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韧性:民族复兴进程的透视

2023-03-10 03:50孙晴娟
关键词:物质文明韧性中华民族

孙晴娟

(华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00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1]中华民族何以成为最后一个从历史的尘埃中站起来、走出来的民族?何以能够“将受到的伤害以‘弯枝’的形式反弹出去”[2]?答案就在于中华民族特有的韧性精神。作为一个物理学概念,“韧性”表示某种材料在经历“变形”后“能回到原来状态”的能力;而作为一种精神特质,“民族韧性”则是对数千年来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历久弥坚、主动灵活、自强无畏、坚韧不拔等的气质面貌和精神气节的概括和凝练,是中华民族能够经受众多考验并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从民族韧性角度探究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既是对民族精神谱系研究的拓展,厘清精神谱系的特有分支与谱系整体之间的关系;又是对民族伟大复兴内在动力的深度剖析,把握民族韧性在实现民族发展过程中的强大力量。

一、民族韧性在历史与文化中生发

一种精神要成为一个民族的独特属性,往往需要较长历史时期的积淀。它如同一块未经修饰的璞玉,只有经过历史潮流的不断冲刷和磨砺才能将其内核显现出来,成为璀璨瑰丽的美玉。民族韧性亦是如此。数千年的王朝兴衰、更迭动荡汇聚成浩浩汤汤的历史潮流,锻造了中华民族遇强不卑、遇弱不亢的韧性特质。

民族韧性生成于对自然的认识和把握。自然是人置身于其中,认识和把握的第一个对象。人不仅在与外在自然进行“物料交换”中获得了自我持存的可能,而且在对自然关系的思考、认识和把握过程中培育了内在自然生长的土壤,开出了精神的“花朵”。

一方面,在了解、认识和把握外在自然的过程中开出了无畏艰难、坚韧不拔的精神之花。对自然的了解、认识与把握是无畏自然的基础和前提,知识与理性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作用,它以对自然的“去陌生化”过程为作用形式,将覆盖在自然身上魅惑的“面纱”层层剥离,从而暴露出自然的内在本质和运行规律,进而在将真实的自然抽象为纯粹客观的概念自然的过程中,把对自然的恐惧转化为对自然的改造。大禹因“前知”河流尚未入海仍有漫坝决堤的风险,因而能够“事至不惧,徐为之图”,终将洪水东引入海解决水患。另一方面,在依赖、塑造和规训内在自然的过程中开出了求真善美、持之以恒的精神之花。在“自然联系占优势”[3]的早期社会,为了能够自我持存,人类不得不对自己的内在自然进行规训,但中华民族的特性就在于这种规训不是一种强制性的约束,而是对内心安宁、善的向往、美的欣赏地自觉关切、共同指认和长期追求。辜鸿铭所说的“中国人过得是一种心灵生活”大抵就是这样一种文雅但却执着于美好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态度。

民族韧性积淀于民族历史的演进过程。中华民族韧性特质的精神张力是在数千年的历史实践中生成和彰显的。一方面表现为在和平时期中华民族为实现自我成长、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而对思想文化的主动追求和持久坚持。思想文化内塑和凝聚着民族的“神”与“形”,关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砥”,离不开民族世代自觉主动地传承与发扬。这种自主性内隐在先秦的诸子百家、两汉的经学、魏晋的玄学、隋唐的儒释道、宋明的理学等文化形成、发展的全过程,业已成为中华民族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4]中的独特标识。另一方面表现为在混乱时期中华民族为延续民族历史、传承民族文明和涵养民族精神而与“形变力量”作积极持久的斗争。

二、民族韧性指引中华民族实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千磨万击还坚劲,坚韧是苦难的赋予和馈赠。事实上,没有一个时代的人民比近代中国人民所遭受的苦难更多,同样也没有一个时代的人民比近代中国人民反抗的更多。近代以降,帝国主义加之国内的官僚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将中华民族的“弯枝”压到最低点,人民陷入亡国绝种的深渊,看不清中国要到哪里去。将历史的“弯枝”以救亡图存的保护机制、动力机制和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反弹出去,成为民族韧性指引中华民族实现“站起来”的最深刻的根据。

(一)保护机制是民族韧性实现反弹的第一道防线

保护机制是对帝国主义侵略与国内矛盾的叠加造成的多重压迫而实行自我拯救的结果,是民族韧性内在的斗争性、反抗性被激活的表现,以民族的整体认知和集体行动为外在表征。梁启超曾将历史发展的秘密概括为,时代之共性与个人之个性的匹配。[5]近代中华民族保护机制生成的秘密就在于民族的共性和四万万人的个性都统摄在“救亡图存”的夙愿之中。

