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乡村社会变迁看乡村全面振兴
——对社旗县李店镇发展变迁的调查与思考

2023-03-06 08:49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地质研究院李向楠
河南农业 2023年2期
关键词:农民农村建设

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地质研究院 李向楠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本文旨在摸清南阳市社旗县李店镇农业农村发展变革情况,为乡村振兴提供可供借鉴的经验,推动农业农村发展迈上新台阶。

一、基本情况

李店镇位于社旗县城南25 km 处,与唐河县接壤,是社旗县的南大门,镇域面积102 km2,镇辖22 个行政村、79 个自然村、245 个村民小组、6 733.3 hm2耕地、6.2 万人。李店镇地形以平原为主,水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气候适宜,雨量丰富,光照充足,适宜小麦、玉米、大豆、红薯等粮食作物和芝麻、花生、林果、蔬菜等经济作物的生长,李店镇农业农村发展类型全面,同时兼具连续性、示范性,可作为全市乃至中原地区农业农村发展变革的一个缩影,具有普遍意义。

二、李店镇农业农村的变迁

(一)土地制度从“两权合一”到“三权分置”

李店镇在改革开放前实行“两权合一”制度,出现平均主义和大锅饭,束缚了生产力发展;改革开放后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即农民集体经济组织享有土地所有权、农民享有承包经营权的“两权分离”制度,使长期被土地集体所有制压抑的生产力得到解放,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和生命力。1983 年,李店镇农业生产总值较1953 年增长了291.7%。近年,李店镇进行“三权分置”改革,将土地作为生产要素,快速向特色产业经营主体流动,放活了土地经营权,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打下基础。截至2022 年1 月,李店镇共流转土地2400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34%。农户不仅限于把土地流转出去,而是以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为平台,通过流转集聚土地,利用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的资源优势,建设蔬菜大棚等生产设施,再以合作形式与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共同进行生产经营。

(二)经营方式从“分散经营”到“生产共同体”

改革开放初期,李店镇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塑造了小农户细碎化生产经营方式。1984 年,镇人均分配耕地0.14 hm2,基本形成了“家家包地、户户种田”的局面。从1983 年开始,当地逐步形成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从事生产、销售、技术等新型经营主体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数量迅速增加。截至2000年,李店镇发展家庭农场、各类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60 余家。这对于稳定和完善农业经营体制,创新农业经营制度及其经营体系,加快农业经营方式转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与历史意义。近年,镇党委政府强力推动经营方式的转变,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生产共同体。自2016 年起,李店镇持续推进“龙头企业+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以订单销售、务工就业、承包经营等方式,带动全镇3000 余户发展现代农业产业。龙头企业的农产品贴(上)牌后销售至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

(三)产业结构从“粮食独大”到“花开几朵”

改革开放初期,李店镇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农民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辅以少量的红薯、油菜、花生等经济作物。2000 年前后,部分村民种植西红柿、黄瓜等大棚蔬菜,每棚蔬菜每年可收入1 万元左右。在经济效益的带动下,群众开始自发建设蔬菜大棚,发展蔬菜产业。到2009 年,镇北部6 个蔬菜种植村,发展蔬菜大棚3000 余个。家庭养殖也开始向小型规模养殖场转变,每个村都建有4~5 个养殖场,部分农民专业从事畜禽养殖增收致富。近年,李店镇在保障粮食稳定增产的基础上,确定“蔬菜、林果、畜牧”为特色产业。截至2022 年,李店镇粮食种植面积5 133.3 hm2,年产量达8 万t;蔬菜种植面积1 333.3 hm2,年产值2.5 亿元;林果种植面积333.3 hm2,年产值0.3 亿元;主要大型牲畜存栏5 万头,鸡200 万只,产值1.1 亿元。总体看来,其产业结构在短短十年内,实现了一产提质量提规模、二产三产蓬勃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四)收入从“单一来源”到“多元创收”

改革开放初期,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经济体制改革,为农民收入增长带来新契机。通过土地种植和畜禽养殖经营获得的家庭经营性收入大幅增加,几乎成为农民的全部收入来源。20 世纪90 年代以后,农村劳动力流动政策完全开放,李店镇出现了大批劳动力外流的情况,农民开始背上行囊走出农村,到经济发达地区务工。农民收入主要以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为主,其他收入占比较少,且出现了工资性收入占比大幅度增加、家庭经营性收入占比下降的现象。近年,李店镇农民收入来源逐渐出现多元化局面,收入水平大幅提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 年的10 735 元增长到2021 年的15 891 元。

(五)农民生活方式从“解决温饱”走向“全面小康”

20 世纪50—60 年代,李店镇的粮食产量较低,群众以吃杂粮为主,不能满足温饱需求。农村住房主要以土坯房为主,条件好的会在墙面刷上白色石灰。农民出行近靠双腿、远靠牛车,“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20 世纪80—90 年代,李店镇农民逐渐以面条、白面馒头为主食,粮食、副食、蔬菜、肉类等品种越来越丰富,饮食由吃饱向吃好发生转变。自行车和农用三轮摩托车逐渐普及。农村居住条件发生质的飞跃,农民住房以一层红砖平房为主,两层楼房的数量逐渐增加。进入21世纪,中心集镇开始出现菜市场、超市,食品种类齐全,食品结构发生根本变化,谷物类食品占比相对下降,肉类食品占比显著增加,农民越来越讲究饮食科学。自行车慢慢淡出视野,取而代之的是家家都有的电动自行车,私家车对于农村家庭来说也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随着新农村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步伐加快,旧村改造、村庄整理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农民住房消费不断增加,居住质量明显改善,室内装修与县城基本一致。

