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更新理念的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筑工程改造设计思考

2023-03-10 08:31丁福峰
关键词:设计师设施居民

丁福峰

雄安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河北 容城 071700

无论是城市更新还是新城的建设,都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主要途径,无论是在观念上还是在实践上,都与城市的发展和社会变迁有着密切的联系。国外的城市更新与目前国内的城市修复观念,都是注重微观尺度、渐进性与居住空间品质的提高,我国规划界将此概念称为“城市微更新”,本文阐述了将此理念应用于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筑工程改造设计中的一系列思考。

1 微更新理念

从字面上看,微更新就像是一次小规模的改造,并不是简单的翻修,而是一种整容。注重细节,发现问题,从局部改变开始,提高整体面貌。微更新的微观特征是规模小、投入小。新的目标是微观:微观的投入、微观的引导。以小中为大的特征,是一种综合性的创新;一种整合的战略,包括创意、建设、制作、服务、管理和运营;一种景观的更新与改造,主要是由于文化、历史变迁、周边环境变化、配套设施老化等原因,导致功能落后,某些景观遭到破坏,需要调整、更换、维护,使其与周边环境相适应,既要还原自然景观的形态,又要还原它的精神风貌,重拾它的记忆,给它带来新的色彩。微更新是以小规模、渐进式的方法,通过局部微调来提高景观的整体空间气质。

1.1 改旧呈新

从实际意义上讲,改造的目标在于解决存量空间物质退化、管理不善、形象质量差等问题。因此,微更新的第一层内涵是:改善已建成的居住空间、生产空间、生态空间与城市整体风貌不符、影响居民生活品质、不利于地段价值的建设和环境。从“旧”到“新”,可以分成两种模式:一种是“修旧如旧”,另一种是“修旧如新”。对历史街区进行微更新,最好采用“修旧如旧”的方式,这样才能唤起人们对历史的回忆与认同;在城市中心区,以住宅、写字楼等与现代生活紧密联系的功能性建筑,可以采用“修旧如新”的方式,对其进行整体性改造,以恢复其生机。

1.2 格局完整

微更新的保护含义是在不会对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任何影响的前提下,在更新和改建后,城市的空间布局和以前没有太大的改变。这就需要微型更新的改造方法并非是从整体上展开,而是把整个微型更新规划分为数个时间序列,以“点”的微小更新来促进“面”的质量提高。

1.3 价值的提升

微更新的生命力是指对现有空间进行更新和改造,既能提高城市空间的质量,又能显著提高城市的活力。存量空间的活力包括居住价值、生产价值和生态价值。居住价值是指住宅存量空间的适居性不断提高,使居住者的身份认同与归属意识不断增强;生产价值是指通过提升存量空间形象质量而产生的积极的外在影响,如:提升地价、提高企业产出、提高企业知名度;广义的生态价值既包含了对城市绿地、山体、自然水域等生态空间的保护,也包含了对文化、历史等稀有资源的保护。

2 基于微更新理念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筑工程改造设计的原则

2.1 功能性原则

微更新的目的在于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拓展性的功能改造,以最大限度地尊重和保存原始的人文生态,提升土地使用价值,使自然风貌得以延续。以某市的营北社区为例,对其公共服务设施进行微更新改造设计,既满足了社区公共空间的功能要求,又改善了原有的不足,还增添了新的活力,使其功能与空间得以延续[2];同时,为了达到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空间的目的,提倡综合设计和运用,倡导具有个性的场地布置,从而进一步提高社区公共空间的居住质量;通过提升和改造公共空间设施,重组植被,提升景观特色,使该区域的人文景观得以延续。

2.2 小规模渐进式

德国著名的都市规划师格尔德·阿尔伯斯指出,都市肌理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城市规划应力求在历史保护、交通出行、改善住宅等方面寻求一个平衡点。老城区的历史肌理对于维持经济、社会结构的稳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规模的、全盘的、快速的变革将使脆弱的人群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小规模、渐进式的改建,更具针对性地解决了局部问题,既保证了对原有肌理的尊重,又提高了现有元素的价值。另外,由于土地产权、资金运作、利益诉求等客观条件的制约,老城区的规划无法实现规模上的大发展,因此,局部的、逐步的、小规模的规划是比较可行的。城市的发展与更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充分考虑到了城市发展的过程性、动态性,并不断地对更新措施进行适应。在对旧城进行小规模改造、小织补的过程中,可以使老城区的历史肌理得以延续和演化,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城市的整体环境质量。

