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结合”的生成脉络、价值意蕴与实践遵循

2023-03-07 04:47张少元权晓晨
晋中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中华文明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

张少元,权晓晨

(西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西安 710054)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的大会上提出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1]17这一重大论断,首次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放在同等的战略高度。随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进一步阐述了其内涵。2023 年6 月2 日,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系统阐述“第二个结合”的内涵,强调“‘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2]。由此可见,“第二个结合”是党百年实践历史的深刻总结,是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中国茁壮成长的秘密宝典。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合理运用“第二个结合”积极推进社会各项事业的向前发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进一步深挖其生成脉络和内在的价值意蕴,根据历史总结实践经验,不断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不断推进新时代党的理论和实践创新,不断创造更加辉煌的成就。

一、“第二个结合”的生成脉络

“第二个结合”是党在一百多年不懈探索中得出的宝贵经验,是实现马克思主义扎根中国的关键密码。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之所以取得胜利,是因为牢牢坚守“第二个结合”,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形成了独一无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雏形出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在1919 至1949 年期间,中国共产党人紧扣“救国”这一时代主题,对“第二个结合”进行了初步探索。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新的思潮在饱经风霜的中国社会广泛传播,十月革命的胜利让国人看到了马克思主义顽强的生命力,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开始钻研相关著作,尝试用马克思主义来分析所面临的问题,并由此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同时也改变了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五四之后,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传统文化的态度由强烈批判到扬弃,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生机与活力。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人主要通过研读经典著作与其他文本,用马克思主义的视角来看待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李大钊立足唯物史观,依据中西文化的历史纵深提出“第三文明”,提倡将东西方文化融合创造新文化来克服中国的文化危机,“第二个结合”初现雏形。遵义会议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基于对国情做出的准确研判,“第二个结合”迸发出了许多思想的火花。比如1937 年毛泽东所著的《实践论》用“行与知的关系”[3]282代表实践与认识的关系,体现出对古代“知行学说”的继承与发展;紧随其后的《矛盾论》,毛泽东用《水浒传》等中国古籍为例来解释矛盾法则,字里行间体现出了中国气派、中国风格和中国特色;1943 年,他再次强调“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民族一切文化、思想、道德的最优秀传统的继承者,把这一切优秀传统看成和自己血肉相连的东西,而且将继续加以发扬光大”[4]318-319。此外,延安时期,刘少奇同志明确提出传统文化在人民群众中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随后在中共七大上他进一步指出,对待国内外历史遗产要辩证看待;张闻天同志充分吸收传统文化中各家思想,提出了共产党员的修养法则。总之,新民主主义文化是“第二个结合”初步实现的思想果实。

(二)曲折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1949 至1978 年期间,中国共产党人紧扣“兴国”这一时代主题,对“第二个结合”进行曲折探索。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反对势力尚未清肃,国外帝国主义虎视眈眈,鉴于国内国际形势的需要,中国共产党依旧延续革命时期的思维对待传统文化,主要以批判为主。1956 年进入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时期,毛泽东同志提出“我们要善于吸收与学习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优势和长处,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用’”[5]41,阐明了“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文化取向。而后他又指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等文化发展理念。1957 年,周恩来同志强调:“现在对孔子就应该全面评价,对他的一些好的地方,就应该给予肯定”[6]146,要求用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其中有利于社会主义发展的文化要挖掘,要将其发扬光大。1959 年,毛泽东同志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科学文化现代化”是其中之一。1960 年,周恩来同志又一次将“现代化科学文化”作为四个现代化要求提出来,表明我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化转型已成必然趋势。20 世纪60 年代之后,随着“反右”斗争的逐渐扩大,对传统文化采取全面否定的态度,“第二个结合”被迫中断。总的来说,这一时期,虽然探索的进程历经波折,但是党的重要领导人始终坚守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发展方向,所提出的众多值得借鉴的方针政策,为“第二个结合”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三)理性探索: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1978 至2012 年期间,中国共产党人紧扣“富国”这一时代主题,对“第二个结合”进行创新发展。十年内乱结束之后,国人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与世界的差距。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全党积极反思和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拨乱反正,破除思想禁锢,邓小平同志巧用“循名实而定是非,因参验而审言辞”这一典故,进而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7]28的著名论断,重新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其后又恢复“百花齐放”的方针,并将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1979 年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首次提出“小康之家”这一概念,1982年又重申这一概念提出“这个小康社会,叫作中国式的现代化”[7]54。追根溯源,“小康”一词最早源于《诗经·大雅》“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寄托着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邓小平引用这一概念高度肯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和其中蕴含的治国理政智慧。20 世纪80 年代,国内掀起“西学热”,受西方自由主义的影响,国内不少学者认为儒家文化阻碍中国现代化的发展。90 年代,“全盘西化”思潮逐渐退却,传统文化的价值重新得到肯定,“国学热”由此兴起。世纪之交,江泽民同志将儒学中的“仁”“礼”等观念与国家治理理念相结合,提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统一的法治思想;将传统文化中“为公”“为民”与马克思所言的“公人”“私人”概念相结合,提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党建思想。进入21 世纪以来,胡锦涛同志将古代的“和”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提出“和谐社会”这一构想,并多次强调对优秀传统文化要弘扬与继承。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态度逐渐回归理性,“第二个结合”得到丰富与发展。

