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23-03-07 02:06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3年1期
关键词:三个维度大学生群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

“五力”并举全面推进大思政育人新格局下的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

□ 文/滕 云 李沁心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以构建“大思政”育人新格局为契机,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凝聚机制保障力、筑牢体系支撑力、塑造教师育人力、激发思政研究力、彰显特色引领力,“五力”并举,持续推动课程思政工作体系系统化、建设内容立体化、覆盖层次全面化,以高质量的课程思政建设助力系统化、科学化的大思政育人新格局构建,以高质量的育人水平助力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抓好顶层设计,凝聚“机制保障力”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积极谋划,全面规划,从制度上和组织上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发展条件和机制保障。学校制定《“课程思政”建设指导意见》《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三全育人”建设实施方案》《推进一流本科人才培养行动计划(2019-2022)》《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4)》等文件,将加强课程思政建设作为学校一流本科人才培养行动计划和“三全育人”工作的重要内容。修订《本科专业评估实施方案》,从专业发展维度明确课程思政建设要求。召开课程思政工作推进会,落实“课程思政”责任制,强化学院党组织和专业教师主体责任。组织召开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教学观摩会、集体备课会等,着力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长效机制。

聚焦课程建设,筑牢“体系支撑力”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也是课程思政建设的根本依托。学校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加强示范课程建设、编制系列教程、打造优质教学资源等举措,持续完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为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筑牢基石。近年来,学校培育“课程思政”建设项目148个,评选校级示范项目38个;4门课程入选教育部示范课程,9门课程入选北京市示范课程。2021年,启动课程思政系列教程建设,首批投入资金100万元,由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北京市教学名师等领衔,编制涵盖财政学、金融学、创业学、法学、新工科等学科专业的6本课程思政教学指南,其中4本已于2022年10月正式出版发行。学校打造课程思政资源库建设平台网站,同时开展课程思政线上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已完成14门精品示范课程录制并上线新华思政平台,累计观看学习人数超过6万人次。利用微信公众号推出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和建设心得分享20余期,积极利用新技术、新方法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成果宣传,体现示范性、拓展覆盖面、扩大影响力。

学校多次召开学校课程思政工作推进会,确保课程思政各项建设任务落实落细

赋能教师成长,塑造“教师育人力”

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展现出的综合素质,不仅包含教师课程育人的教学能力,而且还体现教师的政治素养,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自觉性、学习能力、创造力等。学校结合自身定位和学科特色,建立健全系统性的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提升计划体系,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核心点,着力提升教师育人综合实力。开展“惠园课程思政讲习活动”,围绕经贸类、人文通识类、信息类、法学类、统计学类、中文类、金融类等专题开展二十余场讲习活动,以教学观摩、主题报告、经验交流、集体研讨等形式,分专业、分课程全面展示各教学单位课程思政建设成果,进一步深化教师对课程思政建设的认识和理解,推动形成“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的良好氛围。2021年起,在新入职教师教学发展培训中专门设置“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模块,实现新入职教师课程思政教学培训全覆盖。举办课程思政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建,全面激发激活教师课程思政育人意识和能力。

学校各教学单位掀起开展“惠园课程思政讲习活动”热潮

深化实践研究,激发“思政研究力”

学校注重各单位、各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理论和实践领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开展教育教学创新研究的能力建设。成立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总结提炼学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经验,开展课程思政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成果应用,进一步推动学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创新。2022年,设立校级课程思政研究专项20项,加强课程思政实践、案例建设、重点、难点和前瞻性问题研究,引导激励专业课教师深化认识、总结规律,积极探寻课程育人、学科育人的有益经验。整理编制课程思政研究成果集和优秀教学案例集,进一步促进研究成果推广转化为人才培养的优质资源和不竭动力。

深耕联盟建设,彰显“特色引领力”

学校积极投身全国性的跨校合作,于2020年牵头联合35所高校,成立全国财经类高校课程思政联盟,充分发挥学校、学科和专业优势特色,协同共谋财经类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理论与实践发展。以优质精品课程为抓手,贯穿课程设计及课堂教学全过程,启动集教学大纲、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学视频于一体的财经类高校课程思政优质资源平台建设,成为教育部财经类高校课程思政资源库建设牵头单位。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课程思政云讲堂”“精品教材培育与建设”“新时代财经类高校通识教育的变革之道”等主题教学沙龙、讲座、研讨会等,加强教师教学培训活动交流共享,在全国财经类教师中取得较好反响,累计培训教师1,500余人次。征集汇编财经类高校课程思政研究成果文集,推动财经类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发展。2020年、2021年连续两年组织召开全国财经类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研讨会,通过主旨报告、主题交流、论坛沙龙等形式,共话立德树人、分享建设经验、提升育人质量,2021年线上参会达70万余人次。学校联盟建设及相关课程思政建设做法成效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兄弟院校的广泛认同及主流媒体的高度关注。

2021年6月,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财经类高校课程思政资源库建设牵头单位,吴卫星副校长(右一)参加启动仪式

(作者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师发展与教学质量评估中心)

[责任编辑:于 洋]

