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细管电泳多重RT-PCR法在儿童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分析

2023-03-09 09:42李云沈国松杨帆闵晶李刚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3年2期
关键词:毛细管电泳病原体

李云 沈国松 杨帆 闵晶 李刚

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在婴幼儿及学龄期儿童中,呼吸道病毒感染率远比成人多,年龄越小发生感染的比例越高[1]。病毒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相似且感染力强、传播快,严重威胁小儿的生命健康。因此了解本地区病原体的流行病学特征,对儿童呼吸道感染的诊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2]。本次研究分析毛细管电泳多重反转录聚合酶链(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法在儿童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1 年12 月至2022 年3 月湖州市妇幼保健院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的标本共478 例,其中男性283 例、女性195 例;年龄13 d~16 岁,平均年龄(1.68±1.62)岁;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参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 版[3]。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所有采样和资料收集均获得患儿监护人同意。

1.2 方法 采用睿司倍®13 种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试剂盒(由宁波海尔施基因科技公司生产)检测13 种呼吸道病毒,分别是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InfA)、甲型流感病毒H1N1(influenza A H1N1 virus,H1N1)、季节性H3N2 病毒(influenza A H3N2 virus,H3N2)、乙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B vi⁃rus,InfB)、腺病毒(human adenovirus,HADV)、博卡病毒(human bocavirus,HBoV)、鼻病毒(human rhi⁃novirus,HRV)、副流感病毒(human parainfluenza vi⁃rus,HPIV)、冠状病毒(human coronavirus,HCoV)、呼吸道合胞病毒(huma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HRSV)、偏肺病毒(human metapneumovirus,HMPV)、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和衣原体(chlamydia,Ch)。

1.2.1 标本采集 入选患儿住院后立即采集标本,采用绒毛拭子从患儿咽后壁涂抹咽部分泌物标本,立即置于专用保存管中,-70 ℃低温冰箱保存至检测。

1.2.2 病毒核酸提取 采用全自动核酸提取仪Smart LabAssist-16(由台湾圆点奈米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按照核酸提取或纯化试剂盒(由宁波海尔施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说明书提取标本、阴阳性对照中的核酸。

1.2.3 多重RT-PCR 扩增 使用13 种呼吸道病原体多重检测试剂盒(由宁波海尔施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采用PCR 毛细电泳片段分析法。多重PCR产物置4 ℃保存至电泳检测。

1.2.4 电泳检测扩增产物 采用1T400 Sanger 测序仪(由宁波海尔施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对结果进行判读。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设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呼吸道病原体的检出情况 478 例患儿中共检出呼吸道病原体感染者342 例,检测阳性率为71.55%(342/478)。共检出病毒381 份,病毒检出率为79.71%(381/478)。13 种呼吸道病原体的检出率见表1。

表1 13 种呼吸道病原体检出结果

由表1 可见,HRSV 的检出率最高,达26.78%(128/478),其次为HRV 和HPIV,检出率分别为18.20%(87/478)和10.67%(51/478)。H1N1 和H3N2未检出。

2.2 呼吸道病所原体混合感染的检出情况 478 例呼吸道病原体感染阳性标本中,1 种病原体单一感染305 例,占89.18%(305/342),感染率63.81%(305/478);2 种及以上病原体混合感染37 例,占10.82%(37/342),感染率7.74%(37/478)。混合感染具体感染类型及检出率见表2。

由表2 可见,在混合感染中,以2 种病原体合并感染为主,占94.59%(35/37),HRV 合并感染最多,占75.68%(28/37),其中以HRV+HRSV 混合感染多见。有2 例是3 种病原体混合感染,分别是HRV+HRSV+HPIV和HRV+HPIV+HCoV 混合感染。2.3 呼吸道病原体在不同性别中的检出情况 478 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男性283 例、女性195 例。男性患儿中呼吸道病原体检测阳性率为68.90%(195/283),女性患儿为75.38%(147/195),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8,P>0.05)。在男、女性患儿中,检出率最高的前3 种病原体均为HRSV、HRV 和HPIV。

