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能预防吗

2023-03-10 07:36刘韬
家庭医学 2023年4期
关键词:房扑室速房性

刘韬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起源部位、心搏频率和节律以及冲动传导的任一异常,可由各种器质性心血管病、药物中毒、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等因素引起,部分心律失常也可因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所致。临床上按心律失常发作时心率的快慢,分为快速性和缓慢性心律失常两大类,前者见于期前收缩、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和心室颤动等;后者以窦性缓慢性心律失常和各种传导阻滞为常见。

心律失常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心律失常不是由于各种疾病导致的心跳紊乱,对人体危害较小,并且不需要针对性的治疗。它的最常表现是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窦性心动过速。引起生理性心律失常的原因,比较常见有喝浓茶、浓咖啡、情绪激动、剧烈活动、失眠、过度劳累等。生理性的心律失常可以通过充分的休息、保持情绪稳定、减少茶叶及咖啡的摄入,使其自行缓解和恢复。所以生理性心律失常是可以预防的,平时我们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适量摄入茶、咖啡等饮品,可以起到预防生理性心律失常的作用。

病理性心律失常则是由于各种疾病导致的心搏紊乱,往往患者症状比较明显,需要及时至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病理性心律失常可分为缓慢型心律失常和快速型心律失常两大类。

病理性缓慢型心律失常临床表现为心动过缓,一般是成人心率低于60次/分,由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或房室传导阻滞引起。严重的心动过缓则成人心率的可能降到30~40次/分,可以引起头晕、眼前发黑甚至晕厥等症状,是有生命危险的。严重的心动过缓无法通过药物治疗复律,只能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治疗。

病理性快速心律失常包含种类较多,如期前收缩,俗称早搏(房性早搏和交界区、室性早搏),以及房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

期前收缩是心脏某一部位过早地形成冲动引起的心脏搏动。根据发生部位不同分为房性、交界性和室性。期前收缩可以不引起任何症状,部分病人可有心悸、头晕、乏力等表现。期前收缩一般预后良好,不会有生命危险。有症状的患者则需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来判断早搏出现的数量。若动态心电图早搏数量不多(需医师判断),可以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若动态心电图早搏数量较多,一般24小时早搏大于8000次及以上,并且有较为明显的心悸、头晕、乏力等症状,可考虑行射频消融术。针对期前收缩的射频消融术目前技术成熟、安全性和成功率高,需要进行早搏射频消融的患者不必过于担忧。

房性心动过速一般为阵发性,临床表现为心悸、心慌症状,症状出现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大多数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只需要药物治疗;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情绪激动。如果心悸症状发作很频繁,影响到生活,也可以考虑行房速的射频消融术。

心房扑动与心房颤动在病理性心律失常中是比较严重的心律失常。心房扑动时,心房率为220~360次/分,一般不能全部下传心室,由于生理性房室阻滞而形成2:1或3:1下传,偶有1:1房室传导者。心房颤动为房内多灶微折返的急速心律失常,频率350~600次/分,心室节律不齐,心室率可以在120~190次/分波动。心房扑动和心房颤动常见于风湿性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冠心病、心肌病和高血压性心脏病等。不少心房颤动患者的发病原因不明。目前房扑、房颤在老年人群里为常见疾病,60岁以上的老年患病率明显增加。实际上房扑、房颤最大的危害是导致心房血流淤滞并且形成血栓(左房血栓或左心耳血栓),血栓随时可能脱落导致重要脏器的栓塞,最常见的是造成脑血管堵塞导致中风,使患者突发肢体偏瘫、失语、意识丧失甚至危及生命。心房扑动、心房颤动所引起的心悸症状只是它的表象,其主要危害是左房、左心耳血栓形成。因此,有房扑、房颤的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进行抗凝治疗,是预防房扑、房颤导致栓塞事件的关键。预防血栓的抗凝药物有华法林和新型抗凝药,可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房扑、房颤的患者在抗凝治疗的同时,也需要治疗房扑、房颤导致的心率偏快问题。临床上分为药物控制和导管消融。部分患者房扑、房颤为阵发性并且发作很少,则可选择药物控制,常用药物包括胺碘酮、倍他乐克、决奈达隆、合贝爽等药物,以上药物需遵医嘱服用。房扑、房颤的导管消融(微创手术)则是治疗这类疾病的主要方式,可以从根本上治愈房扑、房颤。患者是否适合行房扑、房颤导管消融,则需接受心律失常(电生理)专业医师评估。临床上对房扑、房颤持续时间很长的患者,也可以接受左心耳封堵术治疗。房扑、房颤是老年常见病,与年龄显著相关,与抽烟、肥胖、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也有一定相关性。平时在生活上需戒烟酒、适当运动,积极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可以起到一定程度的预防作用。

室性心动过速与心室颤动在各类病理性心律失常中是最为严重的。连续3个以上的室性早搏为室性心动过速,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持续性室速为持续时间在30秒以上或30秒内发生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者,非持续性室速30秒内自行终止。扭转型室速是一种特殊类型室速,多见于长QT综合征,分先天性和獲得性两类。室速若未得到及时治疗,可转为心室颤动。心室颤动是最严重的心律失常,是心源性休克、猝死的元凶,必须立即进行电除颤转复心律,否则死亡率极高。有室性心动过速甚至有室颤病史的患者,基本都会合并其他比较严重的心脏病,其中有冠心病引起的急性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还包括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严重的心肌炎等,需要及时至医院进行系统性的治疗。室速、室颤的治疗方法包括原发病的治疗、心脏除颤器的植入(ICD、CRTD)以及室速的射频消融术。以上治疗方案均需根据患者病情来选择。

总之,心律失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心律失常症状轻微,大多数不需要特殊的治疗。充分的休息、保持情绪稳定、减少茶叶及咖啡的摄入,就可以预防其发作。病理性心律失常则需要前往心律失常专科门诊就诊,专科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不同种类心律失常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平时注意休息、戒烟酒、适当运动并积极治疗原发疾病,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预防作用。

猜你喜欢
房扑室速房性
非缺血性心肌病室性心动过速导管消融的研究进展
非缺血性心肌病室速导管消融治疗进展
房性期前收缩与心房颤动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房性期前收缩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心房扑动患者临床诊疗策略的研究探讨
经食管心房调搏终止心房扑动的疗效评价
合并室性心动过速的流出道室性早搏体表心电图特点
婴儿心房扑动治疗及随访分析
动态心电图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房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静脉滴注索他洛尔治疗特发性室速16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