2020年12月,首届全国财经类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研讨会顺利召开

2021年12月,学校成功举办2021年全国财经类高校课程思政联盟年会暨课程思政建设研讨会

2022年10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课程思政系列教程”正式发布

首届课程思政教师教学能力大赛成功举行,共有来自15个教学单位的29名教师参与决赛角逐

在全国财经类高校课程思政联盟范围内召开多期“课程思政云讲堂”,累次参与教师超过1,500人次

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做法成效得到多家媒体报道,社会反响热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牵头成立全国财经类高校课程思政联盟

全国财经类高校课程思政联盟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于2020年12月牵头发起成立,得到了全国财经类高校的积极响应和上级部门的高度认可。目前,联盟共有理事成员单位35所。联盟主要致力于共同推进财经类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理论与实践发展,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共建、共治、共享,打造以财经学科为纽带的跨校、跨区域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共同体,形成高校课程思政工作的财经特色与品牌,推动中国特色财经人才培养的丰富与发展,更好服务国家战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财经教育分会为联盟的合作单位。

作为联盟牵头单位和秘书处所在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于2020年12月组织召开“首届全国财经类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研讨会”;2021年6月,被教育部高教司认定为财经类高校课程思政资源库建设牵头单位;2021年12月,组织召开“2021年全国财经类高校课程思政联盟年会暨课程思政建设研讨会”,形成了良好的财经类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协同机制,不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向纵深高质量发展。

2020年12月,全国财经类高校课程思政联盟正式揭牌成立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课程思政系列教程

学校于2021年启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课程思政系列教程”建设,学校校长夏文斌任丛书总主编,由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北京市教学名师等领衔,编制涵盖财政学、金融学、创业学、法学、新工科等学科专业的多本课程思政系列教程,旨在更好指导教师将思政教育有效融入教案讲义、教学过程、学科和专业建设,使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教育教学全课程、全过程,让课程切实发挥育人功能。截至2022年10月,其中4本教程已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财政学课程思政中的案例教学》 主编:毛捷

本书遵循“立德树人、润物无声”的育人理念,以《公共财政概论》和《公共经济学》(第四版)为基础,以传授财政学基础知识为载体,为16个章节的教学内容撰写16个配套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和案例素材。

《金融类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专业核心课卷)》 主编:张海洋 冯建芬 肖新荣

本书包含金融类专业所讲授的“投资学”“金融经济学”“公司金融”“固定收益证券分析”“金融工程学”5门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思路、课程思政教学大纲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同时,围绕知识点精心编写了25个教学案例。

《创业学课程思政中的案例教学》 主编:邢小强

本书围绕中国本土创业与创新实践,精心编写11个课程思政教学案例,每个案例均对应于主流《创业学》教材的主要内容章节,实现课程内容、思政元素与典型案例的结构化匹配,系统地帮助“创业学”专业课教师快速、有效地开展课程思政案例教学。

《经济法学课程思政论要》 主编:冯辉

本书旨在为法学本科必修课程“经济法学”打造一本配套的课程思政教程指南,使用对象主要是法学院系“经济法学”本科课程的授课教师。本书按照“经济法学”课程教材通常会涉及的重点内容编排目录,采取了思政元素、思政材料、法律规范、实例展示、思政讲解的框架。

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群体中落细落小落实的三个维度

□ 文/秦东方 张 威

摘 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群体中落细落小落实,关键要理清价值观三个层面与大学生之间联系的结合点,从而找准教育的维度,精准把握不同层面教育的目标、方式、内容,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大学生的一种价值判断、价值遵循、价值追求,转化为受价值观支配的行为自觉。高校对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国家层面的核心是要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对国家发展的认同;在社会层面的核心是要树立大学生对社会进步的理性追求;在个人层面的核心是要增强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自我教育与对行为规范的遵循。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群体;落细落小落实;三个维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进一步明确了在全社会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重大意义以及工作要求。大学生群体知识层次高、创新活力强、发展潜力大,是青年中的先锋,影响甚至决定着民族的未来。在大学生群体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扣好第一粒扣子”,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不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中的教育效果,必须密切结合大学生学习和生活,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理清价值观三个层面与大学生之间联系的结合点,找准教育的维度,精准把握不同层面教育的目标、方式、内容,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大学生最根本的价值判断、价值追求,转化为受价值观支配的行为自觉。

国家层面:增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认同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内容,是对社会主义国家美好蓝图的描绘,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目标和价值追求。大学生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结合点关键在于“认同”,要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深刻理解这个目标实现的历史必然性,让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大学生高度认同、主动维护国家的价值追求,并愿意为之付出努力。

一是要重视理论教育这个根本,以理论的彻底性夯实坚定信念。政治上的坚定往往来自于理论上的清醒,大学生掌握了科学理论,就能“不畏浮云遮望眼”,更好地透过纷繁复杂的具体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把握住发展的根本规律,就能增强对现实的理解力,理性看待社会发展的矛盾和问题,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对大学生开展理论教育,最根本的就是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熏陶。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最鲜活、最直接、最有效的教材。引导学生深刻把握核心要义,准确领会思想精髓,学理论、学立场、学方法、学国情、学情怀,从而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理论素养。

