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早期中国的“一元多支一体”格局

2023-03-06 08:35韩建业
社会观察 2023年1期
关键词:距今一体文明

文/韩建业

这里所说的“早期中国”是指秦汉时期以前的中国。早期中国是“一元”还是“多元”,是否存在“一体”,是一个宏大话题。“元”本意为人首,引申为肇始本原;“体”本意为肢体,引申为一般事物之体。因此,“一元”抑或“多元”,实际是早期中国有一个根本还是多个根本的问题;是否存在“一体”,是早期中国是否为一个文化实体的问题。

古史传说中的中华先民,远以伏羲女娲为祖,近以轩辕黄帝为宗,基本属于“一元”“一体”“一统”。近代疑古运动兴起,古史体系几乎被摧毁,相信古史传说有真实历史背景的学者也多放弃了“一元”“一统”说。1989年费孝通明确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说。

中华民族起源和形成阶段的“一体”格局比较容易理解。早在1986年,严文明就提出中国史前文化既有统一性又有多样性,形成了一个“重瓣花朵式”格局,成为统一的多民族的现代中国的史前基础。1987年,张光直提出公元前4000年以后中国各地文化相互交流而形成一个史前的“中国相互作用圈”。“重瓣花朵式”格局和“中国相互作用圈”都是中华民族早期文化“一体”格局的形象表达。“多元”说则值得商榷。现在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有多个民族单位,史前的考古学文化有多个样貌,都固然是事实,但中华民族或中华文化的根本却不见得是多个。1995年,石兴邦就提出“中国文化是一元而非多元,是一元多支或一元多系”。

一元的宇宙观、伦理观和历史观

“元”既是根本,那么最根本的就应当是能够长久传承的核心思想观念以及文化基因,而非易变的物质文化。根据考古发现,我们能够比较清楚地看到,距今8000年左右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已经有了共同的宇宙观、伦理观、历史观等核心思想观念,已形成共有的文化基因。

中华先民早期共有的宇宙观,就是“天圆地方”观。距今8000年左右,在长江中游的湖南洪江高庙遗址白陶祭器上面,压印有八角形复合纹饰,被认为是已出现“天圆地方”宇宙观的证据。这种八角星纹后来流传到长江下游、黄河下游、西辽河流域甚至甘青地区,尤以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距今5000多年前的八角星纹“洛书玉版”最具代表性。高庙白陶上还有一些复杂的组合图案,核心是一种“见首不见尾”的大口獠牙带双翼的“飞龙”形象。令人惊讶的是,类似高庙文化的大口獠牙的龙形象,还见于同时期西辽河流域兴隆洼文化的辽宁阜新塔尺营子、内蒙古林西白音长汗等遗址,而阜新查海遗址村落中央则有一条堆塑的长近20米的石龙。高庙所在的湘西地区和西辽河流域相距数千公里,却能有如此相似的神龙形象,暗示与其相关的敬天信仰或者“天圆地方”观念,可能普遍存在于8000年前的中国大部分地区。此后这种观念代有传承,祀天遗迹也时有发现。最有代表性的是5000多年前红山文化的牛河梁大型祭祀遗址,这里发现了不少祀天的圆坛或“圜丘”。凌家滩大墓还出土有玉龟形器,有的内插玉签,被推测为数卜龟占用具。而在距今8000多年前属于裴李岗文化的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墓葬中,随葬有内含石子的真龟甲,有的龟甲上还刻有可能表示占卜结果的字符,应当是更早的八卦类龟占数卜工具。与龟甲经常一起出土的骨“规矩”,则可能是规划天地、观象授时的工具。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长江下游浙江义乌桥头遗址上山文化陶器上,发现了六画一组的八卦类卦画符号;在萧山跨湖桥遗址跨湖桥文化的角器、木器上,也发现了六画一组的八卦类数字卦象符号。可见龟占、数卜、规矩及其“天圆地方”观同样被黄河流域和长江下游地区共享。

中华先民早期共有的伦理观、历史观,当指重视亲情、崇拜祖先、不忘历史的观念。这在史前时期的土葬“族葬”习俗中有集中体现。从距今1万多年前以来,中国大部分地区发现的墓葬基本都是土坑竖穴墓,将祖先深埋于地下,“入土为安”,并装殓齐整,配随葬物品;有的还实行墓祭,显示出对死者特别的关爱和敬重,这是重视亲情人伦和强调祖先崇拜的反映。尤其是黄河流域裴李岗文化、白家文化、后李文化的墓葬,基本都位于居址附近,同一墓地墓葬的头向习俗大体相同,当属同一群人“聚族而居,聚族而葬”的结果,强调了可能有血亲关系的同族同宗之人生死相依的关系。裴李岗文化墓葬或分区分群,或成排成列,有一定空间秩序,体现了现实中同一氏族(宗族)的人群在亲疏关系、辈分大小等方面的秩序。同一墓地延续一二百年甚至数百年之久,说明族人对远祖的栖息地有着长久的记忆和坚守,体现出对祖先的顽强历史记忆,也为后世子孙在这块地方长期耕种生活提供了正当理由和“合法性”。

