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溪”被炸事件,有人欲盖弥彰

2023-03-09 15:24赵俊杰
环球时报 2023-03-09
关键词:北溪情报乌克兰

赵俊杰

3月7日美国《纽约时报》和德国《时屁周报》同时爆料:“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案是由一个亲乌克兰的破坏团体所为。作为西方主流媒体,这番爆料貌似有新证据新进展,实则是为美国甩锅推责,欲盖弥彰难以圆谎。

首先,《纽约时报》称相关信息来源于匿名美国情报官员,他们认为破坏分子极有可能是亲乌克兰的政治团伙,这种说辞很难站住脚。不敢露真实身份的“美国情报官员”常常谎话连篇,与媒体打配合完成舆论操弄。当年,声、称伊拉克萨达姆政权拥有生化武器的也是他们。他们不敢公开信息来源和证据,其可信度自然也大打折扣。

其次,西方媒体爆料的亲乌克兰团体区区六人就能在北约控制的海域实施难度极高的破坏行动,这种说法显然低估了西方民众的智商。“北溪”天然气管道处于海面下70至80米深的位置,坚固的管道外面有厚厚的混凝土保护层,没有先进的下潜设备和过硬技术,要想完成深海爆炸作业难度很大。而且,相关海域完全处于北约监控之下,这些破坏者的一举一动很容易被发现。

再次,美国情报官员声称既没有美国或英国公民参与其中,也没有发现乌克兰和俄罗斯政府参与破坏的任何证据,看似“公平”实则是在为美国或英国政府甩锅。事实上,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北溪”天然气管道遭破坏,美英政府的嫌疑最大,美国两名资深记者更是爆料美国和挪威策划了破坏“北溪”的行动,他们公布的证据更为直接,不像美国情报官员那样含糊其词。

在美国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西摩-赫什公开爆料美国情报部门策划了“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案后,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俄罗斯要求联合国安理会发起调查,但美国主流媒体却集体沉默。而在持续的大国际舆论巨压力下,美国不得不站出来表态,试图为自己辩解。这次《纽约时报》的新爆料,可以视为是转移视线、替美国政府开脱。因为连该报的报道都承认,所谓“知情官员”就这一情报的“分量”存有分歧,暂时无法作出定论。而美官员并未披露所谓亲乌克兰组织的具体成员、主要决策人及其背后金主,称对袭击者及关联人员“知之甚少”,但仍强调这一情报可能成为今后对“北溪”案展开调查的“突破口”。

西方主流媒体在报道事关国家名声和利益的重大事件时,难以做到所谓的客观公正,《纽约时报》也不例外。通过匿名官员放话,引用所谓“情报资料”爆出“猛料”,这是西方政治精英与主流媒体相互协同配合的老套路,服务的是美西方政府的政治利益。为了能够自圆其说、顾及其阵营内各方利益,一方面透出是“亲鸟克兰团体”自发所为,在道义上就可以天然免责,因为在西方媒体语境下“乌克兰民众是俄罗斯军事行动的受害者”;另一方面又强调破坏行动与乌克兰政府没有必然联系,这样又能继续鼓动欧洲国家支持乌克兰,为其提供武器支持。可以说,美国媒体和所谓美方情报官员真是煞费苦心,只可惜这种技术含量较低、漏洞百出的报道引发各方反驳,无怪乎赫什在被问及如何评论该报道时大笑起来,称竟然连“消息来源都没有透露”,“无话可说”,表露出对此报道真实性的不屑态度。

纸终究包不住火,随着时间的推移,“北溪”天然气管道破坏真相将浮出水面。涉及相关海域的德国、丹麦和瑞典,对破坏事件的联合调查尚未结束,如此大动静的破坏事件不可能不留下一些蛛丝马迹。但作为爆炸事件受害国之一的俄罗斯欲参与西方国家联合调查却遭到拒绝,使得一边倒的调查充满不确定性,更值得国际社会深思。▲(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

猜你喜欢
北溪情报乌克兰
情报
情报
情报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中国公民分批撤离乌克兰
北溪-2背后的政治博弈
构造图形法解一类代数题
北溪书画
谈谈七律《北溪村》的创作
交接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