毒着学生的心灵。因此,在音乐欣赏过程中,教师要选择催人奋进的优秀作品作为主要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鉴别能力。

(三)音乐审美教育能够提高学生对“美”的创造能力

在音乐审美教学中,对音乐作品的感知与鉴赏可以活跃课堂氛围,发散学生的思维,教师可以让同学们交流自己的理解与看法,鼓励学生在已掌握的音乐创作技能的基础上对音乐作品进行创编。例如,在欣赏完经典歌曲《保卫黄河》后,音乐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歌曲的旋律进行创编,通过变换调式调性的方法让同一段旋律展现出不同的音乐色彩,大调明显明亮堂皇一点,小调则是悲伤哀鸣的。《保卫黄河》的调式为C 大调,改编为a 小调后,歌曲的气势稍显不足,教师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明白,在创编歌曲时可以选择什么样的调性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在欣赏与实践的过程中,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创造性的尝试,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四)音乐审美教育能够满足学生的审美需要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成长性需要包括审美需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们都具有欣赏与追求美好事物的本能,正是因为有了审美需要,人们才能创作出这么多美好的音乐作品。音乐“美”的魅力就是通过音乐诉说自己的情感,传递自己的美好愿望。音乐审美教育能够满足学生的审美需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学生正处于心理和生理发展的“狂风暴雨”的骤变时期,情绪容易急躁,欣赏艺术性较高的音乐作品可以舒缓学生的情绪,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三、音乐审美教育实施要点

笔者曾在聊城市阳谷县进行教育实习,发现在他们学校的音乐课堂中,音乐审美教学开展得非常顺利。通过对聊城市阳谷县李台中学的学生及音乐教师进行回访(以下简称A 校),笔者发现该校在音乐审美教学中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闪光点:

(一)明确音乐审美教育理念

在中小学音乐教育理念中,最引人注意的一条便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A 校音乐教师较年轻,音乐教学理念与时俱进,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例如,在七年级《草原牧歌》的教学中,范老师将教学重点归纳为:通过聆听与欣赏蒙古族的《天边》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感知音乐中的民族风格和情感,增加对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了解。这一设置与传统的音乐唱歌课不同,将欣赏歌曲作为课程重点。在教学过程中,范老师分别播放了这两首歌曲,并向学生提问:“虽然内容都是描绘广阔大草原的画面,但是,表达的风格和情感却不尽相同,是什么因素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呢?”接着,范老师从音乐要素中的节奏、旋律、力度变化等方面进行分析。整个讲授过程的重点在于,使学生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感受音乐要素的呈现与变化对音乐情感表达所带来的影响。课程结束后,学生们都表示,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了解了这些音乐要素,对歌曲所表达的情感体验更加深切了。因此,在音乐审美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明确审美教育的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突出学生的情感体验。

(二)创建良好的实施音乐审美教学的环境

音乐审美教学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实施音乐教育,A 校还配备了器乐教室、舞蹈教室。音乐教室的布置非常美丽,用学生在美术课上的剪纸进行装饰,使学生在走进教室时就感到轻松愉快。通过与音乐教师的交流,笔者了解到,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A 校原来只为教师配备了钢琴,这样的配置只适用于开展基础的唱歌课,但是,A 校现在配备了30 架电钢琴,40 个葫芦丝,20 架古筝和40 个陶笛等乐器,为音乐教师开展音乐审美教学活动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条件。例如,在七年级《陶笛》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使用陶笛吹奏C 大调音阶,感受陶笛空灵婉转的音色。陶笛教师李老师说,以前学校没有配备陶笛,只能让学生模仿手中有陶笛的感觉,简单教授一下正确的演奏姿势与气息的使用方法,学生演奏得非常抽象,不太能理解陶笛与其他笛子的区别。但是,现在能够做到人手一支陶笛,教学也就更加具体,在教学中,教师能够通过实物演奏让学生感受陶笛的独特魅力,加之陶笛容易吹奏,学生们的兴趣也较高,在教学中学生十分活跃配合。乐器的配备使学生能在音乐学习中直观地感受各种乐器表现出来的不同艺术形象,并带给他们艺术审美的愉悦。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要实施好音乐审美教学,环境的创建非常重要。

(三)转变音乐审美教育教学方式

在传统的音乐审美教学中,教师只是带领学生聆听与欣赏艺术歌曲,但是,A 校的音乐课堂不仅包括欣赏艺术歌曲,教师还要求学生共同参与音乐实践,包括歌曲演唱、器乐演奏、歌曲创编等。例如,在七年级第二单元缤纷舞曲的教学中,陈老师首先引出了探戈、圆舞曲、波尔卡等舞种,然后着重介绍了圆舞曲,在播放《溜冰圆舞曲》时,教师邀请同学们一起做游戏,让学生在音乐开始后主旋律出现时做一个手势,在感觉到音乐主题发生变化后又换一个手势,等音乐结束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一共换了几个手势,也就是主题一共再现变化了多少次,这样的方式让原本抽象的音乐变得具体起来,接着,教师鼓励同学们在电钢琴上进行演奏,在演奏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把握乐曲的风格,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尝试,在演奏时,学生不仅会设身处地地理解音乐作品,还能表达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与感受,结束之后,学生们将其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这不仅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还能丰富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欣赏的审美角度。

(四)音乐审美教学评价多元化

目前,音乐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课程,因此,评价工作也应该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学生所掌握的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对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进行评价。A 校取消了音乐知识书面考试,着重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以过程性评价为主,结合自评与他评。例如:在七年级上册音乐课结课时,教师给学生打平时分的标准是:1.上课参与活动的积极程度;2.是否迟到、早退;3.是否爱护乐器与上课的态度等。在考查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时,学期末A 校音乐教师将这一学期学习过的歌曲都拷贝到磁盘里,播放磁带时,让学生将所听到的歌曲按照音乐体裁进行分类,例如,把民歌《天边》《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分为一类,圆舞曲风格的《青年友谊圆舞曲》《溜冰圆舞曲》归为一类,以此来考查学生的音乐欣赏和鉴别能力。为了实现评价多元化,在进行评价时,要遵循以下几条原则:1.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评价侧重于考查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注重学生的成长与进步。2.着眼于对学生音乐能力的整体评价。无论是演唱、演奏,还是欣赏,教师都应从学生整体的审美能力方面进行评价,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全面健康地发展。以上是笔者通过分析与观察A 校音乐课堂的教学总结出的A 校音乐课堂教学中体现出的一些有利于审美教育实施的措施,其他学校在进行审美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可以参考借鉴。

四、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音乐的需求不再是简单地学唱歌曲,而是要通过音乐满足更深层次的审美需要;通过音乐审美教育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通过聆听音乐、创编音乐提升认识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因此,我们要认识到音乐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正确实施音乐审美教育,推动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

猜你喜欢
陶笛音乐作品美育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雷晓伟音乐作品选登
Música china en clave de Ecuador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辨其体、感其韵、品其意——基于“曲式”的音乐作品阅读
相约中国长城 放飞陶笛梦想——“第三届亚洲陶笛艺术交流大会”即将在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