二是要重视历史教育这个基础,以历史的客观性增强战略定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不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尤其是不了解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和文化,就很难全面把握当代中国的社会状况,很难全面把握当代中国人民的抱负和梦想,很难全面把握中国人民选择的发展道路。”[2]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是最具有说服力的教育素材,历史的客观性、丰富性、生动性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在大学生中开展历史教育,本质上是为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紧扣这个教育目标,着眼强化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树立他们的历史责任感,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坚定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三是要重视实践教育这个关键,以实践的生动性增进认同深度。列宁指出:“整个活生生的人类实践是深入到认识论本身之中的,它提供真理的客观标准”[3]“人以自己的实践证明自己的观念、概念、知识、科学的客观正确性”。[4]党领导人民群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伟大实践,是教育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最好课堂,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生动的教材。组织和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让大学生亲自感受祖国发展的巨大变化,亲身体会人民的无穷创造力,深入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更能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说服力,激发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担当精神。

社会层面:树立大学生对社会进步的理性追求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的内容,它根植于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沃土,充分借鉴世界文明发展的优秀成果,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价值取向。大学生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的结合点关键在于“追求”,要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深刻理解这个层面价值观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让大学生真正感受到中国目前的发展总体上契合这个层面价值观的要求,从而自觉树立对社会发展的正向的具有建设性的态度,愿意为建设一个美好的社会而作出个体的贡献。

一是要通过热点问题回应,解决思想的价值困惑。社会的发展状态往往通过具体的社会事件表现出来,尤其是在网络社会,很多社会问题通过互联网快速传播、深度发酵,很容易形成掀起舆论的“风暴”。网络是大学生接受信息的主要渠道,社会问题通过网络形成舆论,直接影响大学生对社会发展状态的判断,影响他们对社会发展的信心和态度。所以,围绕社会热点问题,特别是紧扣大学生所思所想,搞清楚学生关心关注什么,有哪些思想困惑,有针对性地进行回答和解答,这对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是要通过良好氛围营造,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大学生生活在校园中,大学的人文生态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对社会发展状态的认知,并进而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念,影响他们走上社会后的行为。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让学生如“入芝兰之室”,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环境的感染和熏陶,就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马克思曾说过:“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5]没有什么教育能比现实的教育更为直接,高校须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在事关学生切实利益方面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让大学生都能感受到规则的公平性、程序的正义性和过程的公开性。

三是要通过意识形态斗争,抵制西方的价值渗透。

高校处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和较量的最前沿,是各种观念和思潮进行碰撞的角力场。尤其是随着国际形势的日益复杂,西方敌对势力对高校的渗透也日益深化和隐蔽,对大学生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的争夺也日益激烈。高校必须强化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强化意识形态斗争的本领,守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阵地。高校要定期研判意识形态领域情况,及时掌握干部师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分析重大事件、重要情况中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指导性意见,及时做好工作安排。高校要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和读书会、读书沙龙的引导和管理,落实好“一会一报”“一事一报”制度。

个人层面:增强大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规范遵循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内容,它既是做好新时代中国人的指引,又是大学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底线。大学生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结合点关键在于“遵循”,要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切实按照这个层面价值观的要求,通过具体的行动践行和落实价值观的标准。

一是要教育学生认真学习锤炼。爱国不是一句空话,它是一种精神情怀,更是一种能力担当,体现在不同岗位的人立足本职服务大局的具体实践中。学习是大学生的天职,是大学生生活最重要的主题。教育大学生爱国敬业,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职业主义精神,关键是要让他们在大学期间打牢专业基础,不断提升能力素质,增强适应未来工作岗位的能力,提升面向未来的国际竞争力。高校要教育大学生学好专业文化知识,同时拓展知识视野,用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和先进科学文化知识丰富自己,使他们的知识结构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二是要教育学生倡树文明新风。大学是知识创新的主战场,大学生是引领社会文明发展的主力军。大学生走出校园,用实际行动倡导时代新风正气,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符合青年人的心理特点,不仅有利于社会文明的进步,而且也能增强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高校要尊重青年学生的心理特点,细分各种青年学生群体,结合不同群体的特点和专长,有计划、有重点地支持和培育一批与青年学生兴趣相符合、特长相适应的学生社团,不断探索在活动组织专业化方面下功夫,丰富活动形式,让广大青年学生可以就近就便参与,天天可为、时时可为、处处可为。

三是要教育学生养成良好习惯。行为的持久可以养成习惯,习惯的持久可以形成性格,而性格则会对一个人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起到关键的支撑作用。所以,教育和帮助大学生强化日常习惯养成,培养多方面的良好习惯,对于大学生深入持久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十分直接的促进作用。高校强化大学生日常习惯教育,要重在日常、重在经常、贵在规范引导。要加强榜样引领,以优秀的典型教育学生,以学生身边的人和事教育学生,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标准,遴选学生中学习、科研、工作、生活等方面具有先进性的典型,开展大力宣传,组织他们在大学生中开展宣讲,传播正能量,发挥好优秀学生的示范带动作用,增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认同。

[责任编辑:于 洋]