早期中国共有的宇宙观、伦理观、历史观,统合形成“一元”的“敬天法祖”信仰,又分解为整体思维、天人合一、诚信仁爱、和合大同等文化基因。这类观念信仰或文化基因,使得中国人能将自身置于天地宇宙古往今来的适当位置,存诚敬之心,有家国情怀,着意于修积德慧,而非个人至上、物欲至上。

多支文化系统与多种文明起源子模式

早期中国的“多支”,既表现在考古学文化的多个样貌或多个支系,也体现在文明起源和形成过程的多种路径或多种子模式。

由于考古学文化与族群存在一定程度的对应关系,因此对考古学文化演变谱系的梳理,一定程度上也是对中华民族发展谱系的探索。中国地域广大、环境多样,考古学文化面貌自然也是多种多样,现在已命名的考古学文化数以百计,对考古学文化大区或大系统的归纳有着多种方案。除苏秉琦的“六大区”说外,佟柱臣有七个“文化系统中心”说。严文明先是提出稻作农业、旱作农业和狩猎采集三大“经济文化区”,甘青、中原、山东、燕辽、江浙、长江中游六大“民族文化区”和周边地区的六个“小文化区”,后又提出华北鬲文化系统、东南鼎文化系统、东北罐文化系统的“文化三系统”说。

我们主要根据变化最为敏感的陶器的情况,将中国新石器时代早、中、晚期分别划分出若干支文化系统:距今1万多年至9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晚段,有华南和长江中游南部的绳纹圜底釜文化系统、钱塘江流域的平底盆—圈足盘—双耳罐文化系统、中原地区的深腹罐文化系统、海岱地区的素面釜文化系统和华北—东北地区的筒形罐文化系统等五支文化系统;距今约9000—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中期,有黄河和淮河上中游的深腹罐—双耳壶—钵文化系统、长江中下游和华南的釜—圈足盘—豆文化系统、华北和东北地区的筒形罐文化系统、泰沂山以北地区的素面圜底釜文化系统等四支文化系统;距今约7000—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有黄河流域的瓶(壶)—钵(盆)—罐—鼎文化系统、长江中下游和华南的釜—圈足盘—豆文化系统、东北地区的筒形罐文化系统等三支文化系统。

关于文明起源和形成的道路或模式,各地也有所不同。距今约6000年以后,中国大部分地区加快文明起源的步伐,父系家庭和家族组织凸显、战争频繁发生,但同时各地又表现出不同特点,我们将其归纳为“东方”“中原”和“北方”三种模式。“东方模式”指面向东南沿海的黄河下游、长江中下游地区,葬俗表现出视死如生、富贵并重、奢侈浪费的特点,物质文化很发达,社会分工明确,发展道路波澜起伏,距今约4000年后走向衰落。“北方模式”指面向西北内陆的黄河上中游大部分地区,丧葬观念生死有度、重贵轻富、务实质朴,物质文化不很发达,社会分工有限,发展稳定持续。“中原模式”指豫中西、晋南、关中东部地区,总体和“北方模式”接近,但也表现出一定的“东方模式”特点。“北方模式”和“中原模式”所在的黄河中游地区最后长期成为政治上中国的中心所在。

有中心、多层次的一体格局

根据对考古材料的梳理,我们会发现早期中国的“一体”格局实际上有过一个较长的起源、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而且在绝大多数时间段内存在黄河中游或者中原地区这个中心。

距今8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中期,虽然可分四支文化系统,但以中原地区的裴李岗文化实力最强、位置最特殊,最容易和周围地区发生全方位交流或对周围文化产生更大影响。裴李岗文化的西向迁徙影响,使得渭河—汉水上游地区出现农业和壶、钵、罐等陶器,促成了白家文化的诞生;北向影响使得冀南地区文化面貌大为改观,在本来属于筒形罐系统的磁山文化当中新见大量壶、钵等泥质陶器;东向影响导致淮河中游地区双墩文化的产生;南向也对彭头山文化有一定影响。正是在裴李岗文化的相对主导作用下,中国大部分地区文化初步交融形成“一体”格局,有了雏形的“早期中国文化圈”,或者文化上“早期中国”的萌芽。此时在黄河中游和西辽河流域出现了秩序井然的社会和一定程度的社会分化,在中国大部分地区产生了较为先进复杂的思想观念和知识系统,中华文明起源进入第一阶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黄河中游或者中原地区一定程度上是具有中心地位的。