自魏源、龚自珍开眼看世界认清了中国落后世界的现实,先进的知识分子、开明的农民阶级、地主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就先后开启了救亡图存的求索之路,无论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还是“辛亥革命”,都对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进行了艰难的探索,在构筑反帝反侵略的防线中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在阻止中国被殖民地化的过程中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但遗憾的是,由于其思想的局限性无法调动最广大人民的力量,无法凝聚成坚实的革命伟力,逃不开失败的结局。毛泽东曾指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6]。他敏锐地把握到战争胜利的有生力量是人民,并尖锐地指出日本敢于侵华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中国人民当时麻木、疲软、病态的精神状态,而只要能够找到唤醒群众的韧性意志、找到将群众组织起来的思想方案,中国人民必定化民族精神之韧性为革命之韧劲,定当以“武器批判”予以坚决地反击。

(二)动力机制是对民族韧性何以实现反弹的回答

动力机制是在保护机制的基础上构成的,是生成强大的反弹力的内在支撑,集中反映为民族何以在被保存下来的疲弱的肌体下,通过自我调试实现逆转的可能性。其一,中华民族找到了马克思主义作为前进动力的指引。在“旧式的农民运动走到尽头,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屡屡碰壁,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和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纷纷破产”[7]的情况下,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不仅给长期处于黑暗中的人民送来了光明,也为革命的前途描绘了胜利的图景。自此中国未来该向哪里去便有了奋斗的目标和前进的导航;探索一条摆脱奴役,实现民族独立、国家解放和人民幸福的道路便有了现实的可能。

其二,爱国主义的时代内涵是激发革命斗志、凝聚革命力量、组建具有共同志趣的革命共同体的内在动力。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变迁中萌发出来的对祖国的深厚情感,是联结民族情感的纽带和团结民族力量的基础,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和粘合力。近代以降,爱国主义表现为反侵略、反压迫的革命张力,引导四万万中华儿女构建具有共同指向的“革命共同体”,一方面实行坚决地反抗斗争,“不论手里拿着枪或是拿着经,必须将敌人赶出去”[8];另一方面对社会制度进行根本性变革,唯有打破旧世界腐朽落后的社会制度,国家、民族、人民才能摆脱黑暗迎来新世界、新制度的光明。

其三,历史和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选择是实现反弹的根本动力。中国共产党与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一经诞生就将时代的命题和人民的期盼熔铸在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之中。由此,中国革命的有生力量可以牢牢地凝聚在“救亡图存”的时代命题下,团结在以中国共产党为轴线的周围,步调一致,向着斗争的胜利进军。正是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坚强的领导集体、不竭的革命力量,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粉碎帝国主义奴化中国的野心、实现“站起来”的胜利才具有在现实中落地的可能。

(三)自我修复是民族韧性完成反弹的必然结果

于逆境中“挫而复起”是民族韧性的集中展现,也是“弯枝”反弹后的最终呈现。中华民族的韧性斗争注定是一场不会输的战斗,它的结果只能是胜利、恢复和发展。在几经磨难的艰苦奋战后,中华民族站在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起点上,面对积贫积弱、百废待兴的实地境况,带着对昔日荣光的记忆和再现的憧憬,民族韧性内生出自我修复的强烈诉求,展现出“光复旧物的决心”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9]。中华民族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空前的热情用极短的时间恢复了长期被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完成了中国大陆的和平统一;打赢朝鲜战争突破帝国主义的封锁,巩固了新生政权。不仅如此,中华民族还将这种热情用于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并呈现出一种强劲的发展惯性,在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后顺势推进“一化三改”,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谋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道路,为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擎画了美好图景。

三、民族韧性为中华民族完成“富起来”的伟大征程赋能

迈向“富起来”是中华民族在实现“站起来”之后朝着民族伟大复兴目标进军的后继阶段,既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华民族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中华民族在千百年来一次次苦难关口中生成的韧性特质的当代回响。“富起来”不仅要具备物质文明上的富裕,而且还要彰显精神文明的富足,正如一个硬币的两面,统一于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经验总结框架之中。深刻把握民族韧性与民族复兴之间的关系,就要在实现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足的过程中强化对民族韧性的认识。

