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演变、自信逻辑与品格特征

2023-03-09 04:20王朋成郝身沛
关键词:中国式中国共产党现代化

王朋成 郝身沛

(江西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南昌 330000)

现代化凸显为一系列现代要素及其组合方式的演变过程,意味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突破性转变,是世界各国各民族共同追求的发展目标。“现代化之问”是对人类应该走什么样的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提问;中国式现代化就是中国共产党对这一问题的中国式回应。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国国情及其发展实际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接续性探索的成果。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1]22只有明晰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演变,科学审视与把握其内在逻辑与品格特征,才能真正回答好“现代化之问”,指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演变

中国式现代化大致经历了从“四个现代化”到基本实现“小康”,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继而追求“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三重历史演变,中国共产党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深刻把握历史与现实的相互统一,不断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一)从“四个现代化”到“小康”

“四个现代化”是以毛泽东、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结合当时的现实国情下提出来的重要战略目标,它客观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对建立一个强大的现代化国家的真实愿景。在这样一个既定目标指导下,中国共产党掀开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序幕。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共产党逐渐意识到“四个现代化”表述的局限性。叶剑英就曾指出:“我们所说的四个现代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四个主要方面,并不是说现代化事业只以这四个方面为限。”[2]《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奋斗目标,就是要把我们的国家,逐步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具有高度民主和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3]在此处仍然是将“四个现代化”“高度文明”和“高度民主”并列在一起,共同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实现目标。随着中国与世界的交流日益加深,特别是与发达国家的横向比较,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的涵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根据这一实际,党的十三大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4]。至此,中国共产党正式用“富强、民主、文明”等立意更准、维度更深、概括更强的词语替代了“四个现代化”的表述。

相比于“四个现代化”,“小康”一词更加能够客观地反映当时中国的具体国情。“小康”是中国共产党根据党情、国情、世情提出的全新概念。“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5]161“从国民生产总值来说,就是年人均达到八百美元。”[5]64基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实际,邓小平认识到在20 世纪末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艰巨性,他指出:“我们开了大口,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后来改了个口,叫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把标准放低一点。”[6]194在会见日本访问团时,他又提到:“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6]237“把标准放低一点”就是基于我国现实国情的实事求是态度的反映。在1980 年12 月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指出:“我们就能够更有信心经过二十年的时间,使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发展达到小康水平,然后继续前进,逐步达到更高程度的现代化。”[6]356邓小平指出了“小康”就是进入“更高程度的现代化”的过渡,为未来中国现代化建设指出了正确的方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逐渐确立了从“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到“达到小康水平”,再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三步走”战略,以更加清晰的追求目标构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逻辑。“小康”一词体现了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经济社会建设发展水平的表述方式,能够更好地契合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客观实际。

(二)从基本实现“小康”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在解决温饱问题、基本实现小康的基础上,继续追求层次更深、水平更高、质量更好的“全面小康”,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第二重演变。从基本实现“小康”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对“小康社会”原有概念的创新,同时也丰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代内涵。

第一,从“小康社会”的提出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语境下对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阶段的审视与创新。从“建设”到“建成”,其本身就有一个由目标设定到目标完成的动态过程,客观地反映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真实图景。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全面建设“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7]543;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在此基础上增强发展协调性,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强文化建设,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建设生态文明[8]627-628;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努力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扩大人民民主、显著增强文化软实力、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以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目标[9]625-626。从这些表述的演变上看,中国共产党根据客观实际的不断变化,紧跟时代步伐与现实发展需求,把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生态建设等不断纳入到“小康社会”的实现目标之内,为“小康社会”注入了更具历史底蕴、民族底蕴和时代底蕴的建构成分,扩展了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整体要求。

第二,从形成逻辑上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兼顾历史惯性与现实驱动的共性统一、时代发展与话语体系的不断重构、实践跃动与理论流变良性互动的必然结果,客观地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嬗变与升华。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民族复兴的憧憬、对现实生活的努力奋斗、对时代发展的责任担当,与要发展、谋发展、能发展、发展好等现实情景的驱动结合在一起,迸发出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真实诉求。伴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小康社会”本身的话语体系也在不断经历着重构,中国共产党将现实语境中的“小康”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大同”概念串联,将解决“温饱”升华到追求“共同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着丰富的文化元素、历史元素、现实元素和理想元素,是中国共产党关于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实践不断结合的必然结果。

第三,在转换意义上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事业涵盖谋求国家富强的发展重任和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期盼,对“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期的时代交接做出了合格回应。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表明中国共产党能够牢牢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并在此基础上擘画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未来前进方向,指引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一步凸显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方位。

(三)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断迈进

党的二十大报告庄严宣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21。可以看出,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目标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有力回应,也是对中国式现代化新的历史阶段的长久考量。