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的路径探析——以“世界古代神话概论”课程为例

□ 文/马 巍

摘 要: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重要举措。“世界古代神话概论”课程作为人文通识课程在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时,要把握好准度、深度、新度、融合度、灵活度,以切实做到知识传授、价值塑造、能力培养三者的有机统一,实现智育与德育相结合的育人目标。

关键词:神话;课程思政;必要性;路径

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课程思政是指除思政课程以外的其他课程,在开展知识讲授的同时,充分挖掘蕴含在课程内容中的思政元素,将德育贯穿教育和教学全过程,在知识传播中实现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课程思政建设给出了指导性意见。2022年8月,教育部等十部门关于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强调要全面推进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世界古代神话概论”作为人文通识课程,在拓宽大学生知识的广度与深度的同时,融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核心知识于一体,与“立德树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进一步完善其课程思政建设和教学实践也有着鲜明的价值和意义。

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世界古代神话概论”(以下简称“神话”)是面向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人文通识课程。《纲要》对此类基础课程也提出了课程思政的建设目标:注重在潜移默化中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神话”课程以神话学理论为基础,讲述世界古代重要的神话传说,并通过不同神话之间的比较,分析神话对民族性格、历史所产生的不同影响,引导学生学会用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去看待历史、文化和不同文明的多样性,使学生了解神话研究的现代意义。虽然“神话”作为文化类的基础课程,本身就带有知识、价值、能力三位一体的功能,且对于大学生来讲并非全新的知识体系,但在实际授课中依然会发现一些问题,因此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第一,在知识结构方面,须引导学生形成理性准确的认知体系。近年来,各地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世界各民族的古代神话,尤其是中国神话和希腊神话,是文化类素质教育课都会涉及到的内容。但是这种学习是碎片式、不成体系的,也是简单化、不全面的。到了大学阶段,再次开设神话课程,一方面,是使学生对神话的认知更体系化、完整化,同时提升国际视野;另一方面,神话特征之一是集体性,因其诞生于人类的原始社会时期,是由原始先民集体创作、集体流传的,进入阶级社会仍会有发展。神话最初传播的形式主要是口耳相传,因此在其流传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矛盾性,见诸于文字记载后,也会有不同表述,以致同一个神话故事会有多个版本,这是神话本身的特质。例如:关于中国古代神话中“黄帝”的记载就有多种表述,以往的学习,学生们会停留在哪个说法对错的层面上。而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让学生能够对神话的基本理论有所了解,进而形成完整准确的神话知识认知。

第二,文化类课程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产生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在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不同文明互动日益密切,如何在文明的交流互鉴中,正确认识自我与他者的关系尤为重要。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是要建立在对自我和他者充分认知的基础上,这就需要学生们能够正确分析和理解不同文明的文化表现。神话作为一个民族最早的精神文明成果,既体现了这个民族早期的民族精神,又对其后民族精神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在“神话”课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对不同民族神话的深入分析,使学生对神话所反映的民族精神和价值观有准确的认识和理解,既要避免对本民族文化的盲目自信,也要避免对其他民族神话、文化的盲目崇拜,这样才能形成正确的文化观、价值观,真正形成文化自信。

第三,能力培养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目标。人文通识课程往往比较重视知识的传授,“神话”课程因其本身包含大量神话故事的特殊性,更容易陷入重知识轻能力的误区。而文化类的课程在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时,又往往比较重视价值的引领和塑造,忽略能力的培养,而没有能力的培养,不能将价值观内化为学生个体的自觉理解,价值的塑造就容易形成“空中楼阁”的现象,不会持久。因此,开展“神话”课程思政建设,在知识传授的同时,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分析能力,也是十分必要的。在中外神话、文化的碰撞中,教会学生如何分析不同神话背后的缘由、演变、影响等,使学生逐渐形成开放性的批判性思维,更能够深刻理解一个民族从何而来,将走向哪里,理解当代研究神话的重要意义。

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的路径

课程思政不是简单的“课程+思政”,也不是其他课程思政化。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不是要与思政课程同质化,而是要以专业课程为载体,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内容,以发挥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的作用。因此,“神话”课程在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探索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把握以下几个度:

第一,“准度”。要准确把握课程知识、准确应用思政元素。用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神话观,习近平的历史文明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理论、观点、方法分析各民族神话差异形成的原因、反映的不同民族精神,是神话研究与神话课程重点探讨的问题,在对比分析中增强民族自信、文化自信。但任课教师在分析时不能简单机械地对比神话故事,更应从历史文化根源中探究原因,准确地把握课程内容,才能让学生更信服。例如:在中外洪水神话的对比中,不能单纯地因为中国神话中有鲧禹治水,而希腊神话中有丢卡利翁和皮拉躲过大洪水、再造人类的故事,进而得出中国古人有鲜明的斗争精神,而西方却用了逃避的方法。其实对洪水的态度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分析,希腊地区山多平原少,很少有洪水泛滥,他们要应对的主要挑战是大海,所以在希腊神话中充满了海上探险的故事,也是一种斗争精神的体现。再观古埃及神话,他们把尼罗河水泛滥看作是上帝的赠与,因为泛滥之后会给埃及人带来肥沃的土地,开始新一轮的耕种生产。而洪水神话是各民族神话中共有的“灾难”主题的表现。不同民族在描写灾难时并不相同,都是依托于生存环境和历史发展而想象的,如北欧神话中的灾难,除了洪水,还有大火,这是因为北欧神话的保存主要是在冰岛,而冰岛是一座火山岛。所以,要引导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合理地分析各民族神话的不同,才能从内心产生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就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各国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差异自古就存在,是人类文明的内在属性。没有多样性,就没有人类文明。”[1]因此,准确把握课程知识、准确合理应用思政元素是课程思政教学的基础。

