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域下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策略

2023-03-10 18:19彭明松唐龙张明来
吉林教育(党建与思政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隐性育人

彭明松 唐龙 张明来

(常州大学,江苏 常州 213164)

“三全育人”教育背景之下,为了激发高校教育者育人主动性、积极性,有效提高思政教育吸引力和亲和力,让大学生能够在思想方面受到启迪,需要教育者深挖思政教育当中的隐性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其教育价值,实现思政教育教化功能,找准“三全育人”在思政教育中的融入路径,完成新时代立德树人的使命。

一、建立更加有效的隐性思政教育理念

(一)将显性和隐性教育思路相结合

高校提出开展隐性思政教育,目的在于扩展思政教育的广度。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显性为主,而在显性思政教育框架下的教育目标比较明确,通过思政课程直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然而,部分理论内容枯燥,可能导致大学生出现抵触心理。隐性的思政教育不但形式多样,而且教育目标也具有潜隐性,大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进行学习。但是,部分学校在隐性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可控性不足,导致教育任务难以高效完成。为了让思政教育更加集中,可以融合显性教育、隐性教育,让二者相互协调,促进思政教育效果不断提升。

首先,可将隐性教育、显性教育之间相互转化,教育者发挥主体作用,将其品质、人格魅力充分显示出来,用思想觉悟、渊博学识、高尚师德对于大学生思想和行为产生潜在影响,让显性教育快速转化。在显性思政教育工作结束以后,将隐性思政教育内容进行升华。其次,发挥显性和隐性教育的互相补充作用。因为高等院校多是以显性教育为主,教育者可根据学生需求对于思政教育计划进行灵活调整。在隐性思政教育开展过程当中,能够灵活运用教学方式,营造和谐氛围,将思政教育吸引力、感染力不断提高。另外,大学生在思政课堂上出现“看手机”这类行为,严重影响思政教育的有效性。虽然部分学生利用考前时间快速背诵知识点,也能够取得理想成绩,但是不利于塑造大学生正确“三观”。因此,高校需要转变隐性思政教育存在的不足问题,将思政教育短板补齐,让隐性思政教育和学生生活相互联系,体现教育内容完整性、连续性。[1]

(二)树立持久深入教育观念

“三全育人”环境之下,大学生隐性思政教育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参与生活、工作和实践活动,在此期间形成良好品质。隐性思政教育持久进行观念的树立是让教育达到更深远,将持之以恒思政教育思想和大学生思想发展全程融合。具体而言,深化隐性思政教育影响的持久性,就是要在“三全育人”环境下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等隐性思政教育内容有效落实,激发教育潜力。同时,还需要保证思政教育效果的深刻性。目前,思政教育存在形式主义现象,要提高教育效果的持久性,必须面对大学生思政基础薄弱、教育原则不明、教改未能彻底落实等问题。除此之外,高等院校也需要调动教职工育人积极性,使之能够广泛学习和应用思政教育相关理论,让思政教育理论和方法能够高效应用,提高隐性思政教育工作实效。

在“三全育人”环境之下,隐性思政教育的开展需要从学生生活方面出发,走进学生内心深处,才能达到育人目标。要解决现实问题,必须通过调研活动,了解大学生思政教育现状,拉近和学生之间情感距离,渗透隐形思政教育,对于大学生思想和价值观产生持久影响。具体措施如下:第一,运用因材施教理念,展开隐性思政教育,转变传统“漫灌”教育形式,变为“滴灌”教育方式,满足大学生的个性化成长要求。充分尊重大学生成长规律、思政教育规律,把握其所处不同阶段思想动态变化,让师生之间的距离更近,通过有效沟通,产生认同心理。突出学生在活动当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其活动参与能力,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第二,因地制宜选择教育方法。无论是教育手段的运用,还是考核方式的选取,都应该将地域独特性考虑其中,充分运用乡土文化缩短教育内容和学生情感之间的距离,发挥文化育人作用,让教育内容深入学生心中,提高隐性思政教育内容吸引力。第三,因时制宜实施隐性教育。高等院校可利用节日作为载体,在各个节日当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不但能够传承美德,而且还能传递道德观念,及时抓住教育契机让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