首先,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指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10]59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强”的解读,并不是以军事之强、国力之强来欺压弱小,“强”蕴含着对实现人民美好生活、民族伟大复兴、世界和平与发展愿景的坚守,是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历史转折的现实印证,也是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巨大优越性的良好阐释。中国式现代化把努力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和不懈追求人类和平进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意蕴,契合了“中国道路”的现实价值,映衬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

其次,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有力回应。从现实维度出发,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要以新的战略统筹来加以应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立足于国内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的现实,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新“两步走”战略构想,展望了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远景,用更加完善的总体规划、更加前瞻的战略思维、更加科学的执政思维从国家顶层制度设计上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方略,彰显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国家谋发展的核心追求。

最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中国共产党在充分结合时代特征、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基础上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从总体布局、价值意蕴、实现步骤、现实意义、内在要求等方面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展现出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时代交遇,积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经验,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模式,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的理性思考与深刻领悟。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为新的实现目标,体现出党在治国理政的具体实践中充分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维度与实践维度,不断把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向新境界推进的坚定决心。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自信逻辑

中国式现代化是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现代化。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奉行和平发展与交流互鉴的原则、着力制度设计与坚持党的领导、赓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共同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自信逻辑。

(一)理论自信:始终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底气所在

中国共产党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指向、思想要旨、总体布局、价值意蕴、建设规律等具体方面有机结合,在与时俱进中彰显理论自信,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内涵与实践方式。可以说,中国式现代化的丰硕成果,是党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本身所蕴含的一些现代化思想、观点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取得的。

一是对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深刻理解。马克思指出:“建立共产主义实质上具有经济的性质,这就是为这种联合创造各种物质条件,把现存的条件变成联合的条件。”[11]这指明了“各种物质条件”对实现共产主义的必要性。毛泽东强调:“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12]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5]373,重点阐释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把发展作为治国理政的第一要务,强调全面发展、持续发展、稳定发展。特别是新时代以来,党深刻把握从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转变,加快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把科技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相结合、经济效益与收入分配体系相匹配、区域经济与整体经济相均衡、生态文明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不断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新局面。

二是对人民民主思想的多维探讨。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工人阶级一旦取得统治权,就不能继续运用旧的国家机器来进行管理”,而是要以一个“新的真正民主的国家政权来代替”[13]54-55。习近平指出:“学习马克思,就是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民主的思想……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加切实、更有成效地实施人民民主。”[14]430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全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通过加强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完善权力监督系统、坚持政治协商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等顶层设计,擘画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新蓝图,赋予了中国式现代化鲜明的政治特征。

三是对建设精神文明的思想延伸。马克思指出:“生产者也改变着,他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15]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在改造着主观世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不仅要求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同时也要构建与之相匹配的精神文明。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通过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筑牢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方式,努力实现精神自觉、文化自信、道德自律、思想自强,不断引导人民以积极饱满的精神状态自觉参与社会建设、社会改革,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指引。

四是对社会建设思想的重要把握。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是“给所有的人提供健康而有益的工作,给所有的人提供充裕的物质生活和闲暇时间,给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的社会[16]。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建设的重要思想运用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坚持寻找人民利益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与制度,让全体人民更好地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将人民之所想、人民之所需、人民之所利、人民之所愿作为社会建设与改革的基本准则,逐渐探索出社会建设的中国范式。

五是对生态文明思想的深入扩展。马克思重点强调了人类劳动生产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他指出:“如果说人靠科学和创造性天才征服了自然力,那么自然力也对人进行报复。”[13]275-276这实际上为人类爱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指引。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深入扩展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逐渐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习近平强调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不仅要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还要进一步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17]50。中国共产党努力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性互动,坚持走促进人与自然共生、共处、共荣的生态发展之路,通过建章立制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推进,推动全民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力求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贡献,充分展示出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意蕴。

(二)道路自信:奉行和平发展与交流互鉴原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表达

走和平发展、交流互鉴的正确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和必然选择。首先,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彻底摆脱资本主义的殖民掠夺、霸权发展逻辑,创造了和平发展的内源性主体文明。资本主义道路建立在对内剥削劳动人民、对外掠夺欠发达国家的基础之上,拥有着殖民、霸权和暴力的“品性”。正如马克思所言:“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18]与奉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西方扩张性现代化道路相比,中国式现代化有着本质的不同。中国式现代化超越了“国强必霸”逻辑,其开创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一种和平发展式的内源性主体文明。纵观世界大国崛起的历史,用“和平崛起”的方式只有中国一家,西方国家错误解读中国崛起,妄谈“中国威胁论”谬论,刻意忽略了中国实现现代化进程中的优秀文明基因,忽视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追求和平发展的美好意愿。一方面,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以积极主动的姿态适应和融入世界发展趋势以实现自身发展;另一方面,在对外交往的过程中,中国始终秉持“亲诚惠容”的交往理念,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构建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中非合作论坛等国际合作机制,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中国人民张开双臂欢迎各国人民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便车’”[19],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引擎。中国已成为世界和平的坚定维护者、世界发展的积极贡献者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忠实推动者。