第二,“深度”。课程思政的目的在于育人,在智育的同时,也要实现德育。但是德育不是说教,而是需要引领学生提升分析问题、认知问题、判断问题的能力,从而将德育的内容内化为自我觉醒的认知。因此,课程思政需要通过能力的培养使价值塑造更加持久。以古希腊神话中的俄狄浦斯神话为例,学生们以往的认知较多地停留在杀父娶母的故事层面,而在课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学科、不同层面去理解神话背后的现象。例如: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它体现了恋母情结;从历史学角度看,它又体现了在希腊古代社会从母系向父系转变的过程中曾出现过女性的丈夫拥有继承权的过渡阶段;而从神话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它则反映了神话自产生后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我们现在看到的神话故事并非其最初形态等。通过这些分析,打开学生对神话认知的广度和深度,进而以更广阔的视角去分析不同民族的神话,在中外对比中能够以更理智客观的态度去质疑、评判,成为一个能够思考、善于思考、敢于思考,有科学精神追求的人。

第三,“新度”。思政元素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动态的。教师必须时刻关注社会热点、学科前沿,把最新鲜的知识和案例带进课堂,才能抓住学生的眼球,才能保证课程思政常讲常新。一方面,要关注最新的思政理论;另一方面,要将现实问题与课程内容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由古及今、古今观照,深刻理解神话研究的现代意义。例如:曾经热映的电影《流浪地球》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家园意识;当前中国的抗疫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责任担当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希腊神话中的契约精神与当今国际关系中的信任赤字等。通过古今中外四个维度的分析探讨,启发学生思考。

第四,“融合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2]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政课程是显性的,课程思政是隐性的。课程思政不是要大张旗鼓地讲思政理论,高明的课程思政内容设计,犹如盐溶于水,用潜在的、不易察觉的隐性传播方式,引起学生的情感认同,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进而实现价值引领的目标。因此,要把握思政内容融入的比例、时机频次、方法技巧,做到思政元素与课程的有机融合。

第五,“灵活度”。教师在从事课程思政教学时,必须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贴近学生,充分利用多种教学形式,提升教育的成效。在“神话”课的学习中要特别注意启发学生的自主思考,其中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去读原著,如《荷马史诗》《山海经》等。相对于以往看到更多的是经过改编的神话,原著更能展现神话本来的景象。同时,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自己所阅读的书目,并通过课堂分享的形式,让学生们的思想在交流中产生碰撞,在碰撞中产生思考,进而达到更好的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的效果。

结语

教育的目标是育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大学教育不仅要让大学生在技术上“成才”,而且还要促其在精神上“成人”。课程思政是高校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重要实现形式,它是一种教学理念,也是一种思维方式。《纲要》中明确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教师需要深刻理解课程思政教学的理念和意义,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完善课程设计,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并将其准确、合理、适度地运用到教学中,才能将知识传授、价值塑造、能力培养三者有机统一起来,引领学生成为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责任担当的人才,切实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作者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卜 珺]

财经类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就业育人实践路径探索

□ 文/徐 松 朱 庆 王慧敏 宝阿咪丽

摘 要:当“缓就业”“慢就业”遇上“就业难”“招聘难”,转变毕业生求职观念,强化就业育人工作实效已成为当前工作重中之重。对此,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招生就业处积极响应国家就业育人相关政策要求,结合财经类高校毕业生能动性强、学习力快的特点,尝试多种方案,以国家发展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完善“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建立“全周期人才培养质量观”,在就业育人理念下,努力探索闭合型、互动式良性循环,以有效促进就业工作。

关键词:就业育人;财经类高校;实践探索

高校毕业生就业关乎千家万户,民生福祉。一直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就业工作,更是把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摆在了“稳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对此,教育部不断谋划新举措,将就业育人融入“三全育人”格局,在帮助毕业生“好就业”的同时,努力让毕业生“就好业”。

就业育人概念发展:自“三全育人”出发,逐步明确工作要求与方向

就业育人的概念自诞生起,便与“三全育人”理念紧密结合。围绕“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要求,高校也开展了丰富的教学、指导与相关活动。就业育人也在文件与讨论实践中逐步作为指导思想贯穿于高校就业指导的相关工作。

