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茶文化差异视角下高职英语跨文化教学研究

2023-03-06 14:29朱瑜珩
福建茶叶 2023年1期
关键词:饮茶跨文化茶文化

朱瑜珩

(江苏省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

当前的高职英语教学不仅要令学生掌握基础的英语知识,还应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应对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本文从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入手,对比了中西方文化在历史兴起、风俗习惯和精神内涵上的不同,分析了将茶文化融入高职英语跨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相关的教学策略,期望能帮助教师拓宽高职英语跨文化的教学思路,为学生将来的跨文化交际打下坚实的基础。

1 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

1.1 茶文化的兴起不同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神农时代。《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神农氏在尝百草后出现中毒迹象,靠捡到的茶叶得以解毒,由此发现茶的药用价值,这也是茶在中国最早的记载。早期饮茶的习惯仅限于部分地区,例如在多瘴气的巴蜀地区,人们饮茶来清热解毒。直到秦人入蜀,茶才被传至全国。但中国茶文化的真正兴起在魏晋和唐朝时期,魏晋文人喜好饮茶,由此还诞生了许多与茶相关的诗词歌赋。例如晋代左思创作的《娇女诗》“心为荼荈据,吹嘘对鼎立”,是我国文字记载的第一首诗,也是诗词中首次出现茶相关的字眼。魏晋孙楚创作的《歌》,是我国第一首咏茶的赞歌。到了唐朝时期,茶文化在大唐开放包容的经济社会环境下,内涵得到进一步的丰富。茶文化融和佛教思想,帮助人们禅定入静,修身养性。茶圣陆羽编纂了《茶经》,对历代制茶、饮茶的经验进行了理论性总结,被誉为我国茶文化的“百科全书”。进入宋朝,茶文化向上拓展出现宫廷茶文化,向下拓展出现民间茶文化,由此到达茶文化的鼎盛时期。明清时期,中国茶远播海外,在世界各地有了多样性的发展。

西方的茶叶最早由荷兰商船传至欧洲。17世纪初,中国茶由荷兰商人在澳门装载后转运欧洲。供需失衡致使昂贵的西方茶只供应于宫廷贵族和豪门世家,成为他们社交场上待客的奢侈品。17世纪下期,茶叶的大量输入,茶的价格趋于平缓,加上文人对茶的追捧,茶逐渐大众化,饮茶的茶室和茶座应运而生。后来,欧洲人移民到了美国,将饮茶的习惯也带到了这里,茶受到热烈欢迎,成为美国仅次于咖啡的第二大饮品。虽然多数西方国家有饮茶习惯,但只有英国建立了独特的茶文化。十八世纪的英国公爵夫人安娜玛丽亚发明了“下午茶”。为享受午后时光,这位公爵夫人吩咐侍仆在舒适的花园为她准备红茶和点心。很快,这种优雅的下午茶成为英国人舒缓疲倦的方式并且延续至今。茶在英国的风靡,同样促进了与茶相关的英语文学作品的诞生,例如:英国诗人埃德蒙沃尔特为凯瑟琳王后祝寿创作了的《饮茶皇后之歌》,英国首相格拉德斯通创作了茶诗《茶是可人儿,万灵丹》。著名的英国文学《傲慢与偏见》中,作者奥斯汀生动地描写了贝尔特先生以茶待客的细节,为西方的茶文化增添了文学底蕴。

1.2 饮茶的风俗习惯不同

在饮茶的方式上,中国人以“清饮”为主,用沸水冲泡全叶,不添加辅料,追求自然本味。可与友对饮,也可独自品茗,较为自由。英国人喜好使用茶袋浸泡或者过滤茶叶后再加入糖、牛奶等调味,也严格讲究喝茶的时间:起床后喝“床茶”,上午11点喝“晨茶”,午饭后喝“下午茶”,有些地区晚饭后还喝“晚茶”。美国人喜好喝速溶茶和罐装的冷饮茶以节约时间。

在以茶待客上,中国人有“客来敬茶”的礼节。重大场合上,中国人以茶代酒,双手奉上以示敬重,常由身份较低者向身份较高者奉上,例如师徒结拜时,徒弟敬茶给师傅;婚礼结拜时,新人敬茶给父母。中国人还讲究“酒满茶半”,倒茶最多八分,水不宜过烫,以免烫伤来客。在英国,早期参加茶会对来宾的衣着有较高要求,女士要身着洋装,戴礼帽,男士要身着燕尾服,戴高帽。主要由女主人招待来客,不假他人之手,以体现对来宾的重视。客人在调配西式茶时,要避免茶匙搅拌发出太大声响,搅拌后要将茶匙放置于茶碗杯面。