其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坚持以平等互惠、开放包容的思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超越了资本主义文明所奉行的“主客对立、多元冲突”的文明壁垒。近代以来,现代化进程肇始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以其先进科技跻身到了人类文明进程的最前沿,“为世界提供了一个放诸四海皆准的衡量尺度”[20]。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便在此背景下诞生,他认为不同国家之间文明差异巨大,不同文化实体的人民始终存在对立[21]。虽然雅斯贝尔斯、斯宾格勒等人对西方文明中心论提出诸多批判,但是资本主义文明优越性的论调仍然不绝于耳。囿于主客二分思维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待不同文明始终抱持轻视、敌对、扼杀的霸权思维和优越意识。而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平等互惠、开放包容的文明交往原则,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发展新型国际关系,“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22],这是一种真正体现文明美好愿景的现代化道路,必将不断引导世界文明向着更为光明的目标前行。

(三)制度自信:着力制度设计与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所在

经国序民,正其制度。一个国家最大的优势是制度优势,不同国家的竞争根本上是制度竞争。坚守什么样的制度、怎样对待制度,关系到中国式现代化能否顺利实现之关键,关系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走向。具体而言,中国式现代化自信逻辑的制度之维主要体现在3 个层面。其一,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支撑。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17]16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国家制度的构建与完善,擘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的“四梁八柱”,逐渐形成了系统协调、科学合理、层次分明、立意深远的完备制度格局。这样一套制度安排与设计,能够有力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宏伟之力,有力聚集社会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制度支撑。其二,中国式现代化的制度设计蕴含着对全人类社会的美好理想,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中国“达则兼济天下”的大国风格。中国式现代化既是中国的现代化,更是贡献于世界、造福于世界人民的现代化。习近平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1]16这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担当和社会主义中国的大国思维。当代中国在奋力朝着实现共产主义不断前进的同时,有义务也有责任肩负大国使命,将中国现代化建设所蕴含的“真、善、美”的价值理念普惠世界。追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共产主义在现阶段的最好映射与体现,也是这种大国思维在与现实语境的交融下产生的伟大结晶。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融入到为全人类谋求幸福的伟大事业之中,是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作贡献的思想价值与发展理念的集中体现。其三,中国式现代化的制度保障取决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视角来考察,可以明确的是,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保障党和国家的各项重大事业始终紧扣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指向、内在结构、发展逻辑以及实践布局。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式现代化以亘古未有的前进姿态与活力跃动的勃勃生机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并将现代化的成果共享于人民。正因为中国共产党发挥着领导核心的作用,才使得中国式现代化的制度保障日趋稳定、更加完善,体现了党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定向、发展规律、逻辑主旨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进一步巩固与赓续了全国各族人民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自信与自觉。

(四)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是中国式现代化富有特色、兼具神韵的底蕴

中国式现代化流淌着古老中华文明的基因血脉,是对绵延几千年、赓续淬炼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结晶。正如习近平所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对中华民族5 000 多年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必然产物[2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薪火相传,让中华文明重新焕发光彩,增强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志气、骨气和底气。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锤炼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志气。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强意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责任感以及“苟日新,日日新”的创新精神,创造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无可比拟的发展成就。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下,中国人民以砥砺前行的志气,昂首阔步踏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又一新征程。其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锻造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走中国式现代化的骨气。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总有一些声音诓骗我们走封闭僵化的老路、物欲横流和文明病丛生的歪路以及改旗易帜的邪路。正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铸就了中华民族的铮铮铁骨,这是我们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道路的骨气所在。最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就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底气。“老有所养,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的理想社会构想,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理想社会建构的奋斗目标;“协和万邦”以及“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愿景,为中国式现代化始终秉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博大理念,努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锚定航向;“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奠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支点;“计利当计天下利”的义利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文明培植了丰厚的文化土壤。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5 000 年来生生不息的精神基因,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构建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精神支撑和经验借鉴。正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赓续传承、融通和合,才赋予了中国式现代化生生不息的强大生命力,造就和滋养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三、中国式现代化的品格特征

总体而言,中国式现代化在演变过程中集中彰显了改革与发展的内在统一、守正与创新的相互统一、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等品格特征,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现代化建设所具有的发展特殊性、伟大实践性与深刻现实性。