“就业育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是实现高质量就业的关键之举,是维护就业安全稳定的迫切需要”。[1]在第一届中国高校就业育人大会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林蕙青针对目前政策运行的状态总结了就业育人的重要性。2020年11月,教育部在《关于做好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中强调,要强化就业育人实效。2022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要开展就业育人主题教育活动,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就业观和择业观。[2]2021年11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22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要把就业教育、就业引导全面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多种形式开展就业育人主题教育系列活动”的具体要求。教育部更在2022年工作要点中进一步明确就业育人工作方向,提出要建立健全就业育人支持体系,强化就业指导服务,实施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组织开展就业育人典型案例和毕业生就业创业典型人物总结宣传工作。[3]随着政策的演进与发展,就业育人工作指向逐渐清晰起来;但与此同时,也存在就业指导队伍建设薄弱、课程效果不显著、服务体系不完善等具体问题。[4]

育人对象特质变迁:符号化的Z世代,作为失语者的个体,作为呐喊者的群体

如何理解和认识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青年学子,是就业育人工作开展的重要前提。如今,深度媒介化的算法社会赋予当代青年鲜明的群体特质。面向就业,他们更看重职业技能提升,其次是生活与工作的平衡。[5]

财经类高校学子则具有更为鲜明的就业特征。应对液态、流动的现代性,财经类高校学子能够快速跟随社会发展潮流而动;但与之相对应的是资源算法下群体的内部“消耗”:一方面,学生呼唤就业辅导的资源与帮助;另一方面,面对帮助也疲于参与,难以提起动力。

就业育人工作面临的新挑战: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难,“招培就”联动待健全,Z世代学生就业观多元

第一,就业育人尚未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就业育人作为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一环,应把就业教育、就业引导全面纳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并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从目前来看,各高校就业相关的课程主要集中在就业指导和求职技能提升方面,并且主要面向毕业年级和大三年级开设,由于师资力量不足等原因,还不能覆盖全体在校生,与实现就业育人目标还有较大差距。因此,如果要实现就业育人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需要在课程设置、师资力量等方面持续加大投入。

第二,就业与招生培养联动机制有待健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在结构、质量和水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凸显。为积极破解这一难题,教育部积极推动就业与招生培养联动改革,……实施‘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加快构建完善就业与招生培养联动机制。”[6]近几年,各高校加大了就业对招生和人才培养的反馈力度,但是在专业设置和培养方案制定等重大事项上,就业所产生的影响因素还不够强,就业与招生培养联动机制还须进一步健全。

第三,Z世代学生就业观多元,就业引导难度加大。

同其他代际相比,成长于国力显著增强新时期的“Z世代”青年学生更强调精神成长和社会参与,就业观更加多元。目前,大学生就业呈现两大趋势:一是本科生升学深造意愿强;二是研究生求稳求优心态明显。调查摸底数据显示本科生意向深造比例高达80%。近年来,受各种不利因素影响,出国留学难度加大,考研内卷严重,落榜比例增加,“二战”考研比例居高不下。研究生考公比例逐年提升,“二战”考公人数越来越多。“二战”学生就业意愿低,个人意志坚定且获得家庭支持,学校就业引导和就业指导工作难度大。

就业育人实践探索: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全面推进就业育人工作实践

人才培养是大学最重要的使命。就业育人也应贯穿于全周期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同时结合新时期财经类高校的学科特点和学生特点来开展。

第一,落实就业“一把手”工程。高校党委书记、校长是就业工作“一把手”,“要建立一套以就业指导中心为主体,包括学校领导、职能部门和院系教师组成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打造一支人数充足、素质过硬,有温度的就业服务工作队伍。”[7]同时,作为财经类高校,更应充分认识“新文科”建设过程中对学科交叉、知识应用、适应国情的特征及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充分认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复杂性、严峻性和艰巨性,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统一思想共识,聚焦重点难点,贯彻就业育人理念。

第二,构建“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就业是考生及家长择校的重要参考,学生的职业发展状况和就业市场的人才需求也是对人才培养的重要反馈。就业数据已然成为招生计划制定的重要参考,也是招生宣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宣传资料。由此,建立多层次、多角度的毕业生及用人单位调研体系十分必要。通过开展毕业当年、三年、五年和十年的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调查,了解学生职业发展状况,听取他们对学校人才培养、课程设置、教学安排的意见和建议并反馈到教学部门和人才培养单位。通过举办学生职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研讨会、校企圆桌论坛等活动,邀请用人单位与学校就业部门、学院教授及学生工作负责人共聚一堂,深入探讨学生发展问题,促使学校、学院更加了解社会及行业需求。

第三,提升“服务国家战略”意识。深化就业引导,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中,进一步促进毕业生积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培养和输送具有“家国情怀、世界眼光”的毕业生到国家战略区域、战略行业、重点工程和社会基层就业。

第四,建设“专业化”工作队伍。定期面向校级就业工作人员、学院辅导员、导师和班主任开展不同侧重点的培训,明确就业工作目标和要求,宣传就业工作政策和措施,促进学校、学院就业工作统筹推进,提升就业工作人员的职业指导能力和市场开发能力。充分调动全校教职工的力量,形成“人人关心、积极献策”的全员参与工作机制。

第五,打造就业“思政大课堂”。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担当。鼓励导师、专业课教师在课堂教学、论文指导、社会实践、教学实习等教育教学实践中融入就业育人思路,加强专业课程与社会经济领域发展需求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就业观,将专业培养优势转化为职业发展优势。