(一)在物质文明的积淀中把握民族韧性

物质文明几十年的积累过程是党领导下的全体人民协力奋进的过程,内在地蕴含了外柔内刚、历久弥坚的民族韧性的动力赋能,民族韧性之所以在物质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存在阐释力,就在于其能够将民族复兴与经济发展的原则性与灵活性、长期性与阶段性、系统性与开放性具体地统一起来,构建进一步实现民族复兴的生长空间。

其一,在社会主义的原则性高度和市场经济的灵活性策略的张力结构中积累物质文明。实现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到灵活自主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转向,是邓小平对如何建设“合格”的社会主义这一问题的明确回答。一方面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原则性高度,不能偏离社会主义“以人为本”的发展方向,这是刚性的最低标准。另一方面亟需预留市场经济灵活调动资源的生长空间,调动人民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畅通发展商品经济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在坚持社会主义的原则性高度和市场经济的灵活性策略的张力结构中,中华民族实现了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了从不能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的“不合格”社会主义向“合格”社会主义的转变。

其二,在阶段性目标和总体性目标的辩证统一中达致物质文明的新高度。社会主义的本质原则规定了“共同富裕”这一物质文明的总体性目标和发展指向,但这不是毕其功于一役的跳跃式发展目标,而是中华民族在逐步实现阶段性目标基础上的长期性奋斗目标。物质文明的长期发展和深入推进,需要在重点突破阶段性目标难点的基础上实现社会整体、全面地提高;并在新的高度上继续向前推进,直至实现“共同富裕”。这是一个长期性的、系统性的、复杂性的过程,需要缓而韧的精神支撑。

其三,在系统性改革和开放性发展的协同共进中开发物质文明积累的新途径。物质文明的积累是一项关乎经济、政治、文化等的系统性工程,亦是与世界发展趋势息息相关的开放性工程;需要将中华民族的集体力量统合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路线之下,对内算“经济账”,不算“政治账”,调动国内一切积极因素为经济发展服务;对外不搞“意识形态”斗争,与国际接轨,强化贸易往来,尤其注重吸引外资开发、建设、发展国内经济。

(二)在精神文明的发展中把握民族韧性

精神文明的富足作为中华民族实现“富起来”的另一内在规定,与物质富裕同等重要。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多次强调,社会主义要取得与资本主义的比较优势,不仅要体现在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上,还要体现在高度发达的精神文明上。建设精神文明发展的新高地,同样需要民族韧性的叙事赋能。

第一,精神文明的发展要在思想解放的基础上澄明前提、廓清方向。思想解放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民族在思想领域进行自我革命的韧性展现。1978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的发表在全社会范围内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释放了打破僵化的思想体系、开启思想解放的信号。在这一基础上,中华民族如何看待过去的发展、如何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民族韧性在思想领域予以自我革命和必须解答的关键问题。首先,要以自我革命的精神正视以往的错误。不遮掩以往的错误,敢于承认走过的弯路、办过的冤假错案,并且能够及时进行反思,汲取经验教训。其次,要在反思错误之后肯定现实的道路,做到知止而后定。反思是认识的手段和方法,对以往错误的反思在相同含义上讲就是对现实道路的坚定。最后,要根据发展的规律谋划未来的方向。正如海德格尔用“筹划”概念表明人总是生活在未来之中,因而对未来发展图景的擎画,构成了民族的内在规定性。当邓小平以“搞改革完全是一件新的事情,难免会犯错误,但我们不能怕,不能因噎废食,不能停步不前”[10]时,已然包含着他对过去二十年发展的反思和未来前行方向的确定——不能怕犯错,小错误难免,不能犯大错。事实证明,如果没有思想解放,没有对以往的挫折以成熟的态度对待,那么,要么是错误的延续,像“两个凡是”一样产生思想的僵化;要么就是矫枉过正,造成思想的散漫与紊流。无论哪种情况都不利于精神文明的发展。

第二,精神文明的发展需要在兼容并包的基础上丰富内容、厚植情感。兼容并包是在保持本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在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与世界其他民族平等交流、相互交往的过程中,主动吸收、广泛汲取积极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思想成果,为我所用。一个民族的思想是否具有包容性,不仅是社会开放程度的重要考量,而且也是彰显民族韧性的重要尺度。一个没有包容性的民族,是固守自己的传统而没有自我伸张空间的民族,作精神贫瘠状,这种精神上病态且麻木的民族必然在实际上也是软而弱的民族,在面对危险和挑战时也必是缺乏斗争性、适应性和一击即倒的民族。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站在本国国情的地基上,海纳百川,在推动人类文明相互交往的过程中,结合本民族的特色,广泛吸收、借鉴、改造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