二、建立完善教育管理机制

(一)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机制

高校工作中要将思政教育置于重点位置,必须以工作目标作为引领、以问题作为导向,强化与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机制,以培养社会合格建设者作为目标,将教育任务向教职工身上落实,把握所有大学生思想动态,运用不同载体和方式完成思政教育。以问题作为导向,将不同育人主体分散教育的局面打破,高校党委书记作为主要责任人,负责思政教育开展,校长、领导班子共同组成教育小组,运用“一岗双责”和“党政同责”等管理制度,强化思政教育引领,加大执行力度,落实“三全育人”框架之下大学生的隐性思政教育总体规划的制订,党组织对于教育工作要加强指导,育人过程不可出现形式主义。还要强化体制建设、队伍建设、保障条件建设,对于高校思政教育整体的情况进行全面分析,从而解决教育过程存在的系列难题,使得思政教育能够协调推进,让思政教育重点不断落实。学校党委负责履行思政教育领导责任,挖掘不同部门的教育潜力。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之下,能够推进大学生隐性思政教育进程。在“三全育人”教育观念下,思政教育可以被划分为四个步骤进行落实。这些步骤包括整体规划、分类推进,全面落实规划引导,推动各主体进行管理、服务和育人,利用多种载体完成教育目标以及结合教育计划保证思政教育按步推进。除此之外,在隐形思政教育开展过程中,还需要统筹推进,将思政教育的协作机制不断完善,建立共享机制,让不同育人主体在工作中积极分享经验。通过改革试点,探索高效育人路径,发挥多主体协作优势,积极参与创新变革,开创全新育人格局。[2]

(二)建构隐性思政教育科学设计机制

高等院校隐性思政教育开展可能受到主观条件方面影响,教育内容覆盖范围相对较窄,缺乏系统性。所以,需要强化隐性思政教育,落实顶层设计,加强教育主体之间对话,让不同教育主体直接形成良性互动,汇聚育人合力,不断强化教育顶层的设计,使育人主体的“各自为政”状态转变为“一起为政”的形式,各主体一起对于大学生成才和成长规律进行深度研究,帮助其树立价值观念,将高等院校的隐性思政教育渗透于学生成长全过程。

建构隐性思政教育科学设计机制阶段,制度制定要以学生习惯培养和价值观塑造为主要方向,依托制度对于学生行为进行规范,将隐性思政教育和高校的运行和管理工作深度融合,制定教职工都认可的思政教育工作规范及标准,制定保障机制,让教育工作始终保持活力。另外,物质保障的建立也十分重要,便于教师、服务主体、管理人员共同参与,快速达到隐性教育全主体育人目的。在教育评价实施机制的制定方面,融合过程评价、结果评价,利用合理的评价机制推动隐性思政教育有效落实。围绕“三全育人”制定协同机制,将育人过程的管理责任有效落实,总结隐性思政教育典型做法,各育人主体之间打破信息沟通壁垒,通过共享信息,实现联合育人作用。在隐性思政教育微观目标设定方面,关注师德师风、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以及网络育人等多方面要求,在具体教育过程中落实教育要求。

(三)优化各阶段学生培养衔接机制

高校隐性思政教育的开展,在“三全育人”环境下要求不同主体联合,形成教育合力,衔接不同阶段学生培养要求,构建全新教育格局,合理选择思政教育模式,找准教育主体本身工作、思政教育二者之间契合点,让教育内容能够被大学生接受。在育人过程中要将隐性思政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不同阶段,并与教育体系充分衔接,防止出现思政教育成果流失现象,紧密联系育人主体,实现联合育人,强化思政教育成效。首先,教育过程需要围绕思政教育目标,将其贯穿于学生学习、娱乐、生活全过程,做好与思政教育衔接;其次,严格按照思政教育规律,让教育工作循序渐进开展,隐性思政教育措施的运用要契合大学生成长规律,深挖隐性教育适用空间,在特殊场合将隐性思政教育功能充分发挥;最后,以学生为主体,对于不同阶段的大学生采取差异化思政教育,保证教育内容针对性。