在泡茶的器具上,中国的茶具多是陶瓷和紫砂壶。瓷制茶具质地坚硬,易于清洁和存放,釉色饱满,具有观赏性。中国各地盛产的青瓷、白瓷、黑瓷和青花瓷等茶具各显当地特色,备受国人欢迎。产自于江苏宜兴的紫砂壶,因其造型古朴精致,泡茶不夺茶香,使用时间久后会呈现别致的古玉色,成为中国爱茶之人的另一心头好。西方的茶具最初是东印度公司从中国进口的瓷器茶具,后来英国手工艺人才研制了带有欧洲风情的本土瓷器茶具和银制茶具。以英国下午茶茶具为代表,西方的茶具主要是带有小托盘的茶杯、茶隔、分别用来装咖啡、水和茶的茶壶和三层的点心盘。

1.3 茶文化的精神内涵不同

中国茶文化的精神也被称为茶道精神,主要基于道家的“天人合一”,儒家的“中庸”和“仁礼”、佛家的“普度众生”三大哲学思想[1]。道家的“天人合一”讲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自然万物为爱茶之人送上澄澈的清水,留香的茶叶,宁静的茶境,所以品茶的人要回归自然、顺应自然、亲近自然,感受天地人三者的和谐共生之道,才能感受到茶韵古香的奥妙。儒家的“中庸”和“仁礼”,指的是为人处事要平和谦恭,不偏不倚,以礼待人。在茶道中,采茶的时节要有序,泡茶的沸水要有度,均体现着中庸之道。中国人以茶会友,以茶敬客的民俗传统展现了仁礼之道。佛家的“普度众生”是叫世人应放下执念,维护心中净土。人们通过品味茶的恬淡清幽获得内心的平静,更好地进行禅修。中国茶文化的茶道精神令饮茶人通过茶事活动感受“道、儒、释”的哲学道理,从而达到鉴赏香茗与陶冶情操的双重享受。

西方茶文化主要反映的是人们对精致生活的追求。极具小资情调的英式下午茶,早期流行于上流社会的贵族太太之中,象征着生活的优雅、富足与悠闲,西方人对英式下午茶的推崇也反映了他们对这种幸福生活的向往。现代西方人偏好的速溶茶包和罐装冰茶又是他们快节奏生活方式的体现,相较于中国饮茶的悠闲自得,快速得到一杯提神醒脑的茶体现了西方人对时间效率的看重。

2 茶文化融入高职英语跨文化教学的重要性

2.1 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一个人的文化素养不仅指他拥有的文化知识,还指他体现的思想气质。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文化素养的高低也是国家形象的体现。但当前的部分高职学生,对待学习存在懒散、敷衍的心态,导致他们无论是在知识积累还是个人素养上都有所欠缺,因此大部分高职学生存在文化素养偏低的现象。较低的文化素养在跨文化交际中带来了诸多问题,例如学生无法用英语正确地表达文化内容,无法精准传递他们的个人观点与感受,在国际交流中无法展现中国公民应有的文明素养等等。中西方茶文化贴近人民的生活,融入高职英语跨文化教学能引发学生的共鸣,令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跨文化学习中。有了学生的积极参与,茶文化悠久的历史、趣味的风俗和丰富的精神内涵,便能被学生有效吸收,快速扩充他们的文化知识体系。并且,中国茶文化蕴含“道、儒、释”三大哲学的茶道精神能作为思政素材融于教学,使高职学生在跨文化学习中修身养性,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形成正向的精神面貌。所以,茶文化融于高职英语跨文化教学能帮助学生扩充文化知识的储备,熏陶学生的思想品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2.2 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从丛教授在2000年首次提出了“中国文化失语”的概念,指出我国英语教学中缺乏中国元素的缺陷[2]。长期以来,无论是英语教师还是英语学习者都倾向于学习西方文化,忽视了中华文化,最终导致跨文化交际成为了西方文化的单边输入。在经济全球化深入的今天,青年一代广泛接触西方文化,无形中受到西方价值观的影响,圣诞节、愚人节等西方传统节日备受推崇,热度甚至超过我国传统佳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自信”,其中的文化自信是最根本的自信。因此,高职英语跨文化教学有必要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文化,正确看待中西方文化差异,增强本民族的文化自信。茶文化在体现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方面具有较高代表性,可以作为中西文化对比教学的切入点。相较于西方茶文化,在历史上,中国茶文化更为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在习俗上,中国茶文化无论是饮茶方式、礼仪还是茶具都更为绚丽多姿,精妙绝伦;在精神内涵上,中国茶文化中的茶道精神汇集了道家的浪漫色彩、儒家的折中谦和以及佛家的淡泊清心,寓意深刻,健康向上,是中国民族精神的体现。茶文化融于高职英语跨文化教学能令学生感悟到中国茶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中华文化自信。

