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与老子节制思想比较

2023-03-09 03:52甘宗豪
西部学刊 2023年3期
关键词:柏拉图老子正义

甘宗豪

柏拉图将节制纳入“四主德”之一,阐述了“欲望的节制”“灵魂的节制”和“城邦的节制”。老子虽未直言“节制”二字,但我们亦可从其慈、俭和不敢为天下先的“三宝”价值观中窥见个中意蕴。两位先哲都有着对节制问题的深入思考,比较二者的节制思想有益于推进中西方哲学思想的对话与交流。

一、柏拉图与老子节制思想的共同点

(一)节制思想的政治目的:“理想国”与“小国寡民”

柏拉图和老子节制思想的提出都是为各自的政治目标和政治理想的实现。柏拉图提出节制思想的出发点和目的,本质上是为了实现整个城邦的正义,从而为建立一个理想政治体做必要的准备[1]。柏拉图出生于贵族之家,但是在他所处的时代,希腊的政治经济已经进入了衰败时期,连绵不断战争的阴影使得希腊诞生了“三十僭主”的暴政,随后不久的代议制政府又取代了“三十僭主”,雅典民主政治制度遭到了极大的破坏。之后,柏拉图经历了老师苏格拉底之死,使得他对当时的政治进一步失望。于是他游历各地,创办学院,一直思考着理想的政治体制。正是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表达了对美好城邦的设想,它一定是智慧的、勇敢的、节制的和正义的。

老子生活的春秋末年也是“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的乱世,诸侯征战不休,百姓生活十分困苦。“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为盗夸。非道也哉!”[2]249朝政腐败,农田荒芜,上层的统治者却追逐物欲,不能按照“道”的准则去治理天下。正是因为道之不行,老子才发出这样的感叹:“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2]314寻求天下和平以及国家治理是当时的时代主题,也是包括老子在内的先秦诸子的共同理想之一。儒家倡导克己复礼,墨家主张兼爱非攻,而老子提出无为而治,“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欲,而民自朴”[2]262,认为只有统治者采取自我节制,用最高的“无为”行事准则要求自身,才能够将国家治理至和顺,老子的最终的目标是要达成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2]329的理想之治。

(二)节制政治理想的最高统治者:“哲学家王”与“圣人皆孩之”

出于对当时的雅典政治的极度失望,柏拉图认为所有的制度都是毫无例外的腐败堕落。从他的理念论的哲学基础出发,《理想国》指出,善是诸多理念中最崇高的一种,治国者必须是领悟到、把握到“善”的理念的人。柏拉图坦言,他是出于无奈被迫相信社会或个人的正义的希望并且是唯一的希望在于真正的哲学。“除非哲学家成为我们这些国家的国王,或者我们目前称之为国王和统治者的那些人物,能严肃认真地追求智慧,使政治权力欲聪明才智合而为一……否则的话,我亲爱的格劳孔,对国家甚至我想对全人类都祸害无穷。”[3]214-215一个国家要有能够掌握了“善”的理念的人来保证正义的治理国家,这也就是所谓的“哲学家王”。治国者的选拔对象来源于武士阶层,他们从小要接受“哲学家王”的教育和指导,要懂得辩证法,具有智慧并且还要有实践经验。

老子理想中的统治者实际上也是圣王的别称。首先从道的本性来看,“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2]206反者,返也。“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2]114都是强调“道”的返回的意思。所以老子极为看中婴儿、赤子的概念: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2]163“含德之厚,比于赤子。”[2]256理想的统治者复归于道,于外有婴儿之精气充沛,于内有孩童之品性真淳。当其施政于天下之事,他能够除却个人的见欲,也用对待孩童的态度对待百姓:“圣人在天下歙歙,为天下浑其心。圣人皆孩之。”[2]234老子的理想社会,是觉察不到统治者的存在的,得到百姓的亲近并且称赞的统治者是次于前者的。“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2]122回归无为无欲才是最理想的统治者。

(三)节制思想的本体论基础:“理念”与“道”