第六,落实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推动校园招聘“品牌化”建设,开发校企、校地联动就业工作体系,开拓共享共建型岗位资源,促进就业资源优势互补,为“稳就业、优结构、提质量”实现“双保险”。与此同时,建立健全日常联系互访机制,加强高质量就业实习基地建设,健全精准就业服务体系,巩固并扩展重点单位数据库,实现互惠共赢、共同发展,形成校企合作良性循环。

第七,开展多维度就业指导活动。以学生需求为核心,不断探索新的工作方法,着力帮助毕业生充分挖掘个人特色、培养就业能力。组织开展以“成才观、职业观、就业观”为核心的讲座活动,引导毕业生树立健康、积极、理性的就业心态。聚焦行业发展,深度整合校内外资源,邀请包括高校教师、行业导师、优秀校友代表在内的专家学者提供多层次、多维度就业指导。举办“职业生涯规‘画’大赛”“职场模拟挑战赛”,从职业发展新需求入手,引导学生找准着力点、落脚点,做好就业准备。

第八,建立精准化就业咨询体系。以北京高校就业指导名师工作室为平台,开展职业发展咨询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择业观,通过职业素质、特点和能力测试,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帮助咨询者了解职业状况、掌握求职方法、明晰就业方向、增强择业能力,开展心理疏导,为学生就业创业奠定良好基础。

第九,开展全方位的就业帮扶。对就业困难、经济困难、学业困难、少数民族、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地区和奥运会志愿者毕业生等重点学生群体以结对子、点对点方式进行精准帮扶。

第十,建立就业工作评价和反馈机制。制定就业工作评价指标体系和毕业生就业质量指标体系,量化工作指标,确保工作实效。评价结果作为学校毕业生培养单位年度就业工作各类评选、评优重要参考依据。建立包含学院在内的全面质量报告制度,为学院招生、就业和创业质量深入分析提供基础数据和基本框架,为人才培养提供反馈。

第十一,加强就业总结宣传工作。开展就业政策宣传推广,发挥榜样引领作用,联合开展基层就业毕业生、选调生、乡村振兴协理员、应征入伍毕业生等优秀毕业生就业创业典型宣传,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鼓励学生投身国家和社会需要,在西部计划、村官、“三支一扶”等国家基层就业项目中展露风采。

(作者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招生就业处)

[责任编辑:翟 迪]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育人模式的探索——以皮影戏为例

□ 文/赵文凤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皮影戏有着悠久的历史、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文化传承价值。深入挖掘皮影戏的文化内涵,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对创新高校育人模式、加强文化育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校育人模式;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

从本质上来说,育人是对人的认识和行动的真正改变,是对“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回答。我国的教育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中引导学生了解并认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民族文化内核,从而使他们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历史长河的文化积淀,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智慧结晶,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7年1月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1]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因此,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具有必要性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1.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育人功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倡导以家、国、天下为己任,强调个人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使命感。谦恭礼让的行为准则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的和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和优秀的文化资源,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基础和规范行为的标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发展。二者具有一脉相承、内在统一的关系。

2.提高审美和人文素养

王国维在《孔子之美育主义》一文中提出,孔子育人“始于美育,终于美育”。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无论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儒家礼乐还是古老而丰富的民间风俗,教化和传承的过程本身就渗透着传统文化之美。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2]通过调查,在中国知网收录的文献中,以“审美教育”为词条搜索到8,544篇,以“美育教育”为词条搜索到1,398篇,且多为新近研究。通过对美的感知与理解,获得精神上的陶冶。通过艺术体验,将审美的感悟升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秀资源可以转化为美育课程和实践,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

3.增强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是在某一文化的成员关系建立的过程中形成的,包括学习并接受该文化的传统、语言、信仰、审美观念、思维模式以及社会结构等,其核心是对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的认同。传统文化理念的传承作为一种“活”的文化因其延续性在各个历史阶段发挥作用,在批评中得到继承与发扬,并以强大的凝聚力把个人与他人、与群体、与自然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在凝聚和延续中,优秀的文化得到认同,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育人,从而增强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

皮影戏的文化传承价值

1.皮影戏的文化内涵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有“电影鼻祖”之称,是一种用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来进行故事表演的民间戏剧。演出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具备浓厚的乡土气息。

影戏在我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关于它的起源有“周代说”“汉代说”“唐五代说”“宋代说”等观点,影响最大的是“汉代说”。康保成等(2011年)认为,少翁施法为汉武帝招李夫人是一种巫术,是影戏的远源;而佛教则是影戏形成的近缘。[3]唐代既已形成,两宋逐渐成熟,清代发展鼎盛。它以口传身授的方式在民间流传,分布极其广泛,因各地声腔的不同而形成多种多样的地域流派,较有代表性的有陕西的华县皮影戏、华阴老腔皮影戏、阿宫腔皮影戏,甘肃的环县道情皮影戏,山西的孝义碗碗腔皮影戏,河北的唐山皮影戏,湖北的江汉平原皮影戏等。皮影戏曲目繁多,历史演义戏、民间传说戏、武侠公案戏、爱情故事戏、神话寓言戏、时装现代戏等,包罗万象。