(一)改革与发展的内在统一

发展是最终目的,改革是必要手段,两者的高度统一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鲜明的发展观。纵观中国式现代化历史演变的整体过程,可以发现,中国共产党既充分肯定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又着力加强结构性改革,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重要动力。毛泽东曾特别强调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对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重要作用:“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24],当时的发展任务就是“建设我们国家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科学文化和现代化的国防”[25]。这里所指的“革命”,实际上就是指革除生产关系的桎梏、解放生产力,以更好地解决现代化的建设与发展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认识与持续探索,邓小平敏锐地察觉到只有坚持改革才能谋求发展,只有发展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现代化。他进一步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5]370,高度肯定了改革对发展生产力、对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作用。江泽民指出:“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僵化停滞是没有出路的。”[26]他进一步阐明了如何正确认识改革与发展之间的重大联系。胡锦涛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角度辩证地论述了社会不断前进和发展的本质问题:“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断前进,必须自觉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9]167-168,强调实现发展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9]3,高度概括了社会发展的本质问题。

新时代以来,如何继续保持改革与发展之间的高度统一,仍然是现阶段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所需要回答和解决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习近平着重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10]80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17]21。改革开放是促进发展的根本途径,坚持改革和发展的高度统一,并将其作为重要的实践经验上升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规律,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应该怎样实现现代化、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的问题;深刻彰显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中国的现代化之路对西方现代化理论及经验模式的全面超越,以及在实践与发展的进程中逐渐构筑起的具有鲜明国家特色、民族特色、社会特色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宝贵的中国经验与中国模式。

(二)守正与创新的相互统一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立场,积极结合时代特征和具体国情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不断发展、不断创新,进一步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坚持守正与创新相互统一的指导思想。

旗帜决定方向,创新决定高度。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对马克思主义的守正与对时代发展的创新相互统一。邓小平非常重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性质问题,这实际上就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能否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关键问题。他指出:“要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则同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6]153他指明了马克思主义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指导意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被确立为立国之本,很好地诠释了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坚守政治信仰、维护政治权威、发挥政治能力和提升政治素养的精神,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坚强的领导力量。江泽民指出:“当今中国最基本的社会存在,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就是人民群众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7]344胡锦涛指出,要“把理论研究和现实问题研究紧密结合起来……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析事明理、解疑释惑、统一思想,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指导”[8]529。以上的论述充分肯定了守正与创新的结合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指导性、启示性与重要性。中国共产党坚持以勇于自我创新、自我革命、自我发展的姿态来审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在具体实践中进一步拓展其理论深度,以马克思主义引领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的发展格局,不仅创新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而且向世界展示了社会主义中国如何正确认识与运用马克思主义建设现代化国家的成功案例。

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不仅继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而且更加强调在“新的实践”“新的发展”中继续开辟“新的境界”。习近平指出:“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10]32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宏伟事业,它不仅意味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中国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转变为经济强国的历史性转变,使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大大提升,也使我国发挥着助力世界经济腾飞的重要引擎作用,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对马克思主义的守正与对时代发展的创新的相互统一。

(三)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

“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包括我们这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27]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式现代化的不断发展为理论创新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实践场所,而理论的不断创新又为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提供了正确指引。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时代品格。具体来说,这种“不同的形式”和“不同的内容”则是以“不同的时代”所特有的“不同的实践”为基础的。

中国共产党坚持理论探索与实践推进的辩证统一,创造性地提出了关于如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重大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诸如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基本制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重要思想、理论、制度和体系,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内涵,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形成了极具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之路。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涉及整个中国社会未来发展的总体发展趋势。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能够正确区分社会发展阶段,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和规划合理的发展方式和发展目标,展现出理论发展和具体实践相互结合的优点。也正是因为理论创新源于具体实践,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演变才会与时俱进、不断发展、不断完善。“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不可能找到现成的教科书。”[28]尤其是我国改革开放逐渐进入“深水区”,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面临着诸多新问题和实际困难,这既需要立足于实践、充分结合具体国情以保证理论的科学性,同时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实践中检验理论、发展理论、完善理论,以合理创造、积极改进、稳中求进的方式不断把理论与实践辩证统一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探索出符合实际发展的理论体系,更好地建构起对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坚定支撑。

四、结语

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伟大的成就,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这一道路,基于中华民族数千年的优秀文明与本国现代化实际,并充分吸收借鉴他国现代化的经验教训;既具有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又呈现出独特的内在逻辑与优秀品格。习近平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越走越宽广,将更好发展自身、造福世界。”[29]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各个发展中国家的持续追求。不可否认,中国式现代化虽然开拓了人类文明走向未来的全新向度,根本区别于传统西方资本主义的现代化,但其发展与实践必须借鉴世界先进科技文化,并且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必须克服许多传统挑战。只有凝练中国式现代化所具有的一般规律,升华出中国式现代化的人类共同价值,才能应对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早日实现,为人类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中国式中国共产党现代化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国式民主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中国式失败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中国式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