(三)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互动关系中把握民族韧性

民族韧性不仅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各自的发展序列赋能加持,而且还在助推二者的互动关系中提供了动力支撑。

一方面,民族韧性助推中华民族在积淀物质文明的基础上追求更高阶段的精神文明的丰富。中华民族对构建精神家园的自主追求是民族韧性的重要表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凭借着自力更生的韧劲,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满足了人们基本的生存、生活的需要。在此基础上,为精神寻找之地、为心灵寻找栖息之所、构建精神家园的需求就愈益强烈,并成为推动中华民族自主不断创造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的内在动力。

另一方面,民族韧性助推中华民族在精神文明富足的条件下创造更加富裕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在大多程度上丰富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就在大多程度上调动着民族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民族韧性内生的应有之义。改革开放以来的众多举措,通过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实现了物质文明飞跃的发展奇迹。

民族韧性助推中华民族坚持“两条腿走路”、统筹推进两个文明发展的过程,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在“富起来”这一阶段上的关键性过程,亦是为迈上“强起来”的伟大征程打好基础的过程。

四、民族韧性助力中华民族完成“强起来”的伟大目标

基于当前的视角回溯民族历史的发展,我们不难发现民族韧性在其中的贯穿性和一致性,这就必然引发另一个思考,即民族韧性是否是一种永恒的精神特质,能否在历史的向前推进中起到不言自明的作用和效果?自进入新时代以来,国内和国际社会对中国道路及其成就的纷纷叫好,似乎肯定着民族韧性的“永恒性”,但相同的历史事件总会以不同的形式出现两次,历史本身就是一个多面体,在欢呼成就的丰富和多样时,“静水之下的潜流”“海面下的暗礁”也正呈现高阶进化。因此,在新时代实现民族复兴“强起来”的过程中,维护、激扬民族韧性依然具有必要性。

(一)激扬民族韧性是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把握战略机遇期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重新诠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将“新发展阶段”作为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大跨越阶段”。这意味着,一方面从长的历史分期来看,我们的阶段性发展目标发生了新的变化。长期以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阶段性目标已成为过去式,站在新征程的“原点”上,我们已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转换为最近的阶段性目标。另一方面从阶段性发展成果来看,我们越来越靠近实现民族复兴的最终目标。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产生质变,在中华民族“强起来”的质变还未发生之时,建立在以往历史性成就基础上的新发展阶段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近阶段。这一阶段具有鲜明的历史特征:其一是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11]的延续,仍处于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其二,风险挑战常戴以“机遇”的面具隐藏其内在的复杂性与强大的危害性。

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形势下善于把握战略机遇而不是掉入风险挑战的陷阱,是关系到党和国家能否实现质的飞跃的根本性问题,而这离不开对民族韧性的激扬。其一,激扬民族韧性就是要发扬民族的自主性和成熟性,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认清战略机遇期是包含风险挑战的战略机遇期。当“大国崛起”逻辑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在一部分人中萌发之时,他们似乎忘记了古人的告诫。千里之堤、百尺之室不是盲目自大的倚仗,而应成为自信的底气和警惕风险挑战的指示牌。因而当总书记强调“中国总体上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也面临诸多严峻挑战”[12]之时,他不仅指明了包含风险挑战的战略机遇是新发展阶段中国社会发展的形与势;更为重要的是他敲响了避免“小管涌”变成“大塌方”的警钟。其二,激扬民族韧性就是要凸显民族的适应性与灵活性,顺应新发展阶段的发展潮流,赢得发展机遇。“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13]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规律性总结,进入新发展阶段,发展目标、发展理念、发展格局等的新变化生成了与以往不同的发展潮流。因而,中华民族只有通过自我调适,以超强的适应性与灵活性对待变化发展了的实际,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才能赢得发展机遇,乘势而上实现新的发展。

(二)激扬民族韧性是在“变局”中实现复兴胜利的必然要求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统筹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全局,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世界发展的不稳定性、变动的迅猛性、风险危机的深刻性空前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和实践进路,适应、应对和重塑这一“变局”构成了中华民族实现“强起来”的必要环节,同样需要激扬民族韧性。