(四)成熟定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2012 年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紧扣“强国”这一时代主题,对“第二个结合”进行升华。进入新时代,世界范围内多元化思潮互相激荡,国内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盛行,部分人将西方价值观奉为圭臬,面对内外夹击,中国共产党需以新的理论来做回应,唤醒根植于人民群众内心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树立文化自信、历史自信,因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展开了新的实践。首先,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历史实践中起到的巨大促进作用,十分重视传统文化的推陈出新,提出“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8]164的政策主张。这表明我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又上一层楼。其次,习近平同志在多次讲话中强调传统文化是“精神标识”“精神纽带”“精神血脉”“根与魂”,进而指出“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含义”[9]143。如“中国梦”中体现出的民本思想;政治建设中体现出“人之忠也,犹鱼之有渊”“廉不言贫、勤不道苦”等古代优秀政德思想;生态文明思想中体现出“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经济建设思想中引申“经世济民”“以民为本”的古代经济思想;共同富裕思想中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共富”思想,这些理论创新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内涵,同时也为马克思主义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第二个结合”在新时代的实践中变得更加成熟。

综上所述,“第二个结合”是在我党百年实践的经验总结中提出的,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又一高峰,表明我们党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达到新的高度,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战略指导,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强大助力。

二、“第二个结合”的价值意蕴

“第二个结合”是我党对百年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回答“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最佳答案。“第二个结合”经历百年风雨的洗礼,依旧散发着真理的光芒,足以见证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理论成果,在新的历史时期仍然有着很重要的价值意蕴。

(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筑牢文化根基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与魂”,“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0]193足以看出,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作用至关重要,“第二个结合”将其与中国未来的发展相联结,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具有雄厚的文化底蕴。

中华文明的连续性表明,中华民族必将以独一无二的道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纵观近现代中国发展的历史,中国道路每向前开拓一步,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文化相结合的结果。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孕育出“天下大同”“以德化人”“以和为贵”“民贵君轻”等思想结晶,形成了“共同富裕”“以德治国”“和谐社会”“以人民为中心”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求同尚中”的矛盾观、“知与行”的实践观、“防变惧变”的发展观等辩证法思想,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全过程,为中国道路的发展提供方法论。展望未来,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依旧发挥着立根铸魂的作用,“大一统”的国家观、“天下同利”的利益观、“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成为构筑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内在基因密码,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深深根植于中华文明的沃壤之中。总之,马克思主义能够不断激发中华文明的生机与活力,中华文明能够不断滋养马克思主义,使其体现出中国特色、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二者互相成就,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2]。

(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复兴伟力

“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9]7。回顾近现代中国从积贫积弱到逐渐崛起的伟大历程不难发现,“第二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历经考验和磨难无往而不胜的成功密钥。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持续推进“第二个结合”,能够更深层次地发掘中华文明的内在意蕴,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

“第二个结合”支撑着中华民族实现了从文明蒙尘到文化自信的历史性跨越,并将持续为民族复兴这一伟大重任供应崭新的文化力量。回顾近现代中国发展的历史可发现,历代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传统文化资源相结合,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分别创造出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仅提升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软实力,也使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未来路上,“第二个结合”将进一步增强我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此外,中华文明所散发出来的独特魅力,所汇聚的“伟大建党精神”“红色革命精神”“伟大改革开放精神”等精神谱系,进一步让人民群众坚定理想信念,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现如今,在世界范围内多元思潮的冲击下,更需要坚持“第二个结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旧邦新命,为民族复兴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

(三)为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思想指南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党在推进中国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坚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吸收外来文明、坚持传承马克思主义文明观创造出来的文明范式,是中华文明进化的最新成果,是面向未来的新形态。“第二个结合”的提出,为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更加坚实的思想基础。