(六)农村环境从“脏乱差”走向“美如画”

过去农村生活资料和垃圾无序堆放,畜禽散养产生的畜禽粪便随处可见,坑塘河沟污水横流,尤其农村旱厕、猪圈、水井共处一个庭院,距离较近,容易互相渗透污染水源,饮水安全难以保证。“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是之前李店镇镇农村人居环境的真实写照。近年,李店镇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为契机,全面提升乡村整体面貌。2018 年李店镇建立了垃圾治理公司化运营机制,在各村设立保洁员公益岗位,成立了不低于20人的保洁队伍,划分了责任区,配备了保洁三轮车和垃圾箱,每天统一收集清运垃圾。李店镇作为改厕试点乡镇,在全镇7 个村进行户用厕所改造,2000 户群众用上了水冲式厕所,厕所接入了村庄的污水管网,通过建立的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解决了旱厕的气味问题。李店镇50%的行政村实施了安全饮水工程,接入了自来水。

(七)组织从“虚化弱化”到“全面提升”

2010 年之前,李店镇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相对薄弱。一方面,带头人队伍素质不高。农村党员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60%以上的党员为初中以下学历,这也直接决定了村干部队伍整体结构不优、素质不高。另一方面,阵地建设不达标。李店镇一半以上的村无固定办公场所,不少村党支部采用租赁民房、借用学校办公室、在村支书家办公等方式临时办公,群众找人难、办事难的问题较为突出。另外,党的工作“两个覆盖”率较低,社会组织和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盲点,在有效覆盖上也有不少不到位的地方,少数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号召力和引领力不强。近年,李店镇坚持以高质量的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着力抓基础、固根本、补短板、强弱项,全镇22 个村党群服务中心全部按照“一厅五室”标准规范建设,实施了基层党组织、党员和村党支部书记“星级化”管理,进一步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推动农村党组织建设的全面提升。

三、从乡村变迁考察研究中得出的启示

(一)推进乡村振兴是一个持久战

我国的农村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充满生机、蓬勃向上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然而我国农村社会变迁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漫长过程,要实现真正意义上乡村振兴,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沉下心来,扎扎实实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是要立足长远,制定切实可行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从人才、科技、投入、土地、制度、供给等方面统筹考虑,做好顶层设计,确保乡村振兴战略目标顺利实现;要编制省一级乡村振兴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统筹协调乡村振兴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确保乡村振兴战略与全省空间发展战略的有效对接;在编制村庄规划时要重视农民的参与,充分听取农民的意见,保证村庄规划让农民看得懂、做得到、愿意干。

(二)土地制度变革是根本意义的变革

土地制度改革对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强化了农民的土地权利,激活了土地财富效应,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村的社会变迁。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振兴,我国必须在土地制度改革上迈出实质性的步伐,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一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二要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合法的土地权益,鼓励依法自愿有偿转让;三要落实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工作,积极推进土地“三权”分置和农村建设用地制度改革,推进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建立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四要全面推开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平衡好保障社会发展与维护农民权益的关系,突出征收土地必须符合公共利益的要求,完善征地程序和征地补偿安置制度,建立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的保障机制。

(三)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

乡村产业发展为乡村社会的变迁注入了强劲动能,是乡村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关键。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其中,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是产业振兴。全国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要坚持精准发力,立足特色资源,关注市场需求,发展优势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更多更好惠及农村农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镇与乡村联动发展。

(四)补齐乡村文化、人才和基础设施短板

乡村文化、人才、基础设施还是乡村发展很大的短板,并且不少乡村还存在着文化没落、人才流失、基础设施老化的趋势。乡村振兴要直面问题,下决心补齐短板。乡村文化振兴和产业振兴相辅相成,是提升农民精神生活的必由之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必须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公共文化和服务设施建设,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要创新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充分激发乡村现有人才活力,把更多城市人才引向乡村创新创业,坚持广招英才、高效用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收入增加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有关部门要科学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五)组织振兴和强有力的领导是乡村振兴的关键

党的组织和领导对乡村变迁非常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顺应“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形势,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向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一要建强基层战斗堡垒,确保每一个支部都硬起来、强起来;二要培优农村“头雁”队伍,打造一支能带富、善治理、作风硬、口碑好的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三要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提高农村社会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

(六)乡村振兴离不开积极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指导

我党对农村农民的问题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总结非常重视,并且取得了重要成果,指导了中国农村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加强中国乡村建设理论研究,总结乡村建设实践经验,对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意义重大。中国的乡村变迁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上的社会变迁理论,都不能在我国生搬硬套。而现在确确实实还存在不了解农村、不了解农民的问题,迫切需要在乡村振兴中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更好地指导中国实践。

猜你喜欢
农民农村建设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