2.3 触媒介入催化

城市的非物质因素对其产生的作用往往是长期的、内在的、深远的。最初的媒介和新的元素共振、融合,可以成为一个更大的媒介,对整个城市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面对老城区发展的“瓶颈”,如何发掘具有潜力的媒介资源,推动城市空间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微观改造中的干预手段应该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从而引起老城区的城市肌理的反应,继而形成连锁反应,使城市的功能和业态得到完善,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 基于微更新理念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筑工程改造设计

3.1 日常性设施设计

3.1.1 日常性设施释义

日常生活场所,一般是为社区服务的需要和有选择的活动,以功能为首要目标,最容易与人体产生直接的联系,如椅子、长凳、路亭等;方便垃圾分类的垃圾桶等清洁设备。由于对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和资金投入的限制,对此类社区的微型改造提出了新的要求:使用的材料必须是环保的、廉价的、可回收的;方便各种不同的人群,更好地满足人体工程学的需求[3]。

3.1.2 日常性设施的常用材料与手法

正是基于以上的需求,近几年来城市的微更新中出现了许多日常设施的设计,以适应这种新的需求。比如,在材质上,利用废旧材料或花园废料来制造室外椅子或凳子,操作起来比较简单,可以选择尺寸适当的木桩,将其切成30-45cm,然后放在相应的位置;也可采用空心砖、植草砖等作坐垫,将板条或木条插入空心砖的孔内,形成椅子面;而更复杂的工序,则是利用金属丝网,以废旧木材、石块、砖块等废弃建材作为填充物,构成“石笼”的主体框架,以细长的木条作为龙骨,用钢丝将其与铁丝网相连,再用相同尺寸的木条将其固定,然后用木条将其固定在“箱子”上,再用一块相同尺寸的木板,用木条将其固定起来,这样就可以打造出一种既自然、又便宜的户外坐垫[4]。

3.1.3 日常性设施的实践特点

日常生活设施并不一定要按照特定的地点来设计,事实上,它可以将所有的社区空间都纳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只要将场地的面积进行相应的调整就可以了。设计师更多的扮演着一个向导的角色,鼓励当地居民使用他们已有的垃圾,为他们提供一些简单的设备和建议。在此过程中,居民(特别是老人和孩子)往往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从收集垃圾到制作相应的设备,很少有外部的力量介入,通过自身便能实现设计的落地。

按照心理学的理论,一种与居住者有密切联系的事物,是很容易形成一种归属感的。所以,日常设施的设计思想,就是要充分利用建筑材料的日常使用,充分发挥建筑材料在功能和形态上的应用潜力,并以合作方式实现设计的落地,让居住者有一种归属感。

翻译要求分析:校园宣传语具有启发教育性、艺术审美性等特点,校园宣传语语体也有其自身的语体风格和修辞艺术。以简明优美的语言打动人,以新颖形象的创意吸引人,以真挚生动的情感感染人。翻译过程中,译者如果只是考虑译文要忠实于源文,而忽略受众、语体、修辞手法等因素,译文有可能无法满足这些要求,翻译往往缺乏充分性。

3.2 协作性设施设计

3.2.1 协作性设施释义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是一个社区的共同空间,它不仅具备必要的功能要义,而且有时还可以作为一种媒介,可以调动人们对日常生活的参与和创造。这些设施有时是多种职能的结合,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或者说,要使其结构更加完美,需要居民们的共同努力,才能形成并加以治理,因此被称为“合作设施”。在这样的公共服务设施设计中,设计师会在前期介绍人的帮助下,按照当地居民的要求,设计出一系列的公服设施,作为一个平台,供住户共同参与,发挥自己的创造力[5],同时也可以满足一些公共空间的实际需要。

3.2.2 协作性设施案例

位于上海市南京东路的贵州西里弄,其最大的构想就是“社区公共客厅”,即为市民提供基本的居住环境,提高市民的精神素质,强化对区域的认同感,使社区的生活更加和谐,从而使社区走向更加美好的生活[6]。“公共客厅”是用栅栏的藤蔓搭建而成,与地上的台阶、水池共同构成了一个开阔的公共空间,可以让居民们在阳台上种植花草,也可以在适当的位置晾晒衣物。在节日里,这里还可以作为人们的聚集地。由于信息的持续更新,有些新的资讯墙呈现出“协作创造”的特点。比如,在“网格式”的铁框架或栅栏上,人们将颜色各异的毛线、胶带、一次性纸杯、网球、乒乓球等作为“像素单元”,共同拼贴、编织,形成图案、文字,传递着社区居民的精神与生活趣味。