柏拉图和老子政治理想构造都有着各自形而上的最高依据。柏拉图哲学的核心思想是“理念”,它来源于苏格拉底“是什么”的定义。其原本的含义是看见的东西,后来引申为“灵魂所见之物”。理念一方面是现实世界的原型,另一方面同时又是事物的本质;理念既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据及原因,也是事物所寻求的最终及最理想目标;现实事物通过“分有”和“模仿”而被创造[4]。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说道:“在可知世界中最后看见的,而且要花很大努力才能最后看见的东西乃是善的理念。我们一旦看见了它,就必能得出下述结论:它的确就是一切事物中一切正确者和美者的原因。”[3]276柏拉图将理念论用于政治层面,在政治领域中,如果要建立一个理想的城邦就要知道城邦的理念,而城邦的理念就是对正义、善的追求,因此一个理想的城邦必须是一个实现了正义、节制、勇敢、智慧的城邦[5]。

老子哲学的起点和终点都是“道”。在老子的思想中,“道”是宇宙的生成者、世界的最高本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2]214它先于天地万物而生,是独立不殆的母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2]149“道”还包含万物准循着的法则、规律的含义。了解“道”之根源,牢守道之规律,便终生不会有危险,其作用无穷无尽,本性渊深,如同万物的宗主。道生成万物,德蓄养万物,万物呈现各种形态,环境使得它们成长,因此“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2]241从人到地再到天,存在着一个逐级效法的过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149正是因为先于天地而生的道是万物之本原,万物又按照道的特性和规律去运作,生生不息,老子的节制观有了哲学意义上的最根本因、最高根据。

(四)节制思想的对象:欲望

柏拉图提出了一套细致的灵魂学说,他在《理想国》里将人的灵魂分为理性、激情和欲望三个部分。理性控制着人的思想意识和活动,它居于人的头脑处;激情控制着情感意志,他的所在之处位于胸部;欲望支配着肉体规避痛苦而导向快乐,它处在人的腹部[6]。正义的灵魂的内在要求是理性实现对欲望的统治,至于激情则是理性的辅助。一个拥有正义品格的人的灵魂的状态是三个部分各司其职、互不侵扰的。灵魂不应当由欲望所指使,其原因在于身体的满足欲望会毁坏灵魂,致使人因失去理性而颓落。柏拉图将灵魂分为较好的部分和较坏的部分,欲望就属于较坏的部分,节制思想的核心是克制自己的情欲和快乐,他认为 “节制是一种好秩序或对某些快乐与欲望的控制”[3]150,是要确保人的理性的统治地位。柏拉图认为节制是个体层面的德性,是一种正义,是不受欲望的驱使控制快乐。

同柏拉图一样,老子也反对各种外在物质欲望的享受,“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人行妨。”[2]98所以在老子的哲学中,理想的人格在物欲的克制上应当是“为腹不为目”的,他们所追求的是以摒弃物欲的诱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圣人去甚,去奢,去泰。”“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2]283有道的圣人追求人所不追求的,不稀罕难以得到的货物,遵循万物的自然本性而不会妄加干预。在国家治理角度而言,老子提出“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也就是说,过度的欲望会扰乱人的心智。

二、柏拉图与老子节制思想的不同之处

(一)节制的程度:全盘否定与“少私寡欲”

柏拉图对待“欲望”持全盘否定的态度。在《菲德罗篇》中,苏格拉底谈到:“当我们依靠判断力的理性指导来追求至善时,就有了一种指导原则,称作节制;但当欲望拉着我们趋向快乐并统治我们时,这种统治就是奢侈。”柏拉图将节制与政治联系起来,把控制情欲这一节制思想发展到了极点,在他的设想当中,统治者和武士是没有个人利益的,除了国家利益,他们别无他想。基于这样的考虑,他提出了共享财产和配偶的设想。柏拉图的观点本质上还是受自然目的论的影响。

老子则说“少”,虽然他也有坚决要否定的对象“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2]126,但是对于欲望,他并没有全然不顾、全盘拒绝。“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2]293在“三宝”这一价值观中,不难看出老子展现出的一种对己、对物的温和态度。所以他主张将各种欲望的追求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要保持纯洁朴实的本性,减少私欲杂念,以一种反世俗逻辑的方法传达其少欲望的主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2]84在老子看来,盈之必溢,锐之易折,贪多而不自知,逐利而不节制,必然会招致祸端。唯有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才能保存长久。