(四)完善全员育人协同机制

高等院校要发挥隐性思政教育功能,必然要丰富教育主体,转变以往育人主体单一的教育局面,面向多个教育主体,要求高校、学生、社会和家庭高度重视隐性思政教育,共同合作推动教育的开放和共享,将思政教育空间不断拓展,渗透于育人全过程,通过全面系统梳理,突出隐性思政教育的成效。由家庭、社会和学校共同合作,协调思政教育,拓宽育人渠道,将分散资源全面整合。

第一,学校方面应该建设“四位一体”育人体系,从制度层面落实保障措施。第二,社会方面需要发挥教育的补偿性和群众性多方面特点,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适应社会生活,毕业以后能够快速融入社会。比如:借助校企合作方式,在对应行业当中搭建思政教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培育大学生情感,提高其融入社会的能力。第三,家庭需要和学校定期沟通,了解学校和教育理念,与学校相互配合,营造家庭德育氛围,发挥家庭对大学生思想发展的导向作用。第四,学生方面可以积极参加班级组织的主题班会,还可参加学校组织的辩论比赛,重点针对思想道德方面的问题展开讨论,在参与活动期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生要具备自我管理的能力,发挥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的影响力,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当中积极地参与日常生活,帮助广大学生健康成长。

三、营造浓厚思政教育氛围

高等院校为了提高隐性思政教育实效,需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育人的价值,挖掘对于大学生观念、行为具有影响力的校园文化,将其和大学生个人素质相互融合,让大学生在体验中能够受到激励。例如:高等院校可以利用高校发展历史,将时代精神和校园文化深度融合,以科学方法提升人才文化素养。同时,发挥校园物质文化的育人作用,利用校园海报、雕塑、建筑等联系大学生成长,陶冶情操。将校园文化建设和网络载体相互结合,利用线上、线下途径相互配合,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形成优良的学风校风,实现文化基因育人。

高等院校还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强化大学生的学习体验。当学生与社会相接触的时候,就能体会到家国情怀,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新时期人才。比如:高校可组织大学生参与专业实践、下乡支教、社区服务、志愿服务等活动,由社会和学校之间联动,运用不同教育载体,将思政教育隐性作用充分发挥,发挥活动载体作用,丰富学生体验。同样,高校还可组织大学生参加党组织活动,发挥其隐性思政教育作用,利用党的理论竞赛、主题党日、红色博物馆参观等活动,为大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提供支持。通过专业实践,强化隐性思政教育体验。[3]

除此之外,高等院校在隐性思政教育工作开展过程当中还需要关注网络媒体的运用,利用校园网络平台中的资源,灵活开展思政教育,把握大学生网络阅读习惯,为其推送思政文章。高校可借助抖音平台、微信公众号和微博等新媒体,鼓励大学生参与互动活动,就校园文化、思政教育等内容进行交流,增强大学生的学习体验感,使之在网络空间当中能够感受到人文关怀,在教育者的引导下坚定理想信念,形成健全人格。

综上分析,“三全育人”环境下,高等院校的隐性思政教育工作开展需要教育者树立明确的思政教育路径,建立完善的隐性思政教育管理机制,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如此才能发挥隐性思政教育价值,完成新时期育人目标,高效完成思政教育工作。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隐性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隐性就业歧视的司法认定
构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三全育人”新格局研究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
刍议隐性采访
新闻报道隐性失实的四种表现
隐性但可预防的危险