3.2.3 协作性设施的实践特点

协作性设施的设计往往要求与特定的现场条件相结合,所以这些设备不能大量制造,也不能“四海皆准”。设计平台更像是一个“社区协作的平台”,设计师的设计平台更多的是回应、协调和满足各方的需求,而不是随意的给出一个特定的设计方案。利用“协作平台”,可以方便地使用材料,方便操作,就能得到创造性的结果,比如社区园艺、社区编织等。

协作式建筑的设计思想是建立一种基本的接口或者基本结构,让每个人都能合作,就好像画布、画架,这些居民都是“艺术家”,他们在“画布”、“画架”上做着自己的作品。当然,在进行设计前,设计师可以通过“先作画”的方式,使社区的人们进行共同的创造,以促进社区活动,从而达到“共建、治理、共享”的目的。

3.3 介入性设施设计

3.3.1 介入性设施释义

居民有选择的活动,一般是在此逗留或休息,并在室外观赏展览资料。因为它暗藏着一种选择性的注意,因此,与之相关的公共服务设施,往往质量要求更高。在社区微更新的实践中,这类设施通常是在设计师、生产厂家介入的状态下从发生到落地,从无到有,并非完全意义上的更新或改造,居民参与的程度相对较低,设计师、生产厂家等介入的程度相对较高,并且更多是从产品设计、景观设计的角度规划与设计公共服务设施,吸引社区居民的关注,激发社区活动。这类介入性设施的设计,通常具有传达信息、延续文脉、营造情境体验的目的。

3.3.2 介入性设施案例

愚园路是上海市区最古老的一条街道,它有着悠久的文化底蕴。为了保留古街的历史和人文气息,设计师设计了一个“过客画廊”,它可以让人产生一种简单的沉浸感,这座建筑的外形类似于一堵巨大的墙壁,在墙壁上有一条长长的、闪烁着光芒的玻璃槽,让人可以看到里面的艺术品。参观者还可以通过墙壁上的标识,与“墙”沟通,并在墙壁上展示他们的作品。因此,它是一个从展览到游客的社会艺术馆。它的存在,使得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更丰富,同时也让他们的生活更有趣味。在这个装置的设计中,设计师充分运用了“统一对比”的形式美规律,通过使用发光槽口在整体墙体上的“特异”作用,成功地引起了人们的注意[7]。

另一个案例,地点在上海的同济设计创意学院正门前,设计师在充分考虑北侧人行道的可行尺度的前提下,在保留原有花坛的基础上,将“口袋花园”和校园临街建筑结合起来。设计师根据周边居民的基本行为进行了需求分析,设计出一座由设计学院和社区组成的街头游乐场。这座游乐场以几何图形为主,让周边居民的步行和休闲体验发生了变化。这条街上的游乐场无意中将闲散的人们带入了公众的生活空间,让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更加活跃。在此基础上,对人的活动、人与“新的生命空间”的关系和更新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估。所以,这一系列的游乐项目,既有设计的逻辑,又有科学的测量,还有其所处的地方的文化和精神。在这次的更新中,设计师的参与以及科学设计的介入给社区居民带来了全新的体验。

3.3.3 介入性设施的实践特点

介入性设施的设计与制作,并非由居民自下而上的自主化,而是经过广泛的访谈、调研与协商,经过精确的科学测算与评估,最后才能形成。尽管社区居民有可能在此类设施共建方面的参与度并不深,而且资金投入相对较高,但这些设施一旦投入使用,就会真正地将社区居民聚集起来,促进居民的交流,因此对于营造充满活力、魅力和趣味的邻里空间,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介入性的设施设计,十分注重项目的预研究,包含潜在使用者行为分析、心理分析、场地分析、文脉分析、科学的定量评估,例如视觉吸引力、使用能力等。所以,介入设备的设计往往要求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支持,而更大的可能性是由厂家的定制处理完成,这就要求介入设备拥有较高的质量。

4 结束语

微更新理念并非大量性的、大规模的改造行为,而是一种渐进式、小尺度、拼贴式的城市更新战略,这种理念必然需要社区居民、管理机构、设计师等多方力量共同努力[8]。其中,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建筑工程改造设计是城市微更新中的一个重要层面,由于涉及到社区的共同使用,因此,其更新改造设计应更注重居民的生活习性、行为模式、功能恢复、空间活力、历史传承、兴趣的塑造、民众参与、社会管理等,以促进社区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设计师设施居民
小小设计师
民生设施非“摆设”
石器时代的居民
设计师访谈
警惕环保设施安全隐患
设计师的存在
公共充电桩设施建设正当时
擅自启用已查封的设施设备该如何处罚?
高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