(二)节制的主体:被统治者与所有人

柏拉图认为国家是大写的人,实际上他对节制的主体进行讨论是紧跟于灵魂学说之后的。柏拉图认为,在政治领域中,节制的主体是具有阶级性的。依据灵魂的不同部分,整个社会相应地也划分出着不同的阶层,第一等级是哲学家王和执政者,第二等级是武士,第三等级是农民、商人和手工艺人,是物质需要的供应者,奴隶是被排除在外的。第二、三阶级的人要服从第一等级的人命令,各阶级之间各执其事、各安其分,这样国家才成为正义的国家。统治阶层和武士阶层天然的拥有节制美德,所以无需法律的强制,也不需为节制作出任何的付出;反而平民是没有知识的,他们有的只是意见,他们只会追求物质利益,品德低下,最缺少节制美德,需要社会的强制才能建立起节制美德。依照此论类推后,柏拉图甚至将节制等同于统治的和谐性:“我们可以正确地肯定说,节制就是天性优秀和天性低劣的部分在谁应当统治谁,应当被统治……所表现出来的一致性和协调。”[3]152

如前所述,老子的道是无所不至、无处不在的。“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2]241万物由道创生,生于斯,长于斯,没有不按照“道”来从事的,人居于“四大”之中亦是如此,“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2]178这里老子并非单单只是针对统治阶层的王侯将相而言的,他的意向更为深远,实际上就是说若能把握住道,万事万物都能各处其分各有所安。“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2]246如果认识了万事万物,又把握着万物的根本,那么终身都不会有危险。

(三)节制的方式:音乐教化与不言之教

在节制方式的采取上,柏拉图重视音乐的教化,老子主张不言之教。音乐作用的对象就是人的心灵,它使得心灵升华,并促使人内心的和谐,这是不带有任何功利性的。音乐教化的最终旨归在德性的熏陶和培养。音乐亦有繁简之分:复杂音乐是会产生放纵的,而质朴音乐的教育则能够让听众产生心灵的节制,最终的目的是达到美的追求。在质朴音乐的熏陶下,节制的习惯能够得以养成。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人的自我约束使得法律的存在没有必要性了。

老子主张要“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因为对立面的双方是相互依存的。不言之教得以实施的根源在于,事物根植于道的本性,这是一套逆向思维,如冯友兰先生所说的“负底方法”。最终使得“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2]56。拓展到政治层面,节制的内涵依旧是一以贯之的,“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2]62“智”的意思实际上是奸诈巧智,老子的本意是百姓都能通过教化,回归淳朴的本质。无奈的是,老子生活的时代却并不能将他的这个理想推而广之,所以他也不由感叹“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2]220

(四)节制的基调:“理性”和“清静为天下正”

理性一直为柏拉图所强调,人和宇宙万物也是理性的产物,他将理性看成是万物的统治、至高无上的领袖。“我们的最善部分是愿意遵从理性指导的。”[3]403节制隶属于善品格的一种,对善和真理的追究就是由理性的欲望所指导的。在柏拉图没有明显区分地使用“灵魂”一词的时候,他就是在指合乎本性的灵魂,也就是理性的灵魂,这个意义上所谈及的灵魂是不朽的。在他看来,一个人行为之善恶与其个人知识水平相关联,而知识的获得必然离不开理性的主导。理性是柏拉图“四主德”的核心所在,他注重认知心理,应当克制激情欲望,崇尚理性。

老子认为“孔德之容,惟道是从”是大德的形态,是由道所决定的。前面比较总结相同点时,是从本体论角度而言的,而节制基调的比较则是从道的性质和内涵来说的。“静”是道的重要组成方面。“归根曰静,是谓复命。”[2]114返回道的本根就叫做清静,清静的本质实际上就是复归于生命。“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2]156厚重会致使轻率,静定是躁动的主宰,在相互依存的范畴之中,沉静战胜浮躁,寒冷战胜炎热,只有清净才是天下的正道。“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2]192万事万物没有贪欲之心自然而然达到稳定安宁。

三、结语

柏拉图倡导理性,老子主张少私寡欲,都对当今社会有着重要意义。面对消费主义的侵袭,应当重视理性审视自身。消费只是手段,不能将其颠倒为最高目的。中华民族历来是以“勤劳”“俭朴”“自强不息”精神著称的民族,重视节制思想有利于建立起更加丰富的精神文明,同时也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中的优秀之处,但同时应当注意,节制思想的内涵并不等同于无欲,合理的欲望对进取进步是有其积极作用的。

猜你喜欢
柏拉图老子正义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从出文看《毛诗正义》单疏本到十行本的演变
浅析老子之道:有与无
柏拉图之灵魂观
为什么柏拉图强调“几何”
国内近二十年来柏拉图研究综述
智者老子
有了正义就要喊出来
倒逼的正义与温情
柏拉图的民主思想及对现当代民主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