首先,激扬民族韧性是在不稳定性增强的大变局中赢得复兴胜局的必然要求。世界未有之大变局深刻地表现为“黑天鹅”“灰犀牛”事件对既有世界格局地冲击。偶然性、不确定性因素不再是历史发展进程之外的特殊事件,而成为影响历史发展方向的关键要素:英国脱欧、新冠肺炎疫情、“弗洛伊德跪杀事件”等“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频繁发生,冲击和破坏着世界发展的秩序,影响着中华民族实现“强起来”的历史进程。因而,中华民族要在不稳定性增强的变局中谋定“强起来”的胜局,需要激扬主动适应的民族韧性。一方面要准确识变,及时精准地把握世界深刻变革的动态,谨防颠覆性事件对我国发展进程的冲击;另一方面要坚韧内心定力,不随波逐流,不迷乱于瞬息万变的局势,始终把握好民族伟大复兴这条主线。

其次,激扬民族韧性是在整体变动、局部迅猛的大变局下架构民族复兴格局的必然要求。张一兵曾将“格局”阐释为“一种变动中的势,就像下围棋中的局势”[14]。此意在说明要架构民族复兴的格局就要在全方位变化的世界大局中抓住那些局部迅猛变化的“势”,尤其是以人工智能、区块链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Gll)》排名显示,新兴经济体的创新发展态势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越高收入经济体,新一轮的科技革命正成为重塑世界权力格局的主要动力。因此,中华民族必须建立自上而下的科技强国意识,发扬自力更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实现高水平科技的自立自强,将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正如总书记所说,中华民族“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15]。这是实现建构民族复兴格局的必然要求。

再次,激扬民族韧性是在风险空前增强的大变局下谋求复兴定局的必然要求。各种传统与非传统的问题、危机和赤字的空前增强构成了世界大变局的基本面向,深刻地调整着各国在世界关系网中的地位和作用,亦成为阻碍中华民族实现“强起来”的伟大目标的重重大山。中华民族唯有激扬矢志不渝的坚韧气质和勇于挑战的坚毅品格,才能越过这些大山;唯有牢牢把握住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个主心骨,才能找到正确越过这些大山的方向,才能造就民族复兴伟大目标实现的定局。

(三)激扬民族韧性是展现大国担当,贡献中国力量的必然要求

中华民族要实现的“强起来”,不仅是能够自立于民族之林,抵挡住一切外在的和内生的影响和冲击的状态,而且还是能够实现持续发展,并不断释放自身能量,引导、重塑世界格局的状态。

一是坚定使命初心,警惕“加速主义”渗透。中华民族自古便确立了“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使命初心,并在近百年的实践中统摄到中国共产党“为世界谋大同”的框架结构中,汇聚成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遵循。近年来,境外反华势力常以“加速主义”为抓手企图通过制造社会矛盾、破坏政府公信力加速“社会主义”形态的完结。加速主义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和平演变”手段的变种,旨在以更加隐蔽的形式分裂社会主义、完成资本主义大一统的图谋。在此背景下,中华民族要为世界作出更多的贡献,不落入“加速主义”的陷阱,首先要站得稳、走得远,即要坚守住使命初心,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巨”自是这个道理。

二是坚守大国底线,做好稳定器和动力源。中国是一个韧性强、潜力大、负责任、有担当的大国。“大国要有大国的样子,大国要有大国的担当。”[16]激扬民族韧性就是要坚守大国底线,担负起世界发展的稳定器和动力源的角色定色和担当责任。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加速演化,使“一切新形成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17],虚无主义甚嚣尘上,“漂泊感”肆意流淌。为世界发展“寻根”成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发挥大国优势,稳定世界和平发展态势的关键。稳定是根,发展是枝;因而,“强起来”的中国要在更大程度上做好世界稳定的压舱石,构建平等对话的新型国家关系;要在更大范围内做好世界发展的引擎,全方位共享中国发展红利。

五、结 语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如何将呈布朗运动的社会个体之力积聚成社会整体的发展合力,是一个历史的迷思。习近平总书记对此的阐释是:“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把我国56个民族、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18]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生发的民族韧性,在凝聚共识、汇聚力量、推动民族伟大复兴实现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19]在这个比拼意志的时代,更需全体中华儿女屏息聚力、顽强拼搏、不懈奋斗,共筑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坚韧堡垒。

猜你喜欢
物质文明韧性中华民族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论析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房地产市场韧性犹存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韧性,让成长更美好
以文化人:“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价值目标
21世纪化学的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