表2 混合感染类型检出情况

2.4 呼吸道病原体在不同年龄组中的检出情况见表3

由表3 可见,5 个年龄组组间的13 种呼吸道病原体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13.55,P<0.05)。其中InfB、HADV、HRV、HRSV 和Ch 在不同年龄组患儿中的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16.78、12.24、14.21、65.80、15.24,P均<0.05)。

表3 13 种呼吸道病原体在不同年龄组中的检出率/例(%)

2.5 呼吸道病原体在不同月份中的检出情况见表4

由表4 可见,各月份组间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32,P<0.05)。其中HMPV、HCoV和HRSV在各月份组间的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38.64、10.82、11.21,P均<0.05)。

表4 13 种呼吸道病原体在不同月份的检出率/例(%)

3 讨论

急性呼吸道感染大多是由病毒引起的,病毒在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病原学和流行病学表现均存在一定的差异,甚至在相同地区的不同年份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了解本地区的流行病学特征,对儿童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次研究采用基于毛细管电泳的多重RT-PCR方法对13 种呼吸道病原体进行检测,在本次研究中呼吸道病原体的总检出率为71.55%,稍高于刘文渊等[4]报道的宁波市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检出率(66.16%),明显高于姚娟等[5]报道的2011~2013 年住院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检出率(21.96%)。病原体的总检出率不同,考虑可能与检测方法、检测病原种类以及地区、季节差异有关。本次研究和刘文渊等[4]采用的都是高灵敏度的分子检测方法,检出率结果更接近,差异可能是由于研究的地区和季节不同引起的,而姚娟等[5]采用的则是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病毒抗原,该方法的缺点是敏感性低,且检测结果易受采样的质量和操作过程影响,结果的判断也与实验室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有关。而基于毛细管电泳的多重RT-PCR 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且病原体检测范围广,因此方法学的不一样导致同一地区病原体检出率差异明显。

本次研究还发现,年龄段不同的儿童病毒检出率存在差异。纳入研究的住院病例中,1 岁以下患儿占绝大多数,因为年龄越大,免疫力也随之提高,感染呼吸道病毒的几率在下降,感染的严重程度也在减轻,因此呼吸道感染的住院病例就越少。1 岁以下婴幼儿免疫系统还未成熟,3~6 个月婴幼儿体内尚存有来自母体的抗体,因而感染率相对较低,但随着与外界环境接触增加,来自母体的抗体逐渐消失而自身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全时,发生呼吸道感染的几率就会相应增加。1~3 岁幼儿群体间交叉感染机会增多,容易感染各类呼吸道病毒。其中RSV 是1 岁以内,尤其是3 个月以下新生儿检出的主要感染病毒,在本次研究中0~3 个月婴儿中RSV检出率53.78%,这与安徽地区感染特点一致[6]。

本次研究统计结果显示,呼吸道病原体在12月、1~3 月份间的检出率虽然有所不同,但主要检出的病原体均为HRSV 和HRV。这与刘文渊等[4]报道的Mp检出率最高,其次为HRV和HADV有所不同,考虑可能与各自分析的季节不同有关,本次研究分析的是冬春季节,而刘文渊等[4]研究的是7~10 月份夏秋季节,由此也可推出不同病原体流行与地区及气候有关。

综上所述,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在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月份均有一定差异。毛细管电泳的多重RT-RCR 方法可高效快速准确地检测多种病原体,及早明确病原体,也能防止临床上抗生素的滥用。同时本次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由于基于毛细管电泳的多重RT-PCR 方法在本地区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开展时间短,纳入病例少,数据的积累量还不够多,一些病原体检出率低,尚不能反映其感染的流行特点,同时缺乏本地区多个季节的数据比较,在后续研究中将逐步完善。

猜你喜欢
毛细管电泳病原体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3-氟-4-溴苯酚
野生脊椎动物与病原体
病原体与自然宿主和人的生态关系
辅助阳极在轻微型厢式车身电泳涂装中的应用
伊犁地区蝴蝶兰软腐病病原体的分离与鉴定
病原体与抗生素的发现
PPG第四届电泳涂料研讨会在长沙成功举办
改良的Tricine-SDS-PAGE电泳检测胸腺肽分子量
超声萃取-毛细管电泳测定土壤中磺酰脲类除草剂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自酿葡萄酒中甲醇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