审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形成历程,可以发现,其生发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和中华文明的相结合之中。究其丰富内涵便可发现,我们要建设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共同富裕’的物质文明,‘人民至上’的政治文明,‘全面发展’的精神文明,‘和谐正义’的社会文明,‘协调共生’的生态文明五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全要素文明”[11],其中蕴含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以人为本、以人弘道”“以和为贵、天下太平”等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与马克思、恩格斯所提到的共产主义理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生态观等思想高度吻合。进入新时代以来,就国内来看中国社会面临着大动荡、大变革,就国际环境来看新全球化浪潮席卷而来,发展动力、重心向东转移,和平与发展已然成为世界的共识。在新征程上,我党提出了“第二个结合”,进一步为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思想指导。

三、“第二个结合”的实践遵循

历史和实践强有力地证明,中国共产党在推进“第二个结合”的历史进程中既形成了正确的理论又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实现现代化强国的道路上,我们更要合理运用这些宝贵经验,为更好推进“第二个结合”提供实践遵循。

(一)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12]413可以看出,无产阶级政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习近平总书记也曾指出:“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2]23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已然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强有力的政党,是风雨来临之际的主心骨,是引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坚强领导核心。在新的起点上推进“第二个结合”必须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首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1840 年鸦片战争的爆发致使中华民族陷入灾难的泥潭,中国人民跌入苦难的深渊,无数仁人志士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均以失败告终,屡战屡败考验着中国人民的意志。十月革命为中国送来了真理的火光,时代赋予了中国共产党人挽救民族危亡的使命,1921 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踏上了现代化的征程。历史和实践都充分证明,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其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体,践行“第二个结合”,要“树牢群众路线,贯彻群众观点”[3]。一方面,中国人民对优秀传统文化已经达到“日用而不觉”的程度,因此,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认真听取民意,集中群众的观点,汲取集体智慧,丰富“第二个结合”;另一方面,要在群众中宣传“第二个结合”,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人民群众在实践中探索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主动推进“双创”的发展,为“第二个结合”提供丰富的实践基础和群众基础。

(二)坚持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2]669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 世纪40 年代的欧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于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二者产生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但都是先辈遗留下的思想精华,因此,坚持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是践行“第二个结合”的题中应有之义。

中华文明是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14]12。推进“第二个结合”,依旧需要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指导下,对中华文明进行继承与创新。一方面,发挥“扬弃”精神,对中华文明进行继承。“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着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与时俱进、革故鼎新等治国理政的智慧,勤俭节约、见贤思齐、孝悌忠信、崇德向善等道德规范。对于这些文化传统,我们要凝练萃取其思想结晶,要加强对其的薪火相传,形成中华民族独有的思想体系。另一方面,也要保持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第二个结合”要在结合中创新,在创新中结合。首先,要正确地结合。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所包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看待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其次,要有机地结合。准确分析二者的共同之处,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时代化,发扬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华优秀文化的涵养中更具中国特色,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创新发展,更适用于现代社会。

(三)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来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2]140马克思主义不是空中楼阁,是脚踏实地的实践中形成的科学理论。“第二个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根据中国具体实际实践过程的产物,在未来践行过程中也应遵循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这一基本原则。

建党百年历史经验深刻表明,马克思主义指引着我们观察不同历史时期的现象、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脉搏、引领不同历史时期向前发展,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社会发展中的难题、解决客观实际问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生动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因此,继续推进“第二个结合”仍要坚持理论与实践双向互动。首先,既要持续注重马克思主义相关经典著作的学习和研读,更要注重挖掘中华文明中所蕴含的智慧。一方面,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知识武装全党头脑,始终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看待事物,加强全党的理论素养;另一方面,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孕育出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宝贵的知识遗产,因此,要对其展开深度解读。其次,要注重实践性。一方面,再好的理论也不能脱离实际,要着眼于解决现实问题,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真理;另一方面,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要务必紧扣时代主题,以时代的需求为导向,充分挖掘中华文明中潜藏的价值。最后要注意的是理论与实践不能割裂,要坚决反对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着眼于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困难,让“第二个结合”获得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因此,在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始终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紧密联系实际情况,解读中华文明,为社会发展提供建设性方案。

现如今,中华民族已经踏上了新的征程,“第二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风雨沧桑中坚持不懈探索出来的新论断。放眼未来,全党必须牢牢把握这一科学真理,深刻领悟其内涵与价值意蕴,在现代化的实践中,不断开拓创新,铸就更加瞩目的光辉成就。

猜你喜欢
中华文明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
4000年前的中华文明什么样儿?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追寻“华胥氏”——中华文明的早期开垦者
把中华文明的底色铺陈好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