距今6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后段,晋南、豫西和关中东部交界地带崛起了实力强大的仰韶文化东庄—庙底沟类型。和之前的半坡期相比,庙底沟类型的遗址数量激增三四倍,出现了明显的聚落分化,涌现出数十万甚至超百万平方米的大型聚落,出现了数百平方米的殿堂式建筑,率先迈开了进入中华文明起源第二阶段的步伐。庙底沟类型迅速向周围强力扩张影响——其影响北到内蒙古中南部和蒙古国东南部,东北达西辽河流域,东至长江下游,南至长江中游甚至洞庭湖地区,西南到四川西北部,西至陕甘甚至青海东部——造成整个黄河中游地区仰韶文化面貌的空前统一,导致外围地区文化格局发生重要调整,其影响的深度和广度前所未见。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大部分地区文化正式交融形成以中原为核心的“一体”格局,意味着最早的“早期中国文化圈”或者“文化上的早期中国”正式形成。庙底沟时代形成的“文化上的早期中国”,还具有核心区、主体区和边缘区等三层次结构。这样的三层次结构清楚地体现了中原核心区主导下的文化整合过程,奠定了后世政治上中国畿服制分层次统治的基础。

距今5000年左右的铜石并用时代,“文化上的早期中国”范围进一步扩大,黄河、长江和西辽河流域出现了多个区域中心,出现大型聚落、大型祭祀中心、大型墓葬等,贫富分化、阶级分化、社会分工都比较显著,表明中国大部分地区社会已经普遍复杂化,进入邦国林立的“古国”阶段,这是中华文明形成的关键时期。但各地区之间发展并不平衡。浙江余杭良渚古城外城600多万平方米,高台“宫城”30万平方米,还有大型水利工程、大型宫殿、豪华墓葬;甘肃庆阳南佐聚落面积600万平方米左右,九处夯土台围绕的核心区也有约30万平方米,还有中轴对称的大型宫殿、多重夯筑加固的大型环壕。这两个遗址是目前所知当时中国最大、最复杂的超级中心聚落,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明确见证。

距今4100年左右的青铜时代早期,黄河流域龙山文化大规模南下豫南和长江中游地区,使得范围广大的石家河文化区剧变为王湾三期文化和肖家屋脊文化,这很可能对应古史上的“禹伐三苗”事件,随后夏王朝诞生。夏代初年的版图很可能不但涵盖黄河流域,还包括原“三苗”之地的豫南和长江中游地区,甚至长江上游、下游和西辽河流域大部,也就基本对应《禹贡》“九州”之地。这个时期中原不但是文化上“早期中国”的中心,也成为初步“大一统”的夏代“天下”之政治中心。中华文明从此进入“王国”时代或者成熟文明社会阶段。距今约3800年以后,以偃师二里头为都城的晚期夏王朝阶段,以及商、周王朝时期,中原的中心地位更加稳固并长期延续。

“天下文明”模式

总结起来看,早期中国大部分地区共有“一元”的宇宙观、伦理观、历史观等核心思想观念,也有共同的文化基因,存在“多支”文化系统和多种文明起源子模式,交融形成以黄河—长江—西辽河流域为主体的、以黄河中游(或中原地区)为中心的、多层次的“一体”文化格局。这样一个萌芽于8000年前、形成于6000年前的超稳定的“重瓣花朵式”文化格局,也就是“早期中国文化圈”或者“文化上的早期中国”,后世则发展为“文化上的中国”。“文化上的中国”是“政治上的中国”分裂时向往统一、统一时维护统一的重要基础,一定程度上和“中华文明”具有对等性。

“文化上的中国”或“中华文明”有其独特性。西亚8000多年以来也有发达而颇具共性的文化,但宇宙观是“多元”的,诸城邦各为其主、各有其神,缺乏稳定的中心,苏美尔的王权只是城邦王权或者小王权,可称“城邦文明”模式。埃及自距今5000年前开始,文化高度统一,缺乏分支文化系统,法老对尼罗河广大地区拥有广幅王权或者大王权,可称“埃及文明”模式。“城邦文明”模式从根源上讲不是一种可以自然趋于“一体”或“一统”的文明模式,只能通过军事征服建立“帝国文明”,但“帝国文明”由于缺乏深层的统一基础而很容易崩溃。“埃及文明”本质上就是“一体”或“一统”程度很高的文明模式,但因缺乏分支文化系统和社会子模式的多样性而少了许多变通而长存的可能性。只有“一元多支一体”格局的“文化上的中国”或者中华文明,本质上趋向“一体”“一统”而又包含多种发展变化的可能性,既长期延续主流传统又开放包容,才是一种超稳定的巨文化结构。这个“一元多支一体”格局和文献记载的夏商周时期圈层结构的畿服制“天下”格局吻合,与此相适应的文明起源模式可称之为“天下文明”模式。

猜你喜欢
距今一体文明
距今1亿年的螃蟹长啥样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Stories of the Chime-bells—Unearthed from the Tomb of Marquis Yi of Zeng State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农旅一体 激情米萝
对不文明说“不”
传祺GS4200T手自一体豪华版
文明歌
宁波风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