2.3 有利于拓展英语跨文化教学的新思路

重视西方文化,忽视中国文化的教学理念长期以来影响着高职英语教师,这也导致在当前的跨文化教学中出现了较多问题[3]。首先,高职英语跨文化教学的内容不完善,缺乏中华文化和中西文化的对比令学生接触文化知识的机会较少,设置的学习任务单一令学生锻炼语言实际运用的活动较少。其次,高职学生由于语言基础和文化知识的薄弱,易在跨文化教学中出现被动学习的状况,无法有效提高跨文化交流的水平。另外,高职跨文化教学主要以教师的讲授为主,缺乏实践课程,学生掌握的知识只能停留在理论层面,未得到实际检验。虽然近几年在当前国家大力倡导“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一线教师关注到了中国文化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但要在实际的高职英语教学中自然地融入中华元素,平衡好中西方文化在跨文化交流中的双边输入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主题。茶文化包含丰富的中西方文化知识,贴近中国学生的日常生活,可以开展多样化的茶道实践活动,能弥补当前高职英语跨文化教学的诸多缺陷。将茶文化融于高职英语跨文化教学是一次很好的尝试,透过这样的尝试能给教师更多的教学灵感,为他们拓展以后的英语跨文化教学提供新思路。

3 茶文化融入高职英语跨文化教学的策略

3.1 不断积累茶文化相关的文化知识

虽说中国是茶的故乡,但多数人对中国茶文化的了解不深入,更不用说对西方茶文化的掌握。优秀的文化不是一尘不变的,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所以,无论是英语教师还是学生,都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加强学习茶文化相关的知识,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积累茶文化相关的知识,英语教师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在课前发布茶文化相关的微课视频让学生预习,用生动有趣的动画微课激发学生学习茶文化的热情;在课上引导学生完成茶文化相关的阅读材料、听力材料和翻译材料等,再对其中蕴含的知识点进行讲解与剖析,帮助学生吸收、掌握;在课后鼓励学生完成茶文化相关的写作,总结他们的学习感悟,加深对茶文化的理解,或者推荐茶文化相关的拓展资源给学生进一步了解。教师本人自身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与时俱进地学习茶文化知识,并将所学知识及时进行梳理和吸收。教师之间还可以开展教学研讨,通过交流与分享的方式,扩充自身的知识储备,群策群力,共同构建科学、系统的茶文化相关的跨文化课程。

3.2 灵活选取茶文化相关的教学素材

中西方茶文化所涉及的知识面十分广泛,无论是物质层面的制茶工艺、饮茶器具,还是精神层面的风俗习惯、价值追求都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所以,教师必须注意灵活选取茶文化相关的教学素材,才能保障茶文化在高职英语跨文化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首先,教师选取的茶文化素材应具有中西方代表性。语言是文化的体现,跨文化交际的成功取决于交际双方对彼此语言的理解,即是对彼此文化的理解。选取典型的中西方元素的茶文化素材能令学生感知到中西茶文化的差异,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包容这种文化差异,例如西方人偏好在茶中加入糖、牛奶等调味,反映的是西方文化一贯以来的浓烈鲜明,而中国人喜好品味茶之本味,反映的是中国文化素来追求的质朴无华。一浓一淡体现的是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此外,教师选取的茶文化素材应具有思政育人元素。课程思政建设大力推进的当下,高职英语课程必须利用好课堂主渠道,实现全方位育人的职责。另一方面,当前的中国正走向世界舞台,跨文化教学应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国际化英语人才。茶文化中蕴含优秀的精神价值,例如中西方精致的茶具作为制作者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智慧结晶,展现了他们的工匠精神。这一点可以被运用到跨文化教学中,引导高职学生培养精益求精的职业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传递给青年一代以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3.3 创新应用茶文化相关的对比教学

对比教学最突出的特点是对比两类或多类事物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这两类或多类事物具有可比性是实施对比教学的前提[4]。通过对比教学,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中西方茶文化均属于文化,两者具有许多共同点,例如最初饮茶的兴起都是从小众群体转向大众化,都诞生了许多与茶相关的文学作品,在饮茶待客上都有严谨的礼仪要遵循等等。中西方茶文化同样有许多不同点,例如中西方饮茶用具不同,人们喜好的茶的口感不同,所赋予茶的精神内涵不同等等。因此,在跨文化课程上,英语教师可以运用对比教学法来讲解中西方茶文化。这种对比式的讲解比单一讲解更加生动形象,能令学生了解两种茶文化具体的共性和差异性,帮助学生更深刻地掌握相关知识。

3.4 积极开展茶文化相关的英语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能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英语的能力,还能将有限的课堂活动拓展到课外,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跨文化交际活动考验的正是学生对英语的实战技能,积极开展茶文化相关的英语实践活动,能促使学生将理论联系实际,把所学的英语和茶文化知识在实践交流中体现出来。另一方面,通过参与茶文化相关的英语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泡茶品茗等茶道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他们对茶文化内容的理解和英语技能的掌握。

猜你喜欢
饮茶跨文化茶文化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饮茶养生De四季区别
茶文化的“办案经”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四季饮茶与健康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月下饮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