在朝代更迭中,皮影戏经历过繁华,也经历过浩劫。近年来,随着现代影视艺术的冲击,演出市场和观众日益减少,皮影戏陷入濒危的生存状态,亟须抢救和保护。经国务院批准,皮影艺术于2006年5月20日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11月2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将中国的皮影戏选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陈述入选理由时,是这样表述的:“中国皮影戏的传统演出以及制作技艺世代相传,其所涵盖的人物形象和唱腔十分的广泛;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是人类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极好见证”。

2.儒家文化的生动符号

儒家思想主张“仁义”,“仁”既是儒家思想的理论核心,又是儒家学派道德规范的最高原则。《论语·颜渊》篇中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儒家认为衡量是否达到“仁”的标准是“礼”。在皮影戏中,经常表现的主题是“惩恶扬善”“忠君爱国”,弘扬传统美德与牺牲精神,如《秦王·李世民》通过李世民被诬告,最终唐高祖明白冤情,判定李世民无罪,颂扬了高祖的道德理想。它活跃于民间,以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嬉笑怒骂间宣扬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它所塑造的人物形象,讲述的故事,以平面化、夸张化、戏曲化的形式表演,成为儒家文化的生动符号。

3.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又叫口头与非物质遗产,是人类通过民间口头形式传播下来的无形文化遗产,它蕴藏着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库,代表着民族普遍的心理认同和基因传承,代表着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是人类另一种伟大的精神创造,其内容、内涵比起物质类遗产更为丰富多彩和博大精深。皮影戏作为一种口传心授的古老民间文化,有着精美的工艺、淳朴的唱腔和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手工艺人一代代衰老,演出场所从宋代的勾栏瓦舍、神庙,到明清的堂会、戏园、茶馆,再到当代的剧场,历经数次变迁,生存状态濒危。若能及时保护、深入挖掘这一活态文化基因,加以传承传播,对提高文化软实力,弘扬民族精神具有重要价值。

高校文化育人现状分析

文化育人是通过文化的内在力量塑造、改变人的认知与行为,引导人们进行正确的判断与选择,从而实现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与自我超越。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当前深入推进文化育人工作有着特殊的战略意义。教育部于2014年出台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4]指出,大学阶段“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通过调查发现,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文化育人主要经历了丰富文化生活、发展第二课堂、创建校园文化、培育大学精神、创新育人形式等阶段。高校文化育人理论与实践不断完善,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校园文化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蕴涵得到凸显。目前,高校文化育人注重创新形式,如网络与新媒体的运用,并加强协同育人,实现资源整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文化育人重形式轻内容,深入文化内容的研究和对文化内涵的挖掘不够;二是静态传承行动多,活态传承行动少,文化育人多选择图书馆、博物馆等开展活动,进课堂的实践较少;三是文化育人活动特色不够鲜明,学生主动参与度不高。

皮影戏在高校的育人模式

1.以皮影进教研挖掘非遗文化内涵

近年来,学界对皮影戏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史料考证、地域流派研究、艺术形态等方面,本体研究居多,对皮影戏在校园尤其是高校的推广缺少系统研究,对皮影戏在高校的育人模式研究更为缺乏。

非遗文化与高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育人”这一价值目标上具有高度耦合性,这是由于非遗文化的“化人”体现在这种文化以生活化、普遍化的方式对族群个体的道德行为和观念起着规范和指引作用,以培养出符合民族文化要求的人。皮影进教研是皮影艺术包括以其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扎根成长的起点。应加强皮影戏的教学研究,挖掘皮影戏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同时,创新教学方法,探索如何让学生感知到皮影戏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文化传承价值。

2.以皮影进课堂促进活态传承

通过对当前高校文化育人现状的分析,我们知道“博物馆”式的静态传承行动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效能有限,文化育人功能的有效发挥需要增加活态传承行动。让皮影戏进课堂,调动学生学习用文字、音像、视频的方式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皮影戏和非遗传承人的故事,学习经典剧目,动手制作皮影,分角色表演,加强师生合作、学生间合作,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美育课程效果。同时,丰富高校通识课程体系,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类课程的重视力度,增加学习实践学时,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皮影戏,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3.以皮影进社团带动文化创新

在课堂教学基础上,高校还可以通过学生社团组织丰富多彩的皮影实践活动,如皮影表演赛、皮影设计作品展、皮影戏剧沙龙、非遗文化节等。条件允许的高校组织邀请非遗传承人进校园讲座,组建皮影戏社团,发挥皮影戏作为综合艺术的优势,吸引对设计、音乐、美术、手工制作、表演等不同领域感兴趣的学生加入。鼓励学生在学习传统皮影制作、表演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运用新媒体、动画技术创作现代皮影戏。这样第二课堂和第一课堂形成了有机结合,让学生真正走进非遗文化,在文化传承的同时实现文化创新。

(作者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苑聪雯]

猜你喜欢
三个维度大学生群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搭建思政教育网络平台 提升思政教育实效
推进大学治理现代化的三个维度
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大学生微博使用动机实证研究
网络心理咨询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运用探析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构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高考作文